三 邓小平中国特色管理哲学的主要内容

邓小平中国特色管理哲学就是邓小平理论中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管理理论和中国共产党的管理理论中的基本原理、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它的内容非常丰富,主要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关于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理论;关于改革开放的理论;关于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为本的思想;关于四项基本原则的思想;关于“三个有利于”的思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目标的思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的思想;关于“一国两制”的构想;关于两个文明一起抓的思想;关于党的建设的思想等重要理论。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中国特色管理哲学的精髓

邓小平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提出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纠正了脱离中国实际的教条主义的“左”的错误,重新恢复和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整个邓小平中国特色管理哲学的出发点和根本点,贯穿于整个邓小平中国特色管理哲学始终和各个方面。邓小平中国特色管理哲学都是建立在解放思想、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基础上的,没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没有邓小平中国特色的管理哲学。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中国特色管理哲学的精髓。

(二)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关于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理论。这是邓小平中国特色的管理哲学的重要立论基础

要建设好、管理好社会主义,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邓小平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教训,认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在过去的发展中曾经遭到了一些挫折,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真正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我国现在处于社会主义的什么阶段。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正确地回答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理论的新的发展。邓小平认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是我国当前的最大的实际和最大的国情。同时,邓小平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的重要国际条件。这是对当今时代特征的正确的概括,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时代特征理论的新的发展。这是我们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管理好、建设好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前提和理论基础。邓小平中国特色管理哲学的重要内容,包括改革开放的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政治目标、经济目标、文化目标、“三步走”发展战略、科教兴国发展战略、外交发展战略、关于“两个大局”的发展战略、人才强国发展战略、“一国两制”的构想、党的建设的理论的提出和形成都是建立在这些重要理论基础之上的。

因此,正确地理解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关于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理论,是我们正确地理解邓小平中国特色管理哲学的重要理论基础,也是我们正确地理解和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管理好、建设好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前提和理论基础。

(三)邓小平中国特色的管理哲学的价值理论,包括关于以人民利益为本的思想、“四项基本原则”的思想和“三个有利于”等重要思想

价值理论是邓小平中国特色管理哲学的重要内容。以人民的利益为本是邓小平中国特色管理哲学的价值理论的核心。邓小平一贯坚持以人民的利益为本的价值取向。邓小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认为人民才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共产党员及其领导干部要坚持以广大人民的利益为本,就必须做人民的勤务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必须在政治上充分发扬民主,保证人民享有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和各项公民的权利,就必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他坚持一切以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因此,以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为本的思想是整个邓小平中国特色管理哲学的核心。

“四项基本原则”是邓小平中国特色管理哲学的价值理论的重要内容。邓小平反复强调要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马克思主义,这是邓小平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最宝贵的经验。这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邓小平指出:“中央认为,我们要在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4页。“如果动摇了这四项基本原则中的任何一项,那就动摇了整个社会主义事业,整个现代化建设事业”。同上书,第173页。

判断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是非成败的价值标准是邓小平中国特色管理哲学的重要内容。“三个有利于”是邓小平管理哲学判断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是非成败的价值标准。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2页。这样就形成了邓小平关于判断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是非成败的“三个有利于”的价值标准。这是邓小平的管理哲学的价值理论的具体运用和具体标准。

(四)关于改革开放的理论

改革开放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也是邓小平中国特色管理哲学的主题。为了纠正“文革”及“文革”以前的错误,邓小平和党中央科学地总结了国际和国内社会主义的经验和教训,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果断地放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错误理论,并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正确地分析了中国的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在此基础上提出和强调实行改革开放的正确方针。这是整个邓小平理论和邓小平中国特色管理哲学始终强调的一个主题。

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同上书,第370页。“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同上。“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0页。这是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的新的发展。

(五)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目标理论

选择正确目标是管理好任何一个国家或组织的具有方向性、目的性的重要内容。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成功以后,面临着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发展的目标是什么这样一个必须正确解决的重大问题。但是我们在改革开放前一度迷失了方向。“文革”结束后,邓小平和党中央首先把实现四个现代化作为我们国家发展的一个目标。1982年邓小平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概念,后来逐步明确了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总目标,并被概括进了党的基本路线。这就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3页。

邓小平不仅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制定了总的目标,而且还制定了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具体目标。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到21世纪中期实现现代化,使我国的经济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建设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把依法治国作为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的法治国家。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邓小平这位总设计师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设计的目标和宏伟蓝图,为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指导着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伟大的成就。

(六)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的理论

为了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目标,邓小平提出了一系列发展战略。

1.“三步走”发展战略

邓小平认为发展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发展是硬道理。为了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总的目标,邓小平提出了著名的“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比1990年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0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这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保证。

2.科教兴国发展战略

邓小平强调,实现四个现代化,科学是关键,教育是基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又离不开教育。要提高广大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必须靠教育。所以,必须把科技和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

3.“两个大局”发展战略

为了实现“三步走”战略,邓小平提出了“两个大局”的思想。即沿海地区加快改革开放,先发展一步,从而带动内地发展,这是一个大局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沿海发展到一定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的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一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根据这一思想,1999年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邓小平提出的“两个大局”的思想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理论基础和重要指导思想。

4.人才强国发展国略

邓小平认为,人才是发展的核心和关键。他高度评价人才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的重大作用,一贯重视对人才的培养和合理使用,对人才的标准和人才的培养、选拔、使用、管理等都有许多重要的论述,形成了邓小平的人才强国战略思想。他认为当今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方面的竞争非常激烈,但关键是人才的竞争。因此,我们必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特别要重视对人才的培养和合理使用。党中央根据邓小平的这一重要思想,提出了人才强国战略。

5.外交发展战略

邓小平外交战略是对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对时代主题的科学判断,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的科学论断。

第二,提出反对霸权主义、争取世界和平是我国外交战略的基本目标,揭示了我国外交战略的性质和任务。

第三,提出我国外交战略的基本原则和指导方针。这就是“必须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第四,提出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建立国际新秩序。

第五,确立处理党际关系的新原则。

第六,提出了解决国际争端的新途径。

第七,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出现低潮的严重情况下,高瞻远瞩地确定了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战略方针。

(七)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

(1)必须始终坚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思想路线;

(2)必须始终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

(3)必须始终坚持群众路线,相信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

(4)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从根本上说,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现代中国的一切”《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66页。

(5)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6)必须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方法;

(7)培育学习型政党。

(八)邓小平中国特色的管理哲学的辩证方法

邓小平坚持运用唯物辩证法实事求是地分析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提出了一系列辩证的方法来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国家的管理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重大问题。

(1)坚持社会主义与改革开放的辩证统一;

(2)坚持对外开放与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辩证统一;

(3)坚持“先富”与“共富”的辩证统一;

(4)坚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辩证统一;

(5)坚持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治的辩证统一;

(6)坚持“一个国家和两种制度”的辩证统一。

这些都是邓小平坚持具体运用唯物辩证法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管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遇到的问题和矛盾的光辉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