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学界对黄道周的学术思想研究很不充分,在某种程度上,他是一位被遮蔽的思想家。回顾黄道周的研究状况,从明末到现在,总体上处于一种静伏状态,尤其对其哲学思想的研究显得更为薄弱。黄宗羲在《明儒学案》卷五十六《诸儒学案下》第四《忠烈黄石斋先生道周》中,以《榕坛问业》为主对黄道周的哲学思想进行论述,但其所选语录多集中在性与气质等性理问题的讨论上,对于黄道周哲学思想的全面把握尚未完全到位。清代官方称二周“学术洵为相等”,此“相等”对于两人的哲学思想内容的概括应该说太笼统,且有失偏颇。概刘宗周的思想以心学为基础,对王学后学流弊进行救正,“转阳明良知之学为慎独之论,由阳明会通程朱,并反溯大学、中庸,专提诚意、慎独”东方朔:《刘蕺山哲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7页。。而且,刘宗周在心学理论的精深思考和架构方面可谓苦心孤诣,所以其思想被称为心学中最后亦是最彻底的系统。相比较而言,黄道周的哲学思想则倾向于统合程朱和陆王两家之间的差异,其独立性或者自成一家体系的建构理路则不很鲜明,且除了理学思想外,其思想中实学精神亦很突出:“凡天文、地志、经史、百家之说,无不随问阐发,不尽作性命空谈,盖由其博洽精研,靡所不究,故能有叩必竭,响应不穷,虽词意间涉深奥,而指归可识,不同于禅门机括,幻窅无归。明人语录每以陈因迂腐,为博学之士所轻,道周此编可以一雪斯诮矣。”《榕坛问业提要》,按本书所用《榕坛问业》为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到近代,关于黄道周哲学思想的研究,有近人容肇祖所著的《明代思想史》、现代侯外庐主编的《宋明理学史》、陈来的《中国近世思想史研究》等书,都以很长的篇幅对黄道周的学术和思想进行论述。除此之外,尚有一些论文如步近智的《论黄道周复杂而矛盾的思想学说》、衷尔钜的《黄道周与刘宗周哲学思想比较》等,对黄道周思想的诠释和理解基本与《明儒学案》和清初官方的定位相差不远,对于黄道周思想的整体性、复杂性则认识不够。总体而言,目前系统的、完整的关于黄道周学术思想的研究为数不多,尤其关于其哲学思想的研究更为少见,这种少人关注的状况与黄道周的历史地位与思想影响很不相称。

同时,对黄道周哲学思想的研究不应局限于宋明理学的窠臼,而应在一个更大的思想史范围下展开,才能概括和确立其思想的主体脉络和特征,如陈来所讲:“他的思想虽然是明代的一支,但确非理学所能范围。他的思想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都包含了他对晚明政治、社会、学术问题的思考和回应,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陈来:《黄道周的生平与思想》,《国学研究》第十一卷,第118页。本书借助现代哲学概念,探讨黄道周哲学思想的形成、发展直至成熟的过程和所具有的特点。之所以借助现代哲学范畴,跳出理学的范围,一方面,是由黄道周思想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因为其思想广泛庞杂,仅以《榕坛问业》为例:对十三经都有涉及,除了点评和讲解外,还与玄佛两家进行比较。除了经学内容外,天文、地志、经史、百家之说亦在其中穿插。另一方面,黄道周思想的发展已经呈现出突破宋明理学、注重实学的特点,如重视六经,尊重汉儒,倡导博物之学和实测之学,这与明清之际的经学复兴和实学思潮的兴起趋势是一致的。因此,较为全面地梳理、总结和研究黄道周哲学思想,可以更为清晰地把握他的思想,有利于研究的深化。另外,可以以黄道周思想为研究个案,探讨宋明理学和王学在明末历史阶段发展和嬗变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