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我国县域产业集群的特点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培育和壮大特色产业集群有助于形成经济增长极,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我国县域产业集群发展表现出以下特征:多数以资源为依托发展特色产业,实施链条化打造产业集群,加快主导产业优化升级,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借助品牌提升产业化水平等。

一、以特色为本构筑优势产业集群

1.安徽圈出30个产业集群示范镇:镇镇都有绝技

2015年,安徽省从已有的149个产业集群镇中圈出30个镇为产业集群建设示范点,30个产业集群镇(见表2-2)个个有绝活。大名鼎鼎的“国家火炬计划无为特种电缆产业基地”——高沟镇、“刃模具机床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博望镇均名列其中。合肥市有4镇入选,包括以家电制造见长的肥西县桃花镇、以机械加工见长的肥东县撮镇、以汽车零部件见长的长丰县岗集镇和以渔网渔具著称的巢湖市槐林镇。滁州市和安庆市也分别有4镇入选。滁州市的入选镇有秦栏镇、铜城镇、冶山镇和汊河镇;安庆市的入选镇则包括新渡镇、源潭镇、金神镇和华阳镇。2013年安徽省149个产业集群专业镇累计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486.87亿元,工业增加值1347.6亿元,上缴税金177.29亿元,利润440.15亿元。除上缴税金外,其余数据年均增长均超过20%。

表2-2 2015年安徽省产业集群专业镇建设示范点名单

2.特色铸就辉煌——谷城县经济开发区

谷城县隶属湖北襄阳市,国土面积2553平方千米。谷城县经济开发区是2006年3月经国家发改委批准成立的省级开发区,规划面积41平方公里。承担着“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国家火炬计划节能与环保产业基地”、“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重任。

通过不懈努力,目前开发区已建成再生资源产业园、汽车零部件产业园、三环工业园、骆蓄工业园、美亚达工业园、城市矿产示范园“一区六园”格局,并形成再生资源、汽车零部件、新型建材、医药化工、纺织服装等5个主导产业集群。该开发区入住企业625家,累计进园企业投资达280亿元。开发区内的再生资源产业园和汽车零部件产业园于2013年正式成为市级特色产业园区。近年来,谷城开发区紧紧围绕“两园”优化投资环境,调整产业结构,科学布局发展,不断提高入驻企业“含金量”,使园区迸发出新的发展活力。谷城经济开发区建设千亿园区的基础逐渐夯实。

为抢占市场制高点,开发区企业积极与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合作,共建“城市矿产”示范基地技术研发中心,成立4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研发基地,先后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173项,新产品106个,再生资源产业取得发明专利60多项,获省科技进步奖20多个。

3.长垣县三措并举打造特色产业集群

长垣县是河南省直管县,县域面积1051平方公里,耕地86万亩1平方米=0.015亩,下同。,人口84万,辖11镇2乡5个办事处、1个省级产业集聚区,600个行政村。它是全国文明县城、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中国起重机械名城、中国卫生材料生产基地、中国防腐蚀之都、中国厨师之乡、中华美食名城。

起重机械生产制造基地——长垣县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32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6.8平方公里,已入驻生产性企业366家、商户近900家。2014年,产业集聚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389亿元,完成增加值96.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51亿元。生产的中小吨位通用桥门式起重机占全国市场份额的65%以上。该基地先后荣获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科技产业示范园等称号。

长垣县突出转型升级,引领产业集群发展。该县先后出台招商引资、工业转型升级、行业监管和企业战略重组等激励政策,在巩固传统产业优势基础上,加大产业转型升级力度,推动起重产业向特色装备制造业转型。长垣县大力发展欧式起重机、集装箱式起重机及起重机电减速器、电器控制等关键零部件,实施了中州立体停车库、纽科伦轻量化欧式起重机等项目,并规划建设汽车产业园,新上伊利萨尔客车、卫特汽车起重机、黄河防爆叉车、美国泰坦农用车等项目。此外,从传统卫材及医疗器械产业向健康医药产业拓展,从防腐产业向新材料产业转型也都取得突破性进展。

长垣县强化科技创新,提升产业集群发展。该县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加快产业升级的关键举措,鼓励企业建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构建企业自主创新体系,推动特色装备制造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该县与国内近百家科研院校(所)广泛合作,培育省级以上技术中心22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1家。2014年7月,由卫华集团牵头成立的河南起重机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已取得一批自主创新成果;华北吊钩“模锻起重机车轮一(火)次成型技术”成为国内首创锻造车轮领先技术;河南矿山集团“单梁起重机柔性生产线”于2014年10月通过工信部验收。

长垣县完善综合平台,服务产业集群发展。该县坚持把完善服务平台作为“一优带百通”的有力抓手,着力抓好总投资10亿元的电子商务、投资融资、产品检测、科技服务、商务会展、人才培训、生活服务、项目孵化等八大公共服务平台。县财政设立担保基金、贴息资金和项目代建周转金,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集聚区成功组织了多次具有较大规模和影响的国家级商务会展活动,有力地帮助企业拓宽了国内外市场。

二、县域产业集群链条化

1.泗水链条化打造产业集群

泗水县隶属于山东省济宁市,辖2个街道、10个镇、1个乡。泗水县坚持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实施链条化打造产业集群,加快六大主导产业优化升级、集群发展,推动工业经济优化升级。

该县改造提升六大主导产业,率先突破食品饮料、彩印包装两大优势产业,积极创建省级食品产业集群。其中,食品饮料产业围绕肉禽加工、果蔬饮料、薯类制品、粮油加工、酒水酿造等五大精深加工产业链,发展高品质绿色食品和生物制品,打造国内外知名的食品饮料生产基地和全国最大的淀粉深加工基地。彩印包装业,完成康得国际包装产业园前期手续办理,尽快开工建设,打造全球最大的预涂膜和彩印包装产业生产基地。造纸产业,推动实施“双百”工程,构建循环节约的现代造纸产业体系,打造全省重要的机制纸生产基地。建材产业,壮大水泥及制品,做好石材精深加工、陶土深加工、新型墙材生产,整合资源,淘汰落后工艺及设备,打造国内重要的建材生产基地。机械制造产业,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做深做专配套企业。医药化工产业,推进产学研结合,加快技改升级,鼓励发展新医药。同时培植壮大新能源产业,加快推进国电二期、吉阳、华能等项目,打造形成规模化新兴业态。

2.东苏旗规划产业链条加快产业集群化发展

苏尼特左旗,通常称东苏旗,地处蒙古高原中北部,位于中国四大天然牧场之一的锡林郭勒大草原西北。

东苏旗精心设计规划了6个产业链条,加快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该旗设计规划了生物质-热电联产产业链,褐煤干燥及综合利用产业链,金属冶炼-深加工产业链,芒硝-元明粉-硫化碱及下游产品产业链,萤石矿-氟化氢-下游氟化工产品产业链,工业废渣综合利用产业链,重点布局高效节水环保的煤电转化和循环利用项目,提高用电负荷和工业增加值,通过延伸产业链,提高专业化分工程度,着力打造上中下游产业集群和大中小企业合理配套的产业模式。该旗积极推进融入二连浩特“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推进项目,风光火互补电源和智能化局域电网项目和新兴际华集团“煤-电-冶-化”多联产项目,同时加快年产10万吨铜冶炼和年产2万吨聚偏氟乙烯8万吨三氟乙烷两个项目的前期工作,并取得成效。

3.万荣强化链条招商壮大产业集群

万荣县位于山西省运城市,国土总面积1080.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2万亩,乡镇14个,行政村281个,人口14万。

2014年,万荣县紧紧围绕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集群,重点对接、引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实现项目链条式发展。该县编制产业链条,聘请中国产业集群研究院专家对主攻产业链条进行丰富和提升,最终确定重点突破苹果深加工、粮经作物深加工、畜禽深加工三条高端产业链,以及“果肉-果汁-果渣-饲料-畜禽养殖-有机肥料-果树种植和树枝-菌菇生产-菌渣-有机肥料生产”一个循环经济体系。按照这一体系,该县认真筛选出每条产业链、每个环节上对接的54个龙头企业,充分发挥10支招商小分队的作用,由县委、人大、政府、政协4支小分队,以及6个职能部门小分队,分别牵头和负责3条产业链的招商。同时,县委书记李尧林,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李耀宗各分工包联5个招商小分队,全力开展定向化、专业化、点对点招商。县委招商小分队围绕粮经作物深加工产业链,先后2次赴大连与“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佐源集团进行对接。万荣县相继引进和实施了16个主攻产业集群项目,落地资金34.98亿元,完成投资6.63亿元。

4.滑县配套完善上下游产业链条、发展壮大煤化工产业集群

滑县位于河南省,全县面积181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95.21万亩,辖10镇、12乡和新区管委会,总人口134.5万人,常住人口114.1万人。滑县地上无资源,地下无矿藏,为加快由农业大县向经济强县转变,县委、县政府确定了培育煤化工产业集群的构想,并配套完善上下游产业链条,使这一新兴产业成为帮助县域经济快速崛起的加速器。

安阳盈德气体与中盈化肥两家企业共同投资建设了年产80万吨尿素项目,盈德气体负责将原料煤制成满足合成氨和尿素生产需要的氢气、氮气和二氧化碳气体,但煤炭在经过气化的同时会产生大量的粉煤灰,为使这些煤渣变废为宝,县委、县政府引资6亿余元在企业附近建设了粉煤灰综合利用项目。这样一来,盈德气体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煤渣,将制成建筑材料等产品,直接对接市场。尿素作为整个产业链的终端产品,中盈化肥采用了世界一流技术,工程配置更加合理,生产工艺更加低碳,产品具有很强的生产竞争能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注重发挥龙头企业的作用

1.西峡县——发挥龙头作用 带动产业发展

西峡县地处河南省西南部、南阳市西部,为河南省第二区域大县。辖2乡14镇3个街道办事处,299个村(居)委会,人口45万。

作为南水北调主要水源涵养区和全国猕猴桃产业主开发区之一,西峡的野生猕猴桃面积超过40万亩。大力发展猕猴桃产业集群,对加快建设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市有促进作用。西峡近几年猕猴桃加工企业成长迅速,骨干企业达十余家,年加工能力4万吨。果然风情公司是猕猴桃产业链上的龙头企业,2013年该公司被确定为河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公司2012年总投资1.2亿元,建成浓缩果浆、维C果片等4条生产线和万吨猕猴桃保鲜库,已经形成猕猴桃系列产品生产能力。

几年来,西峡大力推行基地建设,推广猕猴桃标准化生产。果然风情公司采取与农户股份合作或租地自建等方式,成立6个猕猴桃专业合作社,与当地农民合作建基地,公司出资金和技术,实施猕猴桃“高头换接”,让高品质的品种在野生状态下生长,提升猕猴桃的有机品质。目前已有1500亩通过了国家绿色食品认证。

2.祥云县——坚持龙头企业带动高效农业发展

祥云县是云南省大理市下辖县。祥云县坚持产业龙头企业带动发展战略,扶持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集成利用资本、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带动广大农户发展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并逐渐成为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主体。祥云县培育了一批具有祥云特色、在省州内外知名的农业产业及农业龙头企业。

到2015年初,该县已有国家、省、州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22户,其中国家龙头企业1户、省级龙头企业7户、州级龙头企业14户;年销售收入3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1户,年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3户,年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18户。在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下,全县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不断发展,走出了一条成熟的营销道路。大力发展以野生食用菌、核桃、白芸豆、特色蔬菜、大蒜、瓜子、蚕茧等为重点的农产品收购、加工、出口,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对祥云特色蔬菜产业发展起到了较好地示范和带动作用。祥云县积极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创建知名品牌,提高企业竞争力,支持龙头企业申报和推介驰名商标、名牌产品、原产地标记、农产品地理标志等,并给予适当奖励。

3.莱州市——壮大优化产业集群品牌 龙头企业走高端

莱州市位于山东省烟台市,辖17个镇街、978个行政村,常住人口88万,是全国百强县和山东省十强县之一。莱州同时进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两大国家战略,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广阔。2014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85亿元,增长9%;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2.1亿元,增长12.1%。

莱州经济蓬勃发展,工程机械产业集群、石材加工产业集群、风能产业集群、水产品产业集群、种苗行业产业集群、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草艺品产业集群、黄金及金银首饰加工产业集群、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机电产业集群等十大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强大的规模优势、聚集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成为该市占主导的优势产业集群,其中机电产业集群和石材加工产业集群进入了山东省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2014年,该市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中,排名分别提高到34位和36位,被确定为全省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试点县。

莱州立足优先发展先进制造、新材料、精细化工、生物工程四大重点高新技术产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大力发展高新技术,通过创新驱动,让“龙头企业”向高端发展,拉长产业链,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4.明水县——坚持龙头企业引领畜牧产业园提档升级

明水县位于黑龙江省,总面积2400多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3万亩,草原70万亩,林地54万亩。明水县辖5个镇、7个乡,以及县联社马场、国有林场、明水种畜场、育林畜牧场、国营第一良种场、国营第二良种场、国营第三良种场。

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的深入推进,明水县把发展畜牧产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富县富民的支柱产业,规划建设了县级畜牧产业园,坚持走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路子,着力推进龙头企业向集群集聚发展,引领畜牧产业园提档升级。该县紧紧抓住建设“生态奶源基地县”、“牧羊大县”、“生猪调出大县”的历史机遇,突出重点,抓大扶强,狠抓龙头企业入驻畜牧产业园。

2015年,该县重点抓好已入驻畜牧产业园,投资4.74亿元,占地面积750亩,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的黑龙江省绿野畜牧业有限公司万头现代化奶牛牧场建设项目的第二期工程的开工建设,年底前完成项目总投资,奶牛存栏达到1万头。同时,重点对浙江农发集团投资3.3亿元,年出栏30万头生猪养殖和屠宰加工项目;投资5000万元的简州大耳羊项目;投资3000万元的20万只大鹅养殖加工项目;新阳牧业万只肉羊异地扩建项目等入驻畜牧产业园的项目进行重点扶持。从项目选址、规划、养殖备案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并由该县畜牧兽医部门实行分管领导包项目责任制,确保这些重点项目的顺利实施。项目实施后,不仅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致富,还将提升明水畜牧业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水平,加快现代化畜牧业的发展进程。

四、借品牌化推动产业发展

1.额敏县——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额敏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辖区面积9532平方公里。辖4镇7乡6个农牧场,境内驻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九师师部及所属7个农牧团场,居住着汉、哈、维、蒙等25个民族22万人。

一是强化品牌培育,打造县域特色知名品牌。以玉米、打瓜、油料、畜禽、乳品、林果等特色产业为重点,积极推进农副产品商标的注册和使用。培育新疆飞鹅、也木勒白羊、野迷离原鸡及新疆褐牛四大特禽品牌。力争到2015年,实现80%的特色农副产品企业和畜产品生产企业拥有自主品牌。

二是强化全程监管,助推农产品品牌建设。集中建设一批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推广标准化生产,实行科学、统一、规范化管理,坚持“以质取胜”,引导和促进企业产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注重提高产品的质量及效益,为争创名牌打下坚实的质量基础。

三是强化配套服务,支撑农产品品牌建设。县财政配套资金用于农产品质量体系、品牌建设及合作组织资金扶持等。投入资金用于“四大展会”宣传推销农副产品。组织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品牌主体,积极参加国内外各种产品展销活动。发展“公司+品牌+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使品牌效益成为提升该县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有力支撑。

2.全南县——大力推进蔬菜产业品牌化发展

全南县地处江西省最南端,全县总面积1535平方公里,辖9个乡(镇)86个行政村和长城企业集团、天龙公司、茅山林场,人口21万。全南县先后被评为首届“全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百强县(市)”、“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和共和国60年最受关注“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特色示范县200强”。

以蔬菜产业为突破口,全南县大力推进向农业产业规模化、品牌化方向发展。一是紧紧围绕提高面向粤港澳市场外销度和促进农民增收的目标,在巩固现有蔬菜基地的同时,新发展一批单个规模100亩以上、且相对连片的高标准蔬菜基地。二是推进标准建园。重点扶持、引导南迳大田、龙源坝雅溪千亩无公害蔬菜基地、中寨中坑绿色蔬菜标准园建设,争取加大基础设施和栽培设施的资金投入,引领全县蔬菜产业的发展。三是推行品牌销售。充分发挥“高山”牌省著名商标的价值优势,加快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无公害产品申报(认定)步伐。申报认证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2个,绿色食品1个。

3.庆城县——打响“四大品牌”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

庆城县隶属于甘肃省庆阳市。辖5个镇、10个乡、2个办事处,共153个行政村。

一是打响“周祖农耕”品牌。继续扩大周祖陵景区规模,加快周祖农耕文化产业园建设步伐,发展农博园、农趣园、农植园、农家乐等特色旅游和休闲娱乐项目,建立现代观光农业产业园,使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

二是打响“岐黄中医”品牌。依托岐伯圣景、《黄帝内经》千家碑林等景区,大力发展岐黄文化旅游,把庆城建成岐黄中医药文化的寻根祭祖之地和传承教育基地。发展中草药种植、陇药生产、岐黄养生、中医保健等产业,形成一批在全国有较高知名度的中医药品牌。

三是打响“红色革命”品牌。依托丰富的革命资源,修建陕甘宁边区陇东革命纪念园,恢复重建原中共陇东特委、陕甘宁边区陇东分区、三八五旅纪念馆,积极融入陕甘宁边区红色文化旅游圈。

四是打响“黄土民俗”品牌。按照组建一批龙头企业,建立一套生产标准和设计研发体系思路,打造一批富有庆城特色的民俗文化品牌,培育一批以国家、省级艺术大师为领头人的生产基地的“四个一”措施,形成研究、生产、展示、交易等相关产业链,更好地发挥文化产业孵化基地、创业基地的示范带头作用,促进产业集约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