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解家电维修完全自学教程
- 韩雪涛 吴瑛 韩广兴
- 5075字
- 2020-04-14 18:18:46
1.2 家电维修的基本方法
了解和学习电子产品电路的基本检修方法是掌握电子产品维修技能的基础,也是基本的入门环节。
1.2.1 家电维修的基本规律
(1)基本的检修顺序 家电产品的检修过程就是分析故障、诊断故障、检测可疑电路、调整和更换零部件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分析、诊断和检修故障是重要的环节,没有分析和诊断,检修必然是盲目的。
所谓分析和诊断故障就是根据故障现象,及故障发生后所表现出的征兆,诊断出可能导致故障的电路和部件。
由于不同电子产品的电路及结构的复杂性不同,在实际的检修过程中,仅靠分析和诊断还不能完全诊断出故障的确切位置,还需要借助于检测和试调整等手段。
在检修电子产品时,如何在数以千计的电子元器件中找到故障点,是维修的关键。要做到这一点,必须遵循科学的方法,掌握故障的内在规律。对于初学电子产品维修的人员来说,遇到故障机,先从哪里入手,怎样进行故障的分析、推断和检修是十分重要的问题。
一般来说,检修家电产品可遵循四个基本步骤。
家电产品检修的四个基本步骤见图1-51。
图1-51 家电产品维修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①了解并确定故障的症状 确定症状是指必须知道设备正常工作时是做什么的,更重要的是能辨别出什么时候设备没有正常工作。
例如,电视机都有操作部分,还有扬声器和显像管。利用扬声器和显像管产生的正常现象和不正常的症状,必须通过分析症状来回答“这部电视机本来好好的,什么地方可能有毛病才产生这些症状”。
在确定故障这一步骤里,不要急于动手拆卸设备,也不要忙于动用测试设备,而是要认真做一次直观检查,注意询问与出现故障前后相关的现象。
询问故障具体现象,进而判断故障出在机内还是机外,是“软”故障还是硬故障。
询问时间,即询问机器购买和使用的时间,根据时间可以判断是早期、中期或晚期故障,从而采取相应的对策。
询问使用,确认用户使用情况及操作是否正确,如音响产品中操作按键及切换检修较多,可能有些功能处于“关闭”状态而导致的“无法工作故障”。
询问检修历程,询问用户该设备是否有过检修历史、当时故障是什么、哪里的问题、是否修好等,根据这些情况判断现在的故障与过去的故障是否有联系等。
最后,进行一次操作检查,利用产品上的可操作部件,如各种开关、旋钮等,在操作过程中注意哪些性能正常,哪些不正常,由此通过调节控制部分进一步得到更多的信息。
在检修过程中认真查证和确认故障现象是不可忽视的第一步,如果故障查证不准,必然会引起判断错误,往往要浪费很多时间。收到故障机之后,不但要听取用户对故障的说明,而且要亲自查证一下,并进行一些操作和演示,以排除假象。
②分析和推断故障,将故障区缩小到功能单元或微型组件 分析和推断故障就是根据故障现象揭示出导致故障的原因。每种电路的故障或机械零部件的失灵都会有一定的症状,都存在着某种内在的规律。然而实际上不同的故障却可能表现出相同的形式,所以从一种故障现象往往会推断出几种故障的可能性,而且一些家电产品,如音响、电视产品等电路结构的复杂性,更是给分析和推断带来了很多困难。
通常在该步骤中,可以利用各种图纸资料帮助分析和判断,如常见的电路原理图、方框图、元件安装图、印制板图等,根据这些图纸资料将一个复杂的电子设备电路细分成若干单元或若干有确定目的或功能的区域。例如,一台彩色电视机,可以根据图纸资料将其分为音频部分、视频部分、控制部分、电源部分和显像管,那么当电视机出现控制失常时,则可重点分析控制电路部分;当电视机无声音时,则可重点分析音频电路部分等。
③检测故障 在一些电子产品的检修过程中,通过分析和推断,可以判断出故障的大体范围。但若要确定故障部位,还需进行仔细的检测,也就是找到具体的故障元件,如是集成电路损坏,还是晶体管或电阻器、电容器损坏等。检测的内容主要是主信号通道上的输入输出波形,公共通道上的输入输出电压值等,若检测到有信号消失或衰落、电压输出不稳或无输出,则基本上就找到了故障的部位或线索。
例如,对于控制电路的检测时,其核心的微处理器一般为大规模的集成电路,对该电路模块的检查一般从其相关引脚的外围元件入手,还要检查信号通过上是否有短路或断路的情况,测量通道上各点对地的阻抗,如果出现对地短路的情况或是出现阻抗为无穷大(100kW以上),则相关元件有短路或断路情况,这必然导致无信号的故障。通过这样的测量也就找到了故障的元件,更换这些损坏的元件即可排除故障。
④排除故障 通过上述的三个步骤便可以找到相应的故障根源。找到故障的根源可以说就解决了问题的一大半,接下来就要排除故障,该步骤一般包括三方面工作。
a.对故障零件的修复 如组合音响中的电位器、开关、接插件等的修复,变形不太严重的部件的修复等。
b.更换零件 对于无法修复的元器件、部件要进行更换。
c.更换零件后对相关部分的调整 不论是修复还是更换零件,有时需要重新调整相关部分,如更换中频变压器后需要重调中频等,这一点非常重要。
在该步骤中,往往要涉及调试、拆卸及焊接的操作。在该程序中要求维修人员的操作规范,且符合调试及装焊的工艺要求。
到此为止,已经建立了综合的维修规律,但如果出现经过上述四个步骤后仍没有发现所怀疑的电路有什么故障,即各种波形、电压测量值、电阻测量值都是正常的,那么下一步应该怎么办呢?
此时,应该从观察测量和其他事实证据得出正确的结论,不要一味地假设“设备没有故障”、“没法修理要送回原厂”等,此时应本着谨慎的原则重复进行查找故障的步骤(第一步),因为任何人,甚至有经验的技术人员也难免出现差错,系统地执行查找步骤将使差错减少到最小。
(2)基本的检修原则 为了能够快速地形成对产品故障的判断,顺利地发现故障所在,而不至于扩大故障范围造成新的故障,特提出以下几条检修的基本原则。
①先“静”后“动”
a.机器要先“静”后“动” 这里“静”是指不通电的状态;“动”是指通电后的状态。要根据对故障揭示的情况来决定是否通电。如果用户已说明机器发生过冒烟、有烧焦味等现象时,就不要轻易通电。应先打开机器,检查一下电源变压器、整流、稳压电路、电动机等有无异常现象,然后再决定是否通电检查。
b.维修人员先“静”后“动” 在开始检修时,维修人员要先“静”下来,不要盲目动手,要根据掌握的资料和故障现象,对故障原因从原理、结构、电路上进行分析,形成初步的判断,确定好方向,然后再动手。
c.电路要先“静”后“动” 这里“静”是指无信号时静态工作状态和直流工作点;“动”是指有信号时的动态工作状态。就是说,对整机电路工作状态的检查,要先查直流电路,包括供电、偏置、直流工作点等;后检查交流电路,如耦合、旁路、反馈等。一般一个出厂产品在设计时已保证了在静态正确的基础上有一个合乎要求的动态范围,如果没有交流方面的故障,那么静态正常后,动态一般也正常。
②先“外”后“内” 先“外”后“内”是指先排除机器设备本身以外的故障,再检修内部。例如,一台数码影碟机不读盘,或读盘过程中卡得厉害,更换光盘后正常,说明影碟机本身并无故障。
③先“共”后“专” 在前述检修步骤中分析和推断故障缩小范围时,要先考虑共用电路,后考虑专用电路;如组合音响共用的音频放大电路、电源电路,电动产品中的控制驱动电路、电源电路等。
④先“多”后“少” 分析机器某一故障的原因时,要首先考虑最常见的多发性原因,然后再考虑罕见的原因。在常见的家用电子产品中,出现故障的许多部位有相似之处,特别是同类机型,先考虑常见的多发性原因,通常可以提高维修的速度。要做到这一点,需要维修人员了解家用电子产品各类故障所占的比例,这就需要在检修过程中注意经验的积累。
1.2.2 家电维修的常用方法
常见的电子产品电路检修方法主要有直观检查法、对比代换法、信号注入法和电阻、电压检测法几种。
(1)直观检查法 直观检查法是维修判断过程的第一步骤,也是最基本、最直接、最重要的一种方法,主要是通过看、听、嗅、摸来判断故障可能发生的原因和位置,记录其发生时的故障现象,从而有效地制定解决办法。
在使用观察法时应该重点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观察电子产品是否有明显的故障现象,如是否存在元器件脱焊断线,电机是否转动,印制板有无翘起、裂纹等现象并记录下来,以缩小故障判断的范围。
采用观察法检查电子产品的明显故障实例见图1-52。
图1-52 采用观察法检查电子产品的明显故障实例
②听产品内部有无明显声音,如继电器吸合、电动机磨损噪声等。
③打开外壳后,依靠嗅觉来检查有无明显烧焦等异味。
④利用手触摸元器件如晶体管、芯片是否比正常情况下发烫或松动;机器中的机械部件有无明显卡紧、无法伸缩等。
采用触摸法检查电子产品的故障实例见图1-53。
图1-53 采用触摸法检查电子产品的故障实例
在采用触摸法时,应特别注意安全,一般可将机器通电一段时间,切断电源后,再进行触摸检查。若必须在通电情况下进行时,触摸的必须是低电压电路,严禁用双手同时去接触交流电源附近的元器件,以免发生触电事故。在拨动有关元器件时,一定仔细观察故障现象有何变化,机器有无异常声音和异常气味,不要人为添加新故障。
(2)对比代换法 对比代换法是用好的部件去代替可能有故障的部件,以判断故障可能出现的位置和原因。
例如,对电磁炉等产品进行检修时,怀疑IGBT管(电磁炉中关键的器件)故障,可用已知良好的晶体管进行替换。
使用对比代换法代换电磁炉中的IGBT管见图1-54。
图1-54 使用对比代换法检修电磁炉故障实例
若代换后故障排除,则说明可疑元件确实损坏;如果代换后,故障依旧,说明可能另有原因,需要进一步核实检查。通常,检修代换IGBT管后,检查故障是否排除时,为了避免扩大故障范围,还通常采用用白炽灯代替炉盘线圈的方法进行检查。
白炽灯代替炉盘线圈的具体操作方法见图1-55。
图1-55 白炽灯代替炉盘线圈的具体操作方法
IGBT管更换后,可使用60~150 W/220 V的白炽灯代替炉盘线圈,再对电磁炉通电,检测电路是否正常。电磁炉通电开机后,如果白炽灯不亮说明故障已经排除,如果白炽灯亮说明电磁炉故障仍然存在,需要进一步检查。
使用对比代换法时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①依照故障现象判断故障 根据故障的现象类别来判断是不是某一个部件引起的故障,从而考虑需要进行替换的部件或设备。
②按先简单再复杂的顺序进行替换 电子产品通常发生故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某一点或某一个部件上。在使用替换法检测故障而又不明确具体的故障原因时,则要按照先简单后复杂的方法来进行测试。
③优先检查供电故障 优先检查怀疑有故障的部件的电源、信号线,其次是替换怀疑有故障的部件,接着是替换供电部件,最后是与之相关的其他部件。
④重点检测故障率高的部件 经常出现故障的部件应最先考虑。若判断可能是由于某个部件所引起的故障,但又不敢肯定是否一定是此部件的故障时,便可以先用好的部件进行替换以便测试。
(3)信号注入和循迹法 信号注入和循迹法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检修方法,具体的方法是,为待测设备输入相关的信号,通过对该信号处理过程的分析和判断,检查各级处理电路的输出端有无该信号,从而判断故障所在。
信号注入和循迹法的基本流程见图1-56。
图1-56 信号注入和循迹法的基本流程
该方法遵循的基本判断原则即为若一个器件输入端信号正常,而无输出,则可怀疑为该器件损坏(注意有些器件需要为其提供基本工作条件,如工作电压。只有输入信号和工作电压均正常的前提下,无输出时,才可判断为该器件损坏)。
下面看几种采用信号注入和循迹法进行检修的操作实例。
采用信号注入和循迹法检修彩色电视机见图1-57。
图1-57 采用信号注入和循迹法检修彩色电视机实例
采用信号注入和循迹法检修液晶显示器见图1-58。
图1-58 采用信号注入和循迹法检修液晶显示器实例
采用信号注入和循迹法检修数码组合音响见图1-59。
图1-59 采用信号注入和循迹法检修数码组合音响实例
(4)电阻、电压检测法 电阻、电压检测法则主要是根据电子产品的电路原理图,按电路的信号流程,使用检测仪表对怀疑的故障元件或电路进行检测,从而确定故障部位。采用该方法检测时,万用表是使用最多的检测仪表,这种方法也是维修时的主要方法。通常,这种方法主要应用于电子产品电路方面的故障检修中。
①电阻检测法是指使用万用表在断电状态下,检测怀疑元件的阻值,并根据对检测阻值结果的分析,来判断出待测设备中的故障范围或故障元件。
利用电阻检测法测量典型电子产品阻值的方法见图1-60。
图1-60 利用电阻检测法测量典型电子产品阻值的方法
②电压检测法是指使用万用表在通电状态下,检测怀疑电路中某部位或某元件引脚端的电压值,并根据对检测电压值结果的分析,来判断出待测设备中的故障范围或故障元件。
利用电压检测法测量典型电子产品阻值的方法见图1-61。
图1-61 利用电压检测法测量典型电子产品阻值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