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水下钴结壳矿区环境建模研究

2.1 引言

水下机器人路径规划研究分为两个核心内容:环境建模与路径搜索。环境建模就是采用适当的知识方法对环境信息进行描述,表达机器人运行空间的结构[46]。环境的表达是机器人认知领域的重要内容,对路径规划方法的选取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对于水下机器人来说,环境建模就是将真实的三维空间环境信息以抽象的方式加以表达。

水下钴结壳矿区,地形环境是非结构化的,非常复杂,遍布着裸露基岩和水下泥砾沙混合沉积物,而且存在着地面粗糙、起伏较大、坡度较高的地形,这些高度非结构化的地形严重影响机器人的自主采集作业。因此,合理的环境模型是规划采集路径,进而完成采矿作业的关键。

关于环境模型的表达,有很多传统方法,主要包括:可视图法[103106](Visibility Graph,V-Graph),切线图法[107](Tangent Graph,T-Graph),Voronoi图法[108109],确切栅格分解法[110112](Exact Cell Decomposition),近似单元分解法[113115](Approximate Cell Decomposition),概率路标算法[116119](Probabilistic RoadMap,PRM),拓扑图法[120](Topology Graph),自由空间法[121122](Free Space Approach)和人工势场法(Artificial Potential Field)[123]。这些传统方法本身对于环境的描述是完备的,但是并没有对环境模型中障碍区和可行区进行明确的界定,即没能对机器人工作环境的可通行性进行明确表达。

1)从工作环境上说,传统方法更适合二维平面的机器人工作空间,但是水下采矿环境是三维的,并且是高度复杂的非结构化环境,其中障碍物的界定是一项核心问题;采矿环境中可行区域本身也是三维的,因此从地形几何特征上来说,超出了机器人越障能力的坡、谷、台阶或粗糙地形才会被认为是障碍区。

2)从工作目的上说,本着采矿作业安全、高效的目的,造成机器人沉陷的海沙海泥地面,裸露的基岩表面,同样会被视为障碍区或过渡区,在可以形成通路的情况下,要考虑绕行。因此环境底质同样也成为障碍区判别的一项指标,但传统方法并没有涉及。

有鉴于此,本书提出一种基于不同底质地形通行性的水下开采区环境建模方法,具体内容如下:

1)将水下DEM模型栅格化,按照底质类属性将DEM点集分成三个子集;

2)利用DEM数据提取地形几何特征,包括地形坡度、起伏度和粗糙度;

3)利用模糊理论,按照机器人的通行能力,对不同底质类地形的通行性进行评估,得到不同底质地形的通行性指数;

4)设置综合通行性代价函数,对不同底质地形的通行性有效整合,按照代价函数取值的不同,将环境模型划分为不同区域,并提出环境建模算法;

5)通过实验及仿真研究,对算法进行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