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3章 赋圣——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字长卿,一说蜀郡成都人,一说巴郡安汉人,汉赋四大家之一,被誉为“赋圣”、“辞宗”。

司马相如,原名犬子,因仰慕战国时的名相蔺相如,而改名相如。少年时喜欢读书练剑,二十多岁时用钱换了个官职,做了汉景帝的武骑常侍,但这些并非其所好,因而有不遇知音之叹。

待梁孝王刘武来朝时,司马相如才得以结交邹阳、枚乘、庄忌等辞赋家。后来,因病退职,前往梁地与这些志趣相投的文士共事,就在此时相如为梁王写了那篇著名的《子虚赋》。

《子虚赋》作于司马相如为梁孝王宾客时,并没有得到景帝的赏识,景帝不好辞赋。景帝去世,汉武帝刘彻在位,刘彻看到《子虚赋》非常喜欢,以为是古人之作,叹息不能与作者同时代。当时,侍奉刘彻的狗监杨得意是蜀人,对刘彻说:“此赋是我的同乡司马相如所作。”刘彻惊喜之余马上召司马相如进京。司马相如向武帝表示说:“《子虚赋》写的只是诸侯王打猎的事,算不了什么,请允许我再作一篇天子打猎的赋”,这就是内容上与《子虚赋》相接的《上林赋》,不仅内容可以相衔接,且更有文采。此赋以“子虚”、“乌有先生”、“亡是公”为假托人物,设为问答,放手铺写,以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帝王奢侈为主旨,歌颂了统一大帝国无可比拟的形象,又对统治者有所讽谏,开创了汉代大赋的一个基本主题。此赋一出,司马相如被刘彻封为郎。

相如担任郎官数年,正逢唐蒙受命掠取和开通夜郎及其西面的僰中,征发巴、蜀二郡的官吏士卒上千人,西郡又为唐蒙征调陆路及水上的运输人员一万多人。唐蒙又用战时法规杀了大帅,巴、蜀百姓大为震惊恐惧。皇上听到这种情况,就派相如去责备唐蒙,趁机告知巴、蜀百姓,唐蒙所为并非皇上的本意。司马相如在那儿发布了一张《喻巴蜀檄》的公告,并采取恩威并施的手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如出使完毕,回京向汉武帝汇报,唐蒙已略取并开通了夜郎,趁机要开通西南夷的道路,征发巴、蜀、广汉的士卒,参加筑路的有数万人。修路二年,没有修成,士卒多死亡,耗费钱财,当权者多有反对者。这时,邛、笮的君长听说南夷已与汉朝交往,请求汉朝委任他们以官职,皇上任命相如为中郎将,令持节出使,拢络西夷。相如等到达蜀郡,蜀郡太守以下官吏都前往郊外迎接,县令负弩前驱,蜀人都以迎接司马相如为荣。

司马相如平定了西夷,邛、笮、冉駹、斯榆的君长都请求成为汉王朝的臣子。于是,拆除了旧有的关隘,使边关扩大,开通了灵关道,在孙水上建桥,直通邛、笮。相如还京报告皇上,皇上特别高兴,他的一篇《难蜀父老》以解答问题的形式,成功地说服了众人,使少数民族与汉廷合作,为开发西南边疆作出了贡献。可惜好景不长,被人告发接受贿赂,遂遭免官,岁余,被重新启用,仍为郎官。

相如已因病免官,家住茂陵,天子说:“司马相如病得很厉害,可派人去把他的书全部取回来;如果不这样做,以后就散失了。”派所忠前往茂陵,而相如已经死去,家中没有书。询问相如之妻,她回答说:“长卿本来不曾有书。他时时写书,别人就时时取走,因而家中总是空空的。长卿还没死的时候,写过一卷书,他说如有使者来取书,就把它献上,再没有别的书了。”他留下来的书上写的是有关封禅的事,进献给所忠。所忠把书再进献给天子,天子惊异其书,如《遗平陵侯书》《与五公子相难》《草木书》篇没有收录,收录了他在公卿中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