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农村的孩子,从小离不开干农活。
那时候的农村生计大部分要靠种地。农忙时种地,闲下来时男人们去打个零工,比如搬砖提泥。悉数这几户人家,小丽的妈妈是学校的老师,当然了这根本就不耽误干农活。小磊的爸爸在烟草厂上班,不过,那时他好像没有编制,就是不吃公粮,所以他个人还是有地的。慕容爸爸在建筑队上班,没有地。那时候说是什么商品粮,凡是吃国家公粮的都不能有土地。有工作还是很让人羡慕的,我想,这也是为慕容妈妈嫁给了他爸爸,估计当初也有工作方面的考虑。
即便又工作,农忙时,农活还是要干的。春天,天气回暖,总会看到人们在地里的身影。待到四五月份,就开始下瓜苗和花苗。
周末了,一家人吃过早饭就要去地里干活了。今天的任务就是打花墩,出发前也有很多的准备工作。爸爸把营养钵,关于这个东西不同的地方可能叫得不一样,可以加花蛋机,有的地方叫点播机,有的叫育苗机,其实这字对不对不知道,反正方言是这么叫的。铁锹、花种和瓜种塑料布等一干能用到的物品放到小四轮车上,小四轮是拖拉机的一种,可以分开,有车头和车厢两部分组成。爸爸把烧好已经放凉的水倒进水壶里。妈妈拿笼布包几个馒头,抓一把花生,放到车座里。去地里干活一般都要到中午了,中间肯定会饿,也是需要补充体力的。那时候没什么多余的零食,只有过年过节可能家里有亲戚来往才可能会有像方便面,饼干之类的零食,平时就是带馒头加水。
“准备好了没有。”爸爸问。
“那咱们走吧。”妈妈回应。
慕容和弟弟打着闹着上了车,妈妈锁好堂屋门,把钥匙放在鸡窝上,用砖头压住。那种老式的上半部分是U型的,下方有一个锁孔的老式铁锁。因为时间久了,经常不好开。大门的钥匙放在墙上,同样用砖压上。其实很多时候他们是不锁大门的,因为那时都穷,而且民风很朴实。
乡下的泥土路,坑坑洼洼的,一道道的车辙子。慕容兄妹俩在车上打闹,车子颠簸了一下,小伟从小凳子上滑落下来。母亲大声道“座好,磕你一下勒!”
在晃晃悠悠中来到了地里,几个人下车,父亲把家伙拿下车。邻居家的都已经把苗圃挖好了,准备开始打花墩了。
“你们来得怪早呀,都开始打了。”妈妈笑着跟邻居讲。
“就这也不一定有你们先干完,你们帮手多。”邻居大叔说。
“小孩子,都指望不上,在家里也是淘力,来地里多少干点。”爸爸接了腔。
这话倒是不假,小孩子去到地里就是凑个数,来兴趣了,觉着新鲜干两下,一会子又跑到别处玩去了。
父亲先挖了一个长方形的土坑,用来放打好的花墩,挖出来的土可以用于打花墩。把花墩机拿出来,在土上猛戳一下,用脚一蹬,就出来一个花墩,母亲用手接过花墩,挨着一排一排的放整齐。当然了,不是每一个花墩都能成功,有时候土散了,或者土太少,这个花墩也就报废了。这个花墩机有点像煤球机,就是家里打蜂窝煤的机器,确实是有点像。
父亲打了半晌,有点累,停下来朝车子走过去拿起水桶喝水。母亲也坐到一旁休息。慕容就拿起花墩装腔作势的打了几个,弟弟用手接住,这成功率大概只有三分之二吧。
“起来吧,赶紧让你爸爸打,打完早回家,你俩净是在这添乱勒。”母亲笑着说。
兄妹俩来到车边,坐在地上,拿出馒头和花生,在车的影子下,啃起了馒头。馒头就花生,你别说,还是挺香的。
太阳已经快到头顶了,弟弟也不耐烦了。
“妈,啥时候回家?”
“马上就完了。”
花墩已经打好了,然后把事前准备好的瓜苗和花苗,放上去,一般放两三颗吧,免得它没长出来,用土话说就是瞎了。花墩中间正好有个圆孔,就是放花苗的,再轻轻地撒上一层土。不远处有用水讲浇蒜的,父亲提桶去灌了一桶水,喷洒在这苗圃中,以保持湿润。最后再盖上一层塑料薄膜,有温度有湿度,出苗会比较快。
邻居家的这时候已经干完离开了,太阳已经很高了,此时大概也得有12点多了。几个人都显得很疲惫,没有了来时打闹的心情。收拾好东西准备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