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候选对象的完整信息

经典秘书问题的前提条件是,即时表态一定会被接受,而迟滞表态肯定会遭到拒绝,但是我们在前面讨论的第一组变量(拒绝与复活)则颠覆了这个前提。在这种情况下,最有效的应对办法没有任何变化,仍然是:不要急于表态,观察一段时间后及时出手。

不过,秘书问题的一个更重要的前提,可能会引起我们的异议。在秘书问题中,除了可以相互比较之外,我们对这些申请者一无所知。对于优秀人员应该具有哪些特点,我们无法参考任何客观标准或者已有标准,而且在比较这些申请者时,我们只能知道孰优孰劣,但是无法了解彼此之间的确切差距。正因为如此,“观望”阶段是不可避免的。在前期阶段,我们冒着与优秀人选失之交臂的危险,不断调整我们的期望值与权衡标准。数学家把这种最优停止问题称作“无信息博弈”。

这种情境可能与大多数寻租公寓、寻觅伴侣和招聘秘书的情况有天壤之别。假设我们可以参考某种客观标准。例如,安排所有秘书参加打字考试,然后像美国高考(SAT)、研究生入学考试(GRE)或者法学院入学考试(LSAT)那样按照百分制统计成绩。也就是说,根据得分,我们可以知道每名申请者的打字水平在所有人选中的位置。如果申请者得了51分,则表示她的打字水平略高于平均水平,如果得了75分,则表示她的水平高于3/4的申请者,以此类推。

假设所有申请者可以代表全体人口样本,而且所有数据没有受到任何倾向性或者自选择的影响。同时,假设打字速度是我们判断申请者是否合适的唯一条件。此时,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因为我们拥有数学家所谓的“全信息”。1966年的那篇秘书问题研讨会论文指出:“不需要根据积累的经验设定判断标准。有时,我们可以立刻做出一个有益的选择。”换言之,即使得95分的申请者第一个接受评判,我们也可以信心满满地立刻与她签约。当然,前提是我们认为所有申请者中没有得96分的。

问题来了。如果我们的目标是找到最适合这份工作的优秀人选,那么我们仍然需要小心斟酌,因为其余的申请者当中可能还有更加优秀的人选。不过,既然我们掌握了全信息,就可以直接计算这种可能性到底有多大。例如,下一个申请者得到96分或者更高分的可能性一定是1/20。因此,是否立刻停止的决定取决于还剩下多少申请者没有接受面试。全信息的意义在于我们无须观望就可以直接出手。此时,我们可以运用阈值准则,一旦发现某位申请者的分数高于某个值,就立刻接受她,而不需要先考察一批候选人并确定阈值。但是,我们需要密切关注可供选择的人还有多少。

数学计算表明,如果还有很多人等待面试,那么你就不应该接受当前正在面试的那名申请者,即使她非常优秀,因为你有可能找到一个更优秀的人选。但是,随着可供选择的人数不断减少,你就应该做好准备,随时准备与优于平均水平的申请者确立雇佣关系。有一句我们都比较熟悉(尽管不是那么鼓舞人心)的话说得好:面对花哨的包装,还是降低你的期待吧。我们还可以找到另外一句话,用以说明与之相反的情况:天涯何处无芳草,何必单恋一枝花!重要的是,无论是哪种情况,数学都可以告诉我们临界点到底在哪儿。

在这种情况下,最简单的方法是从后往前,反过来理解这些数字的含义。如果你一直面试到最后一名申请者,那么你就别无选择,只能接受他。如果你一直在观望,那么在面试倒数第二名申请者时你需要考虑的问题就变成了:他的分数是否高于50呢?如果是,就雇用她;如果不是,那么你可以考虑把宝押在最后一名申请者身上,因为她的分数高于50的可能性是50%。同理,如果倒数第三名申请者的高于69,倒数第四名的分数高于78,以此类推,那么你就应该立刻选择这名申请者。也就是说,剩余的申请者越多,在评判时就应该越挑剔。无论如何,你都不应该选择低于平均水平的申请者,除非你已经别无选择。(此外,既然你一定要在这些申请者当中挑出最优秀的,那么如果某名申请者不是目前为止最优秀的人选,就一定不要雇用他。)

在这种全信息版本的秘书问题中,选中最优秀申请者的可能性是58%。这个概率远谈不上十拿九稳,但是已经大大优于无信息博弈中根据37%法则得到的37%的成功率。如果你掌握了所有信息,那么即使申请人数非常多,你多半也会取得成功。

全信息秘书问题中的最优停止阈值

因此,全信息博弈往往会产生令人意想不到,有时甚至会让人感到奇怪的结果。如果追求的目标是金钱,而不是爱情,则成功的可能性更高。在根据某种客观标准(例如收入排名情况)评判合作伙伴时,可供使用的信息比较多。如果评判标准是模糊不清的情感反应(“爱情”),则可能需要我们根据经验以及比较结果不断做出调整,同时可供使用的信息也相对较少。

当然,选择对象的“资产净值”与我们权衡的标准不一定一致。任何标准,只要可以全面反映申请者与其他人对比的情况,就会导致我们弃用摸清情况再行动准则,转而采用阈值准则,同时我们成功找出最优秀申请者的可能性也会大大增加。

此外,人们还经常修改秘书问题的其他前提条件,使之与现实生活中寻觅爱情(或挑选秘书)等难题更为相似,结果形成了更多的秘书问题变种。不过,最优停止问题给我们的启发不仅限于约会与招聘这两个方面。事实上,在租房子、找停车位、见好就收的时机选择等问题中,我们同样需要面对一个又一个的可选方案,做出最有利的选择。从一定程度上说,这些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