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能源安全、环境保护等因素带来的压力,以及建设生态文明的需要,中国政府除积极实施产业结构调整、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措施外,也持续加大对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力度,并将其作为政策重点支持的领域之一。由于城市是能源的主要消费地,建设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城市势在必行。

近年来,欧美发达国家积极开展“可再生能源城市建设”,国外一些城市甚至提出了建设“100%可再生能源城市”的目标。国内很多城市也争相打造“太阳能城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风能城市”“新能源城市”“新能源汽车示范城市”“低碳城市”等。国家能源局也将新能源城市建设纳入“十二五”可再生能源规划,计划通过建设100座新能源城市、1000座新能源示范园区,来推动新能源技术在城市中的规模化应用。

目前,尽管国内对于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理论研究很多,但关于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城市的理论研究非常少,更缺乏比较系统的理论体系分析与构建。这显然不利于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城市建设,也不利于深入推动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

新能源城市包含可再生能源城市,其概念涵盖范围更广。同时,中国也正在大力推动“新能源示范城市”建设。如果从这两方面来看,在当前的中国,研究“新能源城市理论”似乎比研究“可再生能源城市理论”具有更大的现实意义。

为什么本书重点研究“可再生能源城市理论”,而不是“新能源城市理论”?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为了理论的准确界定与分析。新能源通常是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因此,新能源所包含的具体能源类型是不断变化的。同时,新能源还包含了可再生能源与不可再生能源,能源特征具有很强的发散性,很难从理论上准确分析新能源城市的特征。而可再生能源城市的内涵及定位就相对明确,有利于进行更加科学的理论分析。

二是国内外目前所说的新能源主要包括可再生能源与核能等不可再生能源,其中,可再生能源是新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1980年,联合国召开的“联合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会议”对新能源的定义为:以新技术和新材料为基础,使传统的可再生能源得到现代化的开发和利用,用取之不尽、周而复始的可再生能源取代资源有限、对环境有污染的化石能源,重点开发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潮汐能、地热能、氢能和核能。显然,这里所说的新能源主要就是指可再生能源。

三是中国所提的“新能源城市”主要也是指“可再生能源城市”。理论上讲,新能源城市主要是指以使用可再生能源以及核能等非可再生能源为主的城市。但在实践中,比如,在“新能源示范城市”评价指标中,考核指标大多是可再生能源。主要原因在于,国内外对核能的发展存在争议,加之对于一座城市来说,开发核能很难,且清洁煤等清洁化石能源是否属于新能源本身也有争议,因此,中国目前的“新能源城市”更多的还是指“可再生能源城市”。

同时,国际上在涉及新能源城市的概念方面,通常的提法是“可再生能源城市”,很少提及“新能源城市”。因此,本书把研究重点放在可再生能源城市理论上,也是同国际研究界接轨的需要。

研究可再生能源城市理论,核心是要回答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建设可再生能源城市的驱动力是什么。包括为什么要建设可再生能源城市(价值分析),可再生能源城市能否建成,在可再生能源尚不具备市场竞争力的背景下建设可再生能源城市是否合算等。

二是何为可再生能源城市。包括可再生能源城市的内涵、特点、类型、标准、发展阶段,以及如何实现可再生能源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等。

三是如何建设可再生能源城市。包括建设各类可再生能源城市的原理、规律、动力机制以及方法路径等。

本书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系统完整地构建了可再生能源城市的理论体系。本书从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理论、可再生能源城市理论、可再生能源城市建设理论三大方面构建了完整的可再生能源城市理论架构。

为使本书层次更加清楚,本书以四个基本概念为核心,把全书内容分成上、中、下三篇进行分析:上篇以“可再生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两个概念为核心,并对相关概念、原理等理论进行论证分析;中篇以“可再生能源城市”概念为核心,并对相关概念、原理等理论进行论证分析;下篇以“可再生能源城市建设”概念为核心,并对相关建设原理等理论进行论证分析。

二是创新性地提出了一些新的理论及观点。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理论方面,提出了资源公平理论、自能源理论、环境价值理论、可再生能源专业户理论、技术领先理论、成本优先理论等;在可再生能源城市基础理论方面,提出了可再生能源城市的概念、内涵、评价标准、系统构成以及发展阶段等理论;在可再生能源城市建设理论方面,提出了十大建设原理等理论。

三是系统完整地分析借鉴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在写作本书过程中,分析了数千篇国内外相关代表性文献,其中,光引用的文献就有900多篇,基本涵盖了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城市的相关领域。大量参阅引用国内外权威文献,有利于使本书的论证更加有力、分析更加深入。

总之,为保障研究的科学性与严谨性,本书严格遵循学术规范,并注重对方法论的应用。既重视采取理论分析方法,分析了大量中外理论文献,同时,又特别注重从实践经验中归纳理论,并积极探索利用理论应对可再生能源城市建设瓶颈问题的路径。

由于作者的水平有限,加之时间较紧,本书中肯定有一些不当之处,望各位读者不吝赐教!

娄伟

2017年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