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共享发展:现实与未来
- 杨健燕 张宝锋
- 14字
- 2020-08-29 07:09:47
第二章
共享发展理念的思想演进
第一节 乌托邦的共享思想
一 乌托邦思想
乌托邦思想是理想的一个完善,乌托邦的原词来自两个希腊语的词根:ou是没有的意思,另一个说法是好的意思,topos是地方的意思,合在一起是“没有的地方”。乌托邦(Utopia)本意为“没有的地方”或者“好地方”,延伸意为理想或者不可能完成的好事情,其中文翻译也可以理解为:“乌”是没有,“托”是寄托,“邦”是国家,“乌托邦”三个字合起来的意思即为“空想的国家”。
空想社会主义的创始人托马斯·莫尔在他的名著《乌托邦》中虚构了一个航海家航行到一个奇乡异国“乌托邦”的旅行见闻。在那里,财产是公有的,人民是平等的,实行着按需分配的原则,大家穿统一的工作服,在公共餐厅就餐,官吏由秘密投票产生。他认为,私有制是万恶之源,必须消灭它。而柏拉图“创造”的《理想国》,是许多“乌托邦”思想研究者的理论根源地。在《理想国》这本书中早已经描述了一个理想化的社会模式,其模式在根本上是不能实现的。对于现实社会来说,这个理想的模式也只是探索而已。
17世纪后,“乌托邦”逐渐开始指称某种理想社会、理想模式、理想体制的程序和平台,“乌托邦”系统与文化、政治和社会理论知识之间的界限逐日模糊。18世纪末,随着欧洲基督化日益增强的趋势,陈旧的“孤岛上的乌托邦”仍然有回流的趋势,然而分支乌托邦思想的出现更显重要,摒弃了虚拟的背景,并且打破了封闭的领域局限性。这样的理性化、体系化的乌托邦思想,其领域涉及整个世界,通往“乌托邦”的路径从冒险故事转化成政治行动。
《乌托邦思想史》具有想要重新组建理想社会的线路,以此来形成一个美好的未来社会,同时在审时度势下,来面对这个理想社会制度的不合理性。而乌托邦思想内容中的基本精神阐述现实社会是个不真实而不可靠的社会,这也是赫茨勒的主张。改造人类社会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是乌托邦社会合理性的体现,也是要达到的一种美好的理想境界。乌托邦是依靠人类想象的,而且是依靠于人类一定发展阶段时的理性能力。而且,人类自身内在存在的主体性力量更多的是由乌托邦思想体现的,并不完全是以神话的方式借助神的力量而获得拯救的。即使是在奥古斯汀的《上帝之城》中所描述的理想社会,也必须依靠人与人之间的友爱才可能接近通达理想的“上帝之城”。乌托邦思想作为一个和谐的生活、理想国度的社会秩序与人类的现实社会生活的距离逐步拉近,与人的实践活动也密切相关。
(一)乌托邦思想的历史演变
乌托邦思想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荷马时代,甚至更久远的希伯来人时期。美国学者乔·奥·赫茨勒将这一时期的乌托邦思想称为“伦理—宗教性”的乌托邦思想。这一时期又可分为若干个时期,即先知者时期、启示录者时期、古希腊时期和中世纪时期。每个时期又有其典型的代表人物,不同时期代表人物的言论著述又分别反映了那个时期乌托邦思想的特征。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在思想上开始打破宗教思想的束缚,要求改善人的精神家园,人文主义者把探险者口头的海外国家的描绘引入到自己的文学创作中,这样一幅幅完美的、富于理想化的社会制度设计开始涌现,乌托邦思想在这一时期再次恢复其不衰的活力,并在新的高度上有所创新和发展。乌托邦思想家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向人们描绘了一个个完美的未来世界,在这些未来世界中,社会制度公平、民主,人们生活富足、安康,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没有暴政和奴役,科学技术在这里得到充分的利用,愚昧和迷信都消失了,总之,这样的未来世界,将是人们想象中最完美的国度。18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大多要求平等自由,甚至把平等机械地等同于平均主义。而傅立叶、圣西门和欧文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黑暗的一面,他们都希望建立一个没有剥削、人人平等的社会,他们按照自己的社会理想建立了不同的社会组织,以此来实现自己的理想。
(二)乌托邦思想的理论内涵
莫尔写作的《乌托邦》一书的全名是《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他将这本书称为“新岛的既有益又有趣的金书”。莫尔以一种文学游记的形式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对未来国家制度的向往。乌托邦思想包含了对过去事情的总结,并将其归纳为经验教训以供世人思考。柏拉图的《理想国》被认为是乌托邦思想的典型表现形式。乌托邦思想作为意识形态中的一种,具有意识形态所具有的作用,同样具有对现实的批判性。正如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乌托邦思想在政治活动中展现了它永恒的批判力。乌托邦的只能是那样一些超越现实的取向,当它们转化为行动时,倾向于局部或全部地打破当时占优势的事物的秩序。
乌托邦思想具有反思性。乌托邦思想包含了对过去事情的总结,并将其归纳为经验教训以供世人思考。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展现了人类是如何从洞穴中走向文明世界的,“哲学王”是人类最高的统治者。“哲学王”是至善的化身,包括柏拉图式的“回忆说”。人类之所以一直活在对理想王国的追忆之中,是因为这样的乌托邦世界是人类经历历史痛苦后的至善之邦。恩斯特·布洛赫在《希望原理》中解释了“小白日梦”:人类的种种希望、期待、愿望和梦想往往都在“白日梦”中以一种乌托邦的形式完美地展现出来。“白日梦”中展现的乌托邦世界正是反思的结果,驱使人们做“白日梦”的动力之一正是乌托邦思想。
乌托邦思想具有批判性。乌托邦思想在政治活动中展现了它永恒的批判力。莫尔在《乌托邦》中批判了亨利八世统治下的宗教社会,康帕内拉在《太阳城》中批判了欧洲中世纪封建主义社会。乌托邦思想正是在对现实的批判基础上构建起来的。乌托邦思想则是否定现实存在,认为存在的不一定就是合理的,它被认为是一种“不在场”的“存在”,体现了人类的自我认识和价值取向。
乌托邦思想具有超越性。犹太人遭受的民族苦难、中世纪封建教会制度的黑暗,迫使欧洲人渴望追求自由、博爱、平等的理想社会。乌托邦思想就是批判和超越现实的思想,它向人类展现一幅可望而不可即的理想的精神乐园。卡尔·曼海姆在《意识形态与乌托邦》中将乌托邦的含义限定为超越现实、打破现存秩序的终极价值诉求。
乌托邦思想具有理想性。乌托邦思想的核心就是理想主义。理想和乌托邦为人类提供的都是一种实现的可能性,都是价值诉求。乌托邦思想的最终设计蓝图虽然与理想主义不同,但在精神追求上两者并没有本质区别,理想最根本的特征就是源于现实且高于现实,它与现实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奥古斯汀的《上帝之城》反映了人们关于美好未来的理想愿景。乌托邦思想家都站在未来的土地上,向人类展示摆在他们面前的美好生活,使得乌托邦思想保持着永恒的驱动力。
二 乌托邦的共享思想
乌托邦思想闪现出“共产主义思想的微光”,对后世影响巨大。乌托邦是一种理想的社会。莫尔在《乌托邦》中描绘了一个完全理性的共和国,一个美好社会。在这个社会里,闪烁着共享理念的光芒:一切生产资料归全民所有,生活用品按需分配,人人从事生产劳动,而且有充足的时间从事科学研究和娱乐,那里没有酒店、妓院,也没有堕落和罪恶。柏拉图、希波达摩斯、亚当主义、托马斯·莫尔、美洲印第安人、拉伯雷、夏巴泰·泽维、傅立叶、曙光城、空想社会主义,还有孔子、陶渊明、洪秀全、康有为、孙中山,都在构建一种乌托邦,都体现着对理想社会的追求,都体现着一种共享发展理念。
(一)柏拉图的《理想国》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精心设计了一个理想社会,其实就是早期的乌托邦思想。在那里,有三个阶层:治国者、卫国者、劳动者。人们拥有四种品质:正义、智慧、勇敢、节制。其中,哲学家擅长思考,以追求“智慧”为德,是治国者;武士富有激情,以崇尚“勇敢”为德,是卫国者;而欲望强烈,以“节制”为德的陶工、农民则是劳动者。柏拉图认为治国者应由哲学家来担任,是因为哲学家与生俱来的天赋,只有智力超群的智者,才能带领军队,共同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柏拉图构想的乌托邦是治国者和武士这整个统治阶级共同拥有财产,但不允许阶级中的个人拥有私有财产。柏拉图提倡终身教育,课程有诗乐、体育、数学、哲学。柏拉图强调教育要成为实现理想国、培养下一代统治阶级,以及维持理想国的重要手段。
(二)希波达摩斯的乌托邦
公元前494年,建筑师希波达摩斯应人民的要求,重建米勒这座城市。希波达摩斯设计了第一个有严谨构思的城市。除了勾画道路和房屋,希波达摩斯还考虑了社会生活。他设想出一个有10000名居民的城市,这些居民分成三个等级:手工业者、农民、士兵。
希波达摩斯设计了一个人为建造的全新的城市,中心是一个卫城,切割成12部分,路是笔直的,广场是圆的,房屋严格独立开来,以使邻里之间不会产生什么嫉妒。所有居民都一律平等,不存在奴隶,不存在艺术家,不存在穷人、单身汉和游手好闲者。希波达摩斯的设想在于使米勒城成为一个永远不会出什么问题的完美机械体制。希波达摩斯创造了“有条不紊”的新概念,有条不紊的市民在城市的指挥中,有条不紊的城市在政府的指挥中,政府自己则只能有条不紊地在宇宙的指挥中了。
(三)亚当主义的乌托邦
1420年,波西米亚发生了胡斯党人叛乱。后来,亚当主义者不但对教会提出了质疑,而且对整个社会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与上帝接近的最好方式是在与亚当一样的生活条件下生活。在离布拉格不远的莫尔河中的一个岛上,他们定居下来。他们赤裸裸地共同生活着,共享所有财产,尽可能重建人间天堂的生活条件,排除社会结构,废除金钱、工作、贵族、资产阶级、政府、军队,禁止种地,吃素不吃荤,修行对上帝的直接常拜。亚当主义者的这种做法体现了共享的思想,但是,激怒了胡斯信徒,并被后者屠杀殆尽。
(四)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
1516年,托马斯·莫尔创造了“乌托邦”这个词。在名叫《乌托邦》的书里,他描述了一个由他确切命名为“乌托邦”的神奇岛屿,那里发展着一个田园般的社会,不知道有税捐、苦难和偷盗,他认为乌托邦社会的优点就是“自由、民主、博爱”。托马斯·莫尔认为乌托邦是一个理想国,自由、民主、博爱,国内有长相俊美的人,能力超凡的神族,能够载人翱翔天空的物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免费的义工,免费的市场,却没有家庭主妇,没有贵族,没有仆人,没有乞丐,没有游手好闲的人。
(五)美洲印第安人的乌托邦
美洲印第安人把自己当作是自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认为个人主义是耻辱的源泉,谋求自己的东西是猥亵的。大家都不拥有什么,也没有什么权力:没有世袭的权力,也没有永久的权力。孩子们实行自我教育。整个社会实行平均主义。首领只有得到人们的自发跟随,才能称之为领袖。没有职业军队,战士首先是作为猎人、耕作者、一家之主。人人平等,相互尊重。“美好生活”理念最早可以追溯自拉丁美洲印第安人的古老思想。不同印第安部族世界观的共同点就是追求美好的生活,充分地享受生活,与大地母亲、宇宙、生命、历史的周期循环同步运行、和谐共处,与一切有生命形式的存在平衡相依。
(六)拉伯雷的乌托邦
1532年,弗朗梭瓦·拉伯雷在《巨人传》中提出了理想乌托邦城的看法:不要政府,只有修道院,主人都是具有良好出身、不受精神约束、受过教育、有德行、好看的男女;白天,每个人都干他想干的事情,工作、休息、吃喝玩乐、谈情说爱都是自由的,没有时间限制,而骚乱、暴力、打架是没有的。修道院包括9332个房间,6个直径60步的圆形塔楼,没有围墙,每一个建筑物都有10层高;拥有一个直通河流的排污下水道、很多个藏书室,以及一个林荫交错的公园,公园中间是一道泉水。
(七)傅立叶的乌托邦
夏尔·傅立叶在《社会化工业化新世界》中描述了他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设想。他空想着:人应该在1600~1800个成员的小共同体中生活,用这个被他称作法朗吉的共同体来代替家庭,没有家庭,便有更多的亲属关系,更多的权力关系;政府被缩小到最低的限度,每天大家都一起在中心广场上做重大决定;每个法朗吉都住在一个被傅立叶叫作“法伦斯泰尔”的城居中。他非常确切地描写了他理想中的城居:一个三至五层的城堡;底下的道路夏天通过洒水而凉爽,冬天通过大壁炉而暖和;在中央有一个治安塔,那里有瞭望台、排钟、查普电报、夜岗。
(八)曙光城的黎明新村
曙光城位于印度朋迪榭里附近,是历史上几次最有意义的乌托邦公社实践地之一。1968年,孟加拉哲学家斯里·奥罗宾多·高斯和法国女哲学家米拉·阿尔法萨(主母)着手在曙光城创建一座理想村。按他们的设计,其外形应酷似一个星系,光从中央的球状部分射出,照亮村内各处。两位哲学家等待着各国人士前来。后来,在这里生活的主要是一些寻求绝对乌托邦的欧洲人。公社里的男男女女们造起风车,盖起手工工场,开挖水渠,还建了一座砖厂和一个信息中心,并且在这个气候干燥的地方种植了农作物。
(九)空想社会主义
16~17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主要特点是:对未来的理想社会制度只是一种文学描述;提出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的基本原则,如公有制、人人劳动、按需分配等,但还是一个粗糙而简单的轮廓;在设计未来理想社会方案时以手工工场为原型。这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以莫尔、闵采尔为代表。
18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主要特点是:认识进入理论探讨和论证阶段,并用“法典”的形式做出明确的规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探索,对私有制,特别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批判,对私有制引起的经济上的不平等,进而导致政治上的不平等的论述,对过去所有的国家制度都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并为富人服务的分析等,已经接近历史的实际;有了初步的阶级观点,绝对平均主义的、苦修苦炼的、禁欲主义的、斯巴达式的共产主义是其突出特点;在设计未来理想社会的蓝图时,以农村公社和手工工场为原型。这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以摩莱里、巴贝夫为代表。
19世纪初期的空想社会主义,是发展到顶峰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其主要特点是:批判矛头直接对准资本主义制度;理论上提出了经济状况是政治制度的基础、私有制产生阶级和阶级剥削等观点,并用这种观点去分析历史和现状,从而预测到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本质;在设计未来社会蓝图时以大工厂为原型,完全抛弃了平均主义和苦修苦炼的禁欲主义,使社会主义成为一种具有高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社会。这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以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为代表。他们甚至进行了社会实验。1824年欧文在美国印第安纳州买下1214公顷土地,开始新和谐移民区实验,但实验以失败告终,而欧文也因此破产。
(十)孔子的大同社会
在《礼记》“礼运”篇中,记载了孔子这样一段话:“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为大同。”这段话翻译成现代的语言,便是:“治理天下最理想的大道理如果实行了,就是民主的社会,人民当家做主,选出品德高尚和有能力的人来管理天下,天下人都讲信用,社会和谐,团结一致。因此,不但亲爱自己的双亲也同样地亲爱别人的双亲,不但抚养自己的孩子,也同样爱别人的孩子。老年人老有所养,青壮年各尽所能为社会服务,少年儿童受到教育,很好成长。鳏寡孤独残疾者都得到社会的供养。男子有工作,有职业,女子都能嫁出。人们不喜欢私藏财物。为社会工作的会出尽全力,不谋私利。因此,争权夺利的阴谋就没有了,盗窃的贼人也没有了,夜也不用闭户了,这就是最理想的大同社会。”
孔子对大同社会的描述,告诉人们大同社会的理想状态。第一,大公无私的行为准则。统治者应该像天地那样大公无私,行使自己的权力,为人民谋福利。第二,“选贤与能”的官吏选拔制度。任人唯贤唯能是保证权力公有的根本举措。第三,讲信修睦的人际关系。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世界大同的重要标志和内容。第四,各尽所能的劳动制度和劳动态度。不计报酬、高度自觉的劳动态度是支撑大同世界存在的必然条件,而大同世界高度民主的政治制度和切实可靠的社会保障又是这种劳动态度产生的前提和基础。第五,货“不必藏诸己”的财产观和觉悟。社会财产为全社会成员共有。第六,完美的社会保障。儿童不会失去教养,壮年都能得到职业,男女有配偶,老年都有归宿,家庭生活安定,鳏寡孤独、疾病残废,也都受到社会的保护和扶助。第七,人们高度的社会觉悟。人人敬老,人人爱幼,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十一)陶渊明的桃花源
《桃花源记》是东晋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作者表达了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现实生活的不满。《桃花源记》寄托着陶渊明的一种政治主张和政治理想,是地道的中国版的“乌托邦”。陶渊明所描绘的是一幅理想生活图景,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劳动、人人平等、和平、宁静、和谐、自由、尚贤尊圣、和谐田园、世外桃源。桃花源里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战争、没有官吏和统治者。第一,创构了理想的无君社会;第二,创造出缩型的社会模式;第三,幻构出封闭型的社会;第四,追求人民的丰衣足食;第五,强调人民生活有物资保障、百姓之间和睦相处。总之,陶渊明所创构的桃花源理想社会,表现了其改造实现社会的思考,体现了其社会实践的总结,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的愿望和时代的要求,是自古以来人们社会理想追求中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的理想社会,这种理想社会和以往相比,更为完善。
(十二)洪秀全的太平天国
洪秀全在《天朝田亩制度》中提出了人人平等博爱、天下一家、共享太平、财产归公、团结和睦等纲领。洪秀全所宣传的太平天国的大同思想也是一种空想,一种乌托邦。《天朝田亩制度》中突出反映了农民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它体现了绝对平均主义思想,幻想在分散的小农经济基础上实行均贫富。它无法调动人们的劳动积极性,只是空想,根本无法实现。
《天朝田亩制度》以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为中心,涉及经济、政治、军事、文教和社会改革等多方面的政策和措施,绘制了一幅新型社会的蓝图。这就是以25家为基层单位,称为“两”。两个“两”,设“两司马”主持。每5家设“伍长”一人。每家出1人当兵为伍卒,“有警则首领统之为兵,杀敌捕贼,无事则首领督之为农”。每个基层单位建立一个“国库”,“凡当收成时,两司马督伍长除足其25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凡麦、豆、苎麻、布帛、鸡、犬各物及银钱亦然”。各家遇有婚丧嫁娶和生育等事,按规定费用到“国库”领取;鳏寡孤独残废等丧失劳动能力的人,也由“国库”开支抚养。农民除耕种外,还要利用农闲时间饲养猪、鸡、蚕,从事纺织、缝衣、制作陶器、木活、打石等家庭副业和手工业生产。
(十三)康有为的《大同书》
《大同书》充分展示了康有为的社会理想。康有为在《大同书》中阐述了大同世界的社会理想:去国界合大地,去级界平民族,去种界同人类,去形界保独立,去家界为天民,去乱界治太平,实现“无差别”的“大同”极乐世界。康有为以民主主义的平等精神和某些社会主义的空想,用他的彩笔,勾画出一幅人类未来社会的美景——大同世界的蓝图,具有进步意义和深远影响。他的大同理想,达到了中国近代空想社会主义的顶峰。
其一,他激烈反对“独尊”,诅咒专制皇帝为“民贱屠伯”。其二,重视发展生产,主张废除私有制,建立财产公有制,然后全部实行机械化、自动化和电气化,生产力高度发展。其三,特别重视教育,主张大力发展学校教育。其四,男女平等,婚姻自主。其五,主张废除国家,走向“去国界合大地”的盛世。
(十四)孙中山的“天下为公”
孙中山把孔子的大同思想、西方的空想社会主义糅合起来,提出了“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他把孔子语录“天下为公”写成条幅,在他的讲话、文章中多次提到大同理想。“天下为公”是孙中山先生的指导思想,意思包括: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为大家所共有;天子之位,传贤而不传子;只有实现天下为公,彻底铲除私天下带来的社会弊端,才能使社会充满光明,百姓得到幸福。“天下为公”后来成为一种美好社会的政治理想,也指天下公平。
孙中山天下为公的思想受到许多革命党人的推崇。“天下为公”这个词出自《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孙中山在《对驻广州湘军的演说》中说:“提倡人民的权利,便是公天下的道理。公天下和家天下的道理是相反的。天下为公,人人的权利都是很平的。”天下为公到了孙中山这里,它所蕴含的意义更加深而广。孙中山将中国农民的平等思想、西方各国的民主思想和社会主义思想融合在一起,赋予了天下为公一个更加符合当时国情的概念。按照孙中山的想法,以后国家的主人将会是全体人民,国家大事的决策权在人民手中,幸福生活的主动权也在人民手中。要使全体人民过上幸福平等的生活,整个社会的贫富差距减少,不会出现富人欺负穷人的事情,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公天下”。孙中山为了实现自己天下为公的理想,提出了“三民主义”学说,用来实践天下为公中所说的大同世界。孙中山致力于革命事业四十余年,不仅仅是嘴上说要实现天下为公,而且也用行动实践着天下为公的思想。在任职期间,他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比如保障人权、民族平等、禁止人口买卖等等,都是其致力于实现天下为公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