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乡一体化发展:苏州实践与特色
- 夏永祥 陈俊梁
- 4984字
- 2020-08-29 07:05:53
总序
未来四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振兴中华的第一个百年目标。2020年以后,我国将全面进入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新阶段,即再经过30年的奋斗,实现振兴中华的第二个百年目标。
当前,我们的中心任务是扬长补短,扶贫攻坚,突破资源环境的约束,推进可持续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只需关注小康社会,四年后再关注现代化?不是的,我们现在必须关注现代化,因为小康社会本身就是现代化的一个阶段。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包括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初步现代化,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入发达国家门槛;第二阶段,中度现代化,即基本实现现代化,进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第三阶段,高度现代化,即进入最发达国家行列。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第一个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初步现代化。
实现中国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与全国人民的共同理想与目标。1964年12月21日,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周恩来在全国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宣布,我国今后的战略目标是:“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这是我们党第一次完整科学地提出“四个现代化”,并将之确立为党的战略目标。
确立这个战略目标是完全正确的,但缺乏阶段性划分,时序也不可行。由于国内自然灾害、“文化大革命”干扰与国外封锁,要在20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赶上发达国家水平,并不可能。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实事求是看待现代化,对于中国现代化进程做了阶段性的科学划分。
二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初步现代化
邓小平使用“小康”“小康之家”“小康水平”“小康社会”的概念,都是为了探讨符合中国国情的“四个现代化”。1979年3月21日,邓小平第一次提出了“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的全新概念。他说:“我们定的目标是在20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的概念与西方不同,我姑且用个新说法,叫做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不久他又将刚刚提出的“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表述为“中国式的现代化”“小康之家”。达到“小康”那样的水平,同西方来比,也还是落后的。显然,现在我们应将“小康”理解为“四个现代化的最低目标”,中国人还不富裕,但日子好过,社会上存在的问题能比较顺利地解决。
小康社会是动态的、开放的发展目标。1980年12月25日,邓小平第一次对实现小康目标后的发展战略作了设想,他提出,经过20年的时间,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发展达到小康水平后,还要“继续前进,逐步达到更高程度的现代化”。
三 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是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1984年4月18日,邓小平明确提出:我们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到20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第二个目标就是要在30~50年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这样,我国经济发展目标的时限就由20世纪末延伸到21世纪中叶,目标定在“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1987年2月18日,邓小平对21世纪中叶的发展目标作了一个调整,把以前提出的“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改为“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党的十五大报告首次提出,21世纪初开始“进入和建设小康社会”;以后,“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二〇〇〇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二十一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都将基本实现现代化列为战略目标,并且明确为“第二个百年目标”,令人鼓舞。
四 实现高度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最高目标
现代化国家与地区,是由联合国宣布的,使用“人类发展指数”(人均GDP、平均受教育年限、平均预期寿命)来测定。目前,从联合国公布的发达国家或地区来看,人均GDP达到1万多美元是发达国家的门槛;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为3万美元左右;还有达到5万美元左右的最发达国家。为此,应设置“全面建设高度发达国家”的长远目标。
2015年,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书中提出“中国现代化三阶段说”。第一阶段,到2020年,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实现初步现代化,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二阶段,到2050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30年翻一番以上,为3万美元左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有,基本实现现代化,即实现中度现代化。第三阶段,到2080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30年翻一番,为5万美元以上,达到高度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普遍富有,实现高度现代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是要在21世纪先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高度现代化三大目标。中国崛起,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引擎,以后将继续拉动世界经济发展,以及全球政治社会秩序的构建,给中国与世界各国人民带来发展与繁荣。
当今世界,是不是所有的国家都欢迎中国作为一个新兴大国崛起?不,总有一些国家看到中国发展就不舒服,总要折腾与遏制,并且花样不断翻新。树欲静而风不止。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
2014年1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美国《世界邮报》的专访中,谈到当今处理大国关系时说,我们都应该努力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这表明,我们面临巨大的风险,应坚持积极避免的正确态度,努力防止中国现代化进程被打断。
我们相信,只要我们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一定能够胜利实现振兴中华的宏伟蓝图和奋斗目标,早日把祖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五 区域率先符合现代化规律
基本实现现代化是否要等到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后才启动?不是的,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已经在路上。区域率先是世界现代化的一般规律。
由于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我国东部沿海有条件的地区,应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同时推进基本现代化进程。创新是世界现代化不断丰富和深化的原动力,创新者也成为现代化的率先者。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现代化发展,总是首先在一定的区域取得进展和突破,继而影响或带动周边地区的现代化。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为完成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奋斗目标,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得更快一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党的十八大也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现代化建设中继续走在前列,为全国改革发展做出更大贡献”。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迈开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步伐,是我们党在准确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般规律与基本特征基础上做出的科学判断,是对全面小康理论的科学发展。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也是历史赋予先行地区的光荣使命。
过去与现在,我国先发地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率先迈上了基本现代化的新征程。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江苏时指出,要紧紧围绕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光荣使命,努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
六 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主要进展与评估
2013年4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印发了《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该规划明确,到2020年,苏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8万元,这一预期目标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目前,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已进入现代化国家与经济体的门槛。2014年,苏州市人均GDP为13.15万元,无锡市人均GDP为12.69万元,南京市人均GDP为10.77万元,常州市人均GDP为10.67万元,镇江市人均GDP为10.46万元,均超过了联合国公布的现代化国家与地区的人均GDP 1万多美元的最低水平。
近几年来,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各级党政部门学习与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根据《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提出的要求,先行先试、高端引领、扬长补短,努力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基本现代化的进程,努力建设自主创新先导区、现代产业集聚区、城乡发展一体化先行区、开放合作引领区与富裕文明宜居区,朝着这些目标推进现代化建设,同时积极探索政府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路径,取得了重要进展。
2015年,江苏省发改委、江苏省经信委、江苏省住建厅、江苏省政府研究室、江苏省政府参事室与南京大学、苏州大学、江南大学、常州大学、江苏大学,联合组建了苏南现代化研究协同创新中心。这个中心由常州大学负责推进日常工作,第一项工作是开展苏南现代化示范区进展研究,出版“苏南现代化研究丛书”。现在与读者见面的,是第一辑六本书,包括两大内容。
第一,总结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初步形成的主要特色。一是南京市推进科技体制综合改革,先后出台了关于科技人才创业特别社区、众创空间、知识产权、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中心等方面的法规与政策文件。建设科技创新创业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二是无锡市推进“两型社会”建设。构建能源资源节约利用新机制,无锡市相继列入国家首批工业能耗在线监控试点城市、国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国家光伏分布式能源示范区、全国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区域性试点城市、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市。三是常州市推进产城融合综合改革。开展市级产城融合示范区试点工作,培育产城融合发展的典型。推进以智能装备制造为重点的十大产业链建设,推进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四是苏州市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统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初步形成广覆盖的公共服务体系,全市城乡低保、养老、医疗保障制度实现“三大并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覆盖率均保持在99%以上。五是镇江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全国率先推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碳排放影响评估制度,以县域为单位实施碳排放总量和强度的双控考核。2014年获得中国人居环境奖,成为全国第5家国家生态市、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其中,每个特色都形成了一本书,分别由蒋伏心、刘焕明、芮国强、夏永祥、马志强教授主编。
第二,评估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的主要进展。2016年4~5月,经江苏省委主要领导同意,我组织部分省政府参事与学者,对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各市建设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依据调查得来的苏南地区党政部门提供的有关资料,以及江苏省统计局、江苏省教育厅提供的有关数据,我们对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进展做了定性与定量评估。
测评1:苏南地区现代化指标达标率。我们对“苏南地区现代化建设指标体系(试行)”进行测评。2015年,在“经济现代化、城乡现代化、社会现代化、生态文明、政治文明”一级指标的44个三级指标中,苏南地区已经有29个三级指标达标,达标率为65.91%; 7个指标实现程度在90%以上,接近达标;2个指标实现程度在80% ~90%; 6个指标实现程度在80%以下,差距较大。分市来看,苏州市、无锡市有26个指标已达标,达标率为59.09%;南京市和常州市有25个指标已达标,达标率为56.82%;镇江市有19个指标达标,达标率为43.18%。
测评2:苏南地区现代化建设综合得分。经对“苏南地区现代化建设指标体系(试行)”进行百分制测评,2015年苏南地区现代化综合得分为90.15。分类来看,2015年苏南地区经济现代化综合得分为86.54,城乡现代化综合得分为83.54,社会现代化综合得分为97.69,生态文明综合得分为85.23;政治文明的综合群众满意度达到90.15%。分市来看,现代化综合得分南京市为89.27,无锡市为89.25,常州市为88.37,苏州市为91.00,镇江市为87.38。
测评3: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HDI)得分。经对人均GDP、平均受教育年限与预期寿命三大指数的综合测算,2015年苏南地区人类发展指数为0.935。其中,南京市为0.927,无锡市为0.943,常州市为0.928,苏州市为0.945,镇江市为0.923。联合国曾根据人类发展指数将世界各国分为四类:极高人类发展水平(0.900及以上)、高人类发展水平(0.800~0.899)、中等人类发展水平(0.500~0.799)、低人类发展水平(低于0.500)。2015年苏南地区总体人类发展指数为0.935,属于极高人类发展水平(0.900及以上),相当于2005年德国的发展水平(第22位)。2015年苏南五市人类发展指数分布在0.923~0.945,即相当于2005年卢森堡(0.944,第18位)、希腊、以色列、德国、香港地区、意大利、新西兰及新加坡(0.922,第25位)的发展水平。
我们测算使用的“预期寿命”数据是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因此2015年苏南地区人类发展水平与2005年世界极高人类发展水平的国家与地区相比,实际差距没有10年。到2030年,苏南地区人类发展指数进行当年国际比较时,将有较大幅度进位,有望达到或者接近主要发达国家的水平。
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正在继续推进,生机勃勃,这一伟大而精彩的实践深深地吸引着我们。我们将组织专家进行继续追踪观察与调研,每年出版一辑多本著作,记录与分析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的进展与面临的挑战,探索现代化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与创新做出一份贡献。
是为序。
2016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