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体现了人类历史发展规律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于世情、国情、党情,审时度势,准确判断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提出的,它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提供了方向指引,也为世界发展提供了中国经验,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与把握。

想要准确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首先需要明确人类历史的发展历程。在标志着唯物史观的最终形成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出现了“交往关系”“交往形式”等范畴,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生产关系,马克思把在生产力基础上产生的交往形式的所有制关系作为划分人类历史上不同社会形态的标准,说明了社会形态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演进过程,形成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五形态说”的基本雏形。马克思指出,人类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进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人们为了生活,为了创造历史,首先必须有衣服、食物、房屋等物质生活资料,这些物质生活资料只有通过生产活动才能获得。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的表现形式,而所有制形式则是由分工决定的。这里所说的所有制是指与劳动材料、劳动工具、劳动产品有关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实际上就是生产关系的内容。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又详细阐述了在分工发展的不同阶段对应着的所有制发展的不同形式。其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决定了社会形态的演进更替。

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一阶段是原始社会。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人类开发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十分有限,因此人们只能依赖自然界直接提供的现成食物和其他基本的生活资料生活。原始人的生产劳动主要是进行采集和渔猎,一般来说,男人需要集体合作来捕捉猎物,而女人一般负责照顾老人和小孩以及进行简单的采集工作。同时,在原始社会,人们还不具备抵御各种自然灾害和预防疾病的能力,经常忍受饥饿、疾病的折磨,受到野兽的侵袭和骚扰。人们的劳动产品只够维持生存的最基本需要,必须要对有限的产品进行平均分配,否则有一部分人将被饿死,这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是不利的。在这种恶劣的生存环境下,人们只有通过群居生活、共同劳动、共享劳动成果才能生存繁衍。共同劳动决定了生活资料和劳动产品归全体社会成员共同所有,人们之间原始的平等互助关系就是在这种共同的生产劳动中结成的,这就是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原始社会生产资料公有、劳动产品共享,是一种原始的共产主义状态。在原始社会的漫长岁月中,正是这种以原始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推动了生产力缓慢向前发展。

虽然原始社会不存在人剥削人的现象,但是原始社会不是人类理想的黄金时代。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低下,原始社会人们的生活十分艰难,生存环境异常险恶。因此,人们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在原始社会仍处于野蛮、蒙昧状态。虽然在原始社会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私有观念,但是原始社会不是理想的社会状态,仅仅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低阶段。

随着石器的发展,金属工具的出现,原始社会中的生产力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生产效率有了较大的提高,这使得社会产品除了能够满足人们生活的基本需要之外,还出现了剩余产品。同时,生产力的发展也使得干同一件工作不再需要大量的人力集体进行,而只需要家庭中的几个成员就可以完成了,这样,集体劳动就逐渐被个体劳动所取代。相应地,随着个体劳动的日益盛行,生产资料逐渐转归个体家庭私有,开始出现私有制,各成员间开始发生贫富分化。土地开始变成私有财产,就标志着私有制已经在社会上确立起来。在私有制产生的过程中,由于各个家庭占有的生产资料数量不同,劳动力的多少、强弱不同,以及受到天灾人祸等影响的程度不同,氏族内部不可避免地要产生贫富不均现象。原先的共同分配和共同劳动的关系被破坏,代之以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不同的阶级也就随之出现,在氏族中出现了贵族阶层和平民阶层的区分。这样,原始社会基本上就已经瓦解了,取而代之的是奴隶制度的逐渐形成和奴隶社会的产生。

奴隶社会产生、确立于原始社会末期。劳动生产率随着社会生产力和分工的发展得到了提高,剩余产品出现,从而使奴役他人成为有利可图的事。奴隶社会的基本特征是奴隶主占有奴隶和生产资料,奴隶为奴隶主进行生产劳动,不但没有任何报酬,而且没有人身自由。奴隶主占有奴隶的身体,对奴隶实行奴役。从原始社会内部分化出来的氏族贵族和氏族部落战争中俘虏的外族人分别是最早的奴隶主和奴隶。奴隶主对奴隶的持续压迫、进行非人的奴役,使得奴隶和奴隶主之间的矛盾斗争日趋激烈,作为奴隶主阶级镇压奴隶和其他被剥削者工具的奴隶制国家便应运而生。奴隶社会中的居民,分为自由民和奴隶两种。而自由民一般又是由占有奴隶的奴隶主和不占有奴隶的自食其力的平民这两类共同构成。因此,仅在自由民内部,就存在着面临沦为奴隶危险的平民与奴隶主贵族的斗争;毋庸置疑,自由民与奴隶之间也存在着矛盾。奴隶通常是通过消极怠工、逃亡、破坏生产工具或杀死个别穷凶极恶的奴隶主的方式来反抗奴隶主的压迫。

随着劳动工具的不断改进、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奴隶社会的生产关系已经不能适应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奴隶社会末期,在奴隶主阶级中,一批大土地所有者出现了。自由民中很多自食其力的劳动者逐渐沦落为和奴隶处境大体相同的被剥削阶级,社会矛盾严重激化。通过长期的不同形式的革命性变革,各个奴隶占有制国家逐步走上了封建化的道路。奴隶社会中的大土地所有者转化为封建社会的大地主,奴隶和自由民中不占有奴隶的那部分平民转化为农奴。以奴隶占有制为主导的生产方式被以剥削农奴为主的封建生产方式逐渐取代。

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为生产的发展准备了必要的条件。在奴隶社会,战俘成为奴隶,不再像以前那样单纯地被杀死,这就保存了大量的劳动力。劳动者是构成生产力的重要要素,社会财富需要劳动者来创造,因此劳动力的存留,有利于经济社会向前发展。奴隶主利用自己占有的大量生产资料,把奴隶集中在自己的庄园和作坊中,从而组织较大规模的生产,奴隶之间进行简单的分工协作,以完成巨大的工程。在生产劳动中的分工协作,使得不同生产部门之间、同一生产部门内部的分工越来越细密,分工的细化能够提高生产效率,从而促进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奴隶社会把人们从蒙昧的状态下解放出来,带到了一个全新的文明的时代,这是历史的一个大进步。但同时,奴隶制度又是一个极其野蛮的制度,奴隶制社会是人剥削人的社会。我们从奴隶制生产关系的特点和广大奴隶的遭遇就可以看出这一点。奴隶本身被奴隶主阶级完全占有,成为奴隶主的私人财产。奴隶的权利被奴隶主全部剥夺,在暴力下从事最紧张、最繁重的劳动。奴隶主阶级通常都过着奢侈豪华的生活,占有和支配着奴隶的全部劳动成果;相反奴隶只能得到仅够维持生命的极少生活资料。为了维护奴隶制度,奴隶主不断强化军队、监狱、法庭等国家机构来统治奴隶,镇压奴隶的反抗。奴隶主还常常通过摧残奴隶的生命取乐。比如,在两千多年前的罗马,奴隶主把最强壮、最勇猛的奴隶挑选出来做角斗士,把奴隶放在斗兽场里,强迫他们与野兽打斗、互相攻击,供自己观赏娱乐。这种角斗根本就没有把奴隶当成人来看待,极其残忍,最后的结果就是角斗士全部死亡或者仅留下最后一人。总之,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之间就是赤裸裸的剥削、被剥削的关系,广大奴隶在奴隶主的残酷剥削压迫下从事着繁重的体力劳动,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

同时,奴隶制生产关系存在着固有的局限性。奴隶主阶级骄奢淫逸,每天只想着享乐,根本不关心提高生产技术、改进生产工具。制作金属不是为了发展生产而是为了供奴隶主消费。奴隶对强制劳动的反抗,也导致了大多数奴隶主只给奴隶使用粗笨的石器生产工具。新式生产工具出现以后,奴隶制生产关系的局限性就充分地暴露出来。新式生产工具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的标志,然而在奴隶制生产关系下,较为先进的生产工具不能被广泛使用,这就说明奴隶制生产关系已经成为生产发展的桎梏。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新的生产工具的出现之日,就是奴隶制生产关系走向没落之时。特别是到了奴隶制社会末期,奴隶们极端排斥劳动,奴隶主们也鄙视体力劳动,导致了许多田地荒芜,手工业衰退,商业萧条,人口减少,社会上一片衰退萎靡的景象。奴隶社会末期衰败现象的出现,就是奴隶制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不相适应的表现,表明了奴隶制社会已经走到了历史的尽头,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的生产关系必将取而代之。

从劳动资料来看,人类社会进入封建社会的标志是铁器的使用。生产工具质的改变,使生产方式得以转换,社会结构亦随之变革。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封建社会”是指地主或封建领主占有土地并剥削农民或农奴的社会形态。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封建社会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取代奴隶社会,孕育资本主义社会必然要经过的阶段。在封建社会,地主阶级是统治阶级,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构成了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地主和农民之间存在着剥削与被剥削关系。生产资料大部分掌握在地主手中,地主阶级利用他们掌握的土地,对使用土地的农民进行剥削,榨取农民地租或者放高利贷等。尽管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实现形式不尽相同,有契约租赁、缴纳地租、雇用佃户等多种方式,但究其本质,依然是一种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不会改变封建社会作为一个阶级社会的本质。

在中国的封建社会,地主强行霸占农民土地,把原来的土地所有者(农民)赶走,然后再把占有的土地租给这些失去土地的农民,农民自行耕种、打理,向地主缴纳地租。封建社会相对于奴隶社会有所进步,在于农民可以有属于自己的个体经济,有名义上的自由。但是在实际上,农民终身依附于土地根本没有自由,完全被禁锢在土地上。不管是中国小农经济下的农民还是西欧封建庄园的农奴都是这样。想要从根本上动摇封建统治,就要变革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资产阶级革命就是旨在改变封建土地所有制从而改变整个封建制度的阶级斗争。

最早的资本主义是在商品经济发达的意大利诞生的,代表资本主义的商品经济是以商品交换和商品生产为核心,生产目的由单一的满足自身需要转变为向社会提供产品,从而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同原有的封建制度相区别。商品经济的发展,冲击了原有的自然经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农民与手工业者的生产资料逐渐丧失,发展成为无产阶级,工厂主(最早的资产阶级)与他们签订雇用协议,无产者成为雇佣劳动力,新的生产关系就此形成。雇佣劳动力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生产关系。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原有的自然经济的解体进程不断加快,日益强大的资产阶级最终扫清了一切有悖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推翻了封建社会,人类步入资本主义社会。

资本主义制度是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剥削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社会制度,资本家通过雇佣关系剥削劳动者的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同封建制度的地方特权、等级制度是相矛盾的。随着封建社会经济结构的解体,资本主义的生产要素得到了解放。最早的资本主义萌芽在14~15世纪地中海沿岸的某些城市就已经稀疏地出现了,但资本主义时代是从16世纪才开始的。在封建社会末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加速了自然经济的解体,引发了小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资本原始积累加速了这种分化,造就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基本条件:一方面产生了大批失去生产资料而不得不以出卖自己劳动力为生的无产者;另一方面大量的货币和生产资料集中在少数人手里进而转化成为资本。

马克思曾经说过:“资本一来到人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流着鲜血和肮脏的东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第829页。所谓的资本原始积累,就是强制地把劳动者和他们的生产资料分离开来。资本原始积累的基础就是剥夺农民的土地,农民失去了土地,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被破坏,大量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资本主义的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由此形成。劳动力转化为商品和生产资料转化为资本,既标志着简单商品生产向资本主义生产转换,也标志着劳动者被剥削形式的变换——由封建剥削变成资本主义剥削。

当人类走出封建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时,社会由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生产力发展水平得到了质的飞跃。马克思也承认:“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2003,第2402页。,在资本主义时代,人类利用科学技术改造自然、进行生产,取得了巨大成就。在短短几百年的时间内,生产力迅猛发展,人类在开发、改造自然方面获得的成果比过去一切时代的总和还要多。正如马克思所描述:“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过去哪一个世纪料想到在社会劳动里蕴藏有这样的生产力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277页。人们借助科学技术对自然进行改造,肆无忌惮地对自然进行无节制的开发和破坏性的利用。然而,与此同时,自然也向人类施行了严厉的报复。恩格斯曾说过:“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第559页。在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早期,人们没有认识到这一问题,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求得发展,结果深受环境问题困扰。发达国家都经历了“先污染、后治理”这一发展模式,但是我们不能走西方发达国家的老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社会。生态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评价指标。从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到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绿色发展的理念都可以看出党和国家对生态问题的重视。

同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加深。资本主义生产把从前个人的生产资料变为社会化的、大批人共同使用的生产资料,生产本身不再是个人行动而是社会行为,产品也从个人的产品变成社会的产品。但是,这些社会化的生产资料和产品不是归那些真正生产这些产品的劳动者所有,而是归资本家所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是产生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根源,决定了资产阶级的必然灭亡、无产阶级的必然胜利。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资本主义社会是绝不会灭亡的。新的更高的共产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资本主义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绝不会出现的。这是我们根据马克思“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著名论断得出的科学结论。

在现代社会里,资本主义所固有的基本矛盾仍然存在,资产阶级对生产资料和产品的占有,在政治和精神上对人的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把生产资料从资本主义的束缚下解放出来,是生产力持续迅猛发展的先决条件。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社会生产不但能保证全体社会成员都享有充裕而富足的物质生活,而且还能保证劳动者的体力和智力得到充分的运用和自由的发展。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经济条件已经初步具备。无产阶级代表了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因为它们不占有任何生产资料,所以具有革命性。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无产阶级提供了理论武器,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标志着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斗争进入了新的阶段。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把社会主义从理论变成了现实。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国家也纷纷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如今,这两种社会形态共同存在于人类社会,并且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这一状态不会改变。因为,不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都离人们所期望的那种可以实现共产主义的程度有较大差距,两极分化仍然是大多数国家要面对的问题。因此,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完全战胜资本主义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尚不能实现。但是落后的社会制度总会被先进的社会制度取代,这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我国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再通过三大改造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但是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离实现共产主义还有较大差距,所以必须要经过一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为实现共产主义做准备。

那么共产主义社会是什么样的呢?迄今为止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已经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因此我们只能从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中对共产主义社会的描述来认识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剖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基础上,对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初步的描述。

共产主义社会最基本的特征之一是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同时这也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必备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充分肯定了资本主义在发展生产力方面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他们认为,正是人们在资本主义时代所积累的财富构成了共产主义社会的物质基础。恩格斯在《共产主义草案》中也明确指出,“财产公有”制度不是任何时候都可以实现的,它必须建立在因发展工业、农业、贸易等而产生的大量的生产力和生活资料的基础之上,建立在因使用机器、化学方法和其他辅助手段而使生产力和生产资料无限增长的可能性的基础之上。《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第373页。

马克思认为,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共产主义的根本特征。共产主义革命是“它推翻一切旧的生产关系和交往关系的基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第574页。,是彻底消灭私有制,实现公有制的革命。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以后,把生产资料变为国家财产,生产资料归社会占有。“随着基础即随着私有制的消灭,随着对生产实行共产主义的调节以及这种调节所带来的人们对于自己产品的异己关系的消灭,供求关系的威力也将消失”《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第539页。,生产资料公有制实现后,生产变成公有的生产,不再具有商品生产的形式。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们拥有足够的产品,不再需要产品交换。这样,商品生产和货币交换便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马克思第一次明确地把共产主义分为两个阶段是在《哥达纲领批判》中,他在描述第一阶段时指出:“每一个生产者,在作了各项扣除以后,从社会领回的,正好是他给予社会的。”《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第434页。这句话其实就表明了,在社会主义社会实行的是按劳分配的原则。这是由社会主义所能达到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实行按劳分配是在社会生产力水平没有达到产品极大丰富的情况下,唯一可行的分配方法。而马克思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将随着旧的社会分工的消失而消失。劳动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个人得到了自由全面的发展,创造出了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丰富的集体财富,社会就真正实现了“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阶级差别是不可能消除的,因为剥削关系的存在。在未来的新社会,无产阶级在取得政权成为统治阶级后将废除私有制,把生产资料社会化,以消灭人剥削人的现象,从而消除阶级对立。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因为生产的高度发展,所有人的物质利益都能够得到保障,全体社会成员的根本利益一致,社会不再会因为经济利益的不同而划分为不同的社会集团,彼此间相互斗争。因此,阶级消灭了,阶级剥削和压迫不复存在,阶级斗争也随之消失了。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国家对社会发展进行自觉、有计划、有组织的领导,进一步构建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并且创造向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过渡的前提,从而为彻底消灭阶级准备条件。消灭阶级和阶级差别将需要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当阶级差别在发展进程中已经消失而全部生产集中在联合起来的个人的手里的时候,公共权力就失去政治性质。”《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第53页。国家作为阶级统治的工具将消亡。

在共产主义社会,人的精神生活和精神境界也将能够得到极大的丰富和提高。在资本主义社会,受剥削的无产者为了生存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对无产者来说,劳动是被迫的,仅仅是谋生手段,不是自愿自觉的行为。到了共产主义社会,劳动不再是单纯的谋生手段,而是人们乐于从事的能够实现人生价值的活动,是幸福感的重要来源。在对抗性的阶级社会中,由于社会分工和阶级划分,普通群众不能够享有精神文化生活。在新社会,“就足以在普遍参加劳动的情况下使劳动时间减少到从现在的观念看来非常少的程度”《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第311页。。人们的业余时间增加了,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参加社会的公共事务、艺术、文化和科学等各个领域的活动。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是这样描述未来社会的:“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第666页。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就是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也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在新社会,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消除了,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替代了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人们的生活方式得以改变,有着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人们能够自觉地控制和创造自己的社会关系,成为自己的社会关系和自然界的主人,个人的能力和才干能够得到充分发挥。人类实现了解放,从支配他们生活和生命的异己力量中解放出来,实现了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飞跃。

如前所述,人类社会历经了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再到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的演进过程。从社会历史形态的更替来看,人类对劳动成果的分配经历了从共享到独享再到共享的过程,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从原始社会的共享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共享,这是一种螺旋式的上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就在“全面”上,这意味着要让社会中大多数人共同享受改革与发展的成果,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真正做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