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珠海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016)
- 蔡新华
- 20493字
- 2020-08-29 06:22:23
珠海市国际级宜居城市建设标准研究
一 宜居城市相关概念和理论
(一)宜居城市的内涵
纵观国内外学者对宜居城市的研究可以发现,研究的成果和结论都有不同的侧重点,目前尚没有统一的定义。宜居城市是指在一定生存区域内城市各方面都能协调发展,能够满足居民精神和物质两方面需求。宜居城市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从狭义层面来说,宜居城市指生态环境良好、气候条件舒适、景观优美且适宜居住的城市。而从广义层面来说,城市宜居性体现为环境优美、生活舒适、经济繁荣、社会安全、文明进步和美誉度高。从国内研究来看,宜居城市的定义更侧重于“生”的概念,认为宜居除了强调生态环境和气候之外,还要兼顾生活舒适、交通便利、社会稳定、就业机会充分等各方面的经济条件。而国外的定义更注重“权”,即城市内居民对城市发展决策的参与能力。简单分析两者的区别,国内认为“在这个城市内,居民不仅要能生活,还要生活得好”,国外认为“居民不仅要生活得好,更要有权生活得好”。但这两者并不冲突,国内对宜居城市的定义顺应可持续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思想,重视城市的经济指标和居民生活指标。国外在此基础上,加深其内涵,居民对城市建设的参与度即居民整体素质也是宜居城市的衡量标准之一。
总之,宜居城市是指那些拥有优美的生态环境、良好的居住环境以及和谐的人文社会环境的城市,即指适宜人类生活和居住的城市。宜居城市是对城市适宜居住程度的综合评价,城市的宜居性建设应该体现“以人为中心”,所以应针对适宜人们居住以及生活的四个方面来诠释宜居城市,即经济繁荣、环境优美、设施完备及社会稳定。
1.经济繁荣
宜居城市不可能是贫困或衰退的城市,因为经济发展是城市发展的基础,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条件。城市能够得到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要依托经济发展。宜居城市需要强大的经济基础和生产能力,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只有经济繁荣发展,才能有效地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并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更多种可能。
2.环境优美
在宜居城市的定义中,最主要的指标仍然是环境质量。尤其是在当前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大背景下,能在保障经济繁荣的前提下保护好自然环境的城市将是宜居城市的佼佼者,健康而优美的自然环境是宜居城市建设的重要标准。
3.设施完备
完善配套的设施是宜居城市的重要标志。一个城市如果没有完备有序的基础设施,必然会给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带来许多不便。人们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对居住环境和配套设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住宅的功能从单纯居住的功能转变为实用型、舒适型、美观型结合的多功能。城市居住适宜性主要表现为住宅功能全面、居住环境优美以及生活便利等。
4.社会稳定
和谐社会是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主题,人对于城市安全感的强烈需求使得社会稳定成为宜居城市的另一个指标。只有在和谐、稳定的人文社会环境中,人们才能够安居乐业。因此应当构建一个安全和谐的社会,如增强人与人之间的诚信度,降低犯罪率,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对教育和医疗的投入等。
(二)国际级宜居城市
国际级宜居城市是对以建设宜居城市为发展目标的城市提出的更高要求。国际级宜居城市要求宜居城市的各项指标均达到国际级宜居城市的高标准。国际级宜居城市是国内各城市建设的新目标,更是正在建设宜居城市的城市奋斗的终极目标。
(三)相关理论
1.人居环境理论
1993年,吴良镛院士在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大会上第一次正式提出“人居环境科学”倡议,创造性地提出中国人居环境理论。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人居环境的概念很广,广泛来讲是指人类从事有组织的活动的场所。具体来说,它不仅指城市、乡镇的物质结构,还指所有人类活动的过程,如生活、居住、教育、文化娱乐等。人居环境由自然、人类、社会等五个系统组成,这和宜居城市的内涵基本一致。所以,在一个良好的人居环境中,不仅要注重自然环境的保护,还要从人的角度出发,促进社会与人的和谐相处,不能只局限于部分建设,而要以人为本,推进整体建设。
人居环境研究针对环境开发中的诸多问题进行综合研究和分析。从宜居城市的角度来看,这些研究更多的是重视生态环境建设、人文艺术建设、科学技术建设,促进城市居住环境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随着时代的进步,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也在不断地更新发展,对于建筑、地区规划和环境都从人的角度出发,解决实际问题,逐步在实践中推进。
2.生态城市理论
生态城市的概念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计划”过程中提出来的。随后,各国学者对生态城市有了各自的理论研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雷吉斯特的说法。他认为,生态城市追求人类和自然的健康与活力,即生态城市是紧凑、充满活力、节能并与自然和谐并存的聚居地。他提出了具有代表性的生态城市的建设原则和理论。雷吉斯特指明了未来城市人居环境模式的方向。生态城市理论的核心思想就是建设生态健康的城市,将自然与人类生活相结合,提倡生命中的美、和谐与公平。综合各个学者的说法,生态城市的概念主要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城市建设的标准、目标和理想化状态。
这种理论认为,对城市的定位是一种动态平衡,居民对生存环境进入自觉机制,包括意识和行为上的改变,整个城市功能趋向现代化的生态节能化,强调运用生态建筑和技术,注重城市空间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人工建造与自然环境融合。所以,基于生态理论,最终建立一个自然、社会与经济和谐高效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生存环境,这与宜居城市的定位不谋而合。
3.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生产方式、组织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用人类规范调整兼顾环境与发展、公平与效率、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理想化发展模式,同时遵循公平、公正、可持续性与共同参与的原则。可持续发展包括社会、经济和环境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在经济方面,提升城市整体竞争力和经济活力。在社会方面,促进社区健康、和谐发展,包括社区基础设施的建设、街区历史或时代特色的延续和人文景观的保护,关注社会底层人士和社会环境问题,注重居民参与度,增强居民归属感,促进社区和谐。在环境方面,注重环境保护,提升居民环境保护意识,增强居民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从宜居城市的角度来看,社会可持续要保障社会人群的教育、保障、公平、稳定等,还需营造健康的社区氛围,保证社会稳定发展。经济可持续是一个城市健康发展的基础,在此基础上,保持环境可持续发展是关键。对城市居民而言,经济可持续包括充足的就业机会、住宅供求平衡、完善的基础设施以及合理的城市规划等。环境可持续,则是从以人为本的角度保证城市生态性,不能为了发展经济而破坏城市的良好生态,这样不符合宜居城市的核心思想。
(四)宜居城市建设和发展规律
1.城市发展到后期阶段,宜居城市概念诞生
城市发展是具有阶段性的。在初期阶段,以经济发展为主,居民最基本的物质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在中期阶段,经济发展迅速,经济重心开始转向重工业,重工业得到快速发展,但因此产生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城市居民生存环境开始恶化。在此阶段,农村也在发生变化,一部分农村人口到城市务工。农村劳动力不断涌入城市,导致城市人口过多,失业人数增加,住房紧张,城市安全隐患增多,加剧了城市居住环境的恶化。在后期阶段,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等兴起,城市发展意识开始转变,以人为本的思想代替“经济第一”,人们开始重视生存环境的质量和宜居城市的建设,将目光投向城市生存环境、收入分配公平、社会安全、人文历史资源等方面。
2.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人们开始注重宜居城市建设
宜居城市是指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环境健康以及适宜人居住的城市。经济和环境要协调发展,发展模式和战略方针就要求在不破坏环境的基础上促进经济增长和资源的有序利用。城市、社会与环境协调,是指在充分考虑城市资源有限性和环境有限承载力的基础上,不违背自然规律,让城市人口增长和社会生活方式有个合理的改变速度,保证居民的社会福利,促进社会发展。城市的社会发展离不开经济的支持,合理分配经济资源是一个宜居城市的必备条件。社会发展包括教育、科技、公共交通、公共安全等方面,这些都需要经济的支撑。社会和经济两方面的有力结合,不仅可以为城市经济发展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也可以为社会发展提供经济保证。
3.宜居城市的建设需要市场和政府的正确导向与合作
滞后性、盲目性等是市场无法避免的缺陷,政府作为城市管理者,拥有实际权力。一个城市开始形成意识并趋向于宜居城市发展,需要政府通过各种政策方针和战略,利用宏观调控,协调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发展,协调区域和城乡间的关系。城市的合理规划也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监督,社会资源的分配和社会安全的保障都需要政府给予正确的指引。在经济方面,政府要合理解决资源分配、基础设施、居民住房等问题;在社会方面,要保障一个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在环境方面,要注重环境保护,提高城市自净能力和废物处理能力,加强对人文古迹的保护,不能破坏城市面貌。
二 国外宜居城市的建设标准、经验及启示
(一)国外宜居城市的建设标准
目前国际上尚无通行的宜居城市建设标准,现阶段在宜居城市的评价标准方面最为权威的是英国经济学家智囊团(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简称EIU)对于全球城市宜居性的评价研究和美国财富杂志(MONEY)对于全美城市宜居性的评价研究。
1. E IU关于全球城市宜居性的评价研究
2004年,EIU构建全球城市宜居性评价指标体系,其评价指标共12个,分成健康和安全(Health & Security)、文化与环境(Culture & Environment)、基础设施(Infrastructure)三组。2005年,随着城市涵盖内容的不断复杂化,EIU全球城市宜居性调查指标也由三组增至五组,即社会稳定程度、健康水平、文化与环境、教育质量、基础设施。EIU对调查而来的数据进行定性和定量的综合分析,得出一个全面反映生活质量的指数。
2. MONE Y杂志对于全美城市宜居性的评价研究
MONEY杂志的美国年度最佳居住地评选每年举行一次,评选依据来自对城市居民的调查,所以其指标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居民对城市的主观评价。
通过对居民调查结果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观点:“最受美国人青睐的小城多是高等教育中心”“交通方便和自然环境优美是美国人挑选宜居城市的重要条件”“一个城市的宜居性首先表现在当地居民对城市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上”“丰富的文化生活也是吸引人们移居的一个重要因素”“房地产价格是家庭选择居住地时考虑的重要因素”。MONEY杂志全美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MONEY杂志全美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3.国外学者的宜居城市建设标准
不同学者的宜居城市建设标准也有所差异,主要集中在健康、环境、经济、舒适、人文、安全、社会文明七个方面。国外宜居城市评价可以总结出以下特点:第一,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认为宜居城市追求的是当前城市居民生活的高质量,并且更重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潜力;第二,对生活舒适性的渴求也很强烈;第三,重视居民参与城市发展决策,反映社会的文明程度较高;第四,关注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包容性等人文方面;第五,对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安全方面的重视程度相对较低。部分国外学者关于宜居城市的建设标准观点如表2所示。
表2 国外学者的宜居城市建设标准
(二)国外宜居城市建设的主要经验
1.墨尔本
墨尔本位于澳大利亚东南部的雅拉河下游,是澳大利亚人口最密集、工业化程度最高、农牧业最为发达的一个州。墨尔本凭借其田园般的城市环境、完善先进的医疗卫生、教育和基础设施等项目在EIU的全球最佳居住城市的评选中数次名列前茅。墨尔本在建设宜居城市的过程中有以下特点。
第一,注重现代城市规划和老城区改造的结合,在城市规划中注重田园思想和生态建设。墨尔本的公园多达404个,高楼大厦林立,但又不缺乏古老的英式建筑与其交相辉映。
第二,城市规划先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优先。墨尔本注重城市规划先行,并且整体布局规划,优先划出道路、学校、公共绿地、商店、高尔夫球场和运动场等公共用地。所以在房屋的建成出售之前,整体居住区就已经具备四通八达的道路、完善的公共基础设施和各项绿化工程。
第三,注重教育和文化的多元性。墨尔本大学是全澳洲最古老的大学之一。同时,墨尔本私立学校的比率较高,达29.5%。这里的中学更是世界闻名。墨尔本定期举办国际活动以推广世界多元文化,如澳网公开赛、国际航空飞行展、亚洲龙舟赛等国际活动。
第四,坚持严格的公众和听证会制度。墨尔本在规划管理方面实行严格的公众和听证会制度,城市建设、道路设施、社会服务、生态建设、绿化设施等方面的规划管理需要经过听证会,以确保规划管理的公开、公平和公正。
2.温哥华
温哥华终年气候温和湿润、环境宜人,东北部有纵贯北美大陆的落基山脉作屏障,是一个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和谐统一、自然美景与人文底蕴交相辉映的宜居乐园。2003年、2004年温哥华被美洲旅行社协会授予“美洲最好的城市”称号,2004年被国际城区协会授予“城区建设奖”, 2005年被英国经济学家信息部授予“世界最适宜居住的城市”称号。
温哥华在城市发展建设中,遵循“精明增长”的理念,走紧凑型都市区发展之路。温哥华自1970年以来坚持建设宜居城市,推行的各项措施主要如下。
第一,设立环境保护的专项小组和基金,以重大专项规划来使自然环境不被破坏和持续改善;注重保护绿色地带和公共绿色空间。
第二,建设完善的社区,将社区设定为互帮互助的基本单位。社区是基于地缘关系的亲密的公共体,是城市人文建设的基本单位,也是宜居城市建设的重要依托,对社区的人文和社会资源进行整合具有重要作用。
第三,注重宜居城市和人居环境的整体性。温哥华在打造宜人的自然环境的同时,注重经济的繁荣和可持续发展,注重交通网络的便捷性,注重土地利用的集约度,充分利用公共交通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实现城市紧凑型发展。
第四,强调文化的多元化和包容性。一个有巨大吸引力的城市必定是开放的、包容的、友善的,把文化多元、开放包容作为宜居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将吸引世界各地人才集聚。
3.新加坡
新加坡位于北纬10°,人口320万,国土面积为646平方公里,是马来半岛最南端的热带城市岛国,具有典型的热带城市气候。以“花园城市”而闻名的新加坡已连续10年在世界宜居城市排名榜中荣登“最适合亚洲人居住的世界城市”以及“最适合欧洲人士居住的亚洲城市”榜首。
新加坡有限的土地资源和匮乏的物产资源并没有限制其城市建设的发展,而成为其努力构建宜居城市和花园城市的动力。新加坡之所以能够成为亚洲最宜居的城市,最重要的原因是有一个明确、清晰和强有力的政府控制体制。其推行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城市建在花园中”的绿化建设。新加坡一直以来被称为“花园城市”,城市绿化建设和生态建设一直是新加坡的特点和优势,根据政府部门制定的“绿色和蓝色规划”,新加坡始终以保持优美的城市绿化和生态环境为首要任务。
第二,“居者有其屋”的安居计划。根据新加坡建屋发展局的相关政策,政府向市民提供大量的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以解决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并且政府对于购买经济适用房的人群的收入有严格的限定。为了让居民都能承担起房费,新加坡政府推出了公积金制度、对购买经济适用房实行免税、低房价原则等一系列优惠政策。新加坡在每个发展阶段都提出新的目标,来提高以建设花园城市为目的的城市建设水平。
第三,完善的道路交通系统。新加坡有高度发达的公共交通,公路干线长度约3300公里,已经构筑起一个高度发达的蜘蛛网般的交通网络,主要以地铁和巴士为主,以轻轨和的士为辅助。
第四,等级分明的公共设施布局。新加坡新镇公共设施根据其等级和服务范围,分为新镇中心(New Town Center)、邻里中心(Neighborhood Center)、邻里组团中心(Residential Precinct Center)。其中邻里中心是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为居民提供生活配套服务,主要功能为商用,其实质是购物中心。
(三)国外宜居城市建设经验对珠海市的启示
从以上宜居城市的建设经验中可以发现,这些城市都是利用自身的优势进行城市建设。它们的建设方法存在一定的共性,而这些特点和经验对珠海市建设国际级宜居城市有重要的启示。
第一,建设宜人宜居的自然和人文生态空间。建设宜居城市关键在于建设优美宜人的城市生态环境。珠海市目前的空气质量等生态指标都居于国家前列,这与珠海市一直以来的城市发展理念有关,但是也应该在此基础上继续打造全方位的自然生态空间,充分利用已有的自然生态资源,从环境质量、空间规划、景观营造、绿化空间等方面建设宜人的居住环境、生活和生产空间。
第二,完善珠海市的公共设施,提供公共服务。珠海市不仅要有空间合理布局、道路交通规划、建筑设计等,还应该有完善的公共服务,比如设计更加人性化的城市空间服务机制,利用新技术、新媒体等手段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注重人文关怀等方面。
第三,加强珠海市城市空间精明增长管理。精明增长强调在城市增长和保持生活质量之间建立联系,在新的发展和既有社区改善之间取得平衡,集中时间、精力和资源用于恢复城市中心和既有社区的活力,新增加用地需求更加趋向于紧凑的已开发区域。精明增长管理主要有三大策略。一是城市空间发展方向及模式优化策略。如建立适合珠海市整体优化发展的空间组织框架;保障大面积相对集中的绿地系统;核心区严格坚守生态用地,划定禁止建设区。二是城市土地资源总量控制策略。如根据生态承载力、环境承载力和资源承载力确定核心区的发展规模;对于禁止建设区应该严格遵守规定,不对其进行开发利用。三是城市产业空间布局控制策略。如产业集群化发展与布局控制;依靠区位竞争机制,使各种功能的土地各尽其用。
第四,积极促进公众参与宜居城市的建设。宜居城市的建设不是政府部门的特有职责,而是整个城市所有公民的共同任务。宜居城市建设的最终目的也是让公众生活得更加舒适。公众应该参与到制定城市规划和重大发展决策的过程中来,并且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关注这一方面,这也是引导宜居城市建设的一种有效途径。
三 珠海市社会经济发展历程及宜居城市建设现状分析
(一)珠海市基本概况
珠海市是珠江口西岸的核心城市,是中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素有“百岛之市”之称;位于广东省珠江口西南部,占地面积为1696平方公里,全市下辖香洲区、斗门区、金湾区和横琴新区;东与香港隔海相望,南与澳门相连,是珠三角中海洋面积最大、岛屿最多、海岸线最长的城市,区位条件优越;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冬无严寒,雨量充沛,气候宜人,生态环境优美,人居环境一流;设有拱北、九洲港、珠海港、万山、横琴、斗门、湾仔、珠澳跨境工业区八个国家一类口岸。珠海市山水相间,陆岛相望,是全国唯一一个以整体城市景观入选“全国旅游胜地四十佳”的城市。
(二)珠海市社会经济发展历程
从1979年设市至今,珠海市由昔日的边陲渔村发展成为一个经济活跃、人口适度、交通顺畅、市容整洁、环境优美的现代化海滨花园城市,城市规划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并走出了别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城市规划先行、环境保护优先、基础设施先导、制度法规护航。珠海市社会经济建设和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见表3)。
表3 珠海市社会经济发展历程
(三)珠海市宜居城市建设现状
对珠海市建设宜居城市的评价,可从经济发展情况、环境发展情况、文化发展情况、社会发展情况四个方面予以介绍。
1.经济发展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珠海作为我国最早的四大经济特区之一,在政策支持下,从一个经济落后县一跃成为一个综合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新型花园城市。由于珠海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优势,不断吸引外商投资,经济飞速发展,2008~2014年珠海市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如图1所示。
图1 2008~2014年珠海市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数据来源:珠海市统计年鉴。
图1显示,珠海市2014年的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857.32亿元,在广东省各地级以上城市中排名第十,经济走势良好,整体呈现稳步升温的良好态势。从经济增速来看,总体波动大,2010年达到最高,随后慢慢趋向稳定,2014年增长10.3%,增速高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
2.环境发展情况
(1)空气质量。
珠海市作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空气质量始终保持在全国前列,大气环境优良率一直是100%,是珠三角地区空气质量最好的城市之一。从2015年3月18日全国空气质量排名来看,珠海市位居前列,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其主要优势(见表4)。
表4 全国空气质量排名(2015年3月18日)
数据来源:PM2.5全国空气质量网,http://www.pm25.in/。
表4显示,在全国367个监测城市中,珠海市空气质量处于第23位,击败了全国93%的城市,在广东省21个监测城市中排名第二。珠海市空气质量指数为30,在类别中属于优,表示珠海空气质量对居民健康影响小,各类人群可以正常活动。
(2)环境保护措施。
2010年珠海就已建成吉大、香洲、拱北等13个污水处理厂,整体环保投入比例一直保持在地区生产总值的2%以上,2010年占比高达2.20%。空气、水环境质量较好,集中饮用水的水质达标率为100%。2011年,珠海生态环境竞争力在全国位列第六。2014年,珠海环保部门规定:产业环境设立严格的准入条件,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保证合理的产业空间布局,注重工业和城市污染治理,严格控制污水排放。
3.文化发展情况
珠海历史文化悠久,人文底蕴深厚,具有一定的人文优势,注重文化事业发展。据估计,珠海有200多处文化古迹和遗址,除其中的26处已为珠海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外,另有6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珠海建立三大文化创意产业园,目的在于建立文化强区,将关注点放在创新。珠海市在文化基础设施方面,拥有城市展览馆、画展、图书馆等,积极举办文体活动,促进文化事业的繁荣,加强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综合提高文化竞争力。
同时,珠海致力于大学园区建设,目前大学园区已经集聚了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暨南大学珠海校区、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和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这四所高校近5万名师生,打造独具特色的“大学小镇”的城市形态,以形成珠海的“硅谷”。并且,珠海市大力开展社会科学、大学生就业孵化基地、珠海留学生创业园、广播影视和文学艺术等各类文化事业,培育和拓展珠海文化品牌。
4.社会发展情况
(1)社会安全。
珠海社会治安效果显著,珠海市政府加大社会治安防控力度,加强值班备勤,建立严格的治安体系,制定严密的安保方案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近年来,珠海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效相对明显,刑事发案率呈下降趋势,社会秩序良好。珠海市城市综合防灾减灾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市民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
珠海市积极处理重大安全隐患,有效防范安全问题,保证社会治安秩序,以及居民出行各方面正常活动及各项大型活动的顺利进行。工程实施严格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稳步推进平安珠海建设,如在《珠海特区报》和《珠江晚报》上发布“珠海平安指数”,该指数通过综合测算评分,用分数以及四种不同的颜色将各镇街的平安状况直观地告知广大市民,以构建和谐社会。2013年,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572宗,比2012年下降11.2%, 2014年略有上升。
(2)居民生活。
随着珠海市经济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珠海市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呈稳步增长的趋势(见图2)。
图2显示,珠海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增长,且增长速度大幅上升,虽然2013年有所下降,但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6375元,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7.8%,处于较高水平。珠海市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各项指标在珠三角城市群中处于较高水平,住宅建设标准较高,供电、供水、通信等公共基础设施齐全,如为市民提供公共自行车以提倡市民低碳出行,并且城市绿化、美化、净化水平不断提高。
图2 2008~201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其增长速度
资料来源:珠海市统计局公众网,http://www.stats-zh.gov.cn/。
(3)社会服务。
珠海市覆盖城乡的就业技能培训体系不断完善,帮助下岗职工进行再就业培训,城乡平等的就业政策体系日益完善。针对留学生开设留学生创业园;针对大学生创业群体,开设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珠海市全面建立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实现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如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立健全工伤预防、工伤补偿和工伤康复“三位一体”的工伤保险体系等,不断提高社会保险待遇水平和服务能力。在协调劳动关系方面,珠海市推行劳动合同制度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以确保市民的劳动成果得到应有的保障。
四 珠海市国际级宜居城市建设实施效果评价
(一)珠海宜居城市建设效果评价方法
1.客观评价法
客观评价法是指对宜居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各个要素进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相对主观评价法而言,各要素的分类和提取难度较大,且难以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但是此方法中数据分析的方式更能让人信服,也更值得人们分析参考,将得出的结论运用到日后宜居城市建设的过程中,是较为理性的。
科学的指标选择是评价研究的基础,城市宜居性的评判指标涵盖了城市的各个方面,影响评价结果的因素也很多,所以要先确定指标的选取原则。首先,指标的选取应该注重科学性,指标体系要客观地反映宜居城市的内涵和要素,能较好地度量城市宜居性现状;其次,选取的指标应注重全面性,应尽可能涵盖城市宜居性的各方面,综合反映人居质量;再次,应具有可操作性原则,指标应当是可以量化的,尽量选取官方统计数据;最后,应具有可比性原则,应尽量选择具有相对意义的指标,同时注意指标在时间上是具有可比性的,保证同一城市在不同年代的评价结果可以进行对比分析。
2.主观评价法
城市作为人们生活的空间,宜居性是可以被居民所感知的。一个城市的宜居性,最终还是要以人为标准,所以居民对生存环境的评价十分重要。虽然主观评价法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和偏见性,但是通过书面或语言交流所获得的信息,是对一个城市宜居战略实施效果的最直接的反馈,而且能够针对不同人群,对实施宜居战略有一定的指导作用。运用这种方式,能加强居民对建设宜居城市的重视,也可以宣传宜居城市的概念及意义。
主观评价法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入户访谈、电话采访等方式对城市居民进行访谈,本文主要采取实地和电子问卷调查的形式,获得居民对珠海市建设宜居城市效果的直观感受和居民的幸福感。
3.主客观结合评价法
对一个城市实施宜居战略效果研究的最好方法是主客观结合评价法。由于调查范围的局限性和调查人群的反应程度不同,主观评价法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但是尽可能获取有效数据,可以减小误差,使得到的结果更具代表性和真实性。客观评价法的数据来源更加权威和可靠,但是缺乏人的直观感受,因此将两者互相结合,是较为合理的方法(见图3)。
图3 宜居城市评价的基本框架
(二)珠海宜居城市建设的客观评价
1.珠海宜居城市建设客观评价指标
根据本文对城市宜居性的基本内涵的表述,宜居性主要包括城市经济持续发展、社会稳定和谐、基础设施完备有序、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以及城市住区适宜居住五个方面。在指标的选取上,本文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选择与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因素。
经济发展是宜居的前提条件,本文选取的经济发展指标主要有人均GDP、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等。宜居城市还要注重市民的人身安全、福利等社会保障,本文选取的指标还包括城镇登记失业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各城镇服务设施数等。宜居城市应当为人们的生活、生产提供便捷的交通和完备的生活基础设施,因此应选取城市道路面积、邮电业务总量、城市电话用户、公共图书馆数量以及每万人拥有公共汽(电)车数量五个指标来反映珠海市市民生活和出行的便捷程度。宜居城市应当为人们提供优美、稳定的生活环境,所以在生态持续发展方面应选取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空气质量日报优秀率、园林绿地面积五个指标。住区适宜度是宜居城市建设的最终目标之一。住区适宜与否,是人们评判城市是否宜居的重要指标。在住区适宜度方面选取的指标是人口密度、房地产投资额占GDP的比重、现有住房人均面积。具体指标见表5。
表5 珠海市宜居性评价指标体系
2.宜居性要素及综合指数分析结果
在宜居性综合评价实践中,指标权重的确定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德尔菲法、专家打分法、层次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等,本文主要采用主成分分析法。
(1)主成分分析法的含义。
主成分分析(或称主分量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由皮尔逊首先引入,后来被霍特林发展。该分析法通过把多个变量化为少数几个主成分(即综合变量),使这些向量构成正交矩阵,这个正交矩阵与原始随机向量的乘积就是所谓的主成分。其中,特征值最大的对应第一主成分,特征值第二大的对应第二主成分,依此类推,所包含的原始变量的信息也依次减少,实际使用中通常取个数比较小的前几个主成分。这些主成分能够反映原始变量的绝大部分信息,它们通常表示为原始变量的某种线性组合,既能使各主成分相互独立,舍去重复信息,又能更集中、更典型地表明研究对象的特征,还能避免大量的重复工作。
(2)主成分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原始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采集p维随机向量x=(x1, x2, …, xp)T, n个样品xi=(xi1, xi2, …, xip)T, i =1, 2, …, n, n >p,构造样本阵,对样本阵元进行如下标准化变换:
其中,得到标准化阵Z。
对标准化阵Z求相关系数矩阵,。
其中,,i, j=1, 2, …, p。
解样本相关矩阵R的特征方程|R-λ Ip|=0,得到p个特征根,确定主成分,按确定m值,使信息的利用率为85%以上,对每个λj, j=1, 2, ……, m,解方程组Rb=λjb得单位特征向量。将标准化后的指标变量转换为主成分:
U1称为第一主成分,U2称为第二主成分,……, Up称为第p主成分。对m个主成分的综合评价进行加权求和,即得到最终评价值,权数为每个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
3.主成分分析法的计算结果及排序
收集珠海市2002~2012年的25个量化指标(见表6)。
表6 2002~2012 年珠海市主要宜居指标数据
续表
运用SPSS19.0软件将2002~2012年的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消除量纲后进行主成分分析(见表7),可知前4个主成分提供了整个指标体系91%的信息,分别记作主成分Z1、Z2、Z3和Z4。为了对主成分的意义给出进一步解释,计算主成分与各标准化后的指标之间的载荷矩阵,由回归法估计出各因子得分,以各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权数进行加权汇总,经计算可得到主成分得分值(见表8)。
表7 特征值及主因子贡献率
表8 2002~2012年旋转成分矩阵
表8显示,主成分F1主要集中在人均GDP、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图书馆藏书、普通高等学校在校人数、卫生技术人员数、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城市道路面积、公共图书馆数量、人口密度、房地产投资占GDP的比重等数据指标上,反映了珠海市经济发展水平与社会稳定和谐度的状况;主成分F2集中在每万人拥有公共汽(电)车数量、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等指标上,反映了珠海的交通和城市环境情况;主成分F3主要由城镇登记失业率表示,反映了珠海的失业保障状况;主成分F4主要由空气质量日报优秀率指标表示,反映了珠海的空气质量状况。
计算每一年的因子得分,然后按总得分的多少进行排序,以反映各年宜居性的差异。计算公式为:
其中,λ为每个因子对应的特征根,根据表8的结果,λ1=15.991, λ2=3.267, λ3=1.954, λ4=1.575。因此有:
最后得到各年四个因子的得分、综合得分及排名(见表9)。
表9 2002~2012年因子得分及排名
由珠海市宜居性总指数可知,从2002年到2012年珠海市宜居性总体水平呈现稳步上升趋势,宜居指数由2002年的 -0.79268上升到2012年的1.330395,宜居水平不断提高。
珠海市经济发展及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由2002年的-0.91231增长到2012年的1.097307。其中人均GDP、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图书馆藏书、普通高等学校在校人数、医院床位数、卫生技术人员数、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园林绿地面积等正指标都呈现增长趋势。
社会保障水平在2006~2007年、2011~2012年呈现出下降趋势,主要原因是受到城镇登记失业率方面影响。社会保障水平是个不固定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年的城市经济状况。
环境健康水平呈现出波浪式发展状态,但总体趋势是下降的,仅在2004~2007年有上升趋势,这说明珠海市环境健康水平有些不稳定。这主要是因为近年来珠海市为了发展经济,引入越来越多的工业项目,造成环境健康水平呈现略微下降的趋势。
综合来看,2002~2012年珠海市宜居性指标呈增长趋势,但是还需要进一步加快城市经济发展,加大力度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以及增加社会保障的支出等。
(三)珠海宜居城市建设的主观评价
珠海市宜居战略实施效果的主观评价法主要从居民直观感受出发,衡量珠海建设宜居城市的效果。本文主要分析珠海市居民对宜居战略实施效果的感受,针对反馈结果了解珠海市目前的宜居程度。
1.珠海市宜居性主观调查区域及方法
本次调查区域为珠海中心城区香洲区和西部的斗门区、金湾区。调查地点尽量选取离学校较近、人流量大、人群素质较高的地方。本研究方法采用发放问卷和电子问卷的方式,对问卷进行统计,将数据进行量化处理,建立数据图表。
2.珠海市宜居性调查问卷
(1)主观评价体系构建及调查问卷设计。
本文主要从珠海市安全、环境、设施、出行、舒适状况这五个方面来构建整体评价体系。问卷对各指标选项设定了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一般、比较不满意、非常不满意和不了解六个选项。
(2)问卷调查实施情况。
本次共发放调查问卷462份,其中电子问卷242份,实地问卷220份。本次回收合格电子问卷212份,合格实地问卷198份,一共410份,回收合格率约为89%。实地调查区域和问卷数量如表10所示。
表10 调查区域及问卷数量
(3)样本分布情况。
此次问卷调查中受访者的男女数量差不多,人数都在200人左右,受教育程度基本都是大学和大学以上水平,具备正确回答调查问卷的能力。
(4)调查问卷量化标准。
从六项不同程度的满意度出发,规定对应量化数,进行数据量化,以作为后期数据统计的基础(见表11)。
表11 问卷选项量化
注:各选项求和公式为Si=(ai× 1+bi× 0.8+ci× 0.6+di× 0.4+ei× 0)/Qi(Si表示第i个指标的满意度分值;Qi表示回收的有效问卷数;ai, bi, ci, di, ei分别代表第i个指标的有效问卷中每个指标的满意度分值)。
3.珠海市宜居满意度分析
本文将此次调查问卷中的数据进行量化,按照指标进行对比,通过数值可以了解珠海市居民对珠海市宜居性的满意度(见表12和图4)。
表12 珠海市宜居性调查问卷各指标量化
图4 珠海市宜居性调查问卷各指标满意度
图4显示,珠海市居民对于环境的满意度颇高,设施其次,对安全和舒适的满意度有待提高。主要原因在于珠海自建市以来,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在宜居城市建设战略中突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但是经济发展缓慢,整体基础设施不够完善,较难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需求。珠海市整体治安较好,但是在安全教育宣传和食品安全监督方面还需加大力度。市中心居民离休闲娱乐设施较远,出行不是很便利,但是免费公园广场基本满足了市中心居民的出行需求。舒适度较低主要是由于部分区域建筑景观的协调度不够,以及社区团结度不够,小区居民相互比较陌生。
4.珠海市各行政区域宜居性分析
珠海市的宜居城市建设效果区域性明显,各区居民对宜居性的态度和感受不同,为了更好地评价珠海市的整体宜居效果,本文针对三个区域的问卷数据进行量化和对比(见图5)。
图5 珠海三个区域的各指标满意度
对珠海三个区域满意度量化值进行对比,具体分析如下。
区域环境满意度:最高的是斗门区,其次是香洲区,金湾区最低。原因主要是斗门区农村多,虽然较繁华的井岸镇车辆多、污染高,但此镇总体区域面积不大,整个斗门区较少开垦山林,自然环境保存较好。香洲区是珠海的经济中心,在人工绿化方面大于斗门区。在固体废弃物处理方面,香洲区是最好的,有较大的产业规模和较高的技术水平,所以环境满意度也较高,但是整体空气和环境比不上斗门区。金湾区工业多,虽然区域内基本都是小渔村,自然生态开垦较少,山基本保持原貌,但是珠海市大多数招商引资的企业都在高栏港附近,导致大气污染、水污染很严重,环境满意度低。
区域安全满意度:从整体上看,珠海市三区域的治安都较好,各个区域安全满意度差不多,大型案件发生率低,自然灾害少。
区域设施满意度:香洲区作为珠海的经济中心,医疗、娱乐、教育都是整个珠海市最好的。在娱乐休闲设施方面,金湾区以海泉湾为代表,公园较少。香洲区图书馆、体育馆、影院等很多,而且居民小区基本都设有免费公园。斗门区村镇和免费公园较多,比如井岸镇有三个免费公园,分别是霞山公园、尖峰山公园、西提公园,都在居民区附近,方便居民生活。
区域出行满意度:三个区域的出行满意度相差不多。近年来,通往中心区域的道路不再设有过路时间较长的红绿灯,限速80公里/时,路面很宽,车道较多,人们出行总体上较为便利。金湾区到中心区域的车程可以控制在45分钟以内,斗门区走机场高速到中心区域全程只需40分钟。
区域舒适满意度:香洲区自然环境与现代环境较为融和,整体绿化效果好,居民素质较高,社会文化活动多,舒适满意度高。斗门区包含很多老镇,发展较慢,建筑和城市面貌与周边自然环境格格不入,区内居民受教育程度不高,自然环境保护意识较差,居民间交流较少。金湾区由于工业污染严重,居民的舒适满意度最低。
5.珠海市宜居城市建设的主观评价结果分析
在居民对珠海市宜居城市建设的主观评价中,对环境的满意度是最高的,证明珠海市近年来的环境保护战略颇有成效。出行、舒适、设施方面整体较好,分值略低的原因主要在于区域间的不平衡无法令所有居民满意。在安全满意度方面,城市内部安全系数高,但是珠海市属于“移民城市”,很多外地人口在此安居,而且距离港澳近,人口流动性过大,控制力度有所欠缺。从总体主观评价来看,抽样区域较为平衡,但是调查范围有限,调查者主观意识强,结果的客观性可能会略有欠缺。因此从目前已有数据来分析,根据珠海市居民整体的主观反应,珠海历年来实施宜居城市战略颇具成效。
五 珠海建设国际级宜居城市的S WOT分析
(一)优势
珠海自设市以来走的是一条别具特色的环境保护道路。通过珠海市政府多年的努力,目前珠海已经具备了宜居城市所应具备的自然环境和基础设施,为打造全面宜居珠海做了较好的铺垫。
第一,自然条件和区位条件优越。珠海市地处珠江入海口的西侧,气候温暖舒适,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是珠三角中海洋面积最大、岛屿最多、海岸线最长的城市。
第二,环境生态建设硕果累累。珠海市自设市以来,在环境保护领域硕果累累,人居环境一流。目前,珠海市是全国唯一以整体城市景观入选“全国旅游胜地四十佳”的城市,先后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中国和谐名城”称号和联合国人居中心颁发的“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
第三,基础设施建设完备。目前,珠海市设有拱北、九洲、珠海港、万山、横琴、斗门、湾仔、珠澳跨境工业区8个国家一类口岸;金湾国际机场在2013年年初开放使用;高栏港、九洲港等海运设施已经投入使用;珠海高速共分为京珠、西部沿海高速、江珠高速;港珠澳大桥也将于近期建成通车,成为连接香港、珠海及澳门的大型跨海通道,极大地改善并提高了珠海市的区域交通格局和地位。
(二)劣势
第一,珠海市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缓慢,2014年珠海市GDP总值为1857.32亿元,同比增长10.3%,增速居珠三角第一,但是经济总量居于广东省第10位,与珠三角其他城市存在差距。近三年,珠海的地区生产总值都是处于珠三角城市中靠后的位置,说明珠海的经济总量偏小,需要加快经济发展步伐。
第二,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不强。虽然珠海市在过去的十几年间获得了许多国内甚至国际上一些环境领域的奖项,但是珠海市的空气质量有不断下降的趋势,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在2003年和2007年都有下降趋势。珠海市在部分环境保护方面仍有不足之处。城市生态环境是建设宜居珠海的重要制约因素,如果不加大生态保护的力度,建设宜居珠海只是空谈。
(三)机会
第一,包括港珠澳大桥在内的基础设施的兴建。港珠澳大桥完工指日可待,一旦建成将转变珠海长久以来作为华南沿海地区和珠三角西岸交通末梢的交通布局。除此之外,珠海市的高栏港深水码头、江珠西线高速公路、沿海高速公路、广珠轻轨等一系列重要交通基础设施将陆续建成。这些交通设施将助力珠海市奠定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的地位。
第二,粤港澳区域经济一体化带来的发展机遇。伴随着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范围的扩大以及粤港澳合作范围的扩大,香港、澳门和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之间合作的范围和深度在不断加大、加深,同时借助横琴自贸区的建设和发展,珠海市可以凭借独特的环境优势和地缘优势,在区域合作中寻找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机。
(四)威胁
第一,周边城市发展给珠海市带来了一定的竞争压力。珠海市位于中国经济最发达、开放程度最高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周边城市经济发展迅速,广州、深圳以令人叹为观止的速度在发展,中山、佛山、惠州等城市的实力同样不容小觑。在与周边城市的竞争与合作中,珠海市难免面对巨大的竞争压力。这些都对珠海市吸引人才、资源,以及生态建设等造成一定的限制。
第二,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固有矛盾。在各种资源有限的前提下,人类生存环境的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至少在短期存在着矛盾,这在很多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得到了验证。发达国家曾经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也给了我们很多启示,城市发展必须对如何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分配资源做出抉择,这也同样反映在城市发展战略的主流价值导向上。自建市以来,珠海市始终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城市发展的底线,为此珠海实施了环境保护“八个不准”、城市建设“八个统一”和土地管理“五个统一”,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以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但是如何制定更合理的宜居城市发展战略,更好地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的局面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六 珠海建设国际级宜居城市的战略定位和对策建议
(一)战略定位
1.低碳城市:节能与环保
自2007年洛克菲勒兄弟基金会支持气候组织开展珠江三角洲低碳经济的探索后,2008年年初,珠海市政协首先提议要把珠海建设成低碳城市,成为中国城市的首例。珠海作为国内首批经济特区,选择低碳发展模式有着最根本的理性驱动,其中一方面是为了满足目前国内外政策环境下对城市节能减排和经济结构转型的要求,另一方面是珠海城市自身全面和谐发展对于环境保护的内在需要。
珠海建设低碳城市应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公众三大主体的作用,提高人们对低碳的认识。结合“静、畅、宁、美”活动的开展,加大对气候变化危害的教育力度和发展低碳城市的宣传力度,表彰先进,曝光落后。公众要充分认识全球气候变暖对生态环境、生存条件的严重威胁,高度重视环境与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增强全社会低碳城市发展意识,加快形成全民低碳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共同推动低碳城市建设。
2.田园城市:景观与规划
田园城市是19世纪末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提出的关于城市规划的设想。广阔的花园绿地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田园城市的必备条件。珠海市应结合西部地区的发展建设,形成一个多中心的空间布局格局,积极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将人文景观、自然景观及历史景观三者融为一体,从而塑造怡人的城市景观,加大环境治理以及生态建设的力度,让城市环境更加优美、空气更加清新。
3.慢城运动:生活与精神
慢城运动是带着对生活的追求打造一种乌托邦式的居住环境的现代城市起义。全球20多个社会背景不同的国家加入到慢城运动的行列中,各个城市具体的发展目标和发展路径千差万别,慢城运动的内涵也在不断完善。慢城运动提倡慢节奏,并不意味着支持落后与贫穷,它尊重现代科技文明的进步;慢城运动强调独具特色,并不意味着抵制全球化和坚持故步自封,它是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空间复兴运动;慢城运动践行慢哲学,并不意味着要使城市发展的步伐“蜗牛化”,它寻求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平衡,该快则快,该慢则慢。总而言之,慢城运动的最终目的必将是寻求地域空间与人居环境的天人合一,对慢城运动的探讨也将在实践中衍变成一种城市哲学与生活哲学。珠海宜居城市建设能够促进区域内资源共享,共同促进城市发展的创新与转型。这也有利于带动珠海经济的发展,依靠城市特色全面带动城市建设。珠海不仅是一个区域性的发展亮点,而且成为众多城市发展的标杆,更是我国宜居城市建设的典型。
(二)珠海建设国际级宜居城市的对策建议
1.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珠海市要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加快经济的发展。首先,调整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化方向发展,将“小、弱、散”企业整合以建立“大、强、集中”的产业链,加强产品的研发和物流的管理,解决结构性突出问题。其次,加大研发力度,珠海经济要以高科技产业和出口产品为重点,对产品技术的创新和研究要达到一个新的阶段,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在出口产品方面,物流畅通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在提高产品科学技术含量的同时,要疏通海、陆、空各条物流线路。在海上运输方面,珠海应充分利用港口多这一优势;在陆地运输方面,利用港珠澳大桥、广珠铁路等交通基础设施;空中运输是珠海较薄弱的部分,要加强对空中运输的管理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扩宽珠海出口产品的渠道。再次,提高珠海经济发展水平,与珠三角周边城市的合作必不可少,应与广州、佛山、惠州、东莞等城市密切往来,以及加大与港澳的合作深度。最后,改善珠海内部的创业环境,活跃整体经济气氛,创建创业的平台和机会,提高工业土地利用效率,在确保环境保护的前提下,尽可能吸引人才。
2.独特的城市个性和城市意象
为了建设国际级宜居城市,珠海市要打造独特的城市个性和城市意象,应具备以下特点:一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二是社会稳定和谐;三是社会保障系统完善,充分保障居民生活;四是环境优美,城市规划使人与自然融洽相处;五是适宜居住,市民的个人能力在城市能得以发挥和展现,可以概括为“宜人、宜居、宜业”。
3.城市生态景观空间设计
在打造国际级宜居城市方面,珠海要注重对城市建筑景观的规划,特别是在古建筑与现代建筑协调方面,如斗门区村镇较多,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出现了古建筑与现代建筑不和谐的问题,给居民带来了不舒适感,给城市面貌带来了负面影响。因此珠海要合理设计城市建筑景观,要合理保留有历史文化的古建筑,并在周边建立传统建筑,完美打造别样的“古村落”。对于一些年久失修的破旧建筑,可以进行拆除或重修,将现代化建筑的概念注入其中,感受新型城镇化氛围。香洲区现代化城市建设氛围不强,主要也是由于建筑布局不合理。要合理调整建筑布局和建筑高度,将香洲区建造成具有现代美感的中心城区,对违规、不美观、破旧建筑进行拆除和重修,将建筑高度设定在合理范围内。
4.适合宜居城市的产业支撑体系
经济的高度发展是宜居城市建设中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因素。发展珠海经济,应立足珠海市的区位优势、生态特征,重点推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在扶持传统企业的同时,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珠海应以与港澳合作为重点,重点发展第三产业,建立现代服务业。此外,珠海应该发挥自身的地理优势,加大力度发展城市旅游业,提高城市档次,逐步向高端服务业方向发展。重点开发珠海的旅游资源,深入开发其他旅游产品,挖掘城市文化内涵;办好珠海专属的国际大型活动,如国际航展、汽车赛等;大力发展服务业,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要提高珠海的宜居、宜业水平,必须为外企入驻珠海提供良好的社会人文环境,如加强珠海市对外窗口建设,加强珠海市消费市场的管理,为入驻珠海的企业提供优惠政策等。结合资源优势,打造一个由现代化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及现代化服务业为主导的城市经济体系,建立一个第三产业占有绝对优势、环境污染小、资源消耗低及科技含量高的生态经济体系。
5.社会资本的积累和培育
社会保障是居民的重要生活支柱,也是建设宜居珠海的前提。因此,珠海市应当在医疗、养老、失业保险等方面建立健全的政策措施,让市民能够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统筹区域和城乡发展,促进收入分配的公平性,提供足够的创业和就业机会,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维持良好的社会秩序。传承优秀历史文化,融合现代文明,从而营造浓厚的城市文化氛围。
首先,提高公共安全水平,完善应对违法犯罪活动的安全网络,预防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建设法治珠海。其次,建立非人为的自然灾害预警机制,以应对及防范台风、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带来的破坏。再次,完善珠海教育设施,主要增加图书馆、影剧院、博物馆等的数量,争取在2020年达到每10万人拥有2.76个文化设施的水平,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最后,关注教育制度的改革与更新,增加财政对教育经费的支出。
参考文献
白雪、胡江、张博钰:《珠海建设低碳城市的对策选择》, 《开放导报》2012年第1期。
鲍小芬:《开封城市宜居性评价与提升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河南大学,2010。
董晓峰、杨保军:《宜居城市研究进展》, 《地球科学进展》2008年第3期。
方可:《生态化、宜人性与文化特色——创建21世纪中关村人居环境》, 《城市问题》1999年第6期。
高峰:《城市宜居理论与实践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兰州大学,2006。
顾文选、罗亚蒙:《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 《北京规划建设》2007年第1期。
环卫科技网,http://www.cn-hw.net/html/china/201405/45746.html。
姜煜华、甄峰、魏宗财:《国外宜居城市建设实践及其启示》, 《国际城市规划》2009年第4期。
李光全:《温哥华为何能成为宜居城市?》, 《学习时报》2013年6月10日。
李军:《上海宜居社会发展建设历史的演变进程》, 《住宅产业》2012年第8期。
李业锦、张文忠、田山川、余建辉:《宜居城市的理论基础和评价研究进展》, 《地理科学进展》2008年第3期。
李肇琛:《城市宜居性评价——以天水市为例》,硕士学位论文,西北师范大学,2009。
理查德·雷吉斯特:《生态城市——建设与自然平衡的人居环境》,王如松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梁文钊、侯典安:《宜居城市的主成分分析与评价》,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第4期。
刘敏:《南昌市城市宜居性评价》,硕士学位论文,江西师范大学,2009。
吕传廷、何磊、王冠贤、杨明、连玮:《广州宜居城市规划建设思路及实施策略》,《规划师》2010年第9期。
罗文范、沈文金:《制定世界级宜居城市指标体系》, 《南方日报》2012年6月18日。
孟斌、尹卫红、张景秋、张文忠:《北京宜居城市满意度空间特征》, 《地理研究》2009年第5期。
《墨尔本连续四年获评全球最宜居城市》,中国新闻网,2014年8月23日。
宁越敏、查志强:《大都市人居环境评价和优化研究——以上海市为例》, 《城市规划》1999年第6期。
欧阳梦云、李茹萍、谢飞:《珠海: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 《珠海特区报》2011年7月4日。
任致远:《关于宜居城市的拙见》, 《城市发展研究》2005年第4期。
宋洋:《经济特区扩大后珠海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 《特区经济》2012年第3期。
唐雪:《从城市性格看会议服务》, 《中国贸易报》2014年5月27日。
王小双、张雪花、雷喆:《天津市生态宜居城市建设指标与评价研究》,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第5期。
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的探索》, 《规划师》2001年第6期。
肖荣波、叶长青、艾勇军、梁颢严、李晓晖:《宜居城市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 2008。
徐建春、李长斌:《精明增长理论对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启示——以杭州为例》,《中国名城》2013年第12期。
《珠海概览》,珠海市人民政府网,http://www.zhuhai.gov.cn/。
珠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办公室:《珠海市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重要指标》, 2011。
珠海市统计局公众网,http://www.stats-zh.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