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城乡关系与城乡一体化

城乡一体化是城乡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状态和趋势,城市和农村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内在关系,而一体化就是使这种内在的和谐和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效应达到一种更加理想的状态。

一 城乡关系

波特等人认为,城乡关系来源于两者之间的差异性和互补性Potter, R. B. et al. , Geographies of Development, Harlow: Pearson/Prentice Hall, 2004.。城乡关系是在走向工业化和现代化过程中逐渐凸显的一个问题,而且相互之间的关系模式也是不断变迁的。在工业化之前,世界各国基本上都以农业为主,城乡关系的特征是城镇人口用工业产品换取农产品。这种关系受制于低下的生产力和有限的交通及通信能力。在工业革命之后,欧洲国家的人口主要居住在城市,在这个时期,原有的城乡平衡关系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农村地区对城市经济与日俱增的依赖关系,农村越来越依赖于城镇的市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陈方:《城乡关系:一个国外文献综述》,《中国农村观察》2013年第6期。一般来说,在工业化前期,城乡关系主要表现为农业部门对工业部门的贡献,城市的发展需要不断地从农村地区汲取大量的资源,可以说,城市的发展离不来自农村的最初的资本原始积累。农村不仅为城市的发展提供必需的粮食,还为城市工业的发展提供各种原材料。更重要的是,城市中的大量劳动力都是从农村地区转移过来的,在不少地方,城市发展的资金也来自于农村。但是,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城乡之间的这种关系不断发生改变。在工业化过程的中后期,城乡关系开始发生逆转。城市作为现代工业象征的代表,不仅代表着技术、效率,也代表着先进的文化和价值理念。城市工业的迅速发展为农业部门提供了先进的技术和新的观念,从而促进传统农业的改造,推动了农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因为城市的不断发展,一方面是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城市生活、工作,另一方面也为农村的规模化农业生产奠定了基础,一些资金和技术也逐渐进入农村。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成为新的趋势。

城乡关系涉及经济、社会、环境、生活以及空间等方方面面。总体上来说,可以把纷繁复杂的城乡关系大致划分为两种:一种是空间联系,一种是功能联系。空间联系具体表现为城乡城镇体系网络构成和基础设施建设两个方面;而功能联系表现为由城乡在社会发展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而产生的彼此间的经济联系和社会联系。

城镇体系是城市与乡村交往的基础,中心城市与各类城镇有着十分密切的依存关系,构成关联的母子体系。不同规模、不同位置的城镇,除了有着共同的基础功能外,还有着各自特定的地位和作用,在这个结构中担当着不同的角色,形成了丰富的层次。城镇的数量和密度是影响要素交流的重要因素。基础设施是城乡空间关联发生的物质载体,其负载的人、财、物及信息等各种要素流是空间关联的具体表现。基础设施网络可以说是联系整个城镇网络的一根钢绳,尤其是公路网络对联系一个地区内部各个结点起着重要作用,是城乡经济活动的命脉。经济交往的变化,可以通过运输联系的特征来认识。经济联系实质是指经济活动中各种经济行为及行为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关系总和。现实经济生活中,城乡之间客观存在各种联系——表现为企业的、生产的、流通的、交通的、金融的、信息的、文化的和科学教育等多方面,具有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特点。社会联系主要反映城乡社会服务体系的发展水平,评价城乡人口在接受社会服务时的公平程度,包括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以及医疗、公共事业设施情况等。宗世伟:《区域城乡一体化测度与评价研究——以河南省为例》,天津大学2006年博士论文,第25页。这种关系可以简单地通过图1-1表示出来。

图1-1 城乡关系

资料来源:陈方:《城乡关系:一个国外文献综述》,《中国农村观察》2013年第6期。

二 城乡一体化

城乡一体化就是城市和农村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其实质在于城乡之间生产要素的自由流转,在互补性基础上,实现资源共享和合理配置。基于城乡关系,我们同样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城乡一体化。从城乡社会联系的角度来看,城乡一体化是指,目前城市和乡村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发展状态失衡,各种要素流动处在阻梗、分割的状态下,要通过机制创新,打破实现协同发展的障碍,在教育、医疗、文化等各方面逐渐对接,逐步缩小城乡之间差距,形成相互协调和良性互动的过程,直至最终使二者的差别得以基本消灭。换言之,城乡一体化是指逐步促进各种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流动,并得到合理的配置,城乡关系由各自分散孤立到密切关联与有机协调,城乡经济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直至消灭城乡之间的基本差别,使城市和乡村融为一体。要求把城市和乡村当作一个有机整体,通过城乡人流、物流、信息流的自由合理流动,促进产业、人口在城乡间的有机耦合和布局的不断优化;要求把城市和乡村当作地位平等、有机联系的两个社会实体,通过建立健全城乡经济、社会、文化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相互依赖的体制,促进乡村居民的全面发展、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城乡差别的逐步缩小。从空间联系的角度来看,城乡一体化是指对城乡发展做出统一规划,即对具有一定内在关联的城乡交融地区的各物质要素进行系统安排,促进城乡生态环境的有机结合,促进城乡健康、协调发展。总的来说,城乡一体化就是一种城乡依托、互利互惠、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关系。需要强调的是,城乡一体化是一个双向渐进的过程。

需要指出的是,城乡一体不是城乡一致,农村不是城市社会在农村地区的简单复制或模仿,而是农村社会基于自身特点形成与城市本质上相似、水平上接近的发展形态;不是城乡之间的界限完全消失,而是在劳动方式、生活方式和文明水平趋于一致基础上的新型城乡关系的建立。陈国灿:《江南社会农村城市化历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三 中国的城乡一体化

在中国,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城乡一体化有着自身较为独特的含义。与其他国家城乡一体化过程中的城乡关系问题不同,在中国,城乡关系的演进并不是伴随工业化过程自然产生的,而是在特殊环境下特殊工业化路径选择所造成的城乡二元行政壁垒带来的。城乡关系的二元性是我国城乡关系的显著特征,城乡二元结构的生成和固化是城乡关系困境的根源所在,也是城乡一体化过程中最大的阻碍。所谓“城乡二元结构”,就是指在城乡发展过程中,存在一种不对称的组织形式和社会存在形式,也就是说,在农村是相对落后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在城市则是不断发展的现代化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理论上来说,在任何国家,城市与农村的这种区隔是一种本质的存在,并随着工业化的进程而逐渐缩小。但是,在中国,这种区隔则是一种国家力量作用下的结果,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城乡的区隔不但没有逐渐缩小,反而不断固化。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经历了从孕育到形成、到固化、再到松动,最后终将朝城乡一体化方向发展的演变历程。但从目前来看,我国城乡二元结构是比较突出的,城乡关系仍具有十分明显的二元结构特征,其中在户籍、就业、社会保障、财政、金融、教育等方面的二元性特征尤其突出。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致使城乡之间的差距有逐渐扩大的趋势,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延缓了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同时也损害了社会公平,不利于社会稳定。马显军:《城乡关系:从二元分隔到一体化发展》,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博士论文,第34页。

目前的城乡一体化主要是针对我国计划经济时代所形成的独特的城乡二元体制来说的,在新的经济社会环境下,必须真正有效地打破二元制度隔离,在城乡之间建立更加合理的劳动力流动、社会福利、教育医疗以及土地使用制度等,创建城乡之间更加有效的政治、经济、社会运行融合机制。因此,在我国,城乡一体化主要不是从空间地理的角度来谈的,尽管我国同样存在着空间地理的城乡关系问题。城乡一体化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当时苏南地区乡镇企业的发展,使城乡联系得到加强,但健全市场的进一步形成和完善却受到城乡二元体系的约束。为了打破城乡二元格局,地方政府统筹安排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也就是力图实现城乡一体化。主要表现为:第一,克服城乡分割,促进城乡经济和社会统一协调发展;第二,推动城乡之间互为依存、优势互补、互相促进;第三,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全方位融合;第四,努力推进城乡居民具有公平和平等的政治、经济地位,实现两者身份的一体化。冯雷:《中国城乡一体化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农村经济》1999年第1期。今天在中国谈论城乡一体化并不是说要让城乡一样化,或是乡村城市化,而是要“让城市更像城市,让乡村更像乡村”,即城市不是钢筋混凝土堆砌的污染严重的城市;乡村也不是破落衰败的、经济落后的乡村,乡村不等同于经济落后,城市也不等同于污染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