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社会学研究(第4辑)
- 刘世定 王水雄 张翔
- 2046字
- 2024-10-30 02:46:00
六 结语
全球化为各国带来了机会与成长,然而,这些表面的繁荣景象是建立在信用扩张及持续成长的条件下,全球化促成产业外移,同时也加剧了就业技能工资竞争。诺贝尔经济奖得主斯宾塞(M. Spence)指出,伴随全球化发展,整个世界都将面临三大就业挑战:(1)创造足够的就业机会给进入劳动市场的生力军;(2)让技术与能力符合职缺的需要;(3)分配的挑战。
发达国家和后进国家都面临劳力过剩、失业率攀升的困境,多数人的实际工作与期待不符,即使就业,所得亦严重分配不均。以美国为例,2008年——金融风暴前的20年,就业水平能够维持工资不致下跌,主要得力于非贸易部门制造出就业机会,并且以债务驱动过度消费,同时带动房地产需求所致;政府与医疗部门为美国自1990~2008年创造几乎高达40%的净就业增长率,2008年才中止此一模式。全球各国政府快速扩张,尤其是在公共部门投入所产生的杠杆效应,达到甚至超过永续发展的限制,让全球化所造成的严重就业问题被高度繁荣所掩盖,直到金融风暴才打回原形(斯宾塞,2011: 26~28)。
全球化所造成的结构性难题,无法在短时间全面转变。过去10年中,欧洲五国过度的财政赤字使民众储蓄减少、过度消费,造成经常账赤字越来越大,形成外部失衡。鲁宾尼指出,要真正解决只能通过“衰退性通货紧缩”(recessionary deflation),通过财政紧缩政策以及价格调整实现实值贬值,才能降低单位劳动成本,增加生产。然而,改革过程中价格和工资的下降,无法在短期内降低债务的实际价值,政府和私人债务人仍然可能破产。于是,像是意大利这种大到无法拯救的国家,一旦危机产生,强制债务重组只是第一步,接下来的就是退出欧元货币联盟,最后终将导致欧元区的解体(Roubini, 2011b)。
面对金融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时至今日,任何改革都为时已晚,需要真正有魄力的政治家,才能有效面对问题。然而改革是痛苦的,30年的沉疴,不会是一两年就能解决的。民众在高失业率、高物价、低经济成长的压力下,很难留给政治家改革的时间与空间。
于是,在不耐烦成效有限的情况下,政局动荡、更迭轮替将成为经济发达国家的常态。而新手上路的摸索期,又让稳定且持续的政策变得可遇而不可期。无知又无助的选民,只能享受朝四暮三的欢愉,受历史命运的宰制。
如今全球人口已经突破70亿人,每年仍然以8000万人的速度增加,环境、能源及粮食供给,都成为未来的难题。人类在地球上进化历时几百万年,却只用了几十年就超过地球可承载的限度。正如同“债务达上限、信用却扩张”的全球金融秩序考验一般,环境已超限,人口却持续增加,少子化与人口老化,让问题的严重性暴露无遗。
欧美发达国家失业率攀升,然而,年轻人的失业率更高于平均值甚多。这批受了更好教育、学有专精的年轻人,只因婴儿潮世代的挥霍,便被剥夺了他们未来的所得与工作机会。资源分配不公的差距日益扩大,金融资本主义让社会资源与财富更加集中在少数人手中。
面对全球化的转型与挑战,金融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逐渐显露。迄今的人类历史,皆是一部阶级斗争史。谁能想见,传统的阶级斗争已经随着时空改变,转换成世代间的矛盾与斗争,一场老人与未来的年轻人的斗争。而年轻人,在他们意识到问题所在时,命运已经被前人所决定。未来的年轻人,在还没踏入社会之前,就已经被剥夺四成未来收益。未来的年轻人,是人类有史以来受过最好教育的一群人,但是在“新常态”低经济成长与高物价、高通胀的压力下,就业机会受到限缩,若非成为“啃老族”,就往往会面临高不成低不就的生活困境,加上中产阶级逐渐消失,在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的情况下,终将累积对社会不满的情绪。从北非、中东、英国、南欧到美国,这些不满情绪用不同方式表达他们的抗议。
每一社会运动都有抗议的对象,大家将焦点放在北非的反极权运动、中东的民主化要求、英国的移民工作机会、南欧的失业问题、美国肥猫的贪婪,却没能认识到这是结构性的问题,也是历史共业。所有这些不满,真正罪魁祸首是过去30年所有政客与一般民众的共犯结构,大家共同预支未来,将当前年轻世代以及未来世代可支用所得及信用挥霍殆尽,留下难以承担的债务。
除非一笔勾销,一切重来,否则年轻世代再怎么努力,终身所得已被剥夺四成,努力与奋斗还有什么意义?但是,一笔勾销,代表对老年人的社会福利支出、养老金承诺,以及手中拥有的各国国债全部抹去,在老年人口成为社会主要阶层之际,所有缩减福利的做法都将无法通过民主程序达到。讨好选民可以得到政权,却解决不了各种债务及信用的问题;严肃面对问题推动改革的政权都将难以获得选民的支持,政权更替,新的政治家还没熟悉相关事务,就面临下台压力;讨好选民的结果让问题更形复杂,任何可以真正解决问题的方法,还没提出前就注定无法通过议会审议。
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错过可以解决问题的最后机会。在“全球化”包装下,我们总认为明天会更好,却不知道,过去30年全球化扩张的结果,已经将资本主义内在矛盾能量逐渐累积。于是,河水暴涨、堤防松动,溃堤压力持续升高,未来几十年内,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无法解决问题。面对未来金融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全球化格局下,我们要有心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