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高情商者都懂的道理

步入社会,我们要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不要苛求周围人会让你舒服,因为社会远比你想象的要复杂。想要在社会中游刃有余,如鱼得水地行走,还需要情商高一点,学会做人做事的技巧,这一点很重要。

别把自己太当回事

很多人初入职场都会犯一个致命性的错误,那就是总把自己作为中心,认为一切人、事、物都得围着自己转,工作中稍有不满意就会耍脾气。满怀激情地入世却背负着严酷的教训走回家中,天真地以为可以大显身手,再也不用向父母伸手要钱了,可最终还是逃避不了现实的教训。步入职场,你就不再是个孩子了,要用成年人的思维冷静地面对你所遇到的每件事,只有经历过磨砺才能适应社会。

刚毕业的大学生王丹应聘做公司的文员刚3个月,眼看着为期3个月的试用期要结束了,结果却被公司通知不予录用。在王丹问人事经理自己被炒的原因时,她被告知:“工作中太爱撒娇,不够负责任,缺乏职业精神,过于孩子气。”由于王丹的幼稚,结果被公司拒之千里之外。幼稚、天真、孩子气有时是一种好事,但是当你把这些都带入工作中,却不是青春活力的象征了,相反,在成年人身上,它是一种负面的性格,通常被描述为任性、耍小脾气、变脸像小孩一样快、心理承受力差、好高骛远、不懂交往礼仪,甚至有些无理取闹。只要踏入社会,其他人和你处事就会按照成人的标准来要求你。此时,这种性格当然是不被认可的,这是年轻人刚入社会的一个大毛病,这个问题会阻碍年轻人以后的发展,因此这是让年轻人感觉痛苦的主要原因。因此,初入职场的你切忌一意孤行,以自己为中心,要知道在社会中没有人会像父母一样庇护你,只有让自己成熟起来,用冷静、客观的心态对待工作,才能在职场中取得一番成绩。

李华毕业后在一家广告公司工作。对于这份工作,她开始还很有激情,可是前段时间发生的一件事让她对工作烦透了。李华嘴很甜,上司开始的时候很喜欢她,在上班时间她喜欢和其他女孩一起叽叽喳喳,上司也很少批评她。但是在工作时间闲聊肯定会影响工作,而且李华对工作没有什么时间观念,她完成任务总是比别人晚。一天开会的时候,上司说了她两句,没想到,她当场就委屈地哭起来。上司劝也不是,不劝也不是,只好尴尬地愣在那。同事哄了她半天,她情绪才好一点儿。经过这次事件,上司不再批评她了,但是大家好像都躲着她。而且每次谁和她说话时间有些长,都会有同事提醒:“别打扰她了,让她好好工作吧。”简直把她当成小孩子一样,连哄带骗的。她想,再这样下去恐怕心爱的工作就要对自己说再见了。在工作中,困难是不能避免的,关键是看你以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遇到问题就像小孩子一样哭闹,是一种极度可笑的做法。

小波是研究生,在学校是出了名的才子,但是开始工作后,他觉得自己不“受宠”了。他的工作无非是接打电话、收发邮件等。在他看来,这种工作初中生都能做,何必浪费他的时间。而且和他一个部门的人很多只是大专学历,虽然他很有才华,但在工作中并没有显示出自己的优势,这让他感觉很不平衡。当他和老板提出这个问题时,老板告诉他,新人就应该从基层做起,这样才能充分了解公司的运营情况,熟悉公司的业务,而且这也是考察新人的一种手段。

许多年轻人在走入社会之前,都会产生一些美好的幻想,对自己的未来期望过高。要知道刚进入社会就拥有高于他人的地位,这种想法太不现实,而且也没有人喜欢好高骛远的人。当他们按照自己的幻想对比现实时,又多数会有一种失落感,觉得生活不如意,工作也不顺心,而他们又很自然地以各种形式把这种不顺心表达出来。然而他们忘记了,社会不是家庭,自己不再是家中的太阳,这样的年轻人在社会里势必受挫。

人际交往真的很重要

一个人在社会上生存,人际关系是必不可少的。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使你更轻松地进行社会活动、人际交往以及办理各种事务。现代社会可以说是瞬息万变的,下一秒将会遇到什么事情谁都不知道,说不定什么时候机遇或厄运就会降临到自己身上。人们常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这句话很有道理,多个朋友就多一条路,多一个选择,你成功的可能性也就越大。不管是机遇还是厄运,有朋友的帮忙总是好事。

有人说:“朋友也要看是什么样的朋友,没有利益冲突还好,一旦只剩下竞争和敌人,就没有朋友了。”这话乍听起来好像有几分道理,事实上如果真的照做的话,则只会让我们处处碰壁。

精明的温州人说:“一个好汉三个帮,广结朋友等于给自己的发展编织网络。今天的竞争对手,明天也许就是合作伙伴,所以我们只管结交朋友,而不是一有利益分歧时先想到和朋友翻脸。”

再强大的人都是需要别人来帮助的。也许你今天很强、很能干,可是人总会遇到自身能力无法克服、无法解决,必须借助外界力量帮助的情况。可能帮助你的人或者被你帮助的人平时不一定是你最认可的人,可他却是你最需要的人。人是最大的资源,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有人的因素。失去金钱,你能重新积累,甚至是一夜暴富;而失去朋友,则没有从头再来的机会了。

精明的温州人十分重视人际关系,他们时时处处都在为自己发展人脉网络。

《温州日报》曾经报道了一件怪事:一些温州人居然在当地媒体上说要开门收徒,传授他人创业经营之道。

原来,一个下岗工人想学做鞋类的生意,希望自己能够在经营上学到一些经验。于是就向宜昌温州商会求助,希望有人愿意收他做徒弟。后来有几位商人都答应了这个要求。温州商人要收徒的事经当地媒体报道,一石激起千层浪,很多宜昌人都想拜温州商人为师。

宜昌政府对此十分支持,因为在宜昌的1万多温州人在自己的行业内都做得非常不错。有政府出面支持,很多温州商人都纷纷招起徒弟,甘愿传授经商之道。

陈铄荣是第一个在媒体上亮相招收徒弟的温州商人。他说,收徒弟不是找打工的人,也不是招生意合伙人,而是要真心传授他的经商之道,把温州人的观念植入宜昌人的头脑中。如果能借此带动当地市场经济的繁荣,那是最好不过的。假如徒弟们学得好,不出两年时间,徒弟们就有能力独立经营一个店了。第一位被温州商人招为徒弟的李君阳在温州老板的带领下,学习了很多经商之道。他对温州老板做事的快节奏和对客户的诚信度感触颇深。

虽然很多人认为温州商人收的徒弟在学成后,他们就成了竞争对手,对温州商人来说这甚至可以说是构成一种威胁,可是精明的温州商人却不这么认为,他们说:“多个朋友是好事。假如可以培养一些相关的人员,建立合作同盟的关系,这也不失为一种经商的好策略。”

真正精明的人不但重视人际关系,甚至连竞争对手都敢培养,试想,即使这类竞争对手真成了事,靠的也是良性竞争,而非耍什么手段。而且即使双方真竞争到桌面上,又有几个不对前辈礼让的呢?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哪怕有三头六臂,又办得了多少事?要成大事,要靠和衷共济。除了朋友,你几乎可以一无所有。

人际关系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是年轻人往往因初入社会,并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很多年轻人说在社会上过日子很累,其实累就累在“人际”上,有些年轻人甚至对“人际”畏惧三分。这种畏惧心理很可能是多年积累的结果,虽然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可是你还应鼓足勇气,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别人。平时多观察别人是如何交流和沟通的,然后你至少可以学着他们的样子谈论一些让别人感兴趣的话题。不要认为这是讨好别人的表现。事实上,如果是你一个人的时候,你孤傲也好,清高也罢,喜欢独处是你自己的事情,别人无权干涉你。可是在人群中,你不得不和别人打交道。所以你必须学会改变自己,尝试主动和别人多交流沟通,最大限度地求同存异,尽可能拥有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网。这样不但有利于提高你的好人缘,也有利于你个人的才能得到尽情的发挥。做到和别人打成一片并不难,只要你表现得足够真诚、友善,适时地帮助别人。

还有的年轻人认为,对人际关系网进行投资是一种浪费。这种想法是极端错误的,谁能一辈子不求人或被求呢?如果没有一张人际关系网,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谁会站出来帮助你呢?而人际关系网是需要你用心去呵护的。所以平时你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要处处结友,而不是在无意中为自己树立敌人,这无疑是在阻碍自己的前途。以下是怎样“结网”的几个秘诀。

(1)乐于助人。这是和人交往时很容易做到且能够得到别人好感的方法。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为身边的人解决一些小问题,你会在不知不觉中就和大家融在一起。也许这时你会惊喜地发现“团结就是力量”的真理。

(2)主动、诚心相助。俗话说:“有付出才有回报,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与其等着别人来帮助自己,不如先主动去帮助他人,这样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贵人才有可能出现。要拿朋友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朋友才会拿你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没有人帮忙和支持,即使有天大的本事,遇到困难有时还是过不去那个坎的。

(3)不要和朋友失去联络。不要等到需要帮助时才想起和朋友联络,这种“突击型选手”往往是很容易惹人讨厌的。因为你平时没有和朋友保持联络,现在有事了,才提前预热一把,会让人觉得你很势利。当你半年都没有与一个朋友联络的时候,你很可能就要失去他了。所以平时多和朋友联络,多打几个电话,不仅可以维系旧情谊,还可以扩张自己的“情面”。当然,联络也要选好时机,有些人是“大忙人”,白天打电话给他,他在开会,晚上他又在应酬,太晚了当然不妥,所以挑傍晚打是比较合适的时机,刚好是这类工作狂下班后晚饭前的时间,这也算是见缝插针吧。

(4)记录“关系”进展情况。如果你的人际关系网足够大,那么就要像记日记一样记下别人的姓名和联系方式以及你对他的看法和日后的联络之道,这样才能在需要帮助的时候找到最能帮助你的那个人。

(5)不要急于求成。做推销的之所以让人觉得讨厌,因为他希望你在非常短的时间内买下他的东西。拓展人际关系也是这样,假如盲目地向前冲,别人一下子就会看出你“不择手段”,所以只会离你越来越远。记住:织网是个长线的工作。

人际关系说复杂就复杂,说简单也简单。其实处理人际关系很简单,那就是努力搭建好人际关系的桥梁。21世纪是一个团队合作的世纪。要是你的朋友足够多,你办事就会顺心很多。

没有付出就不会有回报

“将欲废之,必固举之;将欲取之,必固予之。”这句话出自《道德经》第36章,后半句的意思是:想要夺取它,必须暂时给予它,没有付出,就不会有回报。这也可以用在生活和工作中,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互惠互利。

玲珑是海南人,她是个心思很活的姑娘,上了两年班后,就自己经营了一家鲁菜馆。刚开始的时候,来店里的客人不是很多,玲珑在上街时无意中发现,很多来本地观光的游客常常在买完东西后问老板餐厅在哪儿。于是玲珑找到一家看上去生意不错的服装店,跟老板商量,想让老板在游客来时推荐她的餐馆。

老板似笑非笑地看了看玲珑,玲珑马上明白了老板的意思,毕竟两个人根本谈不上认识,无论在哪方面都不该有交集,人家自然没有必要白白帮忙。于是玲珑立刻对老板说:“当然,您看您的衣服都这么时尚,我也会极力向客人推荐您的服装店的,相信这样一来,我们两家的生意都会更好的。”老板想了想,答应了玲珑的要求,两家店互换了名片。

一次,有位游客来海南旅游,逛到这家服装店时,他感觉到有点饿了,于是问老板:“除了这条街以外,附近有哪个饭馆的菜好吃呢?”

虽然游客并没有买他的东西,但老板仍然热情地告诉游客:“过了这条街,有个蓝天鲁菜馆。不远,差不多走10分钟路就到了,而且那里是全城最好吃的鲁菜馆。”当游客抵达时,餐厅里挤满了人。可是,服务员还是为他找到一张不错的桌子,这位游客在那里消费了100元。

当这位游客用完餐结账时,服务小姐热情地对他说:“先生,谢谢您的光临。难得来一次这里,如果您想带一套衣服回去送给您的女朋友,我推荐您去这家服装店,它可是全城最物美价廉的时装店,这是他们的卡片。”说完,服务员就递给游客一张名片。后来游客才发现,服务员说的这家服装店就是自己刚走出来的那家。事实上,当然有些人不会去,但一定会有人因为服务员介绍了就去光顾的。这样一来,两家店的生意都非常好了。

一代“红顶商人”胡雪岩曾经说过:“在商言商,人生是一场交易,只有盈利或亏本,没有其他东西存在。”事实上,并不只是生意人如此,朋友间也是如此,在替人做一件事情前,谁不会掂量一下自己将要得到的好处呢?只不过朋友之间可能没有那么赤裸裸地说出来罢了。有人说,中国人凡事都讲感情,其实,这是不对的。中国人是讲人际关系,并不是说为了感情就不顾其他了,精于处世的人知道一个道理:感情之中也是有所计较的。

每种人际关系其实都是一场交易,只不过交易的东西不同而已,有的人是以感情交换感情的,而有的人则是以利益交换利益的。不管是哪种交易,大家都是在乎好处的,不可能说我帮了你,既不求报答、不求结交你这个朋友,也不求心理上的满足,这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人们在做每件事时,在潜意识中都是有所图的。毕竟,人际交往讲究的是互惠互利。有句话说:帮助他人其实是在自己的人情信用卡中储蓄,特别是在他人患难之时伸出援手。救落难英雄于困顿,一旦对方翻身之后,他必定会回报你的。如果你认同这句话,又岂能说自己无所图?

人际关系心理学家指出:互惠互利是人们交往的基本原则。互惠互利原则,既是指物质方面的,也是指精神方面的。因为很多人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在交往时喜欢谈人情,而忌讳谈功利。实际上,人和人之间的交往需求是多层次的。它可以粗略地分成两个基本层次:一个层次是以情感定向的人际交往,像亲情、友情和爱情等感情;另一个层次是以功利定向的,指为了实现某种功利目的而进行的交往。也就是说,在人们的交往过程中,有时是为了满足物质需要,有时则是为了满足精神需要,但人们最初的动机还是希望从交往对象那儿得到自己需求的精神上的或物质上的满足。按照人际交往互惠互利原则,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应采取的策略是既要感情,也要功利,不然人际交往极有可能中断。

有些年轻人经常抱怨别人不够意思,不讲交情。事实上,这种抱怨也是因为别人没有满足自己的某种要求所致。所以,一味追求所谓的“没有任何功利色彩的友谊”是非常不现实的,我们大可不必轻率地抱怨别人“不够意思”,因为互惠互利是人际交往的一个基本原则。如果你想在交往中得到帮助,要本着这条基本原则,在交往中积极付出,这样才能满足交往对象的需要,毕竟在你衡量别人付出的时候,别人也在衡量你的付出。就像一句古话说的“将欲取之,必固予之”,只有这样才能交到对我们有帮助的朋友。

正所谓“送人玫瑰,手有余香”,这一点在社会中表现得很明显。也许有人帮了我们,图的就是余香,这就是“好处”所在。所以在接受帮助或者请人帮忙时,不要忘记给人一些互惠的承诺,让对方知道,你是值得帮助的。“怎么去就怎么回来”,这是待人接物亘古不变的道理。

让人感受到你的善意

《孟子·公孙丑上》:“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这是与人为善的出处。从今天看来,与人为善有了新的含义,即用宽容的胸怀去容纳别人,用善良的心灵去对待别人,用真切的行动去帮助别人。善,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单纯、善良,而是一个人内心的宽容,思想上的博爱,与人与物的积极态度。为善,是一种人生态度,亦是一种人生哲学。不管是初涉世的年轻人,还是已经进入社会一段时间的人,往往都觉得人际关系难处,处处都要小心翼翼。其实,这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因为周围并非都是同龄人的缘故。因为年龄与文化背景等都不同,大家要在一起共事多多少少都会存在一些问题——可以说这是一种社会代沟。想改变这种状况其实并不难。

小敏毕业两年,工作稳定,收入也不错。但是她最苦恼的就是身边没有朋友,没有可以交流的人。小敏的男朋友在外地工作,父母也不在身边,她的生活每天就只有上班和下班,每当她回到自己的房子时,心中都会被无边的孤独感包围。

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小敏有些内向,在单位除了工作她很少和别人聊天,下班后大家有什么聚会之类的娱乐活动也都不怎么找她。有时即使找她,她也是一副没兴趣的样子,因为对那些所谓的娱乐活动,虽然她不讨厌,但也说不上喜欢。回到家后,她除了看电视,就是上网、看书,遇到邻居也很少打招呼,她感觉自己都要患抑郁症了。

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小敏开始刻意调整自己。她开始观察周围的社交老手都是怎么做的。她发现,那些受人欢迎的人给人的感觉非常好,让人莫名地想亲近他们。后来她想明白了,这就是所谓的“亲和力”,这些人时时能让人感受到他们的善意。毕竟,谁都想和一个于自己无害又有亲和力的人在一起。后来,小敏试着照她观察的人们那样做。她开始对不太熟悉的人微笑,开始主动和人打招呼,开始融入同事和朋友的娱乐中,而不再表现出一副不食人间烟火的模样。这样一来,不仅她整个人都有活力了,而且人际关系也得到了大大的改善。

在如今这个竞争激烈,已经进入速食时代的社会,有多少人会在日常生活中顾及对他人是否怀有善意?又有多少人会刻意让人感受到自己的善意?现实中,我们经常见到人和人在交往过程中因为彼此之间的戒备和警惕使得本不太熟的人变成“敌人”,本来的朋友成了陌生人。人们都不愿看到人与人之间相处是冷冰冰的,这种关系让人感觉不到人和人之间的友情,也感觉不到社会的温暖。人们是需要爱的,这种爱让人们彼此都能怀着善意的心,它让人们彼此消除隔膜,能够友好相处。当你把自己的善意表达出来,并让别人感受到时,你便成了受欢迎的人,这样于人于己都是有好处的。

一天,王先生一家到餐厅用餐。由于是周末,来餐厅用餐的人非常多,菜上得也相对慢很多,王先生一家人点的餐直到别人都要吃完了还没有送来。王先生的妻子让他去催一下,但王先生并没那么做,因为人确实很多,王先生觉得一定是因为餐厅没忙过来,而不是忘记了他们的存在。后来,又等了十多分钟,王先生向服务员确定了一下是否忘记给他们上菜了。没过一会儿,老板亲自带着大厨来向王先生道歉。此时,王先生并没有因为自己点的餐一直没有送来而责备和为难老板,而是表示谅解餐厅现在忙的情况。

在王先生一家吃完饭结账的时候,老板因为王先生的客气不但给他们的餐费打了7折,而且还免费送给王先生一张贵宾卡,这样的结果是谁都没有想到的。

这个故事如果发生在你身上,你能做到自己点的餐迟迟不上,还能理解商家的难处吗?一般情况下,人们都会因为上餐太迟而向服务员发难,而老板则会以各种理由为自己上餐迟开脱,而不是亲自道歉。这都是因为大家对彼此缺少了宽容,缺少了体谅,缺少了善待别人的心。在上面这个故事中,双方都是善意的,而且都让对方感受到了善意。不用多说,王先生一定会成为这家店的忠实客户,而王先生也一定能在下次光顾时得到优待。

永远不要等到别人微笑才开始面带善意,假如我们对待别人多一份善意,多一份宽容,那么我们将收到的不仅仅是对方给予自己的善意,也许还能收获到许多自己意料之外的东西。当然,我们在付出善意的时候,不该期望着让别人回报自己什么,但我们的善意换来的回报终会为我们带来“意外惊喜”。

那么,该如何让他人感受到我们的善意呢?

(1)理解和沟通。假如不理解别人的行为,也拒绝与人沟通,那么即使我们本是善意的,我们所表现出来的善意也未必合对方的心意,别人不仅可能感受不到,还有可能弄巧成拙。所以假如我们想让人感受到善意,就应细心观察体会对方的言行,平时多了解他人的情况,了解越多就越能理解对方,知道其需要的是哪种善意。

(2)心态平和,与人为善。微笑是表达善意的不二法宝,即使在表达中出现不同见解,也应该求同存异,不能因为小事而争得面红耳赤。

(3)尊重前辈,关注后来者。一般来说,社会中的老字辈可以用自己的经验来关心指导初来乍到的人,帮你尽快熟悉环境,融入团队中去。但是在接受过帮助之后不要忘了,面对后来者你也是老江湖,也应该用同样的方法对待后辈。

(4)不要拿豆包不当干粮。鸡鸣狗盗之徒尚有助人成功的先例,所以我们的善意不该因人而异,不要因为看着谁貌似实力不强就不予理睬。

要学会接受“人情债”

年轻人初入社会,常用“钱债好还,人情债难还”“人情紧过债”来勉励自己,以让自己清者自清,怕在心理上欠了他人的人情比欠钱的负担还要重。的确,因为欠钱好算也好还,但是欠人情不好算,也不好还。可是也不能因为这样就与所有人断了来往,断了接受帮助或者帮助他人的想法,这样做只会让自己偏离社会。

俗话说:“孤掌难鸣。”一个涉足社会生活的人,一定会有寻求他人帮助的时候,也有借他人之力方便自己的时候,不管这个人的能力大小,不过,如果对方大多都是不太熟悉的人或是关系很一般的人,他们大多不能实际地帮助你。“他人”中只有一种人能够实际地帮助你,这种人通常都是与你感情上有牵扯的人,也就是你的人脉网。

有人问:“一只年老的蜘蛛和一只年老的青蛙有什么区别?”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年老的蜘蛛能舒舒服服地趴在网上,有东西撞上来时可以饱餐一顿,而年老的青蛙则因腿脚不灵便,没办法再像从前一样跳着捉虫子。可怜的青蛙因为仅发挥了个人的力量,所以生活得艰辛;而蜘蛛除了发挥个人的力量之外,更懂得用外延力量,所以生活轻松。假如不能像蜘蛛一样有一张庞大结实的人脉网,一旦你要找人帮忙时,极有可能发现自己是个孤家寡人。如果你的人脉网够大,哪怕朋友帮不上忙,朋友的朋友或许也会帮你的忙。

记住,在社会中你不可能做到万事不求人,求人与被求是交际的常态。假如本着不求别人也不帮别人的想法去为人处世,是很难在社会中生存下去的。所以我们应该学会接受“人情债”,不管我们是施者还是受者。

其实,在社会中的难题归根结底就是和人打交道。人情的投资就是人脉的建立,人脉是一个人发展的关键。尤其是刚进入社会的年轻人,如果在人情方面投资得多,那么这个人一定给人以讲义气、够朋友的感觉。如果他把金钱或利益看得比一切都重要的话,别人对他的印象也只能停留在唯利是图的层面上。在很多人眼中,这样的人只和钱关系好,眼里只认得金钱和利益。试想,谁愿意和这样的人做朋友呢?即使和他打交道,也只是表面上的往来。

人情投资其实比利益更重要。人情投资,才是江湖中人的命脉所在。朋友有困难的时候,帮忙非常必要,即使这个朋友和你的关系不是很近,只要有能力还是要帮一把,在人落难时帮助别人无疑是人情投资的最佳时刻。人情投资做得好,社会关系自然就很顺了。如果我们选择目光短浅地只看眼前的利益,不会做人情投资,那么在需要帮助的时候,自然也不会有人对我们“投资”了。

马明因为家里有事,急需用钱。他在半夜里打电话给朋友说他想借1万元急用。结果他一连给四五个朋友打了电话,都没有把钱借到。事实上,马明清楚这些朋友并不是手头没有闲钱,只是嘴上说钱都借给别人了。他在感叹人情薄如纸的时候,也为自己以前的行为感到后悔了。

其实,一个人在危难的关头,没有人肯出手相助,并不真的都是因为世态炎凉,也可能是这个人本身有问题。实际上马明是个非常理智、聪明的人,他认为和朋友们牵扯过多会让朋友沾自己的光,他不愿意白白帮助别人。当然,他也从不接受朋友善意的帮助,认为这样会欠人家情,怕朋友以后以“人情债”找他帮忙。

有一次,一个朋友家中接到拆迁的通知。这个人全家四口人挤在一间不足40平方米的小房子里。按照规定,一旦拆迁,就能住到80多平方米的新房里。负责这个房产项目的人正巧是马明的熟人,于是朋友就托马明帮忙,看能不能提前交上些钱,换一所面积大点的房子。

马明听了朋友的想法以后,满口答应朋友说一定会帮这个忙的。可是,他自己在心里一合计,觉得现在的房价非常高,帮这样的忙自己划不来。毕竟自己和这个朋友之间没有过多的来往,现在更没有必要再花代价去搭这个人情。况且,自己跟熟人去说,岂不是欠了人家更多的“债”?于是,马明又以各种理由回绝了朋友。

现在,马明有急事了。在求助无门之后,他听说这个朋友现在赚钱了,无奈之下就想找他借些钱。于是他打电话约这位朋友吃饭。朋友当然也知道马明家里有急事,并且找其他朋友借钱未果,于是立刻借钱给他。马明对这个朋友非常感激,并且对自己以前的行为充满歉意。

事实上,很多人都曾因为不肯帮助别人而在求助于人时吃了闭门羹,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走下坡路。做人何必如此,能帮人时且帮人岂不更好?就如同马明的朋友,下次如果他再落难求助于马明时,马明怎么可能不帮?所以无论是施与受,帮助别人都不会吃亏。有些年轻人认为社会是个利益场,在没有利益关系的时候,人情的投资是没必要的,但事实往往告诉人们并非如此。

“人情债”既然是债,我们自然不能忘记。比如不要把别人曾经的帮助抛之脑后,否则会落得“白眼狼”的称谓。在生活中,我们要树立这种观念:“有能力时多帮助别人,需要帮助时就求助,但至少不能随便接受他人的帮助。”以这种态度与别人交往,我们的心中才能坦荡、踏实。

与其抱怨不如累积资本

一块砖头有立起来的可能,可是一坨泥巴无论怎样也站不起来。人也是一样,自己有自立的愿望和资本,别人对你的帮助才有作用,不然一切都是白搭。而这一切的前提是,不要让别人觉得你一无是处。

许多初入社会的年轻人都在抱怨,自己在社会上没有用武之地,在大学校园里的佼佼者出来就默默无闻了,朋友不好相处、公司环境不好、工资太低……于是整日哀叹命运不公,满嘴牢骚却不思进取。然而他们忘记了,如果自己连一点让人看中的资本都没有,别人怎么会对自己感兴趣呢?与其那么多抱怨不如改变,因为抱怨只是一种情绪的发泄,于事无补,不停地抱怨,只能放大原来的烦恼。抱怨的人总会把厄运或责任推到命运或者其他人身上,却从未想过让自己拥有改变厄运的资本。自己没有资本,别人是不会对你感兴趣的,如果有时间去抱怨,还不如抓紧时间来提升自己的能力,只有这样别人才会重视你。

一位总埋怨得不到老板重用的职员对朋友抱怨老板的不公正,决定愤然离开公司。朋友就问他:“如果你离开公司将会对老板有多大影响?”职员说:“没有影响,老板根本不重视我。”朋友故意说:“你就这样离开公司,也太便宜了老板。倒不如这样,你继续在公司干下去,并尽可能多地掌握公司的技术和业务等各方面的信息,等到你掌握得差不多的时候,你再向老板提出辞职,这时公司的损失就大了。”这位职员觉得朋友提出的建议很有道理,就听从了朋友的建议,留了下来,并私下学习了很多东西。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一天朋友遇见他,问起他现在在哪里工作,他说还在原来的公司。朋友奇怪地问道:“难道这么长时间了你还没有完全熟悉公司的业务吗?”这位职员回答:“你说的恰恰相反,我尽最大的努力掌握公司的技术和熟悉公司各方面的业务,可问题是老板他已经给我升职加薪了。”朋友听后哈哈大笑。

这个人最终没有离开,主要是因为不再抱怨和发牢骚,而是把精力放在提升自己上。当人们只会报怨,却不是积极地投资自己、提升能力时,本身的资本也就退化了。而当你不再给自己充电的时候,很可能过不了多久就有人来替你站岗了。另外,除了有资本之外,还要想办法让别人看到我们的资本,现在好“酒”太多,巷子太深毕竟不是件好事。

赵先生在合资公司做白领,觉得始终没有为自己的满腔抱负赢得机会,始终没有得到上级的赏识。他经常想:如果有一天能见到老总,在老总面前有机会展示一下自己的才干就好了!赵先生的同事李先生也有同样的想法,但他做的更多一些。他去打听老总上下班的时间,算好他大概会在几点几分进入电梯,然后他也跟上去,希望在电梯里能够遇到老总,可以有机会打个招呼,加深自己在老总心中的印象。他们的同事马先生则比李先生又进一步。他做了更多的功课,详细地了解到老总的奋斗历程,他弄清了老总是从哪个学校毕业的,老总日常交往的人际风格,老总日常关心的大大小小的问题,还特别细心地设计了几句简单却有分量的开场白。在算好的时间里去乘坐电梯的时候,在跟老总打过几次招呼套近乎后,终于在一天有了跟老总长谈的机会,这次的长谈让老总认识到马先生的能力,不久之后马先生被升职了。

如果你感觉现在工作得并不快乐,而且觉得上司或老板无视你的辛苦,问题很可能在于你不够精明。你努力工作了,并不代表为公司创造效益了。如果你仅仅是在职场上做一个“苦力”,那么你加薪和升职的可能性就太小了。一个聪明人不仅要努力工作,还要把能力体现在明处,这样才能让自己在职场中行走自如。

事实证明,别人越是关注你,你成功的机会就越大。当然,我们所说的优势并不仅指“硬件”上的优势。学历、技能固然是一种本事,可是它也不能成为唯一被人关注的焦点,比起社交中的其他方面,学历等硬件有时甚至是微不足道的。

比如在聚会中,谈吐文雅和风趣幽默的人远比学历高的人容易被他人关注,善于交际的人远比空有技能的人拥有好人缘和成功的本钱。最现实的例子就是许多高学历、高能力的人却脱不开打工者的身份,而很多当老板的人则可能只有小学文化,所以说学识渊博或者能言善辩并不一定就是“资本”,它也不一定会让你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这些所谓的“资本”都只是硬件而已,我们所说的资本是能为自己带来好处的资本。

在人际交往中,他人喜欢或者憎厌你的感情,是由你的品位、社交水平和为人处世的方法所决定的,同时它也能决定你事业的成败。所以,在人际交往中想拥有被人关注的资本,就要陶冶和约束个人的品性与修养。这样才能有效地赢得别人的好感,避免惹人生厌。

比如,谦虚、自律、不争强好胜就是一种吸引别人的方法。初入社会的年轻人往往盛气凌人。年轻人接受新知识、新观念快,富有开拓创新精神,这的确是一种难得的优势。可是如果把这种优势当成资本,误作为追求名利、哗众取宠、恃才傲物的资本,就很容易走入狂妄自大、争强好胜的误区。这种高估自己,不可一世的态度是非常惹人厌的。

在社交场合,不管你的知识多么丰富,口才多么犀利,都应该时刻以谦恭的态度严格约束自己,这样个人的威信和形象不但不会受到影响,反而会让你拥有好人缘。

当然你要清楚自己的资本究竟有多少筹码,与换来的关注成不成正比。如果经过再三衡量,你根本没有吸引他人的“资本”,却受到别人的尊重和关注,也要明白自己为什么会受到尊重和重视,别人对你的关注和看重极有可能是冲着你父母的面子和地位。所以,此时还是要以提升自己的“资本”为主,以免落得个狐假虎威的名声。

不要试图让社会来适应你

刚走向社会的大学生不大愿意去适应这个复杂的、充满各色人等的社会。但现在的社会竞争激烈,不去适应就注定会被淘汰,社会就是这么现实,你不会适应,但要学着去适应,因为你是社会中的人,和社会打交道,是早晚的事,这是无法逃避的,也不可能改变的。

玲玲在大学时主修新闻专业,不过这并不是她最初的梦想,只是调剂录取的结果。她真正想学的是金融专业。毕业后,为了专业对口,她进了一家报社。但是,她仍然不喜欢自己的专业和现在的工作,每天四处奔波采访、写稿子让她头痛不已。虽然她工作起来也算尽职尽责,但厌倦工作的心理让她觉得自己快要崩溃了。受所学专业的限制,她又想不出自己还能做些什么。经常处于厌职情绪中的她工作动力自然不足,所以发稿量也有所下降,收入自然不如其他同事高。生活的压力和精神的压力让她感到心力交瘁。

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的个性,但也正是因为这样让我们产生一种错误的想法:为什么我要去主动适应别人、适应环境、适应社会?

社会是一个大环境,而我们只是其中的一个主体部分。社会的力量非常大,大到我们根本就不能让它对我们有一点儿让步,所以要么我们去适应这个社会,要么被它淘汰。让社会改变去适应某个人可以说是不可能的,除非你先适应它,才有可能改变它,但这绝对不是在你初入社会时就能做到的,更不是抱着让社会适应你的想法时可能做到的。许多年轻人雄姿英发,刚进入社会就扬言要改变社会,改变所处环境的规则,可是最终的结果往往是在灰头土脸之后,不得不被社会改造。

如果最终的结果是被改造,还不如自己先适应社会。主动适应和被动适应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有可能真的改变社会,而后者却没有这样的机会。先改变自己是一种最好的适应,犹如千万年前的动物,因为适应改变,最终存活下来。

一个人不可能去改变社会,如同动植物不能改变自然环境一样,只有通过进化去慢慢适应。如今的社会之所以能继续下去,就是因为它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我们应该适应社会的积极面,抵制其消极面。在我们有了一定的能力之后,才有可能带动身边的人改变自己所处的环境。

如果想很好地适应社会环境,我们先要改变自己,去适应环境的需要,其次才是慢慢改造环境,使环境一点点理想化。年轻人一定要从实际出发,正确认识客观环境的现实,不逃避现实也不做无根据的幻想,把自己置身于社会环境中,从了解它到掌握它,最后才是改造它。当然,想让社会适应自己其实也属于一种积极的态度,但我们要做的不是消极地等待,而是先“打入敌人内部”,从改造自身开始,这样才能既不想入非非,又不自暴自弃,找到改变环境的方法。

李明脾气不太好,有什么不快他都喜欢说出来,本来以为自己是快人快语,结果却让朋友和同事都远离自己。在单位,他对公司的制度有些不满意,于是整天牢骚满腹;在朋友堆里,他看不惯一些朋友情愿选择违心的恭维,而放弃了自己想说的和想做的,除了厌恶这样的朋友外,他说出了大家想说而没有说出的话,想做而没有做的事。但是到最后他发现,只有他一个人在为让世界变得真诚、美好而“战斗”,别人似乎早就放弃了自己的想法站到了良心天平的另一方。

李明对此有些哭笑不得,经过几年处处碰壁的生活,他明白了:如果自己想过得更好,就要先适应别人的所作所为,不必看什么都不顺眼。有时候,微笑即使是违心的,也能让人感觉愉快。

于是,他开始试着不再批评和发牢骚,而尽量去恭维别人,刚开始他觉得有些痛苦,到后来发现,假如不这样会很辛苦,而这样做自己并没有损失什么,也没做什么违反个人原则的事情,就能让生活变得顺利。更让他欣慰的是,在自己改变之后,和朋友、同事的关系都好了起来,而对于公司制度的问题,他曾和颜悦色地提过几次建议,结果领导还意外地改了制度。他因为改变了自己的处世方法,从而改变了自己所处的环境。

假如我们觉得不快乐,那一定是因为生活里出现了和我们期望相反的事情。而仔细一想,因为我们心中有个必须如何如何的标准,是它导致我们的不快。而改变这种情况只有两个办法。

(1)改变它。让每个人都按我们期望的样子做事,让每件事都如我们所希望的一般完美,这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因为社会并不会纵容我们的习惯或规则。而且,我们有这样的想法,别人也有。也许我们期待的生活正是别人的痛苦,于是矛盾产生了,你同样不会快乐。很多人所谓的改造社会,无非是希望地球按照自己所想的方式转动,让地球来适应自己,这可能吗?

(2)改变我们自己。假如我们终日把希望寄托在第一条上,极可能一生都会郁郁寡欢,因为曾有过很多人尝试去这么做,成功却未可见。但是却有选择第二种方法的人获得成功的先例。你可能会认为这近乎自我欺骗,但事实上改变自己并不表示我们要开始对世界忍气吞声或俯首听命,这是为了生存和改变社会的一种必要手段。毕竟改变社会是一个耗时巨大的工程,也是一个投资巨大收效却很难预见的工程,而且它极可能是一个不可能的工程,不仅你无法看到这个工程竣工的那一天,甚至连你的后代也看不到社会被你改造得很完美的那一天。这就像是绕着一个圆圈跑,希望有一天可以跑到终点一样——人最终只会疲于奔命,直至倒下。

一位皇帝统治着一个很富足的国家。一天,他徒步走到一个很远的地方视察工作。返回宫殿的时候,皇帝感到他的脚非常疼,因为这是他头一次步行出远门,而且所走的路都是崎岖不平的。于是皇帝下令把他以后要走的路上都铺上皮革,虽然这需要成千上万张牛皮,花费很多金钱。这时,一位谋士斗胆向皇帝建议道:“英明的皇帝,您没有必要花那么多冤枉钱。您只要割下一小块牛皮,包着您尊贵的龙足,就能够起到相同的效果了。”皇帝惊讶之余,接纳了谋士的建议,制作了一双“牛皮鞋”。

我们没办法把世界铺上地毯以利于我们行走,但我们可以穿上鞋,这样就能避免道路对脚的折磨。假如要让社会来适应你,而不是你去适应社会,那么你要付出的代价是很大的,结果还不一定成功。就如同这个故事中的皇帝一样,总想着把崎岖不平的路都铺上皮革,却不曾想过这会浪费多少钱,说不定最后还不能完全达到自己的要求。其实仅在自己脚上套上一双“牛皮鞋”,结果就完全改变。

事实上,想让自己来适应外界也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毕竟每个人从小到大都养成了自己所谓的“个性”。哪怕是个性和社会的冲突每天都会发生,但我们还是不容易被社会这个大熔炉所熔化。然而聪明的人却善于通过现实的镜子来理智地调整自我,并最终完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