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的真实》已出版二十年了,现在要再版,并改名为《唯止一心》。作为作者,个中原委还是要向读者交待一下。如此,算是“再版序”吧。
《原本的真实》一书出版时,社会上气功与特异功能大兴,这本不会让我动写书的念头。但一些所谓“出山”的大气功师们自称是佛家弟子、宗门传人,这就太过分了。于是动笔写了《原本的真实》,浅显地介绍了一下六部佛教经典,以厘清正道与外道之别。
社会是变化的,经典是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变化,我们对经典的解读也在“与时俱进”。当下,党和政府大力复兴国学,民众尤其是知识分子对佛教和禅宗也有了一个全新的认知。于中华崛起的新时期重温经典,这应该算是本书再版的原因之一吧。而把书名改为《唯止一心》,也是因为当下读者更需要知道的是如何习禅,而非辨清禅宗与气功之别。况且书中所介绍的六部佛经恰恰是习禅的入门知识,所以让佛家气息浓些,更能引起爱好禅宗和国学的读者们的兴趣,并希望有心者能依此走上“唯止一心”之正道。
那,“唯止一心”的出处何在?原为何意?
六祖在《金刚经·第六品》中批注道:佛与众生,唯止一心,更无差别。此心无始以来,无形无相,不曾生,不曾灭。当下即是,动念即乖,犹如虚空,无有边际。唯此一心,即便是佛。
这段话直译:佛与众生之别,就在于释迦牟尼修有“止念之心”(唯止一心),其他全无差别。“止念之心”从很早以来就存在,它无形相、不生灭、当下即是,你一动念想它就错了。它广大如虚空,没有边际。唯有这个“止念之心”,才可成佛啊(唯此一心,即便是佛)。
显然,六祖的“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正是建立在“唯止一心”基础之上的。从禅门里讲,“无念”是贯穿禅门修行始末的“宗旨”,马虎不得。而许多人修行得事倍功半,其原因多半就出在忽视这个宗旨上。正好,自《原本的真实》出版后读者们也提出了一些问题,可归纳为两大类,索性放到这里简单讲讲。一来可令读者更深刻地理解“唯止一心”与“无念为宗”,二来也免得这“再版序”枯燥乏味。
第一大类——如何做到“无念为宗”?
首先,要明白讲“唯止一心”“无念为宗”是方法论,而非本体论。比如六祖说“本来无一物”,就是让你别生妄念,“无一法可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嘛——这属于方法论,修行上的事儿;但六祖又说“何期自性,本来清静”,说到底,还是有“自性”这么个“一物”——这属于本体论,见地上的事儿。二者不可混在一起争论。
其次,既然“无念”作为方法论贯彻于整个修行的始末,那悟前修就要从有心入手,修到无心才是真修;见性后的保任就要从有心绵密起,何时这个心“化”了、“无”了(保任化无),才算是保任成功;“受用”也必从“有心用”入手,何时“无心用”(自性起用)了,才算是大道圆成。由此可知,所谓上上根器者,就是不自作聪明,敢于放弃理性而相信自性的人。也就是能做到本书“行为与心理”一章中所提到的“一实三大”(诚信、大悲、大愿、大势)的人。如此,才能真正落实“无念为宗”。
其三,万不可“等”。有的人认为既然机缘要等,那我就等好了。“等”是一种期盼、是一种带有情绪的心理活动,这里既有“我”,也有“念”。所以啊,大凡等来的,绝不是佛,而是魔。还有人听过德州棒、赵州喝的公案,于是总想着让师父喝自己一下,好使自己见道——坏了,有这么个心理预期,再怎么被喝也喝不出道来,师父喝东喝西也是“一喝不如一喝”。“懵懂传懵懂,一传两不懂。师父下地狱,徒弟往里拱”,惨了……
其四,无念,是自己的身心进入了一种状态(也可以说是一种境界,但不确切)。这种状态与“想成为某种状态”无关,而是真正地进入——这是实践之果,而非思想之花。比如直观现量、一愣、一惊、当下……这里你连“想”的工夫都没有,哪儿来的什么思想之花?不能说了。每个人都有过这种状态,诸位自己去品……
第二大类——禅宗是否要修?如果要修,该如何修?
宗下与教下一样,都需要修。教下的修主要是止观、四禅八定;宗下的修大家却都不太清楚,只知道《坛经》里六祖顿悟成佛,然后到猎人堆里过了十四载……
其实在六祖禅(有别于如来禅与祖师禅)里,有三个“双重性”,这正是禅门“修而不修”“教外别传”的关键。
(一)修悟双重性——修就是悟,悟就是修。比如“不思善恶,正与么时,那个就是你本来面目”;比如二祖回答达摩“觅心了不可得”,达摩道“为汝安心毕”——这里即是修,也是悟。反过来说,修靠它,悟也靠它(当然,见道尚须机缘,则是另一个话题)。
(二)止观双重性——也就是在你“不思善恶,正与么时”的当下,它既是止,也是观(这是宗下的大止观,不是教下的小止观)。玄觉大师对此解释得好:“惺惺寂寂是,无记寂寂非。寂寂惺惺是,乱想惺惺非”(见《永嘉禅宗集·奢摩他颂》)——这并不难,诸位一修自知。
(三)修用双重性——六祖禅讲究“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禅师们讲“大机大用”“重在受用”,其道理就在于把“禅房修”换成了“日常用”——此处,修即是用,用即是修,也叫“以用代修”。“饿了吃饭、困了眠”就是“日常用”的大写真。
“日常用”的具体方法主要有以下五种(细分还有很多,以后再说吧):
(1)凡是动脑子的事情,一定要认真——忘我即真;
(2)凡是为人处事之时,一定要真诚——和光同尘;
(3)时常进入惺惺状态——心旷神怡、清醒、惊喜、清新;
(4)时常进入寂寂状态——心无所住、没着没落、发呆、发愣;
(5)时常进入臣服状态——懂得敬畏,去掉“小我”换来“大我”。
教下总讲“体用不二”“定慧不二”“真如不二”。宗下讲什么?宗下讲依三个不二的双重性去生活、去工作……只要你“时用、常用、时常用”,“行处坐卧,不离这个”,渐渐绵密起来……总有一天你会于这五种状态中随缘应用、如去如来,游刃有余、任运腾腾……
祝贺你!
总之,禅宗之修不在形,而在心;修心的道场不在禅房,而在世间;“世间觉”不在怎么“修”,而在“真性自用”、“自性起用”的“日常用”……
体用体用,无用哪来的体?
无体哪来的自性?
无自性哪儿来的明心见性?
无明心见性哪儿来的智慧、佛法、艺术、美学与禅宗?
说得实在是太多了,就到这里吧……唯止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