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艺学与文化研究工作坊(2014)
- 首都师范大学文艺学学科
- 3882字
- 2020-08-29 04:50:13
三 青春家庭伦理剧的反思
青春家庭伦理剧在塑造以爱情为前提、以家庭和睦为旨归的婚姻家庭观之时,也暗示了幸福家庭的物质标准。从青春家庭伦理剧塑造的模范家庭来看,其更致力于建立一种和睦、宽容、体谅、温暖的家庭。在强调更完美的“美好生活”——情感的维系之外,着重强调了必要的物质前提和基础。
(一)青春家庭伦理剧的价值观实质——中产想象与物质主义
在中国,关于“中产阶级”(亦可被称为“中产阶层”)的讨论由来已久,从中国当代语境来看,主要是指一种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社会角色的总体性概念。在此我们采用萧功秦在《当今中国的中产阶层与知识分子》中对中产阶级下的定义——中产阶级是指“那些运用自己的知识技能作为软资本来参与市场竞争,并因此而取得竞争优势的人们。他们的教育背景,他们的审美趣味、生活态度与价值观念,一般而言比较精致化”。
纵观青春家庭伦理剧的内容,剧中的多数主人公一出场就已经被置于社会的中间位置,有着优越、富裕的物质生活。首先,从青年的生活环境分析,高楼林立、交通便捷、文化开放、竞争激烈的中国大都市是青春家庭伦理剧中青年生活成长的主要环境,而其管理者、设计师、律师、企业经营者的职业阶层意味着其脑力劳动的优越。同时,在呈现青年群体的生活背景时,其长辈的身份、社会地位常常也是衬托都市80后群体生活环境的依据。与80后一代的身份多样相比,年长一代多固定于社会地位较高、受人尊敬的行业中,他们或者是学校、国家企事业单位的知识分子群体,或者是多年叱咤商场的成功企业家。在对80后的父母的表现方式上,有明显的对中产家庭想象的痕迹。相较于《渴望》等电视剧热衷展现城市底层的人情冷暖,青春家庭伦理剧倾向展示城市中脑力劳动者的生活。这既为处于市民阶层的电视观众打开了窥视中产阶级生活的窗口,更营造了一种中产阶级生活才是“美好生活”的话语逻辑。虽然,有些电视剧起初刻意避免将自己的创作意图寄托在所谓的中产者身上,但仍不可避免地将一种对“好生活”的追求逐渐演化为对中产阶级生活的追求,以至于整部电视剧虽起于“平民”视角,却表达着奔向“中产阶级”的热望。
为了塑造并正面表现中产家庭的魅力与吸引力,青春家庭伦理剧通过互文的方式,集体建构了中产阶级生活的代表性符号——优越的社会地位、高档的住宅、亮眼的汽车、名贵的服装、时尚的配饰等,这些符号及其所象征的意义正指向了中产者的优越生活。虽然电视剧中每一个具有物质主义倾向的人物都会面临道德的谴责,但不难发现物质主义与消费主义的身影时刻游走荧屏,表达着对物质主义和炫耀性消费的渴望。因此青春家庭伦理剧在本质上传达着物质主义、享乐主义的价值观。
(二)青春家庭伦理剧价值观分裂的原因
青春家庭伦理剧婚恋价值观的分裂,正是当下社会矛盾心理的反映。首先,我国目前存在的多元价值背景为多种价值观并存提供了“土壤”。一方面,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始终是青春家庭伦理剧的价值观依托;另一方面,伴随着近代以来西方思想的涌入,我国20世纪前20年精神价值观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其既是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冲击,同时也丰富了国人的思想。中国当代婚恋价值观的形成,同样受到了近代思想价值观念的影响。“当代人直接的精神背景正是由近代以来的观念变革铸成的。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当代人生活在现代精神传统之中”。中国近代思想的变革,特别是在婚姻伦理道德方面的进步,在当下的国人婚姻家庭观中得到了体现,为当代婚姻伦理道德奠定了重要基础。改革开放后,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大众文化兴起,消费主义、物质主义思潮进入中国,对物质的推崇、对商品符号化的购买与消费,逐渐在国人价值观念中占据了重要位置。多种思想观念的碰撞、融合,形成了供多种婚姻家庭观发酵的土壤。
其次,青春家庭伦理剧的选材、主题如同文学作品一样,深刻地携带着创作者的价值观念与态度。在如何塑造青年婚姻,如何表现爱情、婚姻、价值、伦理等问题上,青春家庭伦理剧既要通过关注并反映社会热点而创作观众喜闻乐见的作品,又要表达自己的价值判断。然而,在青春家庭伦理剧的创作之初,创作者本身的价值观就带有矛盾与暧昧的特点,其一方面是对情感力量的推崇,一方面是对物质主义、消费主义的迷恋,甚至是对拜金主义的迷恋。因此为使二者共存,不得不采取“共赢”方式弥合这两种价值观的冲突。
最后,观众的期待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电视剧的拍摄路径和走向。尤其是在以市场选择为导向的今天,迎合观众的喜好、收视率高是青春家庭伦理剧的风向标之一。而就中国当下流行的价值观来看,情感至上与物质主义的价值观共存于观众的价值判断之中。青春家庭伦理剧对情感内容的深入挖掘、对两代人情感的温情展现、对青年恋爱情感的浪漫塑造,都迎合了观众在情感方面的期待。同时,其对充满中产情调生活的呈现,又从物质角度带给观众视觉的刺激与满足。
20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物质主义、消费主义的兴起,大众文化逐渐代替了革命文化,成为国人的重要精神来源,物质主义、拜金主义也获得了疯长的空间。因而,当下市民的价值观越发单一和浮躁,金钱日渐取代其他衡量价值的标准,成为唯一的价值判断准则。正如曾经引起舆论哗然的马诺的名言,“宁可在宝马车里哭,不愿在自行车上笑”,虽招来众人的批评,但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拜金主义、物质主义盛行的现状。文学家冯骥才提到的“当下社会太浮躁,太多人想发财”,同样表达了对当下国人这种价值观的担忧。因而,以宽敞的住宅、名贵的汽车、时尚的服装、令人艳羡的职业、灯红酒绿的都市为元素的青春家庭伦理剧,既运用了物品的符号功能呈现消费主义的观念,更在很大程度上迎合了观众对于物质主义的需求与幻想。在某种程度上,青春家庭伦理剧为观众提供了窥视中产阶级生活、评论中产阶级生活的机会,使观众在荧屏上获得想象性满足之余,明晰了自身的生活目标与方向。
然而,在观众与青春家庭伦理剧的交流对话中,观众也并非一味受剧中弥漫的物质主义、消费主义价值观,他们也时常处在青春家庭伦理剧的对立面,对其中所描绘的婚恋情节、生活伦理等方面进行反思与批判。因此,青春家庭伦理剧与观众的关系,始终处于对抗和论争之中。正是多种思潮的不断发酵孕育,深刻地影响着青春家庭伦理剧的创作者和接受者的态度,为了能够将两种价值观调和,创作者不得不采取共赢的方式,将弱者转化为强者,或者让弱者退出都市生活,促使焦虑与冲突在大团圆的结局中获得最后的统一。
(三)对青春家庭伦理剧的反思与展望
青春家庭伦理剧以80后、都市、恋爱、婚姻、伦理为标签,共同讲述了浪漫、波折又温暖感人的爱情故事。然而同质化、重复性地描绘的都市青年的婚姻生活,一方面为观众建构了理想生活的标杆,一方面也遮蔽了中国更庞大的青年群体的婚姻观念与状况。纵观2007年之后的婚恋题材电视剧,以都市80后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作品数量多、影响范围广。这种对都市婚姻生活的肯定性描绘,其实是对该群体之外的青年的否定性判断,是对其他不够浪漫、不够富裕的婚姻生活的否定性判断,其实质是对物质主义与消费内涵的肯定与推崇,使观众沉迷于这种电视剧所营造的理想生活。这种建构方式,不仅使观众更热衷于剧中的一些充满偶然性、偶像感、巧合性的故事情节,而且使电视剧彻底地远离了真实的社会生活。这与婚恋题材电视剧不断强调的提出问题、体现社会关怀、关注青年生存状况的初衷背离,更是对底层青年及其婚恋生活的排斥与否定。青春家庭伦理剧热衷于对都市80后青年人婚恋状况的书写,但是中小城市80后的婚姻生活却几乎从未得到关注和呈现。因此青春家庭伦理剧对都市80后群体的关注,其实也是对其他青年群体生活的忽视和遮蔽。
2007年至今,青春家庭伦理剧的数量有增无减。尤其是2014年上映的《新闺蜜时代》在模仿了《新结婚时代》《新恋爱时代》的剧名后,再一次引发“××时代”话题潮流。在审美上,青春家庭伦理剧更大程度运用了豪车、洋房、酒柜等具有视觉冲击和震撼心灵作用的影像,在观众面前炫耀着主人公极高的消费能力、夸张的性格语言和不俗的家庭出身,而镜头每一次对他们充满赞美的特写,都会使观众产生无以名状的窥视“快感”。2014年全年出现的青春家庭伦理剧几乎将豪车、名包、洋酒、都市、CBD的意义演绎得登峰造极,其对包装演员、营造生活背景的热衷程度,远远超过了其对剧情内涵的挖掘。
此外,青春家庭伦理剧在恋爱婚姻的问题上,对“夫妻和睦、长幼有序”的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开展了新一轮的冲击。例如热播剧《大丈夫》中老夫少妻的婚姻模式虽然遵循了恋爱自由、婚姻自由的逻辑,但是前妻为了女儿前来搅局,丈夫、前妻、妻子、女儿共处一室的格局着实令人侧目。之后,妻子的姐夫出轨、女儿的前男友爱上了妻子的姐姐等情节错综复杂,虽然增加了电视剧的看点,但是在两个家庭、两代人之间梳理不清楚的爱恨纠葛,令观众发出了“乱伦”的叹息。在新上映的青春家庭伦理剧中,恋爱和婚姻自由已经成为夫妻双方“不忠不信”的理由,虽然剧情最后大家各归其位,但是剧中对恋爱和婚姻中不道德行为的过分演绎,非但没有传达积极的婚恋观、价值观,反而在很大程度上引起了观众的价值迷茫与道德焦虑。
由此可见,标榜着青春、时尚、自由、励志、挑战的青春家庭伦理剧,在时尚的包装之下,越来越缺少对其内在价值观的深入思考与挖掘,使本身充满激情、生命力的青春元素,都成为消费主义、物质主义的载体。同时,随着80后群体的集体成长,其社会角色、生活角色也将不断发生变化,90后群体已经逐渐进入了“青春”时代,未来电视剧在“80后”和“青春”话题上,是保持现有的风格,继续沿着外表精致、内容空洞的道路发展,还是回归大众媒体承担社会责任、传递“真善美”的价值观的功能,仍然值得关注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