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本书主要内容分为三部分、十四章。第一部分“文本”,共七章,分别呈现实地调查乡村的时空格局和六类人生史;第二部分“阅读”,共四章,分别从经济、政治、社会和信仰的角度对“文本”中的经验材料进行结构化分析;第三部分“反思”,共三章,力图对“阅读”中的结构化分析给出“文化自觉”的省悟。

如此安排,缘由如下。

经验材料是经验研究说理的首要依据。夹叙夹议,有利于让材料紧随观点表述,但过硬的分析框架也可能会将原本具有整体性的材料碎片化。在这点上,本书有重整体经验的旨趣。不过,更重要的是,笔者想保持经验说理的开放性。经验于笔者,就像一本社会的无字之书,故称其为“文本”。后面的分析其实只是笔者的“阅读”心得。对“阅读”心得进行更深层的文化“反思”,同样也是某种自问。面对同样的“文本”,读者完全可能有其他的分析和设问方式。先摆出整体“文本”,或许可以让读者有更多自我“阅读”“反思”的余地。

简要勾勒出时空格局后,以六类人生史呈现经验,乃受《史记》启发所致。太史公著史,笔在人生史,意达之处既有个人命运、人生哲理,更有深层结构、春秋大义。在当代不同社会研究路数下,结构和行动者关系引发的论争很繁杂。以史为鉴,人生史其实是能动的人与结构互动的轨迹。人受制于结构,同时又在某种程度上改变结构,建构新的结构。以当代社会科学结构化的分析框架驾驭经验材料,固然已有成熟的模式可资参照,甚至像笔者这样的年轻学者实际上已习惯如此。但以人生史的叙述展开“深描”,然后附以结构化的解读和文化要义的梳理,应该也是一种有价值的探索。在这点上,跟诸多同仁一样,笔者深嵌在当代文化和学术框架里,实在不敢奢谈去接续某种传统,却痴信,某些特别的文字和表达方式更能让汉语读者心灵相通、心有戚戚焉。

先将“文本”以时空格局、人生史为主要内容整体呈现出来,然后再附上结构化的“阅读”和文化“反思”,笔者还有另外一个考虑,那就是期待本书能包容更多普通读者(由此,其文风也力求直白)。笔者希望受过中等以上教育者皆有可能理解其说理,或至少可阅读其中的“文本”。笔者完全无意否定高深研究,也不认为所有高深研究都可得以通俗化地呈现,却坚信应有相当一部分研究,既要有专业化水平的思考,又要有普通人可理解的表述。尤其是就人的社会和文化研究(人类学)而言,若只有一副“规范化”的冷面孔,满纸皆是只有少数同行才懂的“行话”,乃至作者都不知所云的“胡话”,那它们与其所聚焦的人们之间,将会何其隔膜!如此研究,又岂会真够“专业”“规范”?在这个意义上,或许我们还需要些迈向普通人的人类学。当然,笔者无法断定本书在这方面取得了几分成功(这只能交给读者去判断),唯愿作为一种迈向普通人的人类学尝试,它能给人带来些许真正有意义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