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重强制:乡村留守中的性别排斥与不平等
- 叶敬忠 潘璐 贺聪志
- 3224字
- 2020-08-29 03:21:20
前言
近2亿农村劳动力的乡城流动,为中国的城市发展和经济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已成为共识。由此引发的近2亿农村留守人口现象,也已成为学界、社会和政府共同关注的议题。在此过程中,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的“中国农村留守人口”研究团队自21世纪初就一直坚持开展相关学术研究,积极参与社会讨论,并努力为政府提供政策建议。
随着农村留守人口现象的不断发展和演变,我们的学术研究也在不断调整和深化。首先是研究对象的不断拓展,从农村留守儿童,到农村留守妇女和留守老人,再到农村非留守群体以及留守社区;其次是研究视角的转变和深化,从劳动力流动对农村留守人口的影响,到社会支持与留守人口的能动性、留守人口的政治经济学与女性主义,再到中国发展路径和模式的批判性研究。之所以有这些研究方面的变化,既是因为研究者通过不断学习与积累而对农村留守人口现象的认识有所加深,也是缘于劳动力流动与农村留守人口现象本身的变化。呈现给读者的这本专著,就是上述研究变化的体现。
自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乡城流动,其规模之大,前所未有,别国未有;其影响之深,难以想象,出乎想象。由此带来的整体社会结构和乡村共同体之大变局,是任何理论家,尤其是善于坐而论道的理论家,所难以解释清楚的。面对瞬息万变的现实,研究者只有抛弃预言家和冥想家的幻想与自负,放下身段,起而行之,到乡村变局中去学习、认识和思考。例如,在农村劳动力乡城流动的开始阶段,外出者大多为家计所迫,赚钱是其唯一目的,且大多为男性。现如今,外出务工已经成为农村青年人的成年礼和通过仪式;打工已经成为农村社区的主流文化;“城乡两栖”的打工生活已经成为农村青壮年的主流生活方式;大量女性外出务工;在很多村庄几乎找不到年轻人,尤其是离开学校的年轻未婚女性;凡留守乡村者,都有一个特殊的未外出之原因。这些乡村巨变,既为社会科学研究者提供了经验研究的机会,也对现实的学术解释提出了挑战,更为乡村共同体的瓦解和乡村生活方式的销蚀增添了风险。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发展”为主旋律,并通过30余年的话语体制,将之变成政府的目标、国人的信仰和社会的共识。时至今日,“发展”已经变成真正的“硬道理”,所有人都为之敬仰、为之狂热、为之献身。只要一踏入今日之乡村,我们就会深刻感受到无处不在的乡村躁动和乡村人口创业赚钱的狂热。这样的“发展”已经演变成“发展主义”,它是一种认为经济增长是社会进步的先决条件的信念,它坚信应该通过工业化、市场化和城市化的手段实现快速的现代化和社会转型。此时,以互惠为文化根基的乡村共同体、以农业为生活方式的农民、以退却方案为保障的乡村生产安排,在“发展主义”的洗礼中,越来越失去存在和合法性的空间。农村和农民的生产和生活被不断地市场化和商品化,农村人口无时不感受到经济力量的无声强制力。无论是农村的男性,还是女性,均逃脱不了这一巨大压力。因此,他们必须外出挣钱、养家糊口。但是,为了农村家庭的照料和生产需要,有人外出流动,而有人需要留守。在这一流动与留守的决策与安排中,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在中国社会,尤其是农村社会,长期存在无须言说的性别分工规范、父权制和从夫居的文化实践,以及家庭中心主义的约束,而这些又是加在农村女性头上的有声强制力。因此,若从性别敏感的视角来观视流动与留守背景下的农村人口,我们可以发现,与农村男性相比,女性承受着双重强制力量的挤压,一是针对所有农村人口的强制商品化的无声压力,一是专门针对农村女性的性别排斥的有声压力。这双重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现代文明社会中的性别不平等。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设计并开展了性别维度的流动与留守研究,目的是对劳动力流动与人口留守社会代价的性别分配进行分析,以揭示流动与留守过程中的性别排斥与性别不平等。我们组成了由19名研究人员参加的“乡村留守中的性别排斥与不平等研究”课题组,遵循团队研究的传统,多次组织团队研讨,充分准备设计,并于2013年1月在河南省固始县的6个村庄和新县的4个村庄开展实地调研。我们主要采用了质性研究的访谈法,并辅以问卷调查法。深度案例访谈对象包括留守妇女、留守丈夫、留守老人、非留守女性、返乡女性、村干部、县乡干部及妇联系统负责人等,小组访谈对象包括留守妇女、留守丈夫、留守老人、非留守女性,问卷调查对象为留守妇女和留守丈夫。实地调研获得了丰富、翔实的一手资料和数据。
本书所呈现的是该研究的主要成果,包括七个部分:第一章为研究介绍,包括研究背景、相关文献和研究设计;第二章是劳动力流动背景下的农村留守社区的整体图景;第三章是性别特异的留守生活与生命体验,尤其关注的是留守女性和留守丈夫;第四章是农村留守女性的能动性行动与策略;第五章对农村社区中的非留守群体进行了分析,揭示了非留守群体与社区整体劳动力流动的联系;第六章展示了农村社会支持的现状,并探讨了农村、农业与农民的未来趋势;第七章在有关留守人口和留守社区研究发现的基础上,对中国的发展模式进行了反思。我们希望本书可以为更加深入地认识中国乡村的结构变迁做出贡献,并为有关农村留守人口的研究增添新的学术视角和人文关怀。
本书是课题组成员历时近一年半的集体研究成果。“乡村留守中的性别排斥与不平等研究”由叶敬忠教授主持,参加人员包括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的教授、副教授以及博士、硕士研究生,他们是潘璐、贺聪志、张克云、汪淳玉、吴惠芳、刘娟、李华、冯小、宁夏、付会洋、屠晶、徐思远、张瑾、何明慧、王维、郁世平、胡鹏辉、覃志敏。他们均参与了实地调研和对定性与定量研究资料的整理与分析,部分成员参与了本书的撰写。在研究过程中,课题组还有幸与世界银行的社会性别专家帕特里夏·费尔南德斯(Patricia Fernandes)女士和中国国际扶贫中心的王小林研究员进行了讨论和交流。
我们关于中国农村留守人口的研究,多年来得到很多组织和项目的支持,包括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德国EED基金会、国际计划、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等,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每一次的农村实地调研经历,都会给我们留下难以忘怀的记忆;与农村人口的每一次际遇,都会令我们这些生活在城市的人再思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对于社会研究者来说,不知哪里还有比在中国乡村开展调研更为顺利的?在调研过程中,县、乡、村的干部不分白天黑夜、雪天晴天,带领我们走乡串户、访问农民,我们对他们的支持表示深深的感谢!而在任何一个村庄,那些农村人,无论男女老少,或在家操劳或在田间耕耘,或在路上行走或准备歇息,无不对我们的来访表示欢迎。他们放下手中的活,热情地端茶倒水,不厌其烦地与我们讨论每一个问题。他们把我们当成可以信任倾诉的人,向我们讲述其农村生活的经历和生命的体验,其中不乏无尽的隐忍和挣扎、难言的苦涩与无奈。一月的河南农村,风冷雨寒,雪飞路阻,在没有暖气的屋里聊过两三个小时后,浑然不知手脚冻麻,因为一个个苦守乡村的留守故事,让我们忘却了逼人的寒气。故事中,留守者每每遭遇无助而倍感孤苦,又常常强作坚强而撑托着等待亲人归来的家。此时此刻,任何听众都会潸然落泪。
在以城市偏向和乡村攫取为特色的中国繁荣发展背后,是那些外出漂泊的农村人,是这些留下守望的农村人,他们默默地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然而,这些代价并没有得到公正的认识和评价。恰恰相反,发展话语,正在以迅猛之势,不断制造出“贱农和离农”的真理体制,进而摧毁农民安身立命的物质基础和文化传统,从而为资本和现代技术腾出贪婪的空间。这个时代的乡村,已经不能承受养活乡村人口之重,或是因为整个社会不能承受富有乡村性的生活方式之轻。在将来的某个陌生时代,若我们的社会失去了另一半——农村和农民,我们的生活会意味着怎样的现代、怎样的文明呢?没有乡村和乡村文化的支撑,或只能悬于半空而不得下。而那些留在乡村的人,正是他们的苦守,抗击了现代化之伤,延缓了乡村性之殇。谨以拙作献给他们!
叶敬忠
2014年9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