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亚区域合作与中日韩关系
- 李廷江 石源华
- 2720字
- 2020-08-29 02:58:26
二 东亚共同体与中国的关系
中国作为一个有全球影响的亚洲大国,在东亚区域合作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这一方面是因为中国的面积广大、人口众多,决定了如果没有中国的参与,东亚区域合作便不可能形成大的规模;另一方面是由于改革开放使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从而对东亚和全球的发展产生着日益重要的影响。这一点在1997年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以及近年发生的全球金融危机之后更为明显。当然,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也离不开东亚。中国重视东亚区域合作,愿意与东亚国家以及世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的合作互利关系。中国希望通过合作,促进东亚和世界的和平与繁荣,同时为自身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应当指出,中国无意去争夺东亚区域合作乃至未来东亚共同体建立过程中的领导权。中国一贯主张“国家无论大小、强弱、贫富,都应当作为国际社会的平等成员参与国际事务”。虽然近年来中国的国际地位和作用迅速增强,但中国决不会走上“称霸”的道路。这不仅是由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决定的,而且是由中国的现实利益和长远利益决定的。与世界各国携手,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已成为中国长久追求的目标,这是符合中国现实利益、长远利益的唯一正确选择。当然,尽管我们一再强调不称霸,我们谋求“和平崛起”,但东亚国家仍然对越来越强大的中国感到不安,他们担心对中国经济产生依赖并害怕在政治上受控于中国。因此,强调构建“和谐世界”“和谐东亚”,用实际行动消除“中国威胁论”的负面影响,应当成为我们持之以恒的长期任务。中国应始终作为东亚国家中平等的一员,积极投身于东亚区域合作,与东亚各国建立平等、互信、互惠、共赢的合作关系,并在此基础上为未来东亚共同体的建立做出努力。未来的东亚共同体也不一定需要一个领导者,就如同今日的欧盟那样,其“执行主席”可以由各国轮流担任,各国之间都是一种平等协作的伙伴关系。具体地说,未来的“东亚共同体建设不是旨在建立一个具有超国家管理职能的地区组织,而是在发展各国共同或共享利益基础上,构建新的地区关系和秩序”。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与东盟FTA的创建为东亚区域经济进一步整合提供了范例,同时也吸引了日、韩等国更加关注东亚的大市场,并提升了它们推进东亚共同体进程的愿望。于2010年1月1日启动的中国与东盟FTA,体现了中国睦邻友好、推动区域发展的诚意。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可以让中小国家享受到实惠,而东盟国家也能切实地感受到只有东亚区域整体发展了,它们才能繁荣。中国与东盟FTA的范例为未来中日韩FTA的建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实践证明,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加速的新形势下,各国的联系和交往日益密切,各国的命运也越来越紧密相连,休戚与共。倘若一国只考虑本国的利益,而不顾及其他国家和本地区的共同利益,那不仅会增加与别国的摩擦和冲突,而且也会损害自身的利益。各国只有坦诚相待,互相谦让,利益互补,追求共赢,才能最终实现融合和一体化。
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引起世人注目,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中国从未像现在这样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兴建高速铁路、连接中西部偏远地区的新建公路、桥梁以及能满足各种生活需求的现代化城镇等。中国13亿人口的大市场和蓬勃兴旺的现代化建设浪潮给东亚国家带来了极大的机遇。中国已经成为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而越来越多的日本企业也将中国作为生产基地,中国也已成为东盟第四大贸易伙伴,东亚国家在经济上对中国的依存度日益加深。尤其在全球尚未走出金融危机阴影的形势下,东亚国家要摆脱经济困境需要中国的密切配合,而中国也可以在振兴东亚经济、促进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中国积极参与和促进东亚区域合作,对中国也是有利的。首先,中国与东亚国家可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中国和区域经济共同发展与繁荣。其次,未来东亚国家结成更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后,可以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足以在激烈的世界经济竞争中与欧盟和北美两大共同体抗衡,改变目前东亚处于涣散而陷入被动的状况。最后,通过合作可以增强东亚国家的相互理解和信任,消除误解和猜疑,降低发生冲突的风险,缓解危机,促进东亚区域的和平与稳定。
尽管中日韩三国以及东盟十国的文化各有特色,但长期以来东亚文化却是以来源于中国古代的儒学思想为基础的。儒学思想中所倡导的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立德、立功的事业追求和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以及集体优于个人、崇尚和谐、重义轻利等价值观至今在东亚文化中仍具有较强的生命力,这是东亚各国可以找到基于历史文化渊源而产生的共同点。这一共同点可以使东亚各国在推进区域合作、构建东亚共同体的过程中增进感情和凝聚力。20世纪后期,继日本之后,韩国、新加坡、中国等东亚国家相继兴起,向全球显示了以儒学思想为基础的东亚文化不仅可以实现现代化,而且可以开创不同于西方的另一种现代化模式。
尤其是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模式吸引了全球和东亚国家的目光。在全球金融危机肆虐的2009年,世界经济总体下滑了2.2%,而中国经济增幅却达到了8.7%,在全球可以说是“一枝独秀”。中国改革开放后取得的成就及其发展模式的出色表现,引发了许多国家的思考。中国发展模式是在政府强有力的领导下实行市场经济的模式,这与信奉新自由主义、强调放宽限制和推进企业民营化的西方发展模式有所不同。高度集中的中国发展模式将国家力量与市场力量融合在一起,政府凭借国家的力量制定经济规划,确立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并有效地动员和配置各种资源,从而推动经济高速增长。这一经验在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市场机制尚不发达的发展中国家尤为重要,因为“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可以将有限的资源用于国家的发展战略,“集中力量办大事”,国家意志易于变为一种自上而下的全民运动,可以使国民经济得到超常规的发展。中国发展模式的优势还在于它“高效率”,对出现的挑战和机遇能够做出及时有效的反应,特别是在应对诸如地震、金融危机等突发性灾难事件时,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形成社会整体动员机制处理危机。中国发展模式还可以避免西方民主政体由政党更替所带来的政策变化和波动的影响,保持国家政策的稳定性和连贯性。当然,中国发展模式本身还不成熟,也有欠缺之处,例如腐败、民营经济发展不充分、贫富差距等。中国发展模式在融入东亚区域一体化进程中也应汲取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克服弊端,不断地加以完善。
未来中国和整个东亚区域共同体倘若成功,将向世界证明以儒学思想为基础的东亚文化不仅可以吸取西方现代化的营养,更重要的是东亚文化自身所拥有的深厚的历史底蕴及无穷的活力和创造力,其强调的社会秩序、纪律、家庭责任感、勤奋工作、集体主义、节俭以及和而不同等价值观,形成了东亚文化的特殊力量。东亚文化正以自身的优势为世界文明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