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审美、艺术和享受,原本是联系在一起的。农民看着绿油油、黄灿灿的庄稼地,牧民看着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景,总是充满着喜悦。手工艺人,也具有半艺术家的性质。他们制作物品,在制作中充满着愉悦,欣赏着自己的制成品。在现代艺术观念形成以前,一件作品并没有由于被认定为艺术品而得到欣赏。制作者在制作时愉悦,接受者也分享这种快感,这就够了,与它是否被认定为艺术品无关。

机器和资本,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大规模生产剥夺了这种生产的愉悦,形成了生产、创造和审美三者的分离。对生产效率的追求,使得生产过程的愉悦被牺牲了。人成了生产机器中的齿轮和螺丝钉,只是有时比铁制的齿轮和螺丝钉更有效而已。赤裸裸的功利性追求,原本总是有一点忌讳,这时被明白地提了出来。资本的运作,消除了原本笼罩在一些职业上的灵光,“它把医生、律师、教士、诗人和学者变成了它出钱招雇的雇佣劳动者”(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语)。不仅如此,它将所有劳动者对他们劳动过程和成果的享受都剥夺了。对于一位劳动者来说,重要的不再是他的生产过程和他所生产的东西使他感到快乐,而是他的劳动成果所换来的金钱使他有可能去购买快乐。

出现于18世纪的现代美学和现代艺术观念,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形成的。现代美学的一个核心概念,是审美无利害。从世纪之初的夏夫茨伯里,经鲍姆加登,到世纪之末的康德,这种思想逐渐成熟,成为一种现代美学体系的基石。在功利主义盛行的时代,辟出一个领域,给心灵一个住所,这是美学形成的一个理由。几乎与此同时,现代艺术体系和现代艺术观念也出现了。现代艺术体系,指18世纪中叶夏尔·巴图所提出的将诗、绘画、音乐、雕塑和舞蹈包括进来形成一个“美的艺术”的体系。夏尔·巴图的体系在经过修正后,被《科学、艺术和工艺详解百科全书》采来作为所依据的概念框架的一部分,后来在康德的《判断力批判》中,与美、崇高等概念结合起来,成为美学体系的一部分。现代艺术概念,从夏尔·巴图将这些艺术门类归结为单一的原理,即“模仿”以后,被人们不断修正,形成了对艺术本质的共同追求。由此,艺术与工艺被明确地区分开来。这样就确定了,一些人制作的物品是艺术,而不是工艺或其他工业制成品,确定了一些人的活动是艺术活动,而不是生产活动,也确定了一些人是艺术家,他们是与普通人不一样的一个特殊人群,他们依据着与普通人不一样的原则而生活,对他们也要依据与日常生活不一样的原则来看待和欣赏,并用别的原则来与他们交往。

当艺术生产与工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界限被明确分开来,艺术依赖于一系列相关的体制而得以确立的时候,在社会生活中同时发生的,是劳动与享受,工作与业余,上班与下班的分离。在这种情况下,艺术就成了工作之外的时间的填充。艺术要提升业余生活的品位,用美来克服庸俗,成为宗教消退时代的宗教,感情缺失时代的感情的寻找和制造者。这是一个巨大的社会设计的组成部分。艺术不是生活的一部分,但生活又需要艺术,这时,艺术就成了生活的滋补营养品,让生活的片面化得以缓解。人没有艺术也是可以活的,但有了艺术,就会活得更好。

消费社会来临,带来日常生活审美化,推动了一种艺术走向生活的倾向。这里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产业的艺术化,即产品不再只是满足生活需要,而且以其外观满足审美的需要。通过时尚产品的制作,使消费符号化,成为财富和品位的象征。二是艺术的产业化,通过大规模生产,廉价的复制,利用新媒介的广泛传播,就使艺术改变了过去的性质,造成了制作者和接受者的脱离。

在这种情况下,迫使原来意义上的艺术面临两个选择,一是消亡,二是成为生活的救赎。在一个“产业艺术化,艺术产业化”的时代,实际上消除了美与日常生活的距离。这时,如果艺术还想在社会生活中起某种作用的话,只有一种办法,这就是宣布艺术化的产业只是产业,产业化的艺术不是艺术。艺术要别有一种追求,要针对生活的现状发言。这里,艺术与美分离了,艺术是生活的救赎,是解毒剂。它不再是滋补的营养品,而是医治社会之病的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