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武术研究报告(No.1)
- 戴国斌 王立峰 朱东 张云崖
- 4字
- 2024-12-20 22:45:48
一 总报告
中国武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摘要:本报告综述了文化中国、健康中国背景下武术研究在历史、文化、教育、社会发展与国际传播、竞技训练与比赛、段位制、标准化、传统养生与健康促进、民族民间体育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动向,并以太极拳发展为例归纳了对河南、江苏与福建等14省市7020名习练者展开的专题调研结果,最后总结了武术未来发展的六方面趋势。
关键词:武术 传统体育 民族民间体育
近年,伴随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文化中国、健康中国成为时代命题,中国武术研究也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服务健康中国建设、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展示中国国家形象中不断深化,推进了中国武术的发展。
一 研究的新热点与新进展
近期武术研究的热点有武术历史、武术文化、武术教育、武术社会发展与国际传播、竞技武术、武术段位制、武术标准化、传统体育养生与健康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等。
(一)武术历史研究
史学是学科建设的基础,近期武术历史研究形成了“史学方法、研究思路、拳种、典籍、地域武术史、武术人武术思想”之热点。
第一,在史学方法上,口述史已成为武术历史研究的新方法,也从学术规范和研究范式上取得初步成果;另外,话语分析、历史人类学成为武术历史研究方法的新尝试。第二,在研究思路上,“从武术历史发展文化实践中寻找中国武术本土话语”正在成为武术历史研究的新思路,概括武术历史经验成为武术历史研究的新任务,并形成“格拳致知”等成果。第三,在拳种研究中,研究了张三丰、戴龙邦等武术历史人物,梳理了广东蔡家拳等区域拳种源流,考辨了梅花拳等拳名,形成了“用逆向工程思路寻其文化逻辑起点,借助拳种形成发展的文化生态发现其文化基因,通过具体的武术人研究其文化个性的确定、形成、发展”等拳理研究新思路。第四,在典籍研究中,整理了明代武术典籍,解读了《剑经》等文本,分析了拳经秘籍《九要论》所蕴含的武学思想、《清稗类钞》中的少林武术,总结了近百年少林武术研究特点。第五,在地域武术史研究中,以村落视角研究了广东五邑侨乡武术、桂东南州珮武术、福建省屏南漈下村武术、山东郓城县孙庄武术,以断代史视角整理了先秦齐鲁武术、近代江苏沛县武术。第六,在武术人武术思想研究中,一方面举办当代武术家武术思想研讨会,如上海体育学院2011年12月7日举办的“传统武术传承与发展暨蔡龙云武术思想研讨会”、2016年7月16日举办的“张之江生平专题展暨武学思想研讨会”、2016年11月21日举办的“第五届申江国际武术学术论坛暨蔡龙云武术思想研讨会”,北京体育大学2015年11月7日举办的“张文广先生武术教育思想研讨会”,成都体育学院2016年11月16日举办的“郑怀贤武学思想研讨会”;另一方面推进了古代武术人物研究,如明代武术家程宗猷,清康熙壬辰科武探花、御前侍卫杨炳。
(二)武术文化研究
武术文化研究一直是研究的重点。近年人们聚焦武术文化特征,呼应非物质文化遗产(下称“非遗”)保护与传承之实践,开辟了武术“复合文化”研究新视角。
第一,在文化特征研究中,人们从独特的地域特征、鲜明的美学特征、文化奇观的拳种出发形成新热点。首先,地域特征宏观层面的研究有甘肃武术文化、沧州武术、元至民国时期的青岛武术的研究,并初步建立了地域武术研究的范式;其中观层面,“津门武术”“京师武术”的地方叙事成为新尝试,“武术之乡”成为研究新热点;其微观层面研究将村落武术作为新窗口,分析了其中包含的“身体构建与精神构建”的两部分治理内容,指出村落武术所具有的乡土性。其次,武术美学研究近年主要集中于“理论的探讨、特征的归纳、影视美学的分析”等方面。其美学理论探讨,不仅从多维解构了暴力美学,将其导向“以人为本的生命关怀”, 而且从崇尚和谐的生态文化出发,认为“武术美是一种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知、体知之境,表现为写意性”。其美学特征研究,不仅从运动方式进行归纳,而且分析了象形拳的仿生美和武术翻译美,分析了武侠片动作暴力美学的教化作用、伦理色彩。最后,从“拳理和拳技研究”推进作为文化奇观的拳种研究。其拳理研究或由具体拳种入手,如形意拳的整体性发力原理,或从整体观出发,认为拳种的单位是拳势/拳路二元结构等,并提出“以逆向工程考察拳理的生成、发展、定型”的研究新思路。其技术文化研究以“标准化、差异化、异化”为主题,以推进中国武术传承和发展为宗旨,得出“武术标准化是武术现代化、规模化以及国际化发展的要求,是各级学校普及推广武术的必由之路,事关国家文化安全,涉及竞技武术和传统武术”等结论;武术差异化方面,“传统武术脱胎于军事武艺”,不仅在散打上以“真实的对手”保留了军事“真实的打”,以套路“单练的想象性对手、对练的虚假性对手”形成了“审美的打、伦理的打”,升华了军事技击,而且以拳种间差异化发展策略,形成了武术技击范式千姿百态的文化成果;武术的异化现象,不仅反映了文化融合,还有引发文化迷失和认同危机的可能,应复归武术本真、关注拳种的技法研究。
第二,非遗文化研究面对“保护哪些内容、怎么保护、如何传承”等现实问题,形成“非遗主体、非遗本体、非遗传承”研究焦点。首先,非遗主体研究集中于传承人的界定、保护与管理,提出“自然人”“技术能人”“公众能人”,以及基于中国话语的“儿子与弟子”和“三千弟子与七十二贤人”等类别,区分为“社会、家族、行业以及学校教育”传承人的类型,认为应本着“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并重”的原则,以精细化、科学化为目标,建立信息库和搭设平台,形成官方和民间二元化的传承人评定体系。其次,非遗本体的研究鉴于“本真性”是非遗评定最基本的原则之一,面对名利驱使下出现“伪本真性”“去本真性”趋势,应回到非遗发生发展的场域中,从“生态学”视角、“有形”与“无形”两方面,在“役物”与“格物”中重审武术非遗本体,将习武共同体作为保护对象。再次,武术非遗传承研究认为“武术传承即记忆、记忆即传承”。最后在梳理“重保护、轻传统、制度乏力”的问题之余,提出了“拓展传播空间”“融入教育场域”等思路,以及“市场化发展、产业化促进、休闲旅游带动、网络化推广、信息化评价、互联网+思路”等路径。
第三,复合文化研究将武术视为诸文化复合体。首先,不仅从“武术本质(定义)”出发深化了武术文化内涵的探究,形成了对象悬置论、本质模糊论、社会需求论等观点,并将武术的定义概括为“对手的文化复合体”,而且从武术与传统文化入手推进了武术文化外延的分析,构成了武术的人文景观、主体性表达、伦理责任、养生技术与进阶程式。其次,武术思想研究,就宏观层面对伦理思想、美学思想、养生思想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如近代武术思想、明清武术思想等断代思想史;微观层面关注“人”和“拳种”武术思想,研究了孔子、戚继光、颜元、孙禄堂、向恺然、李小龙等武术历史人物,举办了一系列当代武术家武术思想研讨会,推进了“人”的武术思想研究。最后,认识到武术门户的性质是“认识武术的桥梁、理解武术的窗口、推广武术的载体,武术发展的阵地、武术繁荣的景观,武术的组织、武术人的家”,分析了近代以来武术门户备受非议的原因系“社会精英‘强国强种’公开武术的需要与门户武术‘秘不传人’传统的冲突,社会精英对武术人才工业化批量生产的期待与传统武术‘谨慎收徒’生产方式的矛盾”之后,走出了“培养革命力量、改造国民身体、增强人民体质”的现代转型发展之路。
(三)武术教育研究
武术教育是武术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程度上也反映武术发展的程度。近期武术教育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学校武术教育现状、武术教育理念与发展战略、武术教学研究”等方面。
第一,学校武术教育的不平衡性。基础教育的不平衡性表现为“开课学校、教学内容、学生性别比例”的两极分化,普通高校的不平衡性为“新与旧、德与艺、道与术”的后者甚于前者,高职院校的不平衡则是“重实践轻理论”。
第二,将武术价值细化为“教育、竞技、自卫、健身、医疗、审美、娱乐、经济和社会交往”等价值,不仅需弘扬武术精神中的“忠、义、信、勇”,深入挖掘传统武术文化传承的仪式化认同,继承“格拳致知”的历史经验,认识武术“由制人而制己”伦理化发展形成的武德文化奇观,将武德作为学校武术教育的起点与抓手,而且须吸收外国经验推进武术教育的现代化建设,认识其“全人”教育的逻辑起点,涵盖生理、心理、社会身体各方面的育人路径,以及“生命性、具身性、身心统一性”的意蕴。不仅要将武术教育视为国运昌盛、国脉传承的基础,从“激发运动激情,奠定身体基础;优化课程内容,构建系统知识;发掘竞赛价值,塑造人格品质;融入孔子学院,传播武术文化”出发承担助力国运昌盛的责任,而且应发掘中国武术“生理身体、社会身体、心理身体”教育之经验,推进中国武术教育本土话语理论体系的建设,坚持中国武术“以拳为物而格,以武之德的养成和拳之艺的继承创新而致知”的“格拳致知”的教育道路。
第三,学校武术课程设置应坚持“继承与创新、简易性与系统性、统一性与多样性、健身与技击、尚武精神与爱国主义”相结合的原则,武术教学内容的选择要处理好社会需要、学生个体、武术学科要素的关系,以“强化套路,突出技击,保质求精,终身受益”的理念、“一校一拳,打练并进,术道融合,德艺兼修”的思路,实现“强身健体、防身自卫、修身养性、立德树人”的武术教育目的,形成包含“武术参与、武术技能、健康状况与体能、武术认知、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因素在内的指标体系,进一步认识武术学习不可缺少,且为提高武术学习效果重要抓手的缄默性知识,促使中国武术形成以生理身体“外形-内劲”的体态认知为先导、以社会身体“同伴-对手”的人际关系认知为中介、以心理身体“谨慎-勇敢”的情绪自控认知为目标的教学方法系统,以“禁止重击”理念促进校园武术散打的健康发展。
(四)武术的国内社会发展与国际文化传播研究
作为武术发展重要内容,近年来武术社会和国际发展研究形成传统武术、竞技武术、学校武术及武术国际化发展等方面的新热点。
第一,传统武术发展研究的焦点为断代史、功能演进、现状对策等。断代史研究以文献和考古史料为基础,分析了先秦作为国之大事的武术、汉唐武术成为国家和民众的重要娱乐形式和文化交流手段、两宋民间武艺的新发展、元明清武术的社会发展、民国以来武术的现代化转型。功能演进发展表现为“身体技术-身体艺术-身体文化”三层面特征和拳种“击有其术-舞有其套-演有其理-拳有其派”的发展历程,于个体具有“生存-生命-生活”的教化意义,在新中国组成“病夫抗争”框架集体记忆之光谱。现状对策研究面对“人去艺亡”之窘况、武术域内域外发展的反差,提出了如标准化发展、“互联网+”等对策。
第二,竞技武术发展的新研究表现在演进、战略、批评等方面。其演进研究集中于套路、散打、推手等竞赛规则的变迁和探讨,技术和选材等的革新研究,竞技武术发展理论的探讨。其战略研究主要集中在奥运会战略、全面健身战略、品牌战略、国际化推广战略、市场化及职业化战略等。其批评研究反省了“标准化、武术入奥、文化缺失”等问题。
第三,学校武术发展研究从发展历史、发展现状、发展策略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其发展历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先秦贵族教育、宋明书院教育、近代以来学校教育三个场域,其现状表现为“边缘化、乏味化、重术化、乏力化”四方面发展困境,其发展策略为“标准化、回归文化、武术教改”。
第四,武术国际化发展研究从发展的思考、历程与现状的分析、发展理念与策略的规划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其发展思辨研究认为,武术国际化是“时代发展的新课题、文化交流的新使命、哲学思辨的新论域、发展路径的新探索”,武术国际化是当地人动用本国有关知识理解中国武术的过程,其成果是当地人形成了关于中国武术的视觉记忆和身体记忆。其发展历程与现状研究,勾勒了传统中国、现代中国的武术国际化简史,指出了武术国际化的国际背景,分析了武术国际化发展现状及困境,提出了五个方面的发展理念及策略。
(五)竞技武术与武术赛事研究
竞技武术,作为武术现代化的产物,现已成为武术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竞技武术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于基本理论研究、科学化训练研究、赛事研究等。
第一,基本理论研究梳理了竞技武术“由表演而比赛,由比赛而系统”的发展历程,总结出“规范化、统一化、创新性”的特征,审视了竞技武术与传统武术的关系,反思了武术入奥,提出了标准化建设思路,以及完善竞赛规则的设想。
第二,科学化训练研究确立了竞技武术的核心竞争力,提出了构建套路“劲力、节奏”评价指标的新模型、重塑对练套路武德文化等建议,围绕垂直旋转类难度动作及对应的连接难度展开了研究,研究了套路运动员的运动损伤,对不同武术项目击打效果进行了运动生物力学分析,从体能、运动心理、技战术运用等方面研究了散打科学化训练。
第三,竞技武术的赛事方面,在近代社会精英认识其“民族雄飞之道”作用后,出现了张之江和褚民谊“比打(散打)还是比演(套路)”的纷争,其意义是拉开现代武术发展的序幕,改变了武术界的传统思想,开启了武术赛事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开创了武术社会化传播新模式,促进了现代化武术人才培养,启动了现代武术竞技化生产之旅。当下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下应将我国武术赛事由过去以官方主导的综合赛事过渡到对体育和商业两种赛事类型的新探索,并最终形成协会、企业、官方三者共同参与,“体育赛事、商业赛事、文化赛事”共同发展的并存共生赛事发展模式。
(六)武术段位制研究
段位制是推进当代武术新发展的重要举措,段位制研究在《武术段位制推广十年规划》颁布后,从现状研究、比较研究、推广研究等方面形成武术研究的新热点。
第一,在现状研究中,人们认为应站在文化制高点,继承传统武术的“练打结合”传统,构建体现拳种特征的段位制技术体系,从“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协调体育与教育部门,整合高校与武术团体”等方面完善管理,从“设立锻炼年限、技术与理论、人品与贡献”方面完善考评内容,从“发挥基层考试点的创造性,调动武术团体和锻炼者的积极性”方面完善考评办法。
第二,在比较研究中,根据韩国跆拳道、日本柔道和空手道在形成段位晋升制度后成为奥运会正式竞赛项目的事实,人们认为武术段位制应“强化礼仪规范的个人修为,实现打练结合的考评,增设功力考核,加大进入学校的力度,完善段位制系列教程”,完善武术段位制技术系统和考评体系。
第三,在推广研究中,鉴于存在的“考评机构分布不均衡、宣传手段单一、段位制师资欠缺、教学效果欠佳、考评和申报次数少、申报程序复杂”等问题,应“发挥媒体与舆论导向作用,将段位制视作商品而提高服务消费者的能力,纳入各级学校的教学计划,加强师资队伍培训”。以孔子学院、各国协会、中国驻外机构为阵地,开展项目展示,加强推广骨干的培训,建立培训中心,举办考试或比赛。
(七)传统体育养生与健康促进研究
近年传统体育养生研究形成“历史研究、文化研究、传承与教育研究、国际传播与推广研究、健康促进研究”等新热点。
第一,从“源流与机制、不同时期发展、历史人物养生思想”方面推进了传统体育养生历史研究。人们认为,“传统体育养生、气功”等概念均源自古代“导引”概念,其技术源于原始舞蹈,其机制是知识阶层服务于“帝王长生、自身修身、大众卫生”的联动发展,其历史发展萌芽于先秦,定型于宋代,明代以后影响武术的练气与内练。人们还概括了王船山、颜元等的养生思想。
第二,从“典籍的养生观念、地域特征、武术养生思想、健身气功文化内涵”四方面推进了传统体育养生的文化研究。首先,人们认为《黄帝内经》等典籍奠定了我国体育养生实践的理论基础,道家与儒家共同塑造了东方“身心一元”观,形成各具特色的身体观和文化实践系统以及“防重于治”的“治未病”传统。其次,认为西北地区传统体育养生与少数民族和宗教相关,具有鲜明的宗教色彩和浓厚的道德教化特征,形成集养生、保健、健身、表演为一身的体育文化模式,记录在壁画、书经之中。再次,武术养生将技术教学视作治病过程,建构了其“病历系统”,并从“天行健”和“地势坤”形成了武术养生“动与静”的锻炼方式,树立了“神形兼备”的锻炼目标,也在受养生影响形成“内外兼修”特点之后反作用于养生专家的“武医结合”。最后,人们认为健身气功文化以“天人合一”为理念,追求“意与形、意与神、意与气”的统一,有助于改善人的身心状态、优化人际关系。
第三,以全民健身和学校体育为主题对传统体育养生的传承与教育进行了研究。首先,人们认为,传统体育养生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可以满足不同阶段身体的锻炼需要,具有推广和普及的基础,是民族体育生存、传承、文明共享的根本。传统体育养生的传承与教育可以“中和运动养生论”和“反常态养生论”为指导思想,以“整理具有本土色彩、以休闲为核心的全民健身项目体系”为发展目标。其次,针对当前积极探索养生课程的实践,提出了强化文化观念等建议。
第四,从目的与意义、内容与路径两方面展开了传统体育养生国际推广的研究。在目的意义研究中,提出传统体育养生的国际传播与推广,可提升我国体育养生国际化程度和传播影响力,丰富孔子学院传播中国文化的方式。在内容路径研究中,人们提出应以“文化魅力和技术优势”为内容,以“发挥在华留学生群体和形象大使或代言人的作用,搭建互联网平台”为途径。
第五,聚焦中老年人群的慢性病,以“调查研究、实证研究”为方法推进了传统体育养生的健康促进研究。一方面,中老年人具有较高的健康需求,强烈需要专业性的健康指导。另一方面,传统体育养生可改善中老年人的生活,对糖尿病的康复、帕金森病的早期干预具有积极作用。
(八)民族传统体育研究
作为历史积淀的文化心态、社会生活的组成部分和民族标识的民族传统体育,近年其研究聚焦于历史文化现象、保护传承、产业化发展三层面。
第一,历史文化现象研究主要集中在“起源和发展历程、文化成因、特征价值及功能”三方面。首先,起源和发展历程研究在“民族传统体育随人类社会发展而发展”的命题下形成生产劳动和生活节律说、军事训练说、原始信仰崇拜说、种族繁衍说、经济活动说等观点,在“地理环境、社会结构及人文生态为民族传统体育形成基础”命题下形成自然经济说、宗法血缘社会说、精神生活与哲学说等三种代表性观点,而且将其历史发展划分为“古代内部自在发展、近代冲击回应发展和现代复兴发展”三个阶段。文化成因研究,类分了民族传统体育的地域性、民族性、生产性、生活性、封闭性、认同性、娱乐性等多样性,分析了民族传统体育“物质、制度、精神层面”的文化内涵,并将其成因归纳为道德观、血缘家庭生活、和为贵思想、传统哲学观念、传统审美意识、宗教思想、传统思维方式等。特征价值及功能研究,从民族性、文化性、娱乐性、多样性、地域性、传承性六方面概括其特征,从历史、人文、社会、审美、健身五个方面提炼其价值,从文化传承、人文教化、健身娱心、精神激励、民族凝聚分析其功能。
第二,保护传承研究集中于生存空间、保护、传承(播)三者。其中,人们将“文化多元性、全球一体化、文化融合性”作为非遗保护传承的生存空间,从国家政策、学术研究两方面梳理了非遗保护现状,提炼了“本真性、整体性、解读性、持续性、传习性、主体性、信息性”的非遗保护原则,区分了传承空间“家庭、学校、社会”,传承内容“器物、制度习性、精神文化”,影响因素“内因、外因”,传播模式“境内和域外”之别,分析了其研究的转向。
第三,产业研究从内涵、开发、支持体系与战略等方面展开系列探索。其内涵研究分析了概念,指出了分类及特征,将其个性定位为“文化产业化面向、体力密集型属性、环保绿色”。其开发研究,从其独特使用价值出发将其特性概括为“文化生态性、产品无形性、生产消费同步性、投资开发经济性”,指出其市场定位的产品、形象、消费者、发展途径等维度。其支持体系与战略研究,提出包括“政策环境、经济环境、法制环境、文化环境、产业环境、人才环境”的支持体系,以及“创新发展、品牌推进、国际化发展、项目带动”四位一体的战略选择。
二 从中国梦看武术发展趋势
在中国“走进世界舞台的中央”的过程中,其“文化传承工程”“一带一路”等建设为中国武术提供了发展的新机遇,提出了发展的新愿景。
第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程”背景下武术发展的新使命。作为理论自信、道路自信、文化自信、制度自信的中国,需以国民文化认同、文化自信作为基础,大力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程。因此,一方面,如何认识武术发展与中华民族文脉传承的关系,深入探索武术所承载的中华文化精神,鲜活体现武术所表达的中华文化风采,实现武术发展与中国国运昌盛的同呼吸共命运,即将成为新时期武术发展的新课题;另一方面,如何“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构建武术文化传承系统,发挥武术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建设中对国民心理底色和精神状态的作用,培育国民文化自信的沃土,强化国民武术教育、尚武精神培养,是中国武术文化传承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须肩负起的新使命。
第二,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背景下武术发展的新任务。健康是人之基本权利,国际社会持续关注健康。近代中国在“病夫”意向中形成了“强国强种”话语、推进了“国民身体改造”。新中国以“增强人民体质”为己任,在四十余年群体工作实践后相继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1995年)、设立了“全民健身日”(2009年)、明确了健康中国建设目标(2015年),并组织了国际性健康会议(2011年世界健康高峰论坛、2016年第九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因此,如何发掘中国武术及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历史经验,审视中国武术养生文化对“身/心、己/人、人/天”的认识,科学论证不同拳种、不同运动方式、不同运动程度对身心健康的效应与机制,系统整理和探索中国武术与传统体育养生对运动姿势、呼吸、心理调节的方法系统与健康机制,发掘中国武术与传统体育养生对当代中国人生活方式的作用、培育生活方式的文化自信,是中国武术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需完成的任务。
第三,“一带一路”倡议下武术发展的新路径。走进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国,为致力打造“美美其美,天下大同”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提出了面向世界、福泽人类的“一带一路”合作发展理念和倡议。“一带一路”为武术国际化发展指出了理论新领域、描绘了发展新路径:一是根据“印度佛教到少林寺到少林武术”、“福建南拳到日本唐手到空手道”、武术“海外兵团”的武术传播史等整理武术国际化的历史经验,聚焦武术与海外华人社会发展,对东南亚和欧美华人商团的武术认同进行海外田野调查;二是从增设太极拳、健身气功等方面完善对外汉语专业的培养方案,或探索武术对外汉语专业,在来华留学生教育中增设“太极拳健康与文化”硕士专业,组织面向青少年的“‘一带一路’武术夏令营”,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建立中国武术学院、中国太极拳学院,拍制“武术文化发现之旅”纪录片,建立“‘一带一路’武术交流网站”,设立“我与世界冠军(武术名家)学武术”栏目,拍摄各国武术冠军、武术名人的体育教学片;三是以文化交流为主体、以竞技和健康为两翼(一体两翼),以现有国际武联或区域武联为阵地,建立沿线国家间区域性武术文化交流机制,寻求武术文化交流的最佳契合点和武术合作发展的最大公约数,建设武术发展共同体,促进沿线各国武术领域的互利互惠、融合发展,组织“‘一带一路’武术教练员高级研修班”,创办具有沿线国家共同地域特征的“‘一带一路’龙舟锦标赛”等武术品牌赛事。
第四,智库建设背景下武术发展的新目标。智库(Think Tank)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表征,承担国脉传承、国运昌盛、国家形象任务的中国武术,需要启动智库建设而保持其科学发展,提高其面向国家战略的服务力。武术智库建设,从其主体而言可粗分为“官方智库、高校智库、民间智库”三类。其中,官方智库可以国家武术研究院专家委员会为主体,在地方调查、政策研究中发挥决策咨询和科学评估作用;高校智库如以上海体育学院中国武术研究中心为基地,发挥其第一个民族传统体育学博士点、20年民族传统体育学博士生培养经验、国家级重点培育学科的优势,以其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分会挂靠单位为平台,编写反映中国武术发展状况、预测未来发展趋势的《中国武术研究报告》,加强官方智库和民间智库的互动,搭建武术智库研究成果转化应用平台;民间智库如以陕西红拳研究会为例,在推进地方拳种传习中,收集社会武术和民间武术发展信息,发挥文化传承、沟通交流的作用。
第五,产业发展背景下武术发展的新蓝图。近年来,国务院相继出台了如《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6号)、《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 (国发〔2016〕 77号)等重要文件,从制度上为体育产业营造了一个良好发展环境。武术作为中国传统体育的优秀代表,因其独特的运动方式、风格特点以及突出的健身、审美、教育价值,而具有巨大的产业化发展潜能,初现以社会武术发展为主体,以市场化运作为机制,以“规范化、集群化、品牌化、市场化、国际化、个性化、专业化、多元化、融合化、互联网化”为目标的发展新趋势。
第六,文化自信背景下武术竞技发展的新动态。作为武术文化的本质、现代化成果的竞技武术,其文化自信的新发展存在两方面趋势。一是在近现代以来“睁眼看世界”“与西方接轨”的“吸收外来”之后,须“不忘本来”地融摄传统武术技术特色,“面向未来”地凸显中国风格,做好竞技武术技术系统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二是重新理解中国武术对身体的认识,整理中国武术身体训练的理念与方法系统,推进武术运动训练学研究。三是在建立健全武术职业赛事、商业赛事、专业赛事协调发展的同时,重新发现如射礼等中国传统体育赛事的文化基因,重拾中国赛事文质彬彬的文化理想,打造具有中国气派的武术新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