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历史
(一)导言
历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国际关系史是国际关系学者最为基础的知识储备,对于国际关系研究具有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意义。一方面,国际关系史是国际关系理论乃至国际关系研究产生的基础和源泉。早期的国际关系研究的重要文献,大多出自修昔底德这样的历史学家的著述。现代政治思想和国际关系思想的肇始同样出自历史考察和历史理解。从某种意义上说,国际关系史研究本身就是国际关系研究的一个重要而基础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国际关系史的独特研究方法,对于今天的国际关系研究而言仍然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相比于晚近兴起的科学方法,历史方法是以宏观思考为特征的哲理性思维。历史作为国际关系研究的经典方法和悠久传统,为我们理解国际关系现象特别是宏观性、整体性现象提供了广阔的视野和深邃的理解力,在国际关系研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学习、研究“国际关系史”,首先需要弄清楚两个问题。一是国际关系史主要是指欧洲三十年战争之后的历史。虽然早在古苏美尔时期就有政治实体签订正式协议,到古埃及时期出现了结盟,古波斯时期和古希腊时期出现了外交关系与国际体系的雏形,古罗马时期维持权力均衡的模式也初步形成,但这一切仅是特例。虽然独立的政治实体确实存在,但它们之间没有固定的往来,即使存在固定的往来,也仅限于同一个王国间的各级实体之间。因此,一般认为,三十年战争确立了主权、民族国家、国家领土等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此后出现了真正的国际体系,也是近代西方国际关系史的开端。
二是国际关系史是基于西方视野的历史。由于具有学科意义的国际关系(IR)是从西方引入中国的,所以自然带有某种程度的“西方中心主义”色彩,这不仅表现在抽象化、概念化的理论上,也表现在这些理论所依托的历史上。因此,在中国学习和探讨的国际关系史是西方人的历史和西欧中心论的历史,全书主要探讨的是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维也纳体系等西方国际关系概念,而没有涉及世界其他地区的国际体系、国际事件——尽管东亚地区的朝贡体系在规模和影响上并不亚于西方的国际体系。
历史是一个连续而不间断的过程,为了更好地理解与把握这个过程,我们可以按照特定的方式将其分为若干个阶段。依据历史发展脉络和国际格局变化,国际关系史大致可以分为七个阶段,即: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下的欧洲均势(1618~1814),维也纳体系下的欧洲协调(1815~1870),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与第一次世界大战(1871~1918),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20年危机(1919~1938),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雅尔塔体系的确立(1939~1945),美苏争霸与冷战(1946~1990),后冷战时期(1991年至今)。其中,第一至第三阶段为近代国际关系史,第四至第五阶段为现代国际关系史,第六和第七阶段为当代国际关系史。
(二)国际关系史的七个阶段
1.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下的欧洲均势(1618~1814)
1618~1648年的三十年战争给欧洲带来了毁灭性破坏,但对国际关系发展却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三十年战争和此后签署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结束了中世纪神权高于俗权的历史,奠定了主权国家作为国际关系法律主体的理论和现实基础,同时也标志着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形成。通过三十年战争,法国奠定了在欧洲的霸权基础,成为欧洲大陆实力最强的国家。之后雄心勃勃的路易十四不断追求所谓的“天然边界”,拿破仑也屡次发动对外战争,不懈推动法国称霸欧洲。英国光荣革命期间,法国不断面对奥地利、普鲁士等国的制衡;光荣革命完成后,英国通过“离岸平衡”策略,全力维系欧洲大陆的均势,整个体系又变成英法之间的对抗。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英法七年战争等,都凸显了英法之间的矛盾;法国大革命、拿破仑同七次反法同盟之间的战争乃至拿破仑的大陆封锁政策,也彰显了英法之间的霸权争夺。
与此同时,美国的独立运动对整个国际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美国在建国初期,因实力弱小,一直徘徊在“亲英”与“亲法”两种政策之间。随着自身实力的增长,美国确立了对外政策的总体原则——“孤立主义”和“扩张主义”,两者看似矛盾,实则相互补充,它们对美国后来的外交政策产生了深远影响。
2.维也纳体系下的欧洲协调(1815~1870)
1815年,拿破仑战败并召开欧洲主要国家参与的维也纳会议之后,确立了以“欧洲五强共管”(英、俄、普、奥和法)为主要特征的维也纳体系。从性质上看,维也纳体系是旧式的封建反动体系,但它的构建在客观上也具有一定进步意义——其催生了欧洲集体安全机制的最初构想。1815年,由俄国倡议发起的神圣同盟和英、俄、普、奥为确保《巴黎条约》实施而缔结的四国同盟,成为维也纳体系运转的载体,其召开的四次国际会议成为大国之间有效的协调机制。维也纳会议确立的“均势原则”、“正统原则”和“补偿原则”,成为维持欧洲和平的重要原则。也有研究认为,欧洲政治精英因害怕大众革命而保持一致、欧洲核心国家面临的两个主要问题都是国内问题(德国统一和意大利统一)以及复杂而关键的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现象,是导致该时期和平的主要原因。
但是,维也纳体系内部也存在诸多不和谐因素,例如,英国与俄、普、奥三国在干涉革命问题上出现严重分歧,美国在这一时期提出了“门罗主义”,以保证其在美洲的霸主地位,这些都对维也纳体系形成了挑战。这一时期,俄、普、奥三国通过镇压意大利革命和西班牙革命,并意图干涉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实现了行动上的统一。但随着1848年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俄、普、奥主导的神圣同盟被彻底冲垮,维也纳体系缺少了这一“重要支柱”,已无法维系下去。1853~1856年,英法同俄国为争夺近东霸权而爆发的克里米亚战争,彻底动摇了维也纳体系运转的基础。欧洲协调在几场欧洲大国间的战争之后,受到了极大的冲击,维也纳体系也随之瓦解。
3.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与第一次世界大战(1871~1918)
通过三次普法战争,德国最终实现统一。德国的统一改变了欧洲国际关系格局,德法矛盾也成为这一阶段的主要矛盾。时任德国首相俾斯麦通过构建一套复杂的大陆体系来孤立法国,包括将与奥匈帝国的传统关系作为联盟轴心,通过两次《三皇同盟条约》和《再保险条约》将俄国拉入联盟体系,利用《三国同盟条约》拉拢意大利,借助两次《地中海协定》将英国拉入体系等。在他的精心策划与协调下,大陆体系达到了预期目的。但整个联盟体系内部矛盾尖锐,尤其是俄奥在近东的矛盾不可调和。1878年柏林会议召开,德国偏袒奥匈帝国,使德俄关系恶化,凸显出俾斯麦联盟体系内部的冲突与矛盾。随着俾斯麦的辞职与威廉二世“世界政策”的提出,俾斯麦苦心经营的联盟体系在短短几年内瓦解,法俄不断接近,并最终缔结军事同盟条约;德国由“关注欧洲”转向“参与瓜分世界”,使殖民大国英国改变了“光荣孤立”的传统,实现了与法俄之间的和解。英、俄、法日渐接近,并通过一系列条约和协定,最终结成了一个“三国协约”的帝国主义集团,对抗德、奥、意等国组成的同盟集团,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就此形成。1914年萨拉热窝事件爆发后,德奥同盟借机对协约国展开全面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同时,在世界范围内,列强展开了瓜分殖民地的狂潮,这一时期爆发了三次帝国主义战争,即:1898~1899年美国为夺取西班牙殖民地而发动的美西战争、1899~1902年英国同荷兰人后裔布尔人之间的争夺南非领土和资源的英布战争、1904~1905年俄国和日本为争夺中国东北和朝鲜而进行的日俄战争。1914~1918年进行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整个世界格局的力量对比关系,世界秩序在战胜国的主导下被进行了重新设计与安排。战后美国实力大大增强,而欧洲主要大国因战争遭到不同程度的削弱。1917年俄国的十月革命打破了原有的资本主义国际体系,苏维挨俄国的诞生动摇了既有国际秩序,开启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可以说从一战之后,世界权力中心开始从传统的欧洲向它的两翼转移。
4.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20年危机(1919~1938)
一战结束后,战胜国召开的巴黎和会及签订的一系列条约(《凡尔赛条约》《圣日耳曼条约》《特里亚农条约》《纳伊条约》《色佛尔条约》),与在美国主导下召开的华盛顿会议及签订的一系列条约(《四国条约》《五国海军协定》《九国公约》),共同构成了调整世界秩序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第一次世界大战使欧洲主要大国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削弱,而美国则因战争实力大增。美国提出了“十四点原则”,对战后国际体系产生了重要影响;美国提出建立的“国际联盟”也成为战后重要的协调机制,但美国后因国内孤立主义思潮高涨而未加入。十月革命的胜利则打破了原有的资本主义国际体系,动摇了国际秩序的基础。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并未解决国际关系中的各种尖锐矛盾,反而埋下了战争的隐患。由于战胜国之间、战胜国和战败国之间、协约国和苏俄之间、殖民地和殖民国之间都存在着难以调和的矛盾,因此该体系难以正常运转,更不能起到防止侵略、遏制战争的作用。体系确立后,赔款和安全这两个最为棘手的问题都未得到很好解决。在赔款问题上,德法之间一度爆发鲁尔危机事件,但后在美国协调下,通过《道威斯计划》和《杨格计划》,这一问题暂时得以缓解;在安全问题上,通过1925年的洛迦诺会议和1928年的巴黎会议,签订了《洛迦诺公约》和《非战公约》,德法之间的互不信任问题以及德国同东欧国家之间的安全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苏俄的建立,使世界出现了一种新的意识形态。苏俄建国之初,主要的对外政策是借助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打开本国的外交局面,摆脱孤立的国际地位。
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改变了当时的国际关系格局。美、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将重心放在国内,并在关税、贸易、货币等领域展开了激烈竞争。为了摆脱经济危机,德、日走上了法西斯道路。在远东太平洋地区,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启了侵略中国的进程。1936年德日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 1937年意大利加入,从而形成三国轴心,欧亚战争策源地逐渐形成。受当时和平主义和孤立主义思潮的影响,英、法、美等国推行绥靖政策和中立政策,先后推出了针对日本侵华的“不承认主义”和合法化德国侵占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地区的《慕尼黑协定》,客观上加快了法西斯国家侵略步伐。1939年5月22日,德国同意大利签订的《德意同盟条约》、1940年9月27日德、意、日在柏林签订的《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即《三国轴心协定》),标志着德意日三国军事同盟正式形成,加速了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20世纪30年代,苏联倡导集体安全政策以遏制法西斯德国的对外侵略扩张,但是由于意识形态方面的冲突,苏联同英法始终未能达成合作协议。苏联转而于1939年8月与德国缔结《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并通过与德国瓜分波兰,吞并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三国,侵占罗马尼亚部分地区,建立起所谓的“东方战线”, 1941年4月还同日本签订了《苏日中立条约》。
5.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雅尔塔体系的确立(1939~1945)
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美等国认识到德意日法西斯对外侵略的严重性,纷纷调整政策,并开始酝酿构建世界范围内的反法西斯联盟。美国在战争初期面临国内高涨的反战情绪,在罗斯福总统的推动下,开始援助英、法、苏等国抗击德、意法西斯。1941年6月,德国实施所谓的“巴巴罗萨计划”,全面入侵苏联,苏德战争爆发。同年12月,日本轰炸美国港口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被迫卷入战争,从而改变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走向。1941年8月,美国与英国发表联合宣言,史称《大西洋宪章》。1941年10月,苏、美、英在莫斯科举行会谈,研究相互援助和物资分配等问题,会后签署《秘密议定书》。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宣告共同与德意日等国作战,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最终建立。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使盟国之间加强了相互间的协调与合作,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经过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途岛海战等具有转折性意义的战争,同盟国开始占据战场主动。
战争结束前夕,美、英、苏、中等国先后召开了几次重大会议。1943年11月,中、英、美三国召开开罗会议,并签署《中英美三国开罗宣言》,确定了对日作战计划,加速了打败日本的进程。1943年11~12月,苏、英、美在德黑兰举行会议,研究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问题,并商讨了战后德国的占领问题。1945年2月,苏、英、美在雅尔塔举行会议,商讨如何处置战败后的德国,对战后和平也进行了安排。在二战即将结束的1945年7月,苏、英、美还在柏林近郊波茨坦举行会议,商讨如何处置德国并对欧洲其他问题也进行了安排,并讨论了结束对日作战的条件和战后处置日本的方针。几大会议确立了美苏两大国在战后共同主导世界的国际地位,特别是雅尔塔会议确立了美苏两大国的国际地位和势力范围,对战后国际格局产生了重要且深远的影响。战后在吸取国际联盟的失败教训的基础上,各国共同组织成立了联合国,通过设置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确立了五大国一致的原则,联合国成为二战后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最重要的国际组织,并为战后国际制度和国际法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6.美苏争霸与冷战(1946~1990)
二战结束后,美苏之间因失去了联盟存在的基础,原有盟友关系难以延续,反之因意识形态的差异与国家利益的冲突,双方从合作走向全面对抗,世界由此进入冷战时期。这一时期的国际关系以美苏争霸和两大集团的对抗为主要特征。同时,由于核武器等因素的作用,美苏间并未发生直接的军事对抗。美国为了遏制苏联,先后于1947年3月和6月抛出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并策划于1949年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49年11月成立巴黎统筹委员会,展开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全面冷战。苏联则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1947年9月在波兰成立欧洲共产党九国情报局,1949年4月在莫斯科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加强社会主义国家的合作。1948年6月,爆发了第一次“柏林危机”,美苏对峙达到了剑拔弩张的程度。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对比,标志着社会主义阵营的最终形成。
20世纪50年代,两个集团的斗争日趋激烈,而且超出欧洲的范围。1949年1月,杜鲁门抛出所谓的“第四点计划”,开始向第三世界国家推行殖民政策,与苏联争夺尚未划定势力范围的广阔地带。1957年,艾森豪威尔还利用苏伊士运河危机抛出“艾森豪威尔主义”,意图填补该地区的“真空”。美国还纠集其他国家与日本媾和,于1951年9月签订《旧金山和约》与《美日安全条约》; 1954年9月,美国还与英国、法国、菲律宾、泰国等国建立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组织;1955年在西亚成立巴格达条约组织,从而形成了从东北亚、东南亚到南亚一带的针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新月形包围圈。1950年6月,美国策动了一场直接针对社会主义国家朝鲜的战争。与此同时,亚非拉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也逐步兴起。1955年4月召开的万隆会议,成为被压迫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历史的重要里程碑。
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后,国际力量结构开始出现分化和重组。西方阵营出现分离倾向,1959年1月,法国提出“独立自主”的政策,改善与苏联、联邦德国等国的关系,并退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一体化军事机构;联邦德国也提出“新东方政策”,与苏联签订《莫斯科条约》,与波兰签订《华沙条约》;而西欧国家的一体化进程也取得重大进展,欧共体于1967年成立。社会主义阵营也出现分裂迹象,继20世纪50年代的波兹南事件和匈牙利事件后,还出现了1968年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事件,中苏则走向全面分裂。1962年发生的古巴导弹危机,成为美苏之间在冷战时期最大的一次危机。在第三世界方面,标志性事件则是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七十七国集团的成立。
20世纪70年代,两大阵营的较量表现为战略上的“苏攻美守”和在“缓和”的烟雾下进行争霸。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直接威胁了美国的战略利益,引起美国的强烈反应,再次引发美苏新一轮的激烈较量。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苏关系呈现既对话又对抗的态势。同时,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美国为了拖垮苏联,利用自己的经济实力和空间技术优势,提出“星球大战计划”,与苏联展开军备竞赛。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新思维”战略,在国内政治和国际战略上都进行了重大调整,在国际上缓和与美国的关系。但由于国内改革出现严重战略失误,再加上美国的和平演变攻势不减,最终苏联解体。
7.后冷战时期(1991年至今)
1991年7月,华沙条约组织解体,同年12月,苏联解体,这标志着美苏两极体系的结束。世界进入后冷战时代,国际关系和世界格局呈现新的特征。
首先,冷战后出现明显的“一超多强”格局。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和文化软实力等明显超过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美国先是在老布什时期奉行“超越遏制”战略,在克林顿时期则实行“参与和扩展战略”。进入21世纪后,“9·11”事件的爆发对整个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小布什将全球反恐置于对外战略的首位,在阿富汗和伊拉克进行了两场战争,并极力推动中东地区的民主化进程,大搞“民主输出”。然而,由于反恐策略、方式等的错误,恐怖主义不但没有被根除,反而呈现“越反越恐”的窘况。奥巴马上台以后,美国从伊拉克和阿富汗逐步撤出,转而推行“亚太再平衡战略”,将大量的经济、政治和军事资源投入亚太地区,试图牵制中国的快速崛起,维护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霸权地位。美国进一步挤压俄罗斯的战略空间,积极推进北约东扩,在前苏东国家推动颜色革命,引起普京执政之下的俄罗斯的强力反制。乌克兰危机以及克里米亚问题的出现,使美俄关系陷入低谷。俄罗斯、西欧、日本、中国等力量中心合纵连横,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世界局势总体和平稳定,没有爆发主要大国之间的战争,但是地区性冲突不断。美俄、中美、中俄、俄欧等之间大体保持了和平发展的状态。但一些在冷战期间被掩盖的民族、宗教和领土争端不时升级,如科索沃问题、中东问题等都对国际和平与安全构成挑战。同时,由于“9·11”事件等的影响,恐怖主义成为21世纪最为突出的非传统安全问题之一,成为整个人类社会的共同敌人。非传统安全问题与传统安全问题相互交织,对21世纪的世界和平与安全构成了严重挑战。在传统安全方面,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特别是中国崛起的强劲势头,引起了霸权国家的疑惧和周边国家的担忧。随之而来的摩擦也时有发生。霸权国试图通过传统结盟体系牵制中国,日本则借机向右倾方向进一步发展,试图通过渲染外部威胁,修订“和平宪法”,从而实现转变为所谓“正常国家”的诉求。由于钓鱼岛问题、南海问题凸显,海洋争端也成为大国角力和小国博弈的重要表现形式以及国际关系研究的突出问题。
其次,一系列全球问题的凸显,则使世界越来越成为一个“命运共同体”。气候变化问题、环境问题、能源问题、传染病蔓延乃至恐怖主义等全球公共问题迅速恶化,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威胁和挑战。在此情况下,任何一国无论实力强弱,均无法单独应对这些威胁。唯有各国共同合作,才能有效保证自身安全。因此,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也前所未有地扩大了,这使得国际合作和全球治理有了深入的发展和巨大的潜力。
最后,全球化势头明显,后冷战时期甚至被贴上全球化的标签。冷战后,由于大规模对抗的缓解,世界经济进入高速增长时代,其中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发展迅猛。2008年,美国的华尔街次贷危机爆发,引发了全球性金融危机,美国和西欧各国的经济受到冲击,使全球经济开始向“多中心化”的方向发展。传统的八国集团(G8)在世界经济之中的地位被二十国集团(G20)所取代。随着西方国家的经济普遍遭受重创,“金砖国家”的发展可谓一枝独秀,其在世界经济和政治领域的影响力与日俱增。“金砖国家”一词也由一个研究概念,变为了现实合作机制。随着成员国之间合作的不断加深,“金砖国家”将在未来全球治理和国际关系发展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这有利于世界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发展以及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近年,由于全球化带来的产业空心化、贫富差距拉大、民粹主义盛行等负面效应,西方社会也出现了反全球化思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