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陈氏宗族的由来与发展

下镇村,当下叫“石镇村”,该名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才出现,无论是从历史上,还是在老人们的习惯记忆中,人们都喜欢叫“下镇村”,本书仍以“下镇”为名来展示下镇陈氏的由来和发展。下镇村为义门陈后人,元末之际,为避战乱,开基祖元坤公先由闽入赣,后又入粤,落居林寨。三世祖玉珊公分居下镇,繁衍生息,从此开创了下镇数百年基业。

第一节 陈氏的由来和迁徙

下镇陈氏出自历史上的名门望族。陈氏族人十分强调自己是陈胡公的后人,是义门陈的子孙。陈氏族人的播迁与历史上的治乱兴替大体吻合,以河南淮阳为起点,陈氏族人一路南迁,从中原到了江南,再到浙赣,又以义门为节点,再迁闽粤,其中一支定居和平。

一 系出舜帝,以国为姓

据《陈氏族谱》记载,下镇陈姓最早乃上古时期舜帝的后裔。舜乃中华人文始祖黄帝的九世孙,出生在河南省濮阳县,尧将二女娥皇、女英嫁给舜为妻,赐姓妫氏,让他们居住妫纳河边生活。“迨后舜禅天下于禹。舜之子名商君,为封国,历夏商周之世,或失或续。迨自周兴,武王即位,舜之裔,简之孙阏父,为陶地令,……有利民生,武王赖之,将元女下嫁阏子,名满,封于陈,祀舜是为陈氏。”《陈氏族谱》(手抄本)。也就是说,公元前1045年,周武王封妫满于陈,在今河南淮阳之宛丘,建立陈国。妫满是舜的三十四世孙,是陈姓的始祖,谥号陈胡公。陈国王位相传20代,共26君,历时580年之久,公元前478年为楚国所灭,后世子孙以国为姓。

 

今我陈姓受舜帝之后,封国受姓,自满公开宗分派以来,流于颍川,星聚之庭,一门三相,四代三公。又递而后朝,为帝为王,为将为相不一,而且有十三世不分居,八百余口共食,德化一家,流芳万载。更有获“二难”之佳誉,得七贤林之美称;以及道学儒林,忠孝节义,俱志史册,彰彰可考。《陈氏族谱》(手抄本)。

 

“陈氏上亿万,始祖皆胡公。”作为陈氏的后人,陈胡公妫满自然也被尊为下镇陈氏的始祖,淮阳被作为本姓氏的发祥地。四十三世祖陈实公,居颍川,“而颍川乃为陈姓所最着重者也”,后世之陈姓多以“颍川”为自己的堂号。颍川陈姓过去春节时都要贴上对联:“易学源流宗华山,文范德业贯颍川”,横批是“太丘遗风”。在下镇村,“颍川旧家”“太丘遗风”等陈姓堂号依然清晰可见。

二 聚星义门,世系远播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五胡乱华,陈姓族人大量南迁,四十九世祖达公官居长城(今浙江长兴)县令,发现当地风水绝佳,乃“卜地安家,开长城派”。200年后,达公十世孙,陈氏六十一世祖霸先称帝,为南朝陈武帝,开陈朝派。589年,陈朝为隋所灭,陈武帝孙、六十二世祖叔明与陈王室族人一起被迫迁往长安,叔明长子、六十三世祖志高官居会籍郡司马,迁居浙江。及至七十四世祖旺公,因其兄初官江州,于是在832年,由金华入籍江州,在德安县太平乡常乐里购置庄院、田产,建造宅地房屋,开启了赫赫有名的义门陈氏派系,聚族而居历15世,330多年,家族繁衍3900多口。1062年,由于家族过于庞大,引起统治者不安,宋仁宗下旨义门分庄,将义门陈人分迁全国72个州郡(144县),分291庄,从此义门陈姓族人抛洒各地,遍及全国。其中美仁公一支辗转不断,但具体迁徙过程不详,至九十四世祖龙海公时迁居南京溧水县开基,成为目前可考的义门分庄后下镇陈氏大始祖(见表1-1)。

表1-1 陈氏始祖陈胡公世系迁居路线

资料来源:《陈氏族谱》(手抄本)。

三 因乱远避,入赣进粤

义门分庄之后,下镇陈氏大始祖龙海公迁居南京,二始祖立常公登进士第,迁居南京南水县落居。立常公第六子为元朝福建提督学政,迁居福建宁化县石壁乡,后避乱迁居赣州。“元坤公以伪主陈友谅为明洪武所败,恐累及族人,于是避难由豫章入粤开基富坑、林镇两处,盖古之循州今之和平也。至今族姓繁衍簪缨不替,亦可谓昌于和平者矣。”《陈氏族谱》(手抄本)。元坤公在林寨娶谢氏生四子,长子志浦公遵循“长子不移居”的原则,留在林寨,其余三子分迁他处。志浦公生五子,二子玉珊公分居下镇,为下镇房。

从图1-1可以看出,陈氏族人迁徙的历史与中国历史上的治乱兴替大体吻合,或躲避战乱,或外出做官,陈氏族人一路南迁,从中原到了江南,再到浙赣,再到闽粤。陈氏家族的迁徙方向总体上是自北向南,迁徙路线大体是“(起点)河南淮阳—河南颍川—浙江长兴—江苏南京—陕西西安—浙江金华—江西九江—江苏南京—福建宁化—江西定南—广东和平(终点)”(见图1-1)。

图1-1 陈氏族人迁徙路线示意

第二节 下镇陈氏宗族的繁衍

自陈氏一世祖陈胡公开基以来,陈氏已经繁衍了124世;陈氏美仁公从义门分庄,已经繁衍了40世;陈氏龙海公迁居南京,已经繁衍了30世;陈氏元坤公落居和平,至今已经繁衍了28世。

一 因水而兴:“沿江而下,落居开基”

下镇陈氏的开基祖陈元坤公,其父陈衡公为元朝台谏,“诒元朝之末正月间,得知陈友谅刘福通昌僭称帝造反,因同宗关系,恐祸及身而株连,乃召儿孙计议远避。也因督学粤省,明瞭地理之便,乃渡梅岭,而抵循阳,在鹅城凤城等处,分批住下”。《颍川堂陈氏玉斌公族谱》卷一(上册)。衡公第四子元坤公迁往和平落居,从而成为和平陈姓的开基祖。

据《陈氏族谱》记载,下镇陈氏一世祖元坤公,性豁达,好山水,懂易学。元末战乱之际,随父自闽入赣。沿江而下,几经辗转,以定南乐德风俗淳美,则迁居其地,娶妻黄氏,生子景文。后入粤,喜和邑山川明媚,始则卜居汤方甲,继则肇基富坑,娶妻许氏生景昌。随后,沿浰江乘船去龙川县城办事,途径林寨,观其地沃土肥,山川秀丽,喜形于色,认定乃一宝地也。于是元至正九年(1349年),入籍龙川,居于林寨。元坤公先在林寨石江村黄竹嶂居住,后据说看见凤凰栖宿枥树林上,故迁居建屋,后人称历兴围。由此,陈氏开始在林寨开基立业,繁衍生息。

据陈姓老人讲,元坤公只身一人来到林寨,也没有带什么财物,但是很快立足。当时他30多岁,拜访当地的谢氏财主,财主的女儿看上了元坤公,财主不同意,但是财主的女儿看中了他的能力,于是就嫁给了元坤公。谢氏生四子:志浦、志海、志凉、志溉。由于元坤公是元朝官宦,学识渊博,不久被推任元朝广东道循州县十二都林隘历兴里千户造册督理、乡饮大宾,很快就家道兴盛、丁财两旺。明永乐三年(1405年),为了家族的安全,元坤公告诫子孙要分散繁衍。于是长子志浦公留居林寨,其余三子迁往他处,志海公迁福建宁化等地,志凉公迁广西柳州,志溉公迁广东韶关曲江。其后,二世祖志浦公娶黄氏生玉新、玉珊、玉斌,娶赵氏生玉辉、玉祥。长子玉新公子孙分居石井、墩头等地为石井房,次子玉珊公子孙分居下镇、兴井、明星等地为下镇房,三子玉斌公子孙分居上镇、上下楼等地为上镇房,四子玉辉公子孙分居大陂田为大陂田房,五子玉祥公子孙分居黄田为黄田房,合称五大房。陈姓五大房同为始祖元坤公和二世祖志浦公后人,共祀二祖。

二 因人而盛:“五年成聚,十年成族”

“石镇”这一村名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才有的。在行政区划调整的过程中,原来的下镇和石排两个自然村合并,各取一个字,命名为“石镇”,因此在民国及以前的文献、族谱当中,只能查到“下镇”或“下正”的名字。在陈姓入住下镇村之前,已有其他姓氏的人居住,村庄外围有残存下来的宋朝寨墙。但是自从陈氏落居之后,迅速繁衍壮大,后来其他各姓相继消亡和迁出,陈姓成为当地的主要姓氏,并且成为下镇的唯一姓氏。

三世祖玉珊公的子孙居林寨下镇等地,为下镇房。传至四世,生三子,长子惠公承顶玉辉公,次子铭公承顶玉祥公,三子骥公生下五个儿子:昘、昱、鼎、昺、昂。陈氏家族辛苦创业,买田置地,耕读务本,同时开办私塾,培育人才。玉珊公接替祖父元坤公、父亲志浦公承顶里役、督造黄册,在当地有一定的地位。后来族中规定,遵循祖辈“散居为安,互相照应,三年成家、十年成聚、五十年成族”的治家格言,“待各自成家立业、天下太平时,则多置田产,日则钱谷,夜则诗书,跻身科举进阶,是为立身兴家之本”。于是下镇陈氏家族迅速兴旺起来。

经过十世的苦心经营,传至十四世时,陈氏家族在当地已然是首屈一指。而在陈氏兴起的百年间,下镇村原来的几个姓氏或人丁不旺,或家业不兴,陆续外迁或消亡,陈氏逐渐成为村庄的主导者。清顺治二年(1645年),凌九(起凤)公和族叔磻侯公将原来蔡姓遗留下来的屋场地皮买下,重新进行规划,取风水之说,改“坐西向东”朝向为“坐北朝南”,以求丁财两旺、长盛不衰。自此,整个下镇村完全为陈氏家族所拥有。在几百年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子孙繁盛,村庄难以容纳,世代陆续有房支迁出,下镇逐渐形成了昘、昱、鼎三房的格局,尤以昘公嗣孙凌九公五个儿子济士、济清、济民、济川、济时形成的五个支系最为昌盛。

从元坤公算起,下镇玉珊公房子孙至今已繁衍27代,总人口已超过2万人,仅十四世祖凌九公房支目前已有子孙近3000人。这里以十四世祖凌九公房支为例,将陈氏宗族历代世系图示如下(见图1-2)。

图1-2 下镇陈氏宗族世系

资料来源:《玉珊公房谱》,2005年。

第三节 下镇村建制沿革

下镇村历史较为长远,在陈氏家族开基之前,下镇就已经有人居住。由于相关资料缺乏,陈氏到来之前的下镇历史缺乏相关史籍资料记载。下镇的发展在林寨镇数一数二,晚清和民国时期下镇陈氏族人的权力和地位很高,讲话很有分量,林寨的“局董”“约正”等多由下镇陈氏族人担任。玉珊公房分居下镇时,下镇隶属龙川县第十二都。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王阳明平定当地农民起义,奏请设立和平县。明嘉靖十七年(1538年),下镇及附近村庄划入和平县,设立林寨乡。建县之前此地被视为蛮夷之地,历遭兵灾匪祸劫难,人口增长缓慢。明嘉靖十七年(1538年),县令报请朝廷设立林镇,至今已400多年。明清时期,下镇经历了“约”“保”等建制的改变;民国时期,下镇经历了“乡”“保”等建制的改变;1949年4月解放后,下镇村更名为“石镇村”,建制改变更为频繁(见表1-2)。

表1-2 下镇村建制沿革

资料来源:根据《和平县志》(民国32年〈1943年〉)及《和平县志》(1999年)整理。

第四节 下镇村当下概况

新中国成立以来,下镇村的建制数次调整,当下的石镇村与解放前的下镇村相比有很大的差别。1983年调整后的石镇乡下设石排、下镇、相兴、美聚4个自然村。1987年调整为石镇管理区,下辖兴农、光明、明远3个管理片区。虽然1993年后“管理区”更名为“村委会”,但是3个管理片区的设置没有变动,目前依然沿用。石镇村目前有27个村民小组(当地政府和村民依然称为“某某生产队”),其中兴农片区辖7个小组,光明和明远片区各10个小组,平均每个小组30户左右(见表1-3)。全村以陈姓族人为主,还有汪姓、马姓等7个小的姓氏,其中下镇自然村全部为陈姓族人。目前村委会的5名干部全部由陈姓人担任。

表1-3 三个管理片区村民小组相关信息统计情况

资料来源:一是笔者在调研中与村支书等村“两委”干部的访谈;二是乡镇及村委会所做的基本统计表。

下镇村目前有村民546户,2619人,户均4.80人。由于自然环境优越,当地老年人普遍较为长寿,老寿星在村里随处可见。全村80岁以上的老年人就有56位,且多为女性。下镇村是典型的山区农业村,农地面积狭小,全村农用地面积约为1300亩,耕地面积为890.3亩,其中水田面积为651.9亩,占耕地总面积比例为73.22%,旱地面积为238.4亩,占耕地总面积比例为26.78%。全村人均耕地0.34亩,人均水田0.25亩,人均旱地0.09亩。

2014年,全村总劳动力人数为1769人,因为当地就业机会有限,大量劳动力外出到广州、惠州等地务工,常年外出务工劳动力人数为977人,占劳动力总数比例为55.23%。由于青壮年大量外出,村庄中多为留守老人、妇女和儿童,农业生产也多由老年人承担。外出务工成为村民主要的收入来源,全村人均年纯收入为4307元,在全镇属于中等水平(见表1-4)。

表1-4 2014年下镇村基本情况统计

〔1〕下镇村原本有山林地,人民公社时期被划出,承包到户后村庄几乎没有林地。

资料来源:一是笔者在调研中与村支书等村“两委”干部的访谈;二是乡镇及村委会所做的基本统计表。本数据截止日期为2014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