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突发事件应急物流管理体系概述

应急物流是由非常规突发事件引起的,因此有必要介绍一下非常规突发事件的机理特征。如前所述,非常规突发事件是指超出常规的,具有突发性质的,发生、发展速度迅速,难以控制,易造成极为严重后果,并且处理方式不同于常规突发事件,需要政府立即采取措施加以处理的事件。如2001年美国的“9·11”恐怖袭击事件、2004年印尼的地震海啸事件、2008年中国的“5·12”汶川大地震等。此类非常规突发事件的发生、演化和衍生规律与一般公共事件存在很大差异,因此需要考虑其特征,总结规律,提出有针对性的应急救援措施,以便在处理突发事件的过程中取得主动地位。

一 非常规突发事件的概念及其特征

非常规突发事件也称突发公共事件,这个概念是我国学者在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最初的突发事件分析大多采用定性的方法,针对多数突发事件或某一具体突发事件进行描述和分析,而突发事件的其他相关研究很少被学术界关注。SARS之后,关于突发事件研究的文献数量迅猛增长,其研究的领域逐渐扩展,研究方法也逐渐增加。但因突发事件研究起步较晚,学术界还没有对突发事件形成统一的认识,不同领域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突发事件的定义:如赵举海(1990)从法学的角度将突发事件界定为突发事件是超越常态、脱离常规的事件;孙崇勇等(2005)从公共管理的角度认为,突发事件就是在某种必然因素支配下出人意料地发生,给社会造成严重危害、损失或影响且需要立即处理的负面事件;曾昊等(2004)从管理学的角度将突发事件界定为带有突然性和难以预见性,常常带来灾难性影响的事件;郑保章等(2003)从新闻传播的角度将突发事件界定为那些突然发生、带有异常性质、人们缺乏思想准备也无法预先掌握的能引起人们关注或兴趣的事物或现象;童辉杰等(2003)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引用国外学者的定义,指出严重的突发事件指的是一种导致个体产生无法抵御的感觉、失去控制的情境。国务院(2005)发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预案体系》将突发公共事件定义为“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突发公共事件大致可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突发社会安全事件。

尽管学者们对突发事件的定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以上的定义都包含了非常规突发事件的一些共同特征,具体如下。

1.突发性和不确定性

突发公共事件爆发的时间、规模、具体态势和影响深度,经常出乎人们的意料,即事件发生突如其来,一旦爆发,其破坏性的能量就会被迅速释放,并呈快速蔓延之势,而且事件大多变化迅速,解决问题的机会稍纵即逝,如果不能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将会造成更大的危害和损失。不确定性表现在其产生的原因、变化方向、影响因素和后果等各方面都无规则,事件瞬息万变,难以准确预测和把握,不确定性和人类理性的有限性使人们在事件面前往往无所适从,同时也增强了人们的恐慌感和不安全感。

2.涉及主体的公共性和范围的广泛性

危机往往会影响个体、组织和社会等各种主体,但突发公共事件专指在公共管理范畴内的危机事件,其影响和涉及的主体具有公共性。突发公共事件的直接涉及范围不一定是普遍的公众领域,但是事件却会因为迅速传播而引起公众的关注,成为公共热点并造成公共损失、公众心理恐慌和社会秩序混乱。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各国对外开放力度的加大,我国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一些突发公共事件在空间上波及的范围越来越广。例如,2003年发生的“非典”疫情、2005年的禽流感等,它们波及的范围涉及众多国家和地区。

3.事件的多样性和涉及领域的多元化

我国不仅自然灾害频繁,而且随着社会的转型,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各个领域的突发公共事件也日益增多。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发展具有不同的情景,在表现形式上各有特色,事件的独特性导致难以照章办事,突发公共事件的分类有近百种之多,而且同样的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及变化的趋势又各不相同且千变万化。

4.危害性和破坏性

随着突发公共事件扩散力和传染力的增强,突发公共事件波及的范围不断扩大,给社会带来的危害也越来越大。这种危害的增大不仅表现在直接的生命和财产损失上,而且表现在引发社会恐慌心理、影响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以及产生社会的混乱和不稳定上。人类对自然界的掠夺和破坏不断加剧,自然灾害的种类也在增加。“同时我们也面临着来自生物因素、有毒化学物质、核辐射、电脑病毒、疾病等的潜在威胁;不论什么性质和规模的突发公共事件,都必然不同程度地给社会造成破坏、混乱和恐慌,造成无可估量的损失和社会危害。此外,突发公共事件还会给人们心理造成无法用量化指标衡量的负面效应。”

5.社会性和群体性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逐渐显现,诱发突发公共事件的社会性因素也不断增多。有资料表明,近年来,我国劳资关系、劳企关系紧张,纠纷、冲突数量呈上升趋势;社会秩序受到破坏,各类犯罪、治安事件日益突出;各类交通、火灾、工伤和建筑事故频频发生;腐败案件不断增加,大案要案比例越来越高;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多,社会突发事件影响范围越来越大,涉及人群越来越广,参与主体日益多元化;多种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社会突发事件性质复杂,持续时间长。

6.信息的有限性

由于突发公共事件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很多信息是随着事态的发展而演变的,而时间的紧迫性使决策者掌握的信息有可能不全面,得到信息不及时,并且在信息的反馈和处理过程中,信息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也难以保证,导致信息失真,这是对决策者最严峻的考验。

二 应急管理与应急物流

突发事件所具有的突发性、不确定性、危害性及破坏性等本质属性,为突发事件的处理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和挑战。应急管理就是要在充分了解突发事件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律的基础上,利用应急物流等救援手段,协调各种机构和资源,依据收集到的有限信息和突发事件的演化规律动态调整救援方案,迅速有效地处理突发事件,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

1.应急管理

应急管理(Emergency Management),通常又称为危机管理或灾害管理,是伴随公共突发事件产生的一个概念,国内外学者对此尚无一个统一的定义。“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认为,政府应急管理,就是指政府为了应对突发事件而进行的一系列有计划有组织的管理,主要任务是有效地预防和处置各种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的负面影响。《国家公共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指出,应急管理是指政府及其他公共机构在公共突发事件的事前预防、事发应对、事中处置和善后管理过程中,通过建立必要的应对机制,采取一系列必要措施,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有关活动。

应急管理是一门综合、交叉运用公共管理、运筹学、战略管理、信息技术以及各种专门知识,研究突发事件决策优化的学科。近年来,由于一些重大事件的发生对社会公共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应急管理研究也因为突发事件对社会的重大影响而显现出重要意义(王东红等,2013;计雷等,2006)。许多国家都设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如美国的兰德公司、英国的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日本的野村综合研究所等。日本是较早研究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国家。2001年日本设立了由首相直接任命的危机管理总监职位,改变了各省厅各自为政的管理方式。“9·11”事件后,美国在全国几乎每个城市都建立了研究机构,大幅度扩大了研究队伍,对世界上的各种疾病和城市灾害展开了研究。

目前,国内外学者针对应急管理的理论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应急管理的基本概念、特点、分类、体系构成、运行机制等方面

杨静、陈建明等(2005)通过应急管理分类分级的思路和方法确定突发事件的发生、发展及状态转移状况,为建立突发事件处置预案提供了依据;季学伟、翁文国等(2008)对突发公共事件预警分级定量模型进行了研究,建立了预警分级综合模糊评判模型计算框架;李湖生、刘铁民(2009)提出了应急准备规划理论与方法,应急准备系统结构、任务和目标能力,应急准备评估理论与方法,应急准备文化的内涵与特征等应急准备体系理论研究方面的关键科学问题;汪伟全(2013)提出了突发事件区域应急的联动机制;刘俊(2014)提出了军民融合应急物流体系保障力生成机理;徐长涛等(2008)从管理的角度出发,定性分析了整个应急物流体系的总体搭建思路;张臻竹(2014)提出了构建基于供应链视角的物流控制体系的思路,指出应急物流控制体系由组织管理系统、安全监管系统、预警及风险防范系统、信息系统和激励评价系统5个系统构成;张杰等(2012)研究了企业应急物流风险、建立风险预警模型和风险控制策略三方面内容,提出了从应急物流的角度出发,用“BP神经网络”方法对突发事件的风险大小进行有效的评价,为企业应对应急物流突发事件提供参考依据;陈蕙珍等(2013)提出了地震灾害下应急物流系统的绩效评价方法;冀巨海等(2014)从应急物流运行管理体系、建设水平、质量保证体系、技术支持体系和支撑体系五方面对粮食应急物流系统绩效进行评价,将粮食应急物流绩效评价系统、评价指标及其特征值作为物元,进而得到关联度和指标权重,该方法保证了绩效评价的客观性。

(2)应急预案编制方面

在应急预案编制方面,Jenkins(1999, 2000)针对有毒物质泄漏处置预案的制定,对如何选取预案中的特定场景等决策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建立了一个整数规划模型,使所有选取的情景覆盖程度之和最大;吴宗之等(2003)对重大事故应急预案分级、分类体系及其基本内容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刘功智、刘铁民(2004)提出了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指南;黄建群(2006)对应急救援预案在制定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措施;滕五晓(2006)探讨了城市灾害应急预案的基本要素;刘畅等(2010)针对数字化预案建设过程中的新问题,结合语义Web服务技术,建立了基于语义Web服务的数字化应急预案检索系统;商丽景等(2013)针对节假日期间B2C企业订单数的增加,从送货的准时性、货物的安全性和费用三方面因素考虑,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了B2C企业应急物流方案选择分析;武富庆(2013)选取影响应急物流供应商方案选择的七个因素,即快速响应、质量、交付水平、柔性、生产能力、研发能力和成本进行评价,运用方案满意度的多属性决策方法对应急物流供应商方案选择进行了评价;魏新等(2014)针对突发事件的特点,综合模糊方法和BP算法的优势,考虑交通、地理和经济等因素,通过模型计算得到应急物流中心选址的最优解,为应急系统方案的选择提供了客观准确的评价;杜宇峰(2014)对干扰风险影响下的应急物流仓储量最优模型进行研究,分析不同的干扰风险因素,使用仓储量方案优化指标体系层次结构,获取最佳的仓储量控制方案,采用微粒子优化算法对立体物流仓储模型进行优化求解,弥补了传统模型在处理应急物流仓储量时存在的抗风险性弱的缺陷。

(3)应急智能决策支持方面

在应急智能决策支持方面,范维澄(2005)提出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信息系统总体方案,并凝练出当时我国的应急管理基础研究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主要包括:应急管理体系的复杂性科学问题,应急心理与行为的科学问题,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获取及分析的科学问题,多因素风险评估和多尺度预测预警的科学问题,以及复杂条件下应急决策的科学问题。刘士兴等(2007)围绕火灾、爆炸与毒气泄漏等突发重大事故,研究灾害事故监测技术、模拟预测方法,结合Internet、GIS、无线数据传输、无线通信等信息化技术,以分布式的形式整合各独立系统,构建应急管理与决策系统平台。李红霞、袁晓芳(2008)等针对重大突发事件应急救援与决策中的复杂性、不确定性等特点,构建了基于义类词典和云模型的重大突发事件案例推理系统和基于义类词典的煤矿瓦斯爆炸案例推理系统。魏伟(2009)利用数学分析的方法分析建筑突发事件的特点,构建了突发事件的处理机制,包括智能建筑系统集成、突发事件决策支持和虚拟现实三大模块,并对这些模块进行了研究设计和具体实现。

(4)资源调度与优化配置问题方面

在资源调度与优化配置方面,国外的Barbarosoglua等(2004)发展了救灾援助中的直升机派遣问题的数学模型。Revelle等(2005)对应急设施的选址问题进行研究,指出设施的服务半径是有标准的,构建了设施覆盖问题(Location Set Covering Problem, LSCP)模型和最大覆盖问题(Maximum Covering Location Problem, MCLP)模型。在国内,计国君等(2007)综合考虑后续一定时间内系统中灾情的发展状况及对抗灾物资的需求情况,利用机会成本的关系,建立了整数规划模型,为实现应急物流配送系统资源调度的最优方案提供了依据。王苏生等(2008)研究了基于公平优先原则的多受灾点应急资源配置算法;杨琴等(2010)研究了突发事件中的资源调度问题。陈雷雷、王海燕(2010)研究了大规模突发事件中基于满意度的应急物资优化调度模型。杨文国、黄钧等(2010)对大规模突发事件中伤员救助的救护车分配优化模型进行了研究。孔祥荣、韩伯棠(2010)研究了基于合作博弈的运输分配方法;Peter Korosec等(2013)比较了几种现代启发式算法求解的应急运输计划,并认为几种算法各有优缺点;Yu Jun Zheng等(2013)在分析了2007年以来中国自然灾害的基础上,提出了灾害救援供应链应急运输规划的多目标模糊优化模型,并通过模型分解进行求解;Miaomiao Du等(2012)研究了基于道路堵塞和无时间窗口的多目标应急物流车辆路径问题,并用遗传算法进行了求解;Xiaoge Zhang等(2013)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变化的应急物流管理路径选择新仿生算法;胡志华(2013)建立了基于多储备点、多物资、单受灾点的应急物资配送模型,求解最低运输成本和物资最少短缺次数;刘向铮(2014)提出了基于加权Voronoi图的连续型应急物流设施选址优化方法;马祖军等(2012)研究了震后应急物资配送的模糊动态定位-路径问题,并提出了基于双层规划的震后初期应急物流系统优化方法。

2.应急物流

赵伟兰(2009)认为应急物流是指为应对非常规突发事件的应急物资需求,提供所需应急物资的特殊物流活动。应急物流具有与普通物流相同的构成要素和效用。但是由于突发事件的不确定性,应急物流更趋近于物流目的的达成性。同样,应急物流也更具弹性和灵敏性。它具有以下特点。

(1)突发性

由突发事件所引起的应急物流,其最明显的特征就是突然性和不可预知性,这也是应急物流区别于一般物流的一个最明显的特征。由于应急物流的时效性要求非常高,因此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捷的流程和最安全的方式来进行应急物流保障。

(2)不确定性

应急物流的不确定性,主要缘于突发事件的不确定性,人们无法准确地估计突发事件的持续时间、影响范围、强度大小等各种不可预期的因素,因此应急物流的内容就具有不确定性。

(3)弱经济性

应急物流的最大特点就是一个“急”字,如果运用许多平时的物流理念,按部就班地进行工作是无法满足应急物流需求的。在一些重大险情或事故中,物流的经济效益原则将不再作为物流活动的核心目标,因此应急物流目标具有明显的弱经济性。

(4)非常规性

应急物流本着特事特办的原则,许多平时物流过程的中间环节将被省略,整个物流流程将表现得更加紧凑,物流机构更加精干,物流行为表现出很浓的非常规色彩。

(5)应急物流需求的事后选择性

应急物流的突发性和随机性,决定了应急物流的供给不可能像一般的企业内部物流或供应链物流那样根据客户的订单或需求提供产品或服务。应急物流供给是在物流需求产生后,在极短的时间内向全社会调集所需的应急物资。

(6)流量的不均衡性

应急物流的突发性决定了应急物流系统必须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将大量的应急物资运送到位,这就可能造成应急物流流量的不均衡性。

(7)时间约束的紧迫性

应急物资多是为抢险救灾之用,事关生命,事关全局。应急物流速度的快慢直接决定了突发事件所造成危害的强弱。

(8)应急物流的社会公益性

应急物流中的社会公共事业物流多于企业物流,因此经济效益的重要性位于社会效益之后。

三 应急物流运行阶段的划分

根据非常规突发事件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由此造成的救灾需求变化,可以将应急物流划分出不同的运行阶段,以便决策者掌握应急管理不同阶段工作的重心。目前应急物流阶段的划分多是参考其他学科的相关概念。如Cottrill(2012)借用了风险管理中的阶段概念,将应急物流分为计划、减灾、预警、反应与恢复五个阶段。Lee等(2003)针对应急物流中信息系统运行状态的变化,将应急物流分为准备阶段、处理阶段与后处理阶段。但这种阶段划分方式忽略了应急物流的本质特征,应急物流是货物与信息在供给主体与需求主体之间的一种流动过程,它是由突发事件所引起的一种特殊的物流活动。由于所处的环境及约束条件的不同,它在物流配送网络、执行主体的行为、外部环境等方面与一般商业物流存在较大差别。但是这些差别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突发事件处置措施的实施,事件的发展、扩张将会受到控制,而此时应急物流的约束条件也将发生较大变化,与一般商业物流的差异会逐渐消除。缪成(2007)根据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中,应急物流作为一类特种物流活动,在目标、执行主体、约束条件等方面的变化,以及应急物流与一般商业物流的差异点的演变,将应急物流系统的运行划分为四个阶段。

1.日常管理阶段

当应急管理体系处于平时状态时,应急物流相应地处于日常管理阶段,在该阶段,应急物流的主要工作是为突发事件爆发后的物资供应进行准备。包括开展易发性灾害的风险管理,评价各级政府的应急救灾物资储备库的综合保障能力,对应急物流构成实体分级分类、查缺补漏、寻找隐患。按照“以用备战”的原则,根据长期建设的各类应急物流设施分级分类结果以及对紧缺资源的最低保有量的评估结果,合理配置、调整、储存一定种类与数量的应急救援物资,建立合理的物资储备网络,提高突发事件爆发后应急物资的保障能力。对民间各类经济与人道组织储备的应急物资进行调查统计,摸清现状,以便突发事件爆发时快速筹措物资。

对于储备的应急物资制定完备的管理制度,在应急物资的采购、储备过程中加强物资质量控制,及时进行必要的维护保养,确保在应对突发事件时供应物资的质量不降低。当应急物资的储备量不能满足该机构级别要求时,则根据其综合保障能力的要求进行补充。

设计灵活、完善、全面、可操作性强的应急救援物资保障预案,明确不同种类级别突发事件爆发时的应急物流的计划、实施方案与各主体的职责,并定期组织演练,确保在应急管理系统进入警戒状态时,应急物流执行机构及时到位,设施运转良好,能够及时提供应急指挥中心处置突发事件所需的应急救援物资。在日常管理阶段中应急物流的准备工作非常重要,它的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后续阶段中应急物资的保障力度。

2.启动阶段

应急物流进入启动阶段运行的前提条件有两个。

①预警系统预测到某种突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提升到警戒点以上。

②没有预警的情况下突发事件突然爆发。

当两个条件其中一个得到满足,应急物流就会进入启动阶段,在该阶段,应急物流的主要任务是根据突发事件的事态发展以及应急预案中的救援物资供应方案,保障突发事件初期所产生的大量应急物资需求。

在条件①下,应急物流开始准备应对突发事件所需的应急救援物资,根据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当地自然、社会条件,预测所需的应急物资种类与数量,在贮存物资不足的情况下,建立紧急采购渠道,同时指挥救灾物资储备库提前做好物资备运工作,还可以按照应急预案要求提前建立避难所,储备部分救援物资,以便突发事件爆发时及时向受灾民众发放。

在条件②下,启用未遭到破坏的信息收集渠道,尽可能地掌握事件发生地的人口、基础设施现状等基本数据以及突发事件爆发位置、种类、级别等数据。根据需要建立避难所或物资集中发放点,评估应急物资需要,启动各类应急救援物资的供应渠道,征用运输工具,号召周边地区群众捐赠款物,在事件爆发后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将救援物资运达事件发生地,以最快的响应速度实现救援物资的空间与时间效用。

在突发事件爆发初期,信息处于不对称状态,这时向事件发生地供应救援物资往往带有一定的盲目性。随着与事件发生地应急管理部门相互沟通与信息反馈,信息逐渐趋于对称,这时我们能够比较准确地掌握事件发生地需要物资的种类、数量、最短运输路径等数据。同时突发事件得到有效的控制,它所造成的影响开始减弱,应急物流进入平稳运作阶段。

3.平稳运作阶段

应急物流系统进入平稳运作阶段也有两个过渡条件。

①突发事件已经被有效控制,突发事件的危害受到控制。

②应急物流执行机构可以掌握或准确预测应急处置突发事件所需救援物资的种类和数量。

在同时满足上述两个条件后,应急物流开始进入平稳运作阶段。

平稳运作阶段的目标也是保障应急处置突发事件的物资供应。但是从启动阶段向平稳运作阶段过渡的条件来看,在平稳运作阶段人们已经可以较为准确地掌握救援所需物资的种类、数量,突发事件受到控制,外部环境趋于稳定,所以应急物流在物资需求端、供给端、外部环境等方面与一般商业物流已无区别。因此在应急物流进入平稳运作阶段后,可以借助第三方物流力量,利用其准时、快捷、成本低的优点,做好救援物资运输、流通加工、短期仓储等工作。第三方物流是由物资供应方、需求方以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它可以提供高度专业化的物流服务,具有降低作业成本、提高服务水平、减少业务风险、可以对供应物资全程监控等优点。

应急物流进入平稳运作阶段后,物流执行主体已经可以比较准确地掌握或预测救援所需物资的种类、数量以及运送地点等数据,可以制定较为全面的救援物资保障计划,建立覆盖全面的避难所与集中物资发放点等物资发放设施,创造将应急物资的运输、配送等功能要素外包给专业第三方物流公司的条件。而且平稳运作阶段与善后处置阶段持续时间较长,继续以政府相关部门为执行主体负责应急物流的具体运作,长期承担救援物资运输、配送的实施工作是不切实际的。一方面,由于应急物流系统运转的物质基础是通过行政手段征集的各类资源,如运输车辆等,长期使用征集资源来保障应急物资供应是不可靠的:通过行政手段不能有效协调不同利益团体的行为,所以无法长期维持应急物流系统高效运转。另一方面,由政府实施、控制的物流系统在物流效率、保障力度方面也无法与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相比。加之在应急物流进入平稳运作阶段后,应急物流的目标也由以最快速度将救援物资运输到突发事件发生地、救助伤者、安抚受灾群众逐渐过渡到降低物资供应成本,按时、按量地将救援物资运送到需求点上来。因此应急物流执行机构可以与专业第三方物流公司签订协议,在第三方物流公司保证能够将救援物资按时、按量地运达目的地的前提下,建立合同关系,由第三方物流公司负责完成物资运输、配送等环节。利用第三方物流公司服务水平高、克服需求波动能力强、技术先进、成本低的优点来提供应急物流服务,在进一步提高救援物资供应服务水平的基础上,降低供应成本。应急物流执行主体只需要控制供货渠道和筹措应急救援物资,其他的物流业务都可以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公司,而且目前国际上许多大型跨国物流企业已经开始参与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从事应急救援物资运输与配送业务。因此,在应急物流进入平稳运作阶段后,可以将应急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公司。

4.善后处置阶段

在突发事件处置进入重建期时,应急管理体系框架中的指挥调度系统开始将工作重点转入当地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恢复。应急物流也进入了善后处置阶段。与应急管理相适应,应急物流的善后处置阶段也是持续时间最长的一个阶段,它从进行灾后重建工作开始,一直到突发事件的影响完全消失、灾区恢复正常生活秩序为止。

应急物流的善后处置阶段与平稳运作阶段相比,最大的区别是救援物资在物资供应网络中流转的驱动力发生了变化。在善后处置阶段,救援物资的供应将由应急物流执行主体推动调整为受灾群众拉动。由于在应急物流启动阶段与平稳运作阶段受灾群众对救援物资的需要存在紧迫性,因此一般采用推动方式供应救援物资。而进入善后处置阶段以后,应急处置方案的目标是恢复受灾区域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应急物流与一般商业物流的差异也完全消失,突发事件已经完全得到控制,当地正常秩序正在逐渐恢复,应急物资需求的紧迫性开始消失,应急物资的供应可以先由物流终端统计受灾群众的需要,然后再根据收集到的需求从不同的供应渠道调集或订购相应物资,最后交由第三方物流公司运达物资需求点,实现应急物资的空间效用。

按照以上的阶段划分方法,每一阶段都有明确的阶段转换条件,应急物流系统可以根据约束条件及外部环境的变化,调整自身的作业方式,便于指导应急物流的具体实践。同时根据不同阶段的目标以及应急物流与一般商业物流之间差异的演变过程,将应急物流部分业务外包给专业第三方物流公司,由其负责承担救援物资供应的运输、配送等任务。利用第三方物流公司专业性强、成本低的优点,在确保实现应急物流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供应成本,这样可以在提高救援物资供应效率的同时提高供应效益。

根据以上对应急物流与一般商业物流的差异分析及其阶段划分,可以了解到,在启动阶段,应急物流在供应链体系、驱动力、运输工具、外部环境等多个环节与一般商业物流存在较大差异。所以对于应急物流的研究应主要集中在突发事件爆发初期物资供应启动阶段的应急物流救灾物资的配送和调度。

四 应急物流系统的构成要素

建立应急物流系统的目的在于保障应急救援物资的及时供应,满足应急处置突发事件的需要。而要实现这个目标,离不开应急物流系统的构成要素密切合作、完成各自的任务。应急物流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实体要素(缪成,2006)。

应急物流执行机构:它是应急物流的决策机构与执行主体,在指挥调度部门的统一指挥下,负责物流系统的计划、组织和控制等工作,为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提供物资保障。

应急物流信息子系统:应急物流信息子系统是整个应急物流系统的数据存储与交流平台。它包括通信平台和信息平台。其中,通信平台包括电话、无线通信、传真、可视电话系统等,为应急物流信息的传播提供技术手段;信息平台用于应急物流系统中信息的传播、交流和反馈,灾害处理方案、措施的发布等。

救援物资的供应者包括救援物资储备库、民间捐赠、紧急采购。它们根据各自的特点与优势在不同阶段供应救援物资,保障应急物流系统中救援物资根据需求源源不断地流入。

应急救援物资构成了应急物流的流体要素,它也是建立应急物流系统以实现空间与时间间隔跨越的目标客体。它主要包括生活资料类、救生器材类、救治物品类三类物资,在通常情况下应急物流中应急救援物资的流动属于批量大、品种少的物资供应方式。

运输工具子系统是应急物流系统中救援物资空间移动的载体,应急物流系统自身不保有运输工具,突发事件爆发后所需的运输工具全部依赖于临时征用,它根据需要包括公路、铁路、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

应急物流网络是在突发事件爆发后,临时在事件地与周边地区建立起来的物资流转设施。它具体负责救援物资收集、储存、转运等职能。应急物流配送网络的末端负责分发救援物资。同时还承担收集灾区物资需求信息的职责,是需求信息的起始点。

五 应急物流网络的构成要素

如图1-1所示,应急物流网络主要由以运输场站、应急物资储备节点等为物流节点设施的主体要素和以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等为物流通道设施的支撑要素构成,这两部分共同形成一定的空间层次结构。

图1-1 应急物流网络构成要素

资料来源:郭晓光:《面向自然灾害的应急物流网络规划与运作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交通大学,2013,第3页。

几乎全部物流活动都是在节点和通道上进行的。物流通道上进行的活动主要是运输,包括集货运输、干线运输、配送等;物流功能要素中的其他功能要素如包装、装卸、保管、分货、配货、流通加工等,都是在节点上完成的。应急物资储备节点在整个应急物流网络中的集疏运功能、衔接功能、信息功能和管理功能,决定了其在应急物流网络规划与运作中至关重要的地位。按照救援地域范围,可将应急物资储备节点分为全国型、区域型和城市型等不同等级的物流节点。其中区域型应急物资储备节点以城市群或经济区为救援范围,有比较强的辐射能力和充足的库存储备,可向省际范围的需求点提供应急物资。这种节点规模较大,所能覆盖的需求点较多,物流作业量较大。城市型应急物资储备节点以城市作为救援区域范围,一般仅有公路运输通道,具有较快的应急反应速度。

应急物流通道是应急物流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涉及面广,由诸多要素构成的、复杂的、庞大的运输组织与管理系统,其含义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理解(郭晓光,2013)。

一是从硬件设施角度考虑,应急物流通道必须包含一定的交通运输网络,比如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等通道。

二是从运输组织角度考虑,应急物流通道必须考虑采用一定的运输组织方法,比如铁路列车开行方案、飞机的航班安排计划、海运班轮的航行方案等。

三是从运营和管理角度考虑,应急物流通道必须使运输救援企业参与整个运输过程。

四是从管理体制角度考虑,必须有相应的主管部门对应急物流通道进行宏观调控和对整个运输过程进行监管。区域的各种应急物流通道不仅要在发展规划、结构、速度以及空间地域分布方面与应急救援工作相适应,同时,更要在系统综合运输能力上相协调,培养适应应急物流网络运作、满足应急救援需要的综合运输能力。

六 应急物流的保障机制

应急物流的实施往往需要紧急调动大量应急物资,只有使应急物流的流体充裕、载体畅通、流向正确、流程简洁、流速快捷,才能使应急物资快速、及时、准确地到达事发地,这就要求我们建立起应急物流的保障机制,满足应急物流实施的必要条件(朱辉、钱仲威,2009)。

1.基础设施保障

物流基础设施的发展水平对保障应急物流的顺利实施起着关键的作用。物流基础设施包括通信系统、交通运输网络、物资储备设施和物流信息网络等。一个反应快速和覆盖广泛的物流体系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应急物流的实施效率,减少损失。

2.政府协调机制

政府协调机制可通过“突发性自然灾害和公共事件协调处理机构”来建立,国家可以通过法律、法规形式给这些机构特定的权力和资源,并建立相应的专门机构和运作系统。

3.全民动员机制

动员是一项民众广泛参与,依靠民众自己的力量,实现特定社会发展目标的群众性运动。应急物流中的全民动员机制可通过传媒通信等技术手段告知民众受灾时间、地点,受灾种类、范围,赈灾的困难与进展,民众参与赈灾的方式、途径等信息,这样可以实现如下目标。

①推动全民参与、关心赈灾事宜,调动民众的主观能动性,为赈灾献计献策;

②根据需要可以以有偿或无偿方式筹集应急物资或用于采购应急物资的应急款项;

③为实现快速应急物流提供各种方便;

④为赈灾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

4.法律保障机制

从世界范围来看,在应对突发性灾害的时候,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相关法律可以保障在特殊时期、特殊地点的秩序和公正;另一方面,可以规范普通民众和特殊人群在非常时期的权利与义务,明确可为与不可为。应急物流中的法律机制实际上是一种强制性的动员机制,也是一种强制性保障机制。

5. “绿色通道”机制

在重大灾害发生及救灾赈灾时期,建立地区间的、国家间的“绿色通道”机制(席敏婕,2011),即建立并开通一条或者多条应急保障专用通道或程序,可有效缩短作业周期和提高速度,以方便快捷的方式通过海关、机场、边防检查站、地区间检查站等,让应急物资、抢险救灾人员及时、准确到达受灾地区,从而提高应急物流效率,缩短应急物流时间,最大限度地减少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综上所述,应急物流在我国尚属一个新兴概念,我国应急物流体系还很不完善,需要加强对建立应急物流体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不断完善应急物流理论,尽早建立高效、快速的应急物流体系,完善作为保障的应急物流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