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宝贝学琴,我们的家庭团队 做好准备了吗

先说说为什么是家庭团队呢?

现在不少家庭都是“421模式”,家庭成员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一个孩子。不过随着二胎政策全面开放,越来越多的家庭逐渐变成“422模式”,有了弟弟妹妹的出现,对第一个孩子学琴来说,同样是一个考验。这些成员就组成了我们的家庭团队。在这个团队中,如果有一个人对孩子练琴持反对态度,或是步调不一致,都有可能导致孩子的学习止步不前,更不要提建立良好的练琴习惯了。那我们的家长团队需要做些什么呢?很简单,就两点:“时间”和“统一”。

时间,除了孩子要有固定的练琴时间,大人也要有对应的陪练时间。所以也有家长会问:“孩子练琴需要多长时间,需要家长陪练吗?”

大家要注意了,孩子们最需要家长陪同的时期,主要是在学琴初期的半年时间里。这个时期大人和孩子每天必须要准备30分钟左右的练琴时间,以及每周一次的钢琴课时间。

这是给孩子们打基础,培养练琴习惯的关键时期。就像家长为初入小学的孩子们辅导功课一样。这个时期需要的并不仅仅是大人辅导孩子写作业,而是家长帮助孩子培养学习规律,学会如何学习。在钢琴学习中,我们的家长团队中,就需要有一位家长,能够抽出相应的时间,来担任学琴前期的陪练工作。

怎么有效陪伴孩子练习也是一门功课,在之后的内容里我们都会讲到。

有人可能会问,我听说很多孩子每天需要练习一两个小时,而且有些家长到了中学还在盯着孩子练琴,好像跟你说的不太一样。

这里就要给大家解释一下,在儿童钢琴学习初期,内容都设计得比较简单短小,30分钟的时间,只要过程不拖拉,已经足够完成学习内容了。但也有些例外情况,有的小朋友练琴状态特别好,在启蒙阶段,就能够每次轻松高效地练习一两个小时,这样的小朋友学习进度自然也会非常快。也有的小朋友,刚开始30分钟的练琴时间对他们来说都很难做到,需要经过一个锻炼过程,所以首先要让孩子的注意力集中,然后再把时间逐渐延长,才能完成基本的练琴时间。

如果大家帮助孩子在初学的半年里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之后就可以慢慢退出,逐渐由孩子自己完成学习了。像刚才说的,如果有些孩子到了高年级,还必须要大人陪伴才能认真练琴,大人一离开,学习质量就严重下滑,那也就意味着,孩子的自我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没有建立起来。家长们就需要在这方面下工夫了。

对一些家庭来说,需要练习的时间并不是一件难事。难的是谁来陪!

有不少爸爸妈妈的工作确实非常忙,听到需要陪练就已经打退堂鼓了。也有人会问:“可以让爷爷奶奶来陪吗?”

其实爷爷奶奶来陪一样是可以的,但在这里首先要感谢爷爷奶奶们,虽然他们退休后有闲暇时间,可是照顾孩子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特别是让长辈陪伴孩子学习,他们面临的问题会比父母陪伴更多,不仅需要时间精力,还需要对孩子能有一定的辅导能力和约束力。

我的家长中就有一位贝贝奶奶,她的小孙子贝贝就是由她陪同上课练琴的。贝贝学得很不错,奶奶也在这个过程中和小孙子一起学。后来贝贝移民去了丹麦,奶奶还在继续和我上钢琴课,现在已经能够演奏自己喜欢的乐曲了,有时候她会收到贝贝从丹麦发来的音乐会视频,祖孙二人因为钢琴,有了更多的交流话题。

这是一对很不错的祖孙组合,但也并不是每位长辈都能做到这样的效果。所以,决定陪练人选时,也要考虑到家庭成员的具体情况。当然,并不是其他家庭成员就可以甩手不管了,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鼓励孩子的每一次进步,配合孩子的学习,这是每个家庭成员都需要,也是都能够做到的。

接下来需要准备的,就是统一所有家庭成员的想法。

这里我先给大家讲两个家庭的小故事。他们的经历有着一定的代表性,大家也可以从中看看有没有自己家庭的影子。

豆豆是一位5岁的小女孩。她的家庭结构特别简单,就是一家三口。妈妈的工作相对自由轻松,所以主管孩子。爸爸对女儿非常疼爱,但由于忙于工作,对她平时学习的兴趣班,参与的基本上就是交学费这一个项目。起初因为孩子小,上的兴趣班多数都是以玩为主的类型,也没有什么需要每天固定练习,固定完成的作业,所以状态一直很平静。

而钢琴课是豆豆接触的第一个需要正规学习的课程,这个时候就开始出现了一些状况。有一次妈妈没有时间,就让爸爸监督豆豆练琴,结果等晚上回到家,看到豆豆还没有睡觉,父女俩正一起在沙发上看电视。妈妈就问起来:“今天练琴了吗?”爸爸说:“她说今天她实在不想练,不想练就不练了吧,偶尔一次又没什么问题。”妈妈想想也就算了。可从此之后豆豆就发现了不练琴的好办法,只要不想练琴就去求爸爸。经常是一个坚持练,一个不让练,有时还会为此引发家庭战争。用不了多久,孩子的练琴状态是越来越松散,不止是不愿意练琴,更不愿意让妈妈陪她练琴,因为她会觉得妈妈比爸爸严厉。豆豆妈妈意识到了问题,学琴前并没有和爸爸交流过,也没有统一意见。所以,当夫妻俩对孩子的学习意见不一致时,不仅让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变得紧张,也让孩子的学习计划很难实施。

还好豆豆爸爸也意识到了自己做的不妥当的地方,其实爸爸的初衷也只是觉得,在家里想给孩子多一些宠爱,但没想到会给孩子的学习,甚至是孩子和妈妈的关系带来困扰。所以,爸爸和妈妈陪豆豆一起做了新的学琴计划,并且配合执行,这才让钢琴学习重新回到了正轨。

另一个是悠悠家的故事。悠悠妈妈最大的困扰是孩子不能按时练琴。原来,她家里是祖孙三代一起生活的大家庭,爸爸妈妈下班回家都很晚,所以每天都是由爷爷、奶奶接悠悠放学回家。

妈妈希望悠悠能在晚饭前练好琴,这样晚上回到家还能有一些时间,给孩子讲讲故事。但事情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妈妈回家以后发现孩子根本没有练琴。爷爷奶奶最初还能提醒一句:“该去练琴啦! ”,可心里其实并没有当回事儿,总觉得孩子还小,学习这些并不重要。再加上面对悠悠的拖拉,爷爷奶奶也没有什么好办法。悠悠也会找出各种各样的理由:“哎呀,奶奶我肚子饿啦,吃好饭再练琴吧。”“爷爷,我就先玩一小会儿,然后我就会去练琴的。”最后爷爷奶奶也就随她去了。结果所有的事情,还是堆积到了妈妈回家以后再做。可往往时间已经很晚了,练不了多久悠悠就哈欠连天,只得让她去睡觉。如此循环下去,学习质量根本就没办法保证。

悠悠妈妈来找我想办法,我给她的建议是,既然你和爸爸下班以后的时间不适合练琴,就需要长辈来帮助,回去首先要好好和爷爷奶奶商量一下,看看你和爸爸怎么配合他们来执行学习计划,也要帮爷爷奶奶一起想想招,在悠悠不配合的时候该用什么方式引导。最后也不能忘记孩子,孩子虽然小,学习中也会耍赖、不配合,但应该要怎么做,其实心里也是很清楚的。所以,要和孩子一起好好讨论一下练琴的事情。全家可以一起建立一个奖罚制度,来增强孩子学琴的积极性。当所有的成员步调统一起来以后,悠悠的状态也真的是变得越来越好了。

除了以上这两个家庭中出现的情况,有些家庭的学习环境也比较消极,就像是孩子在做钢琴课下练习,家长却在那里哈哈大笑地看着娱乐节目。孩子需要专注练琴,家里的大人们却在旁边摆着牌局。这些都需要共同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的家庭成员,相互沟通协调的。

最后讲一点我们家庭面临的新情况,就是弟弟妹妹们的出现。

这几年,在我的学生家庭里,就有不少家庭新增了小宝宝。对于大宝来说,弟弟妹妹刚出生的时候,家里突然之间人变多了,除了刚降生的小宝宝,家里可能还会来一些长辈帮忙,包括爸爸、妈妈也要花更多的精力去照顾小宝宝,实在是没办法照顾大宝的钢琴课。就连家里的环境难免也会乱糟糟的。曾经有一个小朋友和我抱怨说,她练琴的钢琴凳都没有了,因为家里临时调整了布局,琴凳没办法放在原来的地方,只得临时拿别的凳子代替。也有的小朋友会说,现在小妹妹会自己走路了,我只要一练琴她就会来和我捣乱,根本就没办法练。

在这种乱哄哄的环境下,加上整体家庭注意力的转移,有些小朋友就会在这个时候出现钢琴成绩一路下滑,真的非常可惜。

建议我们的爸爸妈妈们在小宝宝出生前,要提前规划好大宝的学习环境,也需更多地和大宝交流。当弟弟妹妹出生后,大宝们其实更需要爸爸、妈妈在心理上给予安慰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