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粗暴,把孩子逼向对立

一些秉持着“棍棒底下出孝子”教子观念的父母在恨铁不成钢的心态驱使下,就想用一些简单粗暴的方法一举“驯服”孩子,结果不仅达不到教育目的,还会使孩子的逆反心理更加严重。


路路上小学后,英语成绩一直不好,爸爸特别着急。每次看完路路的英语试卷,爸爸都发现了同一个问题——粗心。于是,他斥责路路:“你怎么回事?怎么那么不认真,长眼睛是干吗用的?”面对爸爸的斥责,路路只是沉默地低着头。

等到下一次考试成绩出来,路路的英语成绩还是不见提高,而爸爸慢慢地从试卷中发现:路路除了因粗心而犯错,还经常将不会做的题直接空着。爸爸生气地说:“这么容易的题你都不会做啊?你上课的时候怎么听课的?”

无论是在学习中,还是在生活中,当路路犯错时,爸爸不仅批评他,有时还会打他。渐渐的,路路不但变得讨厌上学,不爱说话,还变得爱逃学了。有一次考试,路路的成绩特别糟糕,在班里排名倒数第一,他非常害怕爸爸会像往常一样简单粗暴地对待他,于是,他在家门口附近的小亭子里待了一夜……

案例中的爸爸面对犯错的路路总是不断地斥责,这种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不仅容易导致爸爸的威信丧失,而且还会重重刺伤孩子稚嫩的心灵,伤害孩子的人格尊严和自信心,甚至会给孩子的一生留下不可磨灭的阴影。

另外,研究表明,体罚(如打骂行为)是没有积极效果的。特别是对叛逆的孩子,体罚只会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因此,当孩子犯了错误时,父母应该心平气和地进行教育,告诉他错在哪儿,以后遇到类似的事情该怎么办,而不是不分青红皂白,对孩子进行简单的斥责和打骂。体罚只会让孩子口服心不服,头脑里只留下痛苦的体验,甚至对父母产生怨恨和恐惧感。

应该说,教育孩子可以批评,但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在教育孩子时,批评比表扬还要高深,因为批评一定要讲究方法,这是一门艺术,你用得好它比表扬的效果还有用。”那么,该如何对孩子进行适当地批评呢?

1.低声批评

父母批评孩子时,应用低于平时说话的声音。低而有力的声音,会更容易引起孩子的注意,也容易使孩子注意倾听你说的话。这种低声的“冷处理”,往往比大声斥责更有效。

2.保持沉默

孩子一旦做错了事,总担心父母会责备他,如果如他所想的责备他,那么孩子反而会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对批评和自己所犯的过错也就不以为然了;相反,如果父母保持沉默,孩子的心里反而会紧张,会感到不自在,进而反省自己的错误。

3.暗示错误

孩子犯了错误,如果父母能心平气和地启发孩子,不直接批评他的错误,那么孩子就会很快明白父母的用意,愿意接受父母的批评和教育,这样做也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

4.多用良言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成功的父母是深知良言的妙用的。他们善于观察子女的心态处境,然后选择时机,有针对性地给予语言的抚慰、温暖和鼓励,这样,孩子的理想之花就会渐渐开放。反之,横挑鼻子竖挑眼,不加分析地乱指责,以长辈自居,要求孩子无条件服从,不容孩子分辩,这种教育方式有害无益。

父母应知道

研究显示:父母的心理素质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性格,父母性情平和、做事民主,子女性格多表现为亲切、率直,有活动能力;父母过分严厉,子女的表现则往往是逃避、反抗或胆怯;父母处事忽冷忽热,反复无常,子女多表现为神经质、自以为是、缺乏责任心、没有耐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