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常用“×××说过”来提升表达的公信力

我们都知道,说话是一门艺术,中国人更讲究说话的艺术,而说话要讲究技巧,好听的话能让人如沐春风,不中听的话使人心情烦闷,难以进行沟通。我们发现,在我们生活中,那些会说话的人,从来都不直接表达自己的某种观点,而是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尤其是喜欢运用这一句式——“×××说过”,因此这样的表达方式能使自己的语言更有公信力。当然,此处所说的“×××”一定是被听者认可和接受的,可以是名人,可以是令人相信的权威专家等,但无论是谁,都能对我们的话起到很好的佐证作用。

我们先来看看下面一个案例:

美国心理学家们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在给某大学心理学系的学生们讲课时,向学生介绍一位从外校请来的德语教师,说这位德语教师是从德国来的著名化学家。实验中这位“化学家”煞有其事地拿出了一个装有蒸馏水的瓶子,说这是他新发现的一种化学物质,有些气味,请在座的学生闻到气味时就举手,结果多数学生都举起了手。

对于本来没有气味的蒸馏水,由于这位“权威”的心理学家的语言暗示而让多数学生都认为它有气味。从这里,我们能看出,在人们的思维逻辑中,对那些有权威的专家所说的话是深信不疑的。正是从这一点出发,中国人在与人沟通时,会经常引用“×××说过”这样的句式。

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实例很多,比如在广告中请权威人物赞赏某种产品,在辩论说理时引用权威人士的话作为论据等。相传,南朝的刘勰写出《文心雕龙》后由于无人重视,他想请当时的大文学家沈约审阅,但沈约却不予理睬。后来他装扮成卖书人,将作品送给沈约。没想到沈约阅后评价极高,于是《文心雕龙》广为传诵,后来更是成为中国文学评论的经典名著。

其实,我们在说话时,也可利用这一逻辑方法,比如,为了证明产品的效果,你可以这样对客户说:“××说过……”这样能增强你语言的说服力。

某学校要为食堂购买一批燃油锅炉。一些销售人员得知这个消息之后,都纷纷跑来向食堂负责人介绍自己公司的产品。这让这位负责人感到非常为难,因为之前从没有跟这些公司合作过,也不知道哪一家的产品更加可靠,所以一时半会拿不定主意。

这时候,有一位销售人员摸清了负责人的心思,在产品的介绍材料里夹了一份该公司的客户联系单,而且其中有一个客户就是与这所学校紧邻的某事业单位,于是这位负责人就给隔壁单位打了个电话。

从对方嘴里得知该公司的产品质量还不错,而且销售人员也值得别人信赖,于是负责人就选择了这家公司的锅炉。

案例中,这位销售员是聪明的,一张客户联系单能说明很多问题:这种燃油锅炉很畅销,该客户的邻居们都购买了,产品质量自然信得过;这位销售员的客户名单是真实可靠的,并不是杜撰的,客户自然更深信不疑,最终,他不费吹灰之力地说服了客户。

日常交流中,我们在沟通时使用“×××说过”这样的句式,能起到影响对方逻辑思维和引导或改变对方态度和行为的目的,从而操控其言行。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引用的话有:

1.借用位高权重人士的话,比如“市场认为”“国家主席说”

最近几年国家经济飞速发展,但物价也猛涨,对此,国家相关权威人士表示会抑制部分的经济泡沫。于是,在平日闲聊中,邻居大妈如果更愿意相信物价不跌反涨,你就可以搬出权威人士的话:“央行行长都发话了,要出台一系列措施,抑制物价……”

2.借用名专家的话,比如“某专家认为”

很多健康专家认为,晚上身体往右侧睡才是最健康的睡姿。于是,当你在向朋友或家人证实这言论的真实性的时候,不妨这样说:“健康专家都这么说,难道还有假?”比如,在每一只牙刷上面都会标明“牙医建议,三个月更换一支牙刷”。

3.用各行业权威人士的话

在每个行业都有相应的权威人士,比如文学领域里的茅盾、鲁迅,艺术领域里的梵高、贝多芬等。当我们再强调语言是多么重要的时候,不妨搬出语言大师林语堂的言论:“语言不是一般的工具,使用起来不同于其他工具。”

4.借用上司的言论婉拒对方

我们不知道该如何拒绝时,可以借助上司的言论进行拒绝,比如“前几天经理刚宣布过,不准任何顾客进仓库,我怎么能带你去呢”,或者说“这件事我做不了主,我会把你的要求向领导反映一下,好吗”。

5.引用歇后语以达到幽默

比如人们常说的:“这个人真是和尚打伞——无法无天。”“下雨天出太阳——假晴假义。”这两句话中的“无法”是“无发”的谐音,“假晴”是“假情”的谐音。歇后语一般只须把前半截的比方说出来,将后半截的解释隐去,让对方自己去体会。

可见,与人说话,让对方接受你的观点,一般都要讲道理。不过,如果你没有驾驭语言艺术的能力,对方即使理解你的意思,也会轻视你的水平。即便此刻他的内心已经同意你的想法,表面上也依旧你争论不休。“××”的策略是很有效的,但所引用的话,最好是众所皆知的,真理之所以能够长存,就是因为它已经被无数人所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