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正确的逻辑道理是不存在的

生活中,我们看悬疑小说或者侦探电影时,经常会有这样一个体会:当我们自认为自己已经确定一件事情的真相后,却往往发现,原来事情的原委并不是这样,其实这是因为我们遵循了某种固定的逻辑而已,并且,绝对正确的逻辑道理是不存在的。无论我们遇到任何事的时候,都不要急着下结论,要学会用辩证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而具体运用到语言沟通中时,我们也绝对不可把话说满。

我们不妨先来看看下面的小故事:

孔子到东方游历,途中看见两个小孩在争论,就问他们在辩论什么。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距离人近,而正午时距离人远。”另一个小孩却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而正午时离人近。

前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大得像车上的篷盖,等到正午时就像盘子碗口那样小,这不正是远的显得小而近的显得大吗?”

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清清凉凉,等到正午时就热得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不正是近的就觉得热,远的就觉得凉吗?”

孔子听了,不能判断谁是谁非。两个小孩嘲笑说:“谁说你多智慧呢?”

博学而多才的孔子在面对两个小孩辩论的问题时都不能得出结论;而两个小孩在此问题上也是仅凭自己的一些主观感受时得出的结论,显而易见,此结论也并非正确。

我们发现,生活中的不少人,在遇到某件事时,总认为自己的思路是对的,认为自己看到的就是真实的,所以在表达时就表现出强烈的主观意识,直到他人一语道破之后才懊恼不已。可能你会问,该如何才能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呢?其实很简单,我们在开口前要先多思考,而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学会从多方面、多角度思考,还要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曾经有这样一则报道:

曾经有一名六年级的小学生对蜜蜂进行了长时间的跟踪观察,他发现,蜜蜂并不像科学家们所说的那样是用翅膀发音的,而是在翅膀的根部有一个发音器官。于是,接下来,他依然带着怀疑的态度,将自己的想法写成了论文,因而,他获得了第18届全国青少年创新大赛优秀科技项目创新银奖和高士其科普专项奖。

这就是一个善于观察并敢于怀疑的青少年。事实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立思想,对事物有着自己的看法。大家也要和这名小学生一样敢于怀疑,因为真正有效的学习并不是死读书,而是自主性的、探究性的、学以致用的。

哲学家尼采说:“我们不能被人们的心理波动所驱使,错误地判断事物是否重要。”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对于任何事物,我们都要有自己的思考,要养成凡事不只看表象的习惯,有问题时就要有寻根究源的愿望,然后巧用逻辑思维找到答案,这一点,一千多年前的伽利略已经给我们树立了榜样。

我们再来看看下面这个故事:

小泽征尔是世界著名的音乐指挥家。一次,他去欧洲参加指挥家大赛,在进行前三名决赛时,他被安排在最后一个参赛,评判委员会交给他一张乐谱。小泽征尔以世界一流指挥家的风采,全神贯注地挥动着他的指挥棒,指挥一支世界一流的乐队,演奏具有国际水平的乐章。

演奏中,小泽征尔突然发现乐曲中出现不和谐的地方。开始,他以为是演奏家们演奏错了,就指挥乐队停下来重奏一次,但仍觉得不自然。这时,在场的作曲家和评判委员会的权威人士都郑重声明乐谱没问题,而是小泽征尔的错觉。他被大家弄得十分难堪。在这庄严的音乐厅内,面对几百名国际音乐大师和权威,他不免对自己的判断产生了动摇,但是,他考虑再三,坚信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于是,大吼一声:“不!一定是乐谱错了!”他的喊声一落音,评判台上那些高傲的评委们立即站起来向他报以热烈的掌声,祝贺他大赛夺魁。原来,这是评委们精心设计的圈套。前面的选手虽然也发现了问题,却放弃了自己的意见。

这则故事中,倘若小泽征尔不能坚信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和其他几位选手一样,即使发现了问题也不敢提出来,或者放弃自己的意见,那么,在这场比赛中,他也只能和其他选手一样,被淘汰出局。

可见,绝对正确的逻辑道理是不存在的。要破除固有思路,还有个重要的方法就是实践法,因为实践是检验一切的标准。

我们发现,很多人之所以在说话时太过绝对,主观意识太强,往往是因为他们遵循了某种固定的逻辑道理,殊不知,绝对正确的逻辑道理是不存在的。要避免这一点,我们在说话时一定要凡事多思考、多观察,用实践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