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心态——提升素养从心开始

一个拥有良好素质的人,首先应该是一个心态非常好的人。一个人要想在工作中取得成绩,必须要从心态上改变自己,成为一个积极主动、自信、不抱怨、不浮躁的员工。

积极心态带来更多机会

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曾说:“心态若改变,态度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习惯跟着改变;习惯改变,性格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人生就跟着改变。”没错,心态决定成败。积极乐观的心态,能使人奋发上进,从容应对各种挑战,从而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而消极悲观的心态,则会使人萎靡不振、不思进取,从而失去许多宝贵的发展机会。

有两位住在乡下的陶瓷艺人,一位叫杰克,一位叫亨利。他们听说城里人喜欢用陶罐,便决定将自己烧制的最好的陶罐卖到哥伦比亚特区去。经过十多年的反复试验,他们终于烧制出了自认为最好的陶罐。他们雇了一艘轮船,准备将所有的陶罐都运到哥伦比亚特区去。

没想到,轮船中途遇到了强烈风暴,等风暴过后,轮船靠岸,陶罐全部成了碎片,他们的富翁梦也随着陶罐一起碎了。

杰克提议先去酒店住一晚,第二天再去城里四处走走。亨利捶胸顿足,痛苦极了,他问杰克:“你还有心思去城里四处走走,难道你就不心疼我们辛辛苦苦烧出来的那些陶罐?”

杰克心平气和地说:“我们失去了那些陶罐,本来就够不幸的了,如果还因此不快乐,岂不是更加不幸吗?”

亨利觉得他的话有道理,于是,两人就去城里好好玩了几天。在游玩的过程中,他们意外地发现,城里人用来装饰墙面的东西很像他们烧制陶罐的材料。于是,他们索性将那些陶罐碎片全部做成了马赛克,出售给了城里的建筑工地。结果,他们不但没有因为陶罐的破碎而亏本,反而因为出售马赛克而大赚了一笔。

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应该学习故事中的杰克,不管遇到什么事情,永远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要知道,机会向来都青睐拥有好心态的人。

现代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说过:“人与人之间只是很小的差异,但这种很小的差异却可以造成巨大的差异。很小的差异即积极的心态或消极的心态,巨大的差异就是成功或失败。”

拿破仑·希尔之所以会发出这种感慨,是因为他曾有过一段令人难忘的经历。他曾遇到过两个心态完全不同的年轻人,让他感到震惊的是,不同的心态竟然导致了两个年轻人完全不同的命运。

第一个年轻人已经在一家百货公司工作了4年。一天上午,拿破仑·希尔和他在柜台边交谈,年轻人说,这家公司没有器重他,他正准备跳槽。

在谈话中,有个顾客走到年轻人的面前,要求看看帽子,但他却置之不理,继续和拿破仑·希尔谈话。直到说完了,他才对那位显然已不高兴的顾客说:“这儿不是帽子专柜。”顾客又问帽子专柜在哪儿,年轻人懒洋洋地回答:“你去问那边的管理员好了,他会告诉你。”

拿破仑·希尔感叹说,4年来,这个年轻人本可以使每一位顾客成为百货公司的回头客,从而展现出他的才能,获得晋升的机会。但是,他从来没有好好把握自己的机会,从而一直在工作中表现平平。

另一个年轻人也是这家百货公司的店员。一天下午,外面下着雨,一位老妇人走进店里漫无目的地闲逛,显然,她并不打算买东西。大多数售货员都没有搭理这位老妇人,而那位年轻的店员则主动向她打招呼,很有礼貌地问她是否需要帮忙。老妇人说,她只是进来避避雨,并不打算买东西。这位年轻人安慰她说,没关系,即使如此,她也是受欢迎的。当老太太离开时,年轻人还送她出门,并体贴地替她把伞撑开。这位老太太向他要了一张名片后,就转身走了。

后来,这个年轻人完全忘了这件事。直到有一天,他突然被公司老板叫到办公室,老板向他出示了一封信,是那位避雨的老太太写来的。在信中,老太太要求这家百货公司派一名销售员前往苏格兰,代表该公司接洽一宗大生意。老太太还特别指定让这位年轻人接受这项工作。

原来,那位老太太就是美国钢铁大王卡耐基的母亲。而这位年轻人由于热情、积极的心态,获得了一个极佳的晋升机会。

在实际的工作中,很多人都觉得自己之所以一事无成,是因为公司不给自己机会,或是运气不好。很显然,这种将自身的失败归结于外界因素的想法是不对的。实际上,我们必须改变自己的心态,首先转变自己的工作态度,才能获得更多的机会。

诚然,我们不能延长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可以扩展它的宽度;我们不能改变天气,但我们可以左右自己的心情;我们不能控制环境,但我们可以调整自己的心态。总之,心态决定我们的工作状态,有什么样的心态,我们就有什么样的职场未来。身为员工,我们要想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首先还得从改变心态开始,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比什么都重要。在积极乐观的心态的指引下,我们会与更多、更宝贵的机会相遇,我们的职场前景必定会灿烂无比。

自信是一种软实力

自信是一种积极的心态,是一个人对自我价值和能力的肯定。通过对自己的信任以及对自我的肯定,大脑会建立一种潜意识的思维模式,那就是自己会成为一个成功的人。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积极的心理暗示,当我们遇到困难时,才不至于丧失勇气和信心,才可以战胜困难和挫折,笑对人生。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句,信心是我们精神大厦的基石。只要有信心在,我们的精神就不会垮掉,不管遇到什么问题,我们都能积极地应对。一些人之所以没有成功,并非他们没有能力,很多人都是因为对自己没有了信心,于是阻碍了自身能力的发挥,从而使自己与成功失之交臂。

德国哲学家谢林曾经说过:“一个人如果能意识到自己是什么样的人,那么,他很快就会知道自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但他首先在思想上得相信自己的重要,很快,在现实生活中,他也会觉得自己很重要。”对一个人来说,当他正确地认识了自身的能力和价值时,他就会产生一种积极的心态,促使自己将自身的才华展现得淋漓尽致,从而收获成功。

如今,杨澜是家喻户晓的明星。不过,起初杨澜只是北京外国语大学一个普通的大学生。她的人生转折点是应聘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主持人,这对她来说是一次机会。杨澜是怎么掌握这次机会的呢?

其实,杨澜并不特别漂亮,但是,她那清纯、自然、自信的气质,赢得了评委们的青睐。但是,与漂亮的人选相比,评委们还拿不准最后的主意。

关键的时刻来临了。电视台主管节目的领导都到场了,他们要在杨澜与另一位连杨澜也不得不承认“的确非常漂亮”的女孩中选择一人。这将是最后的选择。

杨澜的好胜心一下子被激起,她想:“即使今天你们不选我,我也要证明我的能力。”于是,她带着强烈的自信心登场了。

这次考试的两个题目是:一、你将如何做这个节目的主持人;二、介绍一下你自己。

杨澜说:“我认为主持人最重要的不应是容貌,而是看她是不是有强烈的与观众沟通的愿望。我希望做这个节目的主持人,因为我特别喜欢旅游。人与大自然相亲相近的快感是无与伦比的,我要把这个快感讲给观众听……”

在自我介绍时,杨澜这样说:“父母给我取‘澜’为名,就是希望我的胸襟像大海开阔,我相信自己能做到这一点……”

杨澜一口气讲了半个小时,她的语言流畅,大家全都被她出众的口才吸引住了。

这次面试改变了杨澜的一生,她从一个寂寂无闻的学生,摇身一变,成为全中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主持人。

自信是一种软实力。杨澜无疑具备这种软实力。在与强有力的对手竞争时,她虽然在容貌上没有占据绝对优势,可是强大的自信,让她充分发挥了个人的潜能,终于以个人优秀的素质最后胜出。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竞争日益激烈的职场,想要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拥有自信非常重要。只有拥有自信,我们才会勇于挑战困难,我们才能最大限度地展现出自己的才华。如果对自己毫无信心,那就相当于自己给自己设置心理障碍,最终只会什么事情都做不成。

自信的魔力可以改变一切,只要我们相信自己能,我们就无所不能。尤其在工作中,如果我们对自己足够自信,我们就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成就一番非凡的事业,创造一个美好的明天。

工作中永不抱怨

职场中总是能发现许多人抱怨,有人抱怨工作太累,有人抱怨工作太难,有人抱怨升职太慢,有人抱怨薪水太低……然而,当我们喋喋不休地抱怨的时候,还有一些人却一声不吭,只顾埋头工作。难道他们在工作中没有不满意的事情吗?一段时间过后,我们就会发现,那些从来抱怨的人能够在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不仅老板欣赏他们,就连同事也敬佩他们。

其实,他们并不比我们更加幸运,只是他们拥有良好的心态,总是能把大多数人用来抱怨的时间用在解决问题上。

在实际的工作中,抱怨除了能排解我们心中一时的不快之外,根本不能解决任何实质性的问题,有时候甚至还会让我们的心情变得更加糟糕。

王宏之到一家工厂打工,可是一年半后,他就被领导辞退了。其实,刚开始的时候,领导是很器重王宏之的,他上班后不久,领导就提拔他当了车间的班长,一年后,又提拔他当了自己的助理。

王宏之本人的工作能力很强,不过,他有一个缺点,就是心态不够好,遇到一丁点不如意之事,就会忍不住发牢骚。这一点领导早有耳闻,领导觉得人无完人,只要王宏之能改正这个毛病,还是可以重用他的。

但是,自从做了领导助理,王宏之不仅没改掉自己的缺点,反而变本加厉,甚至当着领导的面抱怨不休。于是,领导开始渐渐冷落他,免去了他助理的职务。

失去领导的重用后,王宏之的牢骚话就更多了,他对待工作的态度越来越差,不仅自己消极怠工,工作中错误不断,还影响其他的同事工作。无奈之下,领导只好炒了王宏之的鱿鱼。

后来,王宏之陆陆续续又应聘了好几份工作。起初,公司的领导都挺重视他,可是他爱抱怨、发牢骚的毛病始终改不了,结果同样遭到了冷遇。而他受不了冷落,一气之下,就向领导递交辞职信不干了。辞职之后,王宏之就一直待业在家,整个人变得十分颓废,每天过着借酒消愁的日子。

有位哲人说过:“如果不喜欢一件事,就改变那件事;如果无法改变,就改变自己的态度。”抱怨就是心灵的麻醉剂,倘若我们把抱怨当成家常便饭,那久而久之,我们就会像吸食鸦片一样对抱怨上瘾了。我们总是试图通过抱怨让自己得到短暂的安慰,却认识不到抱怨对自己的危害。

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天,杰弗里向牧师抱怨说:“上帝真是太不公平了,有能力的人得不到机会,没能力的人却能成功!”

“约翰,你知道吧,他曾经是我的同学,那时,他的成绩糟糕透了,还经常抄我的作业,现在他居然当上了作家,不但出了很多书,还上了电视。我简直无法想象,这么一个没能力的人,是怎样成功的!”

牧师打断他的话,说:“可是,我听说约翰很能吃苦,常常写作到深夜……”

还没等牧师将话说完,杰弗里又接着抱怨道:“还有个叫凯文的人,他也是我的同学,就他那个身体,连多走几步路都会喘不过气来,现在你猜怎么样?他居然成了体育明星!你能想象得到吗?”

牧师回答说:“我听人说,凯文除了吃饭睡觉,把其他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训练上……”

没等牧师将话说完,杰弗里又抱怨道:“特别让我生气的是迈克,在学校里的时候,他天天吃面包夹青菜叶,谁都知道他的家庭条件最差,现在他居然开了酒楼!”

这次,牧师没有急着说话,他在等杰弗里将话说完。

杰弗里急了:“你怎么不说话了?你说上帝是不是不公平?”牧师这才开口说:“要我说,上帝是公平的。他让饥饿的人有肉吃,让身体瘦弱的人懂得锻炼的重要,给了每一个丑小鸭做白天鹅的梦想,难道这还不算公平吗?”接着,牧师又说,“对于人生来说,成功就是一架梯子,不管你攀登的技术是好还是坏,有一点需要记住,双手插在口袋里的人是永远爬不上去的。”

一旦我们的头脑中出现了抱怨的意识,我们就会立马放下手中的活儿,为自己鸣不平,在他人面前大骂世事不公或是哀叹老天无眼。长此以往,我们的负面情绪会不断累积,然后在抱怨中消极沉沦。所以,我们与其在抱怨中碌碌无为,还不如正视困境,主动寻求解决之道,以积极乐观的心态笑看工作中的风风雨雨。

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的大贺典雄是一位有才华的青年,他加入索尼公司之后,曾多次与盛田昭夫争论,盛田昭夫非常喜欢这个年轻人,也非常器重他。

出人意料的是,后来盛田昭夫居然把大贺典雄下放到了生产一线,让他给一位普通工人当学徒。这让很多员工迷惑不解,有人为大贺典雄感到不平,但大贺典雄只是淡淡一笑。

一年后,更让人大跌眼镜的事情发生了,还是学徒工的大贺典雄居然被直接提拔为专业产品总经理,员工们百思不得其解。

在一次员工大会上,盛田昭夫为大家揭开了谜团:“要担任产品总经理,必须要对产品非常了解,这就是我要把大贺典雄下放到基层的原因。让我高兴的是,大贺典雄在他的岗位上干得不错。”

大贺典雄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永不抱怨是强者的生存哲学。不可否认,人在遭遇挫折和不公正待遇时,会产生抱怨情绪,这是正常的心理反应。但是,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抱怨情绪中,总是把抱怨的矛头对准别人,对准外界环境,那就会产生负面效应。

永远记住,强者靠自己,弱者靠同情,怨天尤人实在于事无补,喜欢抱怨的人没有立足之地。在工作中,我们一定要学会转变心态,少抱怨,多行动,一心一意朝着自己的目标奋斗。要知道,当我们努力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不抱怨地去工作时,整个世界都会给我们让路。

学会自我激励,不断取得进步

当小孩摔倒的时候,有的妈妈会飞快地跑过去把小孩抱起来,还一边安慰他:“宝贝,疼不疼?不哭哦,妈妈在呢!”而有的妈妈则会冷静地站在一旁,为小孩加油打气:“宝贝,自己站起来,你行的!”在妈妈的鼓励下,原本正准备咧嘴大哭的小孩,竟然摇摇晃晃地站了起来,朝向他张开双手的妈妈走去。

毫无疑问,后一种妈妈的做法是值得提倡的,因为她没有剥夺孩子自我成长的机会。众所周知,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会遇到各种困难,我们也会遭受各种不幸,没有人能保护我们一辈子,我们必须学会自己拯救自己。其实,那些从困境中走出来的人并没有三头六臂,他们和我们一样都只是普通人,如果非得要说区别,那唯一的区别就是他们比我们更懂得自我激励。

懂得自我激励,就是一种良好心态的体现,这意味着,任何时候,不管遇到什么问题,他们都不曾选择气馁,而是不断地鼓励自己直面问题,同时,他们也相信自己有能力解决问题。正是这种积极的自我期待和自我鼓励,最终使得他们冲破黑暗的阻挠,成功地驶向光明的彼岸。

1982年1月,美国人史蒂文·卡拉汉独自驾着自己建造的小船穿越大西洋,6天后,小船在途中沉没,他只能靠一个仅1.5米长的救生筏在海上漂流。

当时,救生筏上只剩下3斤食物、4升水、1个太阳蒸馏器和1个自制的矛。很快,所有的食物都被吃光了,所有的水也被喝完了,幸运的是,救生筏上还有蒸馏器和矛,卡拉汉不停地给自己打气,他尝试着用蒸馏器将海水变成饮用水,用矛来捕获海里的鱼。在海上漂流的2个多月里,卡拉汉的救生筏漂流了大约2898公里。当他被渔民救起时,他已经骨瘦如柴了。

后来,卡拉汉向人们讲述他一路的艰辛,他说自己既要忍受饥饿,还要不断地和凶残的鲨鱼搏斗。最让他痛苦的是,唯一的救生筏还被扎破了,他不得不拖着虚弱的身体,花了一个多礼拜的时间去修理。而他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能活下来。

卡拉翰在自己的回忆录《漂流:迷失大海76天》中如是写道:“我告诉自己我能行。比起别人的遭遇,我算是幸运的。我一遍又一遍地对自己这样讲,好让自己坚强起来。”

不能说卡拉汉没有过一点恐惧,然而,恐惧只是一时的,生存的决心和自我的鼓励给他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力量,他相信自己一定能行,一定能克服难关活下去。事实证明,他的自我激励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他克服一切困难活了下来。

在面对困难的时候,我们要懂得自我激励,给自己打气,昂首阔步向前走,不断取得进步。在工作中,我们若想提升自己的职业素质,将工作做到尽善尽美,就必须学好自我激励这堂职场必修课。

美国联合保险公司业务部有个叫姜寒·艾伦的人,他一心想成为公司的王牌推销员。有一天,他买了一本杂志,其中一篇《化不满为灵感》的文章令他非常振奋,文中作者教导读者如何利用自我激励实现自己的梦想。艾伦仔细地反复地阅读这篇文章,并在心中默念着,或许有一天,他也可以将这种方法灵活地运用到工作中去。

在寒风刺骨的冬天里,艾伦正在威斯康星市区里沿街拜访,然而,运气不好的他,一次又一次吃了闭门羹。心情烦闷的艾伦,当天晚上回到家后,什么东西也吃不下,他翻看着手上的报纸。

忽然间,一个突来的念头闪过脑际,他想起了那篇《化不满为灵感》的文章,于是,他兴冲冲地将文章找了出来,接着,他告诉自己:“明天我一定要试一试!”

第二天,他到公司向其他同事报告昨天的情况。当他报告时,其他与他有相同遭遇的同事个个都表现出垂头丧气的模样,只有艾伦精神饱满地说明昨日进度。

最后,艾伦说:“放心好了,今天我还要再去拜访昨天那些客户,今天的业绩我一定会超越你们!”

第二天,艾伦真的实现了他的诺言,他一共签下了66份保单。

不难发现,正是自我激励让姜寒·艾伦重拾工作的信心,他不再畏惧自己所遇到的困难。他鼓励自己,相信自己一定能行,并竭尽全力地付诸行动,所以才促使结果朝着他想要的那个方向发展。

所以,在工作中,当我们被困难、挫折、苦难、不幸包围时,不要急于缴械投降,更不要轻易否定自己、贬低自己、看不起自己。只要我们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我们就能从险恶的环境中突围出来,我们就能不断取得进步,成为一名高素质的优秀员工!

在工作中寻找乐趣

当我们心情愉快地去工作时,会发现自己的工作效率要比心情抑郁时高上好几倍。可遗憾的是,在实际的工作中,很多人的精神状态并不乐观,他们总觉得自己不过是在给老板打工,工作就是一种负担,毫无乐趣可言。这种消极悲观的心态无疑会影响他们的工作效率。

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25美分,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我的谢意。”

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他们又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5美分。他解释说,自己没有收入,只能少给一些表示感谢。孩子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

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孩子们勃然大怒,“才给我们5美分,你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于是,那群孩子不再来老人门前玩耍了。

心理学家将人行动的动机分为两种,一种是内部动机,一种是外部动机。如果因内部动机去行动,我们就是自己行动的主人;如果因外部动机去行动,我们就不可避免地成为行动的奴隶。

在这个故事中,起初孩子们在老人家门前玩耍,是内部动机决定的,可随着老人给钱请他们玩,他们就是为得到钱而玩。所以,一旦老人给的钱变少,他们就无法从玩耍中得到以前的那种乐趣了。

如果将故事中的老人看作老板、上司,将那群孩子看作员工,将老人给的美分看作薪水、奖金等工作报酬,在老人家门前玩耍看作员工的工作,我们会发现,当我们只为薪水和奖金工作时,我们就没办法在工作中找到乐趣;当我们转变心态,找回工作本来的意义时,那不管从事何种工作,我们都不会感觉乏味。

为了调查人们对同一件事情的不同态度所带来的不同影响,一位心理学家特地来到一个建筑工地进行实地调查。

刚好工地上有三个正在敲石头的建筑工人,于是,他分别问了这三个人一个相同的问题:“请问您现在在做什么事儿?”

听了心理学家的问题,第一个工人语带怒气地回答:“我在做什么?你难道没长眼睛吗?我正在用这把铁锤敲碎这些可恨的石头啊!这些石头真是又臭又硬,我的手都快敲残废了!”说罢,他还使劲地甩了甩手,看他那愤愤不平的神情,似乎恨不得甩掉手头上这把可恶的铁锤。

第二个工人则有气无力地哀叹道:“我在修房子,这份工作可不是一般人能吃得消的!要不是为了养家糊口,谁愿意没日没夜地敲石头啊?”他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无奈地摇了摇头,又继续挥手敲打眼前的石头。

第三位工人笑着说道:“我正在修建这个世界上最宏伟的教堂,等它竣工之后,有很多信徒会到这儿做礼拜。虽然敲石头是一件苦差事,但每次一想到未来将有好多人到这里接受上帝的关爱,我浑身就充满了力量。”

许多年后,心理学家又找到了他们,原本在同一个建筑工地上敲石头的三个人,现在竟然过着天壤之别的生活。

第一个建筑工人现如今还是一个拿着微薄薪水的建筑工人,每天重复地干着敲石砌墙的体力活;第二个建筑工人的情况比第一个建筑工人要稍微好点,他现在已经是一个包工头了,每天带领自己的施工团队穿梭于各大工地;而第三个建筑工人早已成为一个建筑公司的老板了。

三种工作态度造就三种人生际遇,与其说这是造化弄人,不如说是心态决定命运。故事中的第一个工人和第二个工人之所以感觉不到敲石头的意义,完全是因为他们没有在工作中找到任何的乐趣。当他们把敲石头的工作当成是一件特别痛苦的事时,他们的人生也就成了一出极其煎熬人心的悲剧。

哲学家加缪认为,生命本就没有意义可言,处处充斥着荒诞和滑稽,正是因为如此,人类才要奋起反抗,像古希腊神话里的西西弗斯一样,推着巨石不断地上坡,即使永远无法到达山顶,也要凭借自己的不息抗争,向众神证明自己的尊严。

工作亦是如此,它本身并没有与生俱来的乐趣和意义,所有的价值全部是人为加诸在它上面的。为什么有的人总把工作当成苦役,而有的人却把工作当成一种享受?这是因为前者总是带着消极悲观的心态去看待工作,而后者则是带着积极乐观的心态去看待工作。

刚刚进入工厂时,萨姆尔•沃克莱所做的工作就像《摩登时代》里卓别林扮演的那个工人一样,日复一日地拧螺丝钉。

看着这一大堆螺丝钉,沃克莱满腹牢骚,他想:“自己干什么不好,为什么偏偏来拧螺丝钉呢?”他曾经想找经理调换工作,甚至想过辞职,但都行不通。最后,他想:“能不能找到一个办法,使单调乏味的工作变得有趣起来呢?”于是,他和工友商量开展比赛,看谁拧螺丝钉拧得更快。

这个办法果然有效,他们工作起来再也不像以前那样乏味了,而且效率也大为提高。不久,沃克莱就被老板提拔到新的工作岗位。再后来,他就成了火车制造厂的厂长。

卡耐基有句名言:“我们内心对待工作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是否能对它做出正确的判断——它究竟是令人沮丧的辛苦劳作,还是让我们灵魂感到愉悦的快乐之事。”

刚开始,沃克莱也觉得自己的工作是令人沮丧的辛苦活,可当他的心态发生改变,一扫之前的消极悲观后,他也渐渐地从工作中找到乐趣了,整个人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他在工作上取得成就也就是意料之中的事儿了。

罗丹说过:“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工作也是如此。工作中其实也有很多乐趣,只要我们愿意去寻找,最后总是能找到。所以,我们应该换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去工作,在工作中寻找乐趣,把工作变成一种享受,努力将工作做到最好,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让自己的职场前途越来越光明。

冷板凳更要好好坐

喜欢看NBA的球迷最不愿意见到的一幕是什么呢?许多人的答案应该是自己心爱的球员被罚坐冷板凳吧!坐冷板凳通常意味着球员没有机会上场打球,喜欢他的球迷也就没有办法欣赏他在球场上激烈厮杀的精彩画面,这在球迷的心中确实不失为一大憾事。

其实,每一位在职场行走的人,不管你是初涉职场的应届毕业生,还是能力超强的职场达人,在职业生涯中都可能遭遇过这样的窘境——“坐冷板凳”。

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我们的工作自然也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在实际的工作中,常常听到有人为自己“坐冷板凳”发愁:“为什么我努力工作,公司领导却还是不待见我呢?”“公司老总冷落我,天天让我坐冷板凳,我该不该坚持下去?”……

马云说过:“人的胸怀是被委屈撑大的!”这句话的潜台词是一个人受得了多大的委屈,就能练就多大的胸怀,就能成就大多的事业。所以,身为员工,当我们受到冷遇时,千万不要消极悲观,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1999年,她从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毕业,随即被分配到上海电视台新闻频道。对未来满怀憧憬的她,以为这下终于可以拿起心爱的话筒,展示自己的能力与才华了。可事与愿违,当时新闻频道每个岗位都有了主持人,于是,台里的领导就安排她先到办公室帮忙,工作内容是装订人事档案。

作为一个品学兼修的高才生,她对这样的安排显然不是很满意。可没有办法,既然领导安排了,她就算硬着头皮也要做下去。

就这样,每天早上八点钟,她准时上班,打开抽屉,一页一页检查员工档案,看看有没有写错或遗漏信息,发现了就动手改正或填补。剪刀、尺子、修正液,她整天和这三样为伍。在同事们面前,她始终面露微笑,可当一个人的时候,她却是眉头紧皱、心事重重。

三个月过去了,她每天做着装订人事档案的工作,这份工作机械乏味,不仅和话筒无缘,和新闻更是不搭边。她每做一天,心里的焦虑就增多一点,眼看着和自己同时进入电视台的同学已经陆续有了属于自己的栏目,干得风生水起,而自己还整天干着不相干的事,她真是心急如焚。

思前想后,她打算辞职另觅工作,可这个时候,妈妈的一番话却让她改变了主意:“谁规定年轻人刚进单位就一定要被安排到对口的岗位上?想要挑大梁的想法没错,但要看机会。没准儿领导就是在考验你,看你愿不愿意干小事,能不能先把小事干好,看看你是不是一个眼高手低的孩子。要想成功,一定要坐得住‘冷板凳’,要守住初心。”

听了妈妈的话,她决定调整自己的心态,继续认真踏实地将这份工作做下去。每天,她都开开心心地去上班,把装订档案这活儿干利索,一有机会就去观摩前辈们怎么主持。

没过多久,电视台策划搞一场华人新秀歌手大赛,在选择女主持人的时候,他们打算启用“新面孔”。为此,有人和导演提议:台里分进来个扎辫子的小姑娘,整天乐呵呵的,看着蛮有灵气,可以找她试试。

就这样,导演找到装订档案的她,聊过后,当场定下由她来主持。从此,她在播音主持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先是《上海早晨》开启了她的主播生涯,后来担任央视《第一时间》的主持人,现在,她成了央视《新闻联播》里最年轻的“国脸”。这个受到亿万观众瞩目的人就是欧阳夏丹。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坐冷板凳”并非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可怕,如果我们能像欧阳夏丹那样,在不被重用的时候,努力调整自己的心态,一方面将手头上的工作做好,一方面抓紧时间学习,那么,我们就能在关键时刻一鸣惊人,最终脱颖而出,成为职场最为靓丽的一道风景。

在工作中,很多人觉得,既然“坐冷板凳”了,就代表没人关注自己了,也没人管自己了,那工作表现是好是坏都不重要。其实这样是不对的。如果我们真的抱着这种心态去工作,最后肯定会落得更加悲凉的结局。要知道,当我们“坐在冷板凳上”时,老板、同事会比之前更注意我们的言行。一旦我们表现得怨天尤人,工作差错不断,只会让他们认为我们“坐冷板凳”是应该的,同时更加轻视我们;相反,如果我们心态足够积极乐观,工作做得优质、完美,那他们就会对我们心生敬意,觉得我们是一个非常有毅力、忍耐力的好员工。

所以,当我们“坐冷板凳”时,一定不要觉得自己人微言轻,更不能顾影自怜、怨气冲天,而是要转变心态,牢牢地树立起“化危机为转机”的必胜信念,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多学习,多充电,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

不怕犯错,学会从错误中提升能力

在工作中,很多人都非常害怕犯错,一方面是觉得犯错很丢脸,一方面是不想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可俗话说得好:“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即便一个人再聪明、再能干、再思虑周全,也难免会有犯错的时候。

所以,我们要学会调整心态,不要害怕犯错。英国著名文豪王尔德说过:“经验是每个人给自己所犯的错误取的名字。”可见,只要我们能从错误中吸取教训,我们就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易风在一家汽车制造公司担任人事总监,有一次,他在对众多应聘者进行面试时,只问了这些人同一个问题:“在你之前的工作中,你曾犯过多少次错误?”

大部分的应聘者在听到这个问题之后,都纷纷表示自己不曾在工作中犯过错,只有一个男人的回答与众不同,他说自己曾经在工作中犯过许多次错误。

易风最终选择了这位犯过许多次错误的男人,很多人对他的决定迷惑不解,不明白他为何要选择一个错误不断的“倒霉蛋”。结果,他给出的理由是——“我不要一个在工作中没有犯过错的员工。虽然这个男人曾犯过无数次错误,但他每次都能从错误中吸取教训,我们公司正需要这样的人才!”

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聪明的人总是能从自己的错误中学到经验,将绊倒自己的那块石头当成垫脚石,从而每天都让自己更上一层楼;愚笨的人不仅害怕犯错,而且犯错之后也不愿意积极地对自己的错误进行反思,只知道硬着头皮往下走,最后总是反复被同一块石头绊倒。

说到底,这都是心态的问题。心态好的人,往往能正确看待犯错;心态不好的人,则总是视犯错为洪水猛兽。其实,犯错并不可怕,只要我们换个角度看问题,就会发现,我们总能从错误中吸取一些经验教训,避免以后再犯同样的错误。

日本一家商贸公司的市场部经理在任职期间犯了一个大错误,他没有经过上司批准,就擅自决定为一家合作单位生产一批手机零件。

等产品生产出来准备卖给对方时,这家公司却倒闭了。无疑,这位市场部经理的决策失误为公司带来了很大的损失。

这位经理没有把责任推到市场的变化无常和合作单位的经营不稳定上面,尽管他当时想不出补救措施,但是,他没有找任何借口,而是坦诚地向总经理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表示要努力改变自己盲目决策的习惯,尽力挽回损失。总经理看到他确实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不但没有批评他,反而鼓励他不要泄气。

这次,这位经理吸取教训,经过冷静而全面的市场调查,了解了对手机零件有需求的几个客户正在寻找新的合作伙伴。一个月后,他终于将这批手机零件全部销售出去了。在以后的决策中,他也总是善于征求他人的意见,不再轻易许诺。

可以看到,故事中的这位经理在犯错之后,并没有浪费时间在内疚、自责以及找借口为自己推脱责任上面,而是勇敢地承认错误,并且想办法改正自己的错误,这种心态和做法无疑值得我们每一位职场人士借鉴。

不可否认,没有人喜欢犯错误,但是,我们在工作中又无法避免会犯错误。因此,与其想方设法逃避自己的责任,不如积极勇敢地对自己的错误进行反思,从错误中吸取到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从而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当然,有一点必须要注意,那就是我们绝对不能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两次,即下一次我们不能再犯同样的错误。诚然,犯错并不是什么要紧的大事,可如果我们在犯错之后对错误置之不理,那么,这个错误就没有任何价值。

张竞是一家化妆品公司的销售员,有一次,他请一个客户在餐厅吃饭,本以为能顺利谈成这桩大生意,可他最终还是铩羽而归。

原来,和他一起吃饭的客户是一个非常注重个人外在形象的人,而刚好张竞那天穿着一身休闲风的衣服。在客户的眼里,张竞的衣着让他整个人显得非常幼稚,因此,客户不放心和他做生意。

张竞却并不以为然,他觉得一个人只要穿得干净整齐就行了,完全没必要搞得那么严肃,肯定是这个客户自身太挑剔了。于是,带着这样的想法,当他再次穿着一身休闲服出现在另一个客户面前时,同样的“悲剧”又发生了。吃完饭后,这个客户就再也没有联系过张竞。

倘若张竞能在第一次失败之后反省自我,吸取经验教训,那么,第二次他定然不会被“休闲服”这块石头再次绊倒,让自己连续两次丢失客户。

由此可见,一个人要是想将自己犯错误的成本降到最低,唯一的办法就是,在第一次犯错之后,不要急于前行,而是应该停在原地,积极地对自己所犯的错误进行思考。毕竟“磨刀不误砍柴工”,只有好好弥补我们在第一次犯错中显现出来的不足,下一次我们才不会被同一块石头绊倒,陷入相同的窘境。

那么,犯了错以后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1.不要浪费时间为自己的错误辩驳

很多时候,当我们在工作中犯了错时,第一反应就是找借口推卸责任,为自己的错误辩驳。其实这样做只会浪费时间,还不如第一时间承认自己的错误,给老板留下一个勇于担责的好印象。

2.反省为什么会犯错

在实际的工作中,引起犯错的原因可能有很多,为了避免重复犯错,我们需要追根溯源,反省自己为什么会犯错,然后对症下药,以免下次重蹈覆辙。

美国当代名师莎伦·德雷珀说过:“犯错误是最好的学习方式。”人非生而知之者,工作中犯错难以避免,所以,只要我们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善于从错误中总结经验教训,我们就能在错误中飞速成长,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成为一名“知错能改”的好员工。

拒绝浮躁,脚踏实地去工作

在我们身边,不少人对工作都满怀憧憬,希望在工作中干出一番骄人的业绩,从而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其实,这种渴望出人头地、功成名就的迫切心理是可以理解的。但我们也应该知道,没有人能够一口吃成一个胖子。所以,行走职场,我们一定要拒绝浮躁的心态,学会脚踏实地地去工作。

宋云儿大学毕业后进入一家广告公司从事策划工作。当时,她的月薪只有一千多,但宋云儿觉得自己想从事广告这一行,所以,即使公司现在给的薪水不高,只要自己能够做出一番业绩,工资自然会涨上来。

抱定着“做出一番业绩”的想法,宋云儿开始了自己的广告策划工作。公司的一些老前辈告诉宋云儿,想做出一个好的广告策划,前期的市场调查工作必不可少。但宋云儿却认为,只要把广告做好,不怕别人不看。而这市场调查工作又十分烦琐,会浪费大量的时间。于是,宋云儿就放弃了这个环节,直接进入了产品定位和广告策略制定环节。结果可想而知,这份缺少市场调查的广告策划没有被客户接受。

后来,宋云儿又做了几份策划,但她的策划不是缺了受众调查,就是少了产品调研。屡屡遭受失败的她每失败一次,心态就更加急躁。最后的结果是,她进入到公司近半年,都没有做出一份像样的策划出来,公司认为她在这方面没有潜质,也就找了个理由将她辞退了。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员工都有宋云儿的这种心态,总想走出最完美的第一步,以至于忽略了很多需要耐心去完成的烦琐工作。毫无疑问,这种过于浮躁的心态是要不得的。不管从事何种工作,我们越是急于证明自己的能力,最后就越容易将事情办砸。

俗话说得好:“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在心急火燎的状态下,我们会不够理智,很容易做出错误的决定。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在决定做一件事情时,表现得很兴奋、很激动,想象着美好的前景,并希望那一天尽快到来。结果,由于过于着急导致盲目地做出决定,而这种决定大多都会偏离正确的方向,甚至背道而驰,最终滑向失败的泥潭。

所以,在工作中,我们一定要拒绝浮躁,少一点好高骛远,多一点脚踏实地。永远记住,任何成功都不会是一蹴而就的,我们必须一步一个脚印,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曾经风云国际商界的惠普公司前董事长卡利·奥菲莉娜在这方面算得上一个很好的榜样。

奥菲莉娜毕业于美国斯坦福大学。在那里毕业的大学生个个都傲气十足,可是,奥菲莉娜找到的第一份工作是到一家房地产投资经纪公司做“接线生”。

尽管这份工作很简单,尽管人们认为这不应该是一个斯坦福大学毕业生应该做的工作,可是,奥菲莉娜却做得很认真。她认为,不论是干什么,关键是要踏踏实实,用心地将工作做好。

正是在这简单的基层工作中得到了锻炼,积累了一定的文秘经验,后来,奥菲莉娜在得到撰写文稿的机会时,一举脱颖而出。对此,奥菲莉娜认为,是自己做得很好的“接线生”工作,帮助她得到了一次彻底改变自己的机会。

由此可见,我们要想在职场脱颖而出,就要摒弃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浮躁心态,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脚踏实地地去做。与浮躁之人不同的是,脚踏实地的人处处给人一种稳重可靠的感觉,他们总能出色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正因为如此,老板才会对他们委以重任,放心地将更多、更重要的工作交给他们,从而使他们有机会展现自己的才华,锻炼自己的工作能力,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