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点难点

2003年来文化体制改革取得很大的成绩,但也有很多下一步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两分类”在实施过程中遇到难题

把国有文化单位划分为公益性的文化事业和经营性的文化企业。这是文化体制改革的一个基本依据。但在实践过程中,“两分法”的实施又遇到了很多难题。

比如公益性与经营性是同一产业链的不同环节。公益性和经营性在实践中很难进行严格的划分。比如像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就是典型的公益性文化事业,但恰恰是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综合频道《新闻联播》节目的前后,是中央电视台广告收入最多的时段。

“两分类”的改革思路,有利于防范商业因素对采编机制的侵蚀。但从操作层面上看,这种做法实施起来有很大的难度。因为,作为下游产业的投资方,要想实现盈利,必须依托上游部门的业绩。广告的吸纳、发行的增加,主要是由编辑工作的优劣来决定;同样,上游部门的投入产出、人力资源的组织和运作,要看下游的业绩,要根据下游部门的实力和运作机制。此外,如何保障投资者的和权益也存在问题。按照规定,其他所有制形式的投资者,可以进入传媒产业,但投资者对编辑方针、采编业务无发言权,无权参与传媒经营管理。因此,使很多有实力的投资者对传媒产业望而却步。

(二)演艺院团转企改制遇到了巨大的阻力

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演出成本高、风险大、投资收益低。演艺产品和其他大众产品不一样。以电影为例。电影产品是通过制作拷贝,有规模发行的效应。但演艺不同。演出业是个性比的,一次性的。因此,包括像美国百老汇,有60多家剧场,一年的收益只有7亿~8亿美元,也就相当于好莱坞一部畅销电影的收益。

二是演艺生涯短、再就业难度大。舞台艺术演员,都是从小学艺。到了30岁以后,多数人就面临着再就业问题。这些人因为从小从艺,因此文化知识和其他方面的知识相对欠缺,再就业的难度大。

三是演艺市场发育不足,特别是传统戏曲市场。中国极度缺乏文化素养教育,高雅文艺真正走进市场要经过很长的过程,除了要搞活文化单位的机制外,更重要的是要培养高雅文艺的市场基础。

四是退休金减少。有人做过一个统计,以深圳交响乐团的一个演职人员为例,交响乐团转企改制以后,退休以后每个月的收入将会减少4000元钱。如果以我们的演艺人员退休以后还继续生活15年计算,那么这个退休人员大约减少收入75万元。这直接影响到被改革者的收益。

五是财政补助不确定。演艺院团作为事业体制,政府对演艺院团或是全额补助,或者是差额补助。转制为企业以后,这些差额补助都没有了,完全靠演艺团体通过市场竞争来挣钱。这对改制后的演艺团体来说构成了非常大的压力。从英国皇家歌剧院来看,英国皇家歌剧院在英国是顶级的演艺团体,这样的演艺团体每年的收入,其中30%也是要靠政府补助,15%~20%是靠其他经营收入。真正通过票房收入创造的价值大致只占到了50%~55%。这也说明,完全把演艺团体推向市场,会带来很多问题。这也是演艺团体改革困难的一个直接原因。

(三)组建文化企业集团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

首先,一刀切。一些集团公司成立后,实际上是行政撮合。文化企业集团的组建行政命令色彩很浓,多数不是企业自身要求,也不是产业发展要求。在发达国家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需要经过细致的考察和论证,包括对企业之间的关联度、企业文化的融合度、产业的关联度等多方权衡利弊后,企业才作出决定。而在我国,多数情况是以政府文件的方式,采取的是一刀切。以图书出版为例,政府一纸命令,于是几种不同类型的出版社就合并在一起。其结果一是体制机制上换汤不换药,二是集团内部矛盾重重。

其次,夕阳媒体的先天不足。现有的国有文化单位主要是集中在一些传统的产业,如报刊、纸质出版,以及广播和电视。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时代,这些产业基本都成为夕阳产业。比如报纸,面临着整个市场萎缩的巨大压力。做大做强几乎不可能。

再次,旧体制的惯性。新媒体与传统的媒体是不同的两种类型。现在要求国有文化单位做大做强,这些传统媒体往往是在传统的思维习惯的基础上,向新媒体拓展,这就带来旧体制的惯性和新体制建立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