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政放权 放管结合 优化服务 协同推进推动行政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

张勇

围绕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职能转变工作,结合发展改革工作实际,谈三方面的认识和体会。

一、大道至简,时势所趋,简政放权势在必行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是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作出的重大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指示,要求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把职能转变作为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不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下好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先手棋”。5月12日,国务院召开全国电视电话会议,对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职能转变作出全面部署,行政体制改革驶入“快车道”。我理解,在全面深化改革中,中央把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职能转变作为行政体制改革的关键一招和要害,这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改革开放进程中的历史逻辑必然,是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动力、破除新障碍、在上层建筑层面的新一轮革新,既利当前又惠长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一)这是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增长速度在变化,经济结构在优化,发展动力在转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必须更好地适应经济基础。按照这个辩证法,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必须进一步调适理念、调适政策、调适方法,牢牢牵住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职能转变这个“牛鼻子”。只有进一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才能更好地保持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综合平衡,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服务型政府,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支撑。

(二)这是促进国民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总体稳定,但下行压力加大,困难和挑战增多,任务更加艰巨繁重。在这种错综复杂的形势下,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并在较长时期内实现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必须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持续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职能转变,着力打造“双引擎”,有效激发和释放市场活力,形成更为强劲而持久的发展动力,促进中国新一轮经济稳健前行、行稳致远。

(三)这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必由之路

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必须自觉破除思维定式、行为惯性、路径依赖,持续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把该放的放开放到位,该管的管住管出水平,该服务的服务好服务到位,破解重审批、轻监管、轻服务的“审批依赖症”。

总之,简政放权、职能转变是大势所趋,躲不开、绕不过、退不得,必须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职能转变,为政府职能“修枝壮干、瘦身健体”,为创新驱动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清障搭台,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释放经济内生动力。

二、自我加压,主动作为,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职能转变、优化服务取得初步成效

2013年以来,发改委围绕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坚持权力和责任同步下放、调控和监管同步强化,聚焦职能“越位”“缺位”和“不到位”的领域,自觉推进自我革命,去部门的利,削手中的权,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持续转变管理理念、管理职能、管理方式、管理作风,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减”字当头,从“越位”领域退出来

减少审批事项是改革的重中之重。两年多来,我们坚持主动放权,提前完成了削减三分之一的目标任务。(1)加大取消下放力度。截至目前,共取消和下放了55项行政审批事项,全部取消了非行政许可审批类别。(2)大幅缩减核准范围。连续两年修订《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中央层面核准项目累计减少76%,把油气、钢铁、城市轨道交通、电站等一大批地方和企业关注度高的项目取消核准或下放地方。95%以上的外商投资、98%以上的境外投资项目由核准改为备案。(3)落实企业自主权。现已取消了银行贷款承诺、电网接入意见、铁路专用线接轨意见、供水协议等18项前置手续,明确规定项目核准机关不得以任何形式和任何理由,将属于企业经营自主权的事项及内容作为项目申请报告的前置条件。(4)大力推进价格改革。先后放开、下放了约80项商品和服务价格,中央定价项目缩减了80%左右。全面取消了除麻醉、第一类精神药品外的药品政府定价,药品实际交易价格主要由市场竞争形成。

(二)强化监管,把“缺位”领域补上去

简政放权不是放任不管,而是要从注重审批向完善监管和提供优质服务转变,为市场主体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为此,我们坚持放管并重、放管结合,两个轮子一起转,避免出现“一放就乱”和“翻烧饼”。一方面,推动建立纵横联动协同监管机制。推进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建设,目前,中央层面“横向联通”平台已正式运行,16个部门接入,实现了在线申报、平台赋码、信息共享。年底前,将进一步与地方“纵向贯通”,逐步实现“平台受理、在线办理、限时办结、依法监管、全程监察”。另一方面,创新和强化市场价格监管与反垄断执法。开通运行12358全国价格举报系统,实现了全覆盖、新技术、在线实时、四级联网、闭环回馈,探索大数据时代的政府管理创新。再一方面,指导帮助地方接住管好。针对地方在承接下放审批权限方面存在的问题,举办了多期全系统简政放权与创新管理培训班,并通过视频会议连线到基层,推动形成系统上下联动协同的改革合力。

(三)优化服务,把“不到位”方面提升起来

2015年1月1日,发改委政务服务大厅正式运行,目前已实现了全委所有行政许可、政府内部审批、其他权力事项“全口径”纳入大厅一口受理、在线办理。截至7月初,大厅共接收行政许可710件、政府内部审批475件,全部事项均按期办结,申请人满意度达100%。

总的来看,全委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效初显,中央电视台曾制作播出了专题节目《月坛南街38号的变化》。对我们来说,这种变化更是实实在在的,既为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提供了有力支撑,又为企业和地方减轻了与审批相关的负担,也为我们自身的职能转变奠定了基础。通过简政放权,全委进一步从微观管理事务中解脱出来,更多地向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延伸。比如,在投资领域,我们着眼于补短板、调结构、增后劲,以及增加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着力扩大有效投资,谋划打好“投资组合拳”,形成了“7+6+3+1”的投资格局,就是7大投资工程包,6大消费工程,“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以及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目前正在抓紧推出新兴产业、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现代物流、城市轨道交通等4个新的工程包,进一步拓展为“11+6+3+1”的重大工程布局,从而更好地发挥投资稳增长的关键作用。

三、坚定信心,攻坚克难,推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向纵深发展

为深入贯彻落实5月12日国务院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发改委印发实施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职能转变的意见》。下一步,我们将坚持民意为先、问题导向,坚持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三管齐下”协同推进,努力实现从微观向宏观、从审批向监管、从项目安排向制度供给、从单打独斗向纵横协管的转变,重点从四个方面实现更大突破。

(一)最大限度地为市场主体松绑

落实好李克强总理提出的“五个再砍掉一批”要求,再研究取消或下放一批行政审批事项和企业投资核准项目。加快制定并公布保留的投资前置审批及其强制性中介服务事项目录,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前置审批将由30多项精简至2项,中介服务由企业自主选择,收费明码标价。同时,继续抓住价格总水平稳定的有利时机,再推出一批重要改革措施。总的方向是,最大限度缩小政府定价范围,最大力度改革定价规则,最大程度实现公开透明。

(二)进一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加快建设信息共享、覆盖全国的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确保“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实现“制度+技术”“互联网+监管”新模式。依托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建立项目统一代码、协同监管、在线备案、异常信用记录和“黑名单”5项制度,并与社会信用体系对接,建立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让失信者一处违规、处处受限。

(三)着力提升行政服务质量和水平

进一步丰富和拓展政务服务大厅功能,按照简化手续、优化程序、在线运行、限时办结、把审批变成服务的要求,建设网上政务服务大厅,全面推行企业投资项目网上并联核准模式,规范审批核准备案行为,公开审批规则和办理程序,提供更加优质、便捷、高效的行政服务。

(四)制定完善“三个清单”

积极探索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保障市场主体法无禁止即可为。目前,发改委正在加紧制定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的制度文件和试点办法。同时,加快制定权力清单、责任清单,用刚性制度管权限权,切实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

从既往的工作实践来看,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推进简政放权,有效激发了经济发展的动力,保障了群众利益。我们将继续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继续着眼大局、主动作为,坚持依法改革、有序推进,切实把行政体制改革推向深入。


(张勇: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