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英:聪敏锐识,英风绝伦

元英,原名拓跋英,南北朝时北魏名将,是北魏南安王拓跋祯之子,曾受封“广武伯”。他为人英俊绝伦,擅长骑射,精通音律,为北魏王朝南征屡次出兵,功勋卓著,被封为“中山王”,是北魏皇族中最有器识的人物之一。

元英(?—510),字虎儿,代(今山西外长城以南大同)人。孝文帝时,元英为平北将军、武川镇都大将,不久受命督梁益宁三州诸军事,任安南将军、领护西戎校尉、仇池镇都大将、梁州刺史。

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孝文帝南伐,元英为汉中别道都将。孝文帝率军攻南齐(今安徽凤阳东北)之际,诏元英率军于边境一带进行防御。元英认为“大驾亲动,势倾东南,汉中有可乘之会”,便于四月上表请求率兵会同平南将军刘藻进攻汉中(今属陕西),此举得到孝文帝的赞同。元英军至沮水时,南齐梁州刺史萧懿派部将尹绍祖、梁季群等领兵2万占领险要,徼山立五栅,居高临下,隔水为营,以抗击魏军。元英认为:“彼帅贱民慢,莫能相服,众而无上,罔知适从。若选精卒,并攻一营,彼不相救,我克必矣。若克一军,四营自拔。”随即发起猛烈进攻,攻破一营,其他四营均不来相救,接着进攻,敌军四营全部崩溃,俘虏敌军700余人,斩杀3000余人。元英乘胜长驱直入,进抵南郑(今陕西汉中东郊)城下。一时“汉川之民,以为神也,相率归附”。

北魏马具装墓志画像砖

萧懿闻后,又派部将姜修反攻。到了晚上,元英率军进攻,颇有杀伤。姜修屡战屡败,尽为魏军所获。姜修又向萧懿求援,魏军阻援之敌抵挡不住齐军的进攻,向元英告急。元英率骑兵1000人,倍道救援。未至,齐军已然退还。元英担心齐军回城之后便不易歼敌,于是命一军尾随齐军,自率主力在前面拦劫,将齐军合围并歼灭。

魏军收兵之际,萧懿派出的另一支部队抵达战场。此时魏军皆已疲惫,未料齐军突至,加上敌众我寡,皆大为恐惧,准备遁走。元英见齐军来攻,故意放松缰绳,驱马缓行,神色自若。而后登高瞭望,指指划划,如布置阵势状,等各军退出狭地,整列后才命前进。萧懿疑心魏军设有伏兵,徘徊不前。元英率魏军乘机反击,大破齐军,遂包围南郑。同时严令军纪,一无所犯,使远近百姓悦附,皆供租运。此后,元英屡次攻破敌军。因功升为安南大将军,赐爵广武伯。

北魏景明四年(503)三月,投降北魏的原鄱阳王萧宝寅和江州刺史陈伯之请求北魏出兵攻梁。宣武帝元恪应允,遣任城王元澄率军5万及萧宝寅、陈伯之等并力攻南梁的钟离。八月,宣武帝又诏命元英为使持节、假镇南将军、都督征义阳诸军事,率军进攻义阳(今河南信阳)。梁司州刺史蔡道恭闻魏军将至,遣骁骑将军杨由率城外居民3000余家于城西南十里贤首山(今河南信阳西南),依山做成三营寨,作表里之势。

十月,元英领兵围攻贤首山,焚其寨门,并格杀敌军主帅杨由。十一月,元英在白沙(今河南光山西南)击败梁将吴子杨,围攻义阳。正始元年(504)二月,梁帝萧衍派平西将军曹景宗、后将军王僧炳等率步骑3万增援义阳。元英击败梁增援部队,斩俘4000余人。魏军围义阳,昼夜不息,梁朝多次派遣将领增援,不是被元英击退,就是不敢来攻击。双方一日三战,都遭到元英的痛击,大败而归。

八月,义阳守将蔡灵思在援兵未奏效、守城力竭的情况下,开城降魏。三关守将闻后,均弃城而逃。魏军占领义阳后,置为郢州。宣武帝下诏褒奖元英,封其为中山王,食邑一千户。至此,元英的人生达到巅峰。永平三年(510),元英去世,谥号献武王。

料敌制胜

北魏永平二年(509),元英至义阳城,准备夺取梁朝的东关、武阳、黄岘三关。敌军马广率众防御魏军,军主胡文超另屯于松岘。元英故意放援救的敌军进城,对众将说:“纵之使入此城,吾先曾观其形势,易攻耳,吾取之如拾遗也。”但众将不信。等敌援军入武阳后,元英才围攻武阳,只用六天,敌军便出降。于是元英进击黄岘,梁朝大将弃城逃窜。元英又进讨西关,敌军再次弃城退走。作战的过程和元英所预料的完全一样。此战,元英共俘梁军大将6人,部将20人,士兵7000人,米40万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