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我的心情我做主,生气不如争气

凡事别跟自己过不去,永远保持对生活的美好认识和执着追求。学会享受生活,才能懂得珍惜身边的一切,你的生活才会丰富多彩,你的生命也会更加富有内涵。要永远相信,人生没有太晚的开始,只要有明天就会有未来。

不要让愤怒的情绪害了你

在人类的情绪中,有一种罪恶叫作“愤怒”。心理学家认为:人并非天生就会愤怒,而是经由学习而得。可能曾经偶然生气而使心愿未遂,而导致愤怒的恶习。愤怒的种子一旦萌发,我们就会开始自我煎熬、焦虑,使自己的情绪陷于沮丧的谷底。

有的人很容易被激怒,一触即发;有的人永远一副受气包的模样,实际上是把愤怒压在心底;有的人在这里受了气,却到别处发泄;有的人明明是自己错了,却先发制人,转嫁责任……不得不说,愤怒是健康的杀手,是人际关系的红灯,是成功的绊脚石,是和睦家庭的原子弹。

有一位哲人说:“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是拒绝快乐与幸福。”本来别人犯错,他理应受到惩罚。但大多数时候,别人犯错,你自己却因为生气受到了惩罚。

从前,有只骆驼在沙漠中无力地向前走着。中午的太阳把骆驼晒得又饿又渴,它装了一肚子的火,却找不到发泄的地方。

这时,有一块小小的玻璃片把骆驼的脚掌硌了一下,骆驼顿时火冒三丈,抬起脚狠狠地将碎玻璃片踢了出去,却不小心将脚掌划开了一道深深的口子,鲜红的血液立刻把沙粒给染红了。

愤怒的骆驼疼痛无比,只能一拐一拐地向前走,身后留下了一串血痕,血痕引来了天空中的秃鹫,它们叫着在骆驼上方的天空中盘旋。骆驼心里一惊,不顾伤势狂奔起来,在沙漠上留下了一条长长的血痕。

跑到沙漠的边缘时,浓重的血腥味儿引来了附近的沙漠狼,疲惫加上流血过多,无力的骆驼在仓皇中跑到了一处食人蚁的巢穴附近。鲜血的腥味儿惹得食人蚁倾巢而出,黑压压地向骆驼扑了过去。不长的功夫,那只可怜的骆驼便满身是血,倒在了地上。

临死前,骆驼叹道:“我为什么要跟一块小小的玻璃碎片生气啊?”骆驼虽然明白了不应该动不动就生气,但显然为时已晚。

有人说,偶尔的愤怒并不是坏事,因为人在生活中不可避免总会遇到一些让人愤怒的事,但如果你把愤怒当成家常便饭,那就大错特错了。当然,如果你长期压抑自己,不将愤怒发泄出来,对自己将会有很大的伤害,比如打击自尊,甚至伤害身体。所以,消除愤怒、缓解压抑情绪,对身心健康十分重要。

有一个年轻的庄稼汉,每当碰到与人发生纠纷快要起冲突时,他便立刻冲出现场,回到自家田园旁,绕着田地房舍跑,直到累得气喘吁吁,才坐在家门前静坐沉思。由于他很少与人结怨,或者对人大发脾气,因此人缘很好,事业比较顺心,房子一间一间地增建,田地不断扩充,不到几年,就成了富甲一方的大亨。即使成了有钱人,每当遇到不愉快的事情,他仍像以前一样转身就走,围着自己的田园跑。

有人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道出了这数十年来的秘密。

原来,庄稼汉年轻时每次想要发火时,不管谁对谁错,他总是跑回家,边跑边告诉自己:“我的房屋如此简陋,田地这么少,哪来闲工夫与人生气争吵?”等到有了点成就,庄稼汉又这样对自己说:“我的事业都这么大了,还为这么一点小事与人争斗,度量也未免太小了吧。”就这样,一股似火山即将爆发的怒气,被他压了下去。

可见,面对愤怒,我们应该用理性的态度来面对它,让它发泄出来,或与对方讨论,找出原因,不能用偏激的方法来处理它。最好让自己冷静冷静,冷静后往往会有新的看法,这时再处理问题,也许会更理智些。

宽容处世,不因小事而生气

有些人总被身边的琐碎小事困扰着,常常气不打一处来,其实这样做没什么必要。如果我们有一点事就要大发脾气,难道就能解决问题吗?自然不可能,只会伤害自己的身体。这其实都是在惩罚自己。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每个人都面临着各种烦恼:工作上杂乱的琐事,身体上偶尔的小疾,感情上的磕磕碰碰……这些麻烦往往如影相随,让人无法彻底甩掉。面对这些麻烦小事,我们不要生气,因为生气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我们需要像泰戈尔一样,把麻烦看做是生命中赖以表现自己韵律的一部分,以豁达、从容的心态来面对。

雨果曾经说过:“世界上最宽阔的东西是海洋,比海洋更宽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的是人的胸怀。”宽容不仅是一种雅量、文明、胸怀,更是一种人生的境界。宽容了别人就等于宽容了自己,倘若没有宽容,我们将永远生活在仇恨的痛苦中,只有宽容,才能让我们不再在刀锋上行走。

人生是短暂的,在这有限的时间里,我们不要因为生活中的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耿耿于怀。要知道,为这些小事而浪费时间、耗费精力是不值得的。

从前,有一个妇人遇到不顺心的事时就生气,和邻居、朋友的关系都搞得很僵,整天闷闷不乐。为了改掉这个毛病,她去找一位高僧求助。

“大师,我怎么总是生气,你能告诉我这是为什么吗?”

高僧把妇人带到了一个小柴房的门口说:“施主,请进。”

妇人虽然觉得很奇怪,但还是硬着头皮走进了柴房。

这时,高僧迅速把门关上并上了锁,接着便转身走了。

妇人一看,急了,开口就骂:“你个和尚,为什么把我关在里面啊?快放我出去……”

骂了很久,高僧也不理会。妇人又开始哀求,高僧仍然不加理会,最后妇人总算是沉默了。

高僧来到门外,问她:“你现在还生气吗?”

妇人说:“我在生我自己的气,我为什么会到这种鬼地方来受罪。”

“连自己都不能原谅的人怎么能够原谅别人呢?”高僧说完便离开了。

不久,高僧又来问她:“你现在还生气吗?”

“现在不生气了,气也没办法啊。”妇人说。

“你的气还没有消逝,还压在心里。”高僧说完又离开了。

当高僧第三次来到门前还没开口问,妇人便说:“我现在不生气了,原因是不值得气。”

可见,很多时候我们认为是别人伤害了我们,其实我们自身也有错误。毕竟,上帝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只是每个人面对烦恼时,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罢了。凡事应该多往好的方面想,才会“柳暗花明又一村”。

英国著名作家迪斯雷利曾经说过“为小事而生气的人生命是短促的。”既然如此,我们还要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事物,争执不休,徒然浪费许多有限的生命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在人的一生中,会有无数的琐碎小事发生。我们不该让小事绊住前进的脚步,不该让琐碎的烦恼浪费宝贵的时光。凡事要看得淡一些,在平凡中感受那份来自内心的宁静,简单和快乐才是最幸福的。我们应该抛开一切小事,忘掉一切烦恼,给自己的天空点缀绚丽的色彩,让自己的人生更加精彩。

我的心情我做主,生气不如争气

人生有顺境也有逆境,不可能处处都是逆境;人生有巅峰也有谷底,不可能处处都是谷底。不要因为顺境或巅峰就趾高气扬、不可一世;也不要因为逆境或低谷就垂头丧气,一副半死不活的样子。真正的人生需要磨炼,在挫折面前,如果只是一味地抱怨、生气,最终受伤害的也只有你自己。

不得不说,每个人在遇到一些不痛快的时候,都难免会生气。喜怒哀乐,人之常情,无可非议。但如果不适当控制自己的感情,生气之下,常会做出傻事,过后连自己都后悔。人最重要的是把握好自己的心态,以积极快乐的态度面对人生中的一切,这样我们的人生才会豁达明朗。

生气对我们有百害而无一利,正所谓“一怒一老,一笑一少”。我们生气一次就老化一分,笑一次就会年轻一分。近来,科学家们也通过研究证明了这种古人的智慧。换而言之,如果无法控制愤怒情绪,健康就会离我们越来越远。所以,当你跟别人发生争执的时候,一定要避免发生激烈的争吵,要学会在大怒时采取“缓兵之计”。

市场管理员老李在蔬菜区巡查,发现一个摊贩将菜筐摆在菜摊外面的通道上,影响了行人走动,他便要求摊贩把菜筐搬回去。但是那人却置之不理。老李便自己将筐推到摊位里面。但他刚转过身,菜贩又把筐推了出来。

结果,双方便争吵起来。老李非常生气,他当时的脸色特别不好看。见争执解决不了问题,老李便要摊贩跟他去市场管理办公室解决问题。两个人就一前一后地离开了蔬菜区。

刚走出几十米,走在后边的老李突然晃了几晃,一头栽倒在地。当急救人员赶到时,老李已停止了呼吸。原来,老李是因为心脑血管疾病而死的,这样的疾病最忌的就是大喜大悲和大怒。

俗话说:“怒从心上起,恶向胆边生。”在日常生活中,不乏因为一点很小的事情而酿成大祸的例子。对每个人而言,在生活当中都应该少生气,不是因为你没有生气的理由,而是因为你没有生气的必要,因为生气是要付出代价的。

印度诗人泰戈尔曾经说过“不让自己快乐起来是人最大的罪过。”生气就是跟自己过不去,不懂得去争取、去改变,只会怨天尤人,你注定无法成为快乐的人。世界上没有爬不过去的火焰山,与其用痛苦一遍遍地折磨自己,还不如试着绕开它,做个聪明的人。

在战国时期,苏秦想有所作为,求见周天子,却没人引荐,于是他变卖家产周游列国,谋求出人头地的机会。但是他折腾了好几年,也没做成官。

后来,钱用光了,他只好灰溜溜地回家。家里人见他的狼狈样儿,都没给他好脸色。父母狠狠地骂了他一顿;妻子连看也不看他一眼;嫂子虽然给他做饭吃,却也不和他多说一句话。苏秦受了很大刺激,非常生气,很想发泄一番,但他知道和家里人生气没什么用,还不如争口气,找回自己的自尊。就这样,用了一年多的功夫,他的知识比以前丰富了许多。重新出游后,正好遇见燕昭王广招天下贤士,苏秦入燕拜相,深受燕昭王信任,取得了一番成就。

可见,在生活中,当你被冷落时,与其生气别人对自己的态度不好,抱怨环境的恶劣,不如奋发图强,自己争一口气,用成功来证明自己的实力。

何必那么较真,你可以不生气

在生活中,总是存在许多不如意的事情,不论是婚姻、生活还是工作,总有许多大大小小的事情让我们生气烦恼。你是否常小题大做,被情绪牵着鼻子走?你是否常为生活中的不完美耿耿于怀?

人无完人,生活也不可能尽善尽美。何必那么较真?对于一些不快和难堪的遭遇,我们应该用积极的心态去化解。这样你就会发现,当你不再为琐事而生气的时候,生活就会变得非常美好!

1980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里根的竞选对手卡特在一次关键的电视辩论中抓住他的生活作风问题发起蓄意攻击。里根丝毫没有生气,只是微微一笑,诙谐地调侃说:“你又来这一套了。”

一时间,听众哈哈大笑,为里根的精彩回答鼓起掌来。这样,卡特反而陷入了尴尬的境地。里根则为自己赢得了更多的信赖和支持,并最终获得大选的胜利。可见,不生气不仅是一种风度,还是一种精神力量。

不过,在现实生活中,总有些人会莫明其妙地生气,这多与个人的心态有关,心胸狭隘和自私常常是生气的根源。那么,如何才能做到不生气呢?

1.头脑冷静,理智对待

常言道:智者以理智控制情绪,愚者以情绪控制理智。要善于控制和理顺自己的情绪,真正健康、有活力的人,是和自己情绪感觉充分在一起的人,是不会担心自己一旦情绪失控会影响到生活的,因为,他们懂得驾驭、协调和管理自己的情绪,让情绪为自己服务。这样一来,如果遇到不顺心的事,就能头脑冷静地处理,不至于生气,甚至暴怒。

2.胸怀宽阔

中国有句俗语“大事清楚,小事糊涂”。意思是对一些原则性问题要清楚,处理要准确,而对生活中看不惯的错事、小事,不能较真,更不要往心里去,甚至对吃了亏该生气的事,也一笑了之。不管做人还是做事,都要高瞻远瞩,善于宽以待人,不要鼠目寸光,尽在琐碎小事上纠缠不休。

3.遇事要“三思而后行”

歌德曾说“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的,只是一瞬间。”的确,往往一瞬间的冲动,就会毁了自己的一生。所以,我们遇事的时候,不妨多考虑一下后果,做到“三思而后行”。“思”什么?思前因、后果和方法。因为冲动情绪往往是由于对事物及其利弊关系缺乏周密思考引起的,遇事后若能先冷静想一想,不仓促行事,自然就不会生气了。

4.善于发泄自己的不良情绪

有些人的情绪很难调节,可又不能总让它憋在心里,那就要学会释放了,让它尽快地发泄出去。如和朋友谈心、写信、打电话诉说自己的不幸,或到僻静的地方痛哭一场,或把自己胸中的怨言和不满写在日记上,记下自己为什么要生气,值得不值得,这样一来,就能把不良情绪发泄出去了。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自己争气,化压力为动力,增加自己的实力,用事实堵住别人的闲言碎语,这样才能活出真正精彩的人生。毕竟,人生苦短,值得我们用心去品味的东西太多,耗费时间和精力去生气,才是真正的愚蠢行为。如果我们把一些伤心的话、烦恼的事情牢记在心中,萦绕在脑际,就等于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和无形的枷锁,活得又苦又累。只有远离愤怒,不生气,放平心态,多一点豁达和宽容,愤怒的情绪才会化为乌有,人生才会幸福无比。

别跟自己过不去,活得轻松一些

在生活中,一些人总为一些事烦恼着,他们不但顾虑着现在,而且还想着未来。今天还没好好享受完,就要苦苦地思索明天该如何去过。打开门,为天气而烦恼;打开电脑,为有无新邮件而烦恼;打开冰箱,为吃喝而烦恼。

其实,人要活得开开心心,何必为自己增加不必要的烦恼,活得轻松一些,给生活增添一些祥和、快乐的气氛,不是更好吗?

做人不能太较真,不能自己跟自己过不去。毕竟人的一生中,期望与现实常常会发生冲突。我们期望的,未必能够获得,我们能获得的,却未必是所期望的。我们与其一厢情愿地久久眺望远方的海市蜃楼,不如踏踏实实地收获身边的每一份真实。

其实,静下心来仔细想想,生活中的许多事情,并不是因为你的能力不强,恰恰是因为你的愿望不切实际。我们常常会遇到期望与现实发生冲突的情况。事实上,世间任何事情都有一个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好多事情都可能是极其荒谬的。我们应该时常肯定自己,只要尽心尽力,积极地朝着更高的目标迈进,就行了。

所以,凡事别跟自己过不去,只要尽力了,结果并不重要。这样,即便在生命结束的时候,我们也能问心无愧地说:“我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那么,我们就真正的此生无憾了。

太多的人悲叹生命的有限和生活的艰辛,却只有极少数人能在有限的生命中活出自己的快乐。其实,一个人快乐与否,主要取决于一种心态,特别是如何善待自己的一种心态。

有一个富翁总感觉不到快乐,他已经厌倦了这里的生活,他要到美丽而神秘的远方去寻找失去的快乐!于是,富翁背着许多金银珠宝去远方寻找快乐。

就这样,他带着沉重的包袱上路了,虽然走得很远,但他根本没有发现所谓的快乐。他累得气喘吁吁,完全就没有心思观赏野外的风景,体会闲云野鹤的悠闲自在。

有一天,富人遇见了一位衣衫褴褛的农夫,农夫正唱着山歌从对面走过来。富人忍不住上前问道:“你看上去很快乐,是吗?”

“是啊,我觉得很快活,我刚从田地里回来,我的秧苗又长高了一截,我还幸运地在路上捡到一些柴火和蘑菇!”

“我什么都不缺,我有很多财富,但我就是感觉不到快乐,你能告诉我快乐的秘诀吗?”

农夫憨厚地笑笑说:“哪里有什么秘诀!只要你把背负的东西放下就可以了。”

富人顿悟——自己背着沉重的金银珠宝,腰都快被压弯了。晚上住店的时候害怕被人偷走,白天走在路上又担忧被别人抢去。成天忧心忡忡、惊魂不定,怎么能快乐起来呢?

如果富人只带够用的银两,把心思单纯地放在欣赏自然风光上,或者把金银珠宝分发给穷人,他肯定会因为没有了沉重的包袱而快乐,也会因为给予别人帮助而快乐。

佛说“一切属他,则名为苦;一切由己,自在安乐。”快乐其实只是人的一种心境。人之所以不快乐,是因为总是把快乐寄托在金钱、地位、权势和成就上,所以快乐就跑到了云端,任你辛辛苦苦地追,却怎么也追不上。

有一位富商收藏了许多珍贵的古董、字画以及珍珠翡翠等。为了防盗,他安装了最先进的保安系统,并把这些收藏当成个人财富的一部分用来炫耀。

一天,富商心血来潮,决定请大厦清洁工去看看他收藏的宝贝。清洁工进去后,并没有流露出艳羡之色,只是慢慢地逐一浏览。走出收藏室,富商忍不住炫耀:“你看了这么多的好东西,不枉此生了吧?”

那个清洁工说:“是的,我现在感觉与你一样富有,而且比你更快乐。”

“怎么可能?”富商疑惑地问。

那个清洁工笑着说:“你所有的宝贝我都看过了,不就是与你一样富有了吗?而且我又不必为那些东西担心,岂不比你更快乐?”

可见,快乐不在于拥有多少,只要用心去感受,快乐就会无处不在。哈里·爱默生·弗斯狄克曾语重心长地说:“真正的快乐不一定是愉悦的,它多半是一种思想上的胜利。”没错,快乐源自一种成就感,一种自我超越的胜利。懂得为自己歌唱、为生活歌唱、为生命歌唱的人,快乐就会紧紧相随。当你快乐时,周围的人受到你的感染,也乐得心情舒爽、开朗,自然喜欢与你亲近。

一个人一生到底要经历多少事?再智慧的老人也答不出这道难题。会有夙愿成真的时候,会有受伤流泪的时候,也会有期待落空的时候……人生就是这样,活着就是修行,没有过不去的坎,只有不肯快乐的心。活得轻松一些,快乐其实很简单。

远离焦虑,随遇而安

在撒哈拉大沙漠,有一种土灰色的沙鼠。每当旱季到来时,这种沙鼠都要囤积大量的草根,以度过这段艰难的日子。因此,在旱季到来之前,沙鼠都会忙得不可开交。当囤积的草根足以使他们度过旱季时,沙鼠仍会一刻不停地寻找草根,运回自己的洞穴。似乎这样它们才能踏实,否则便焦躁不安,嗷嗷叫个不停。

实际上,沙鼠根本用不着这样劳累和焦虑。因为一只沙鼠在旱季里只需要吃掉两公斤草根,而沙鼠一般都要运回十公斤草根才能心里踏实。大部分草根最后都腐烂掉了,沙鼠还要将腐烂的草根清理出洞。

研究证明,这一现象是由一代又一代沙鼠的遗传基因决定的,是沙鼠有一种出于本能的担心,才做了无用功。

这个故事让我们明白:不能活得像沙鼠那样,为明天而焦虑,因为有许多担心都是没有必要的。虽然道理如此,但你能做到不焦不躁吗?

最近,老王总是处于一种焦躁不安的状态,吃饭不香、睡觉不实,一天到晚老想着心事,做什么事情都没有兴趣。一会儿想着自己会不会下岗,一会儿又想着儿子今年要高考,一会儿又担心他的前途……老王的情绪状态实际是一种焦虑。

据统计,当今都市人群每天的焦虑超过三次,工作、生活、爱情……哪怕是晚上吃什么。是的,我们面临着物价上涨、买不起房、家庭收入、孩子教育、工作压力等多重难题,自然很容易陷入烦恼、焦虑或恐慌中。当焦虑、烦恼、恐慌侵袭我们的身心,我们是不是觉得一生都难以摆脱它们的困扰呢?

显然,这是一个焦虑无所不在的年代,每个人都会焦虑,可你为什么总是焦虑呢?

焦虑是由紧张、焦急、忧虑、担心和恐惧等感受交织而成的一种复杂的情绪反应。焦虑是人的一种本能情绪,每一个人都会存在焦虑情绪,当我们处于心理压力状态、受到刺激时,便会出现焦虑情绪。正常的焦虑情绪能够帮助我们面对突发事件,但是长期的焦虑情绪却会影响我们的心理健康。

当你感到焦虑时,你要把情绪的“虚热之火”释放出去,为身体降温,让心灵恢复平静,为自己的人生换来平和与清凉。那么,我们该如何让自己成为一个拥有高度自制力、不容易焦虑的人呢?

1.增加自信

毫无疑问,自信是治愈焦虑的必要前提。一些对自己没有自信的人,对自己完成工作和应付事物的能力是怀疑的,会夸大自己失败的可能性,从而忧虑、紧张和恐惧。所以,我们应该相信自己,因为每增加一点自信,焦虑程度就会降低一点。如果你有足够的自信,你就不会再焦虑了。

2.平心静气地分析情况

很多时候我们往往对别人的行为或观点不能理解,认为他们对自己造成了一定的伤害,就很难心平气和地与对方相处。其实你不妨换个角度、平心静气地看问题,这样一来,你就很容易理解对方的所作所为,让自己不再焦虑。另外,当遇到让自己不能平静的事情时还可以做一些自我调节,学学“阿Q精神”,因为自我安慰可以让自己有效摆脱焦虑的情绪。

3.勇于承担责任

美国西点军校认为:没有责任感的军官不是合格的军官,没有责任感的员工不是优秀的员工,没有责任感的公民不是好公民。自己的责任自己承担,是勇于承担责任的基本要求。所以,在对可能出现的最坏后果有了充分估计之后,就应做好勇敢地把它承担下来的思想准备。只有这样,心理状态才会发生神奇的变化,你才会感到轻松,心里也会出现从未有过的平静。

4.好好自我反省

有些焦虑的产生是由于对某些情绪或欲望进行压抑,压抑到无意识中去,但它并没有完全消失,仍然潜伏在无意识中。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进行自我反省,把潜意识中引起痛苦的事情诉说出来,这样就不会再焦虑了。

最后,淡定的人没有焦躁,因为他们会安抚自己的情绪。我们要做到宠辱不惊,去留无意;随遇而安,笑对生活。因为生命时时有变化,处处有美景。所谓得与失,都只不过是人生中的沧海一粟。总之,我们要学会笑对人生,以宁静淡泊的心态去面对生命中的每一个瞬间。

抱怨世界不如改变自己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被很多事激怒,比如,同事的不配合、妈妈无休止的唠叨、爱人犯的低级错误、孩子的捣蛋和叛逆……看什么都不顺眼,听什么都不对劲,永远不知足,而且内心充满怨愤,整天不是大骂世道不公,就是怪老天爷不长眼。我们总以为自己手中拿的是“劣牌”,怎么奋斗都看不到希望,所以抱怨别人、抱怨生活、抱怨世界。

当一个人发怒的时候,就会觉得惹怒他的人一无是处,就会口不择言地伤害对方,结果还得向对方赔礼道歉。既然如此,我们何不控制自己的脾气,心平气和地处理问题呢?何况,有时候错本不在对方,而在于自己。要知道,抱怨不如改变,珍惜当下才是最重要的,只要学会不抱怨,就能创造生命的奇迹。

曾看到这样一则寓言:

有一头老驴,不小心掉到了一个废弃的陷阱里,因为陷阱很深,所以,它根本爬不上去。主人觉得它不过是一头老驴,便不想救它。

被主人抛弃后,那头驴一开始也放弃了求生的欲望。但更可气的是,每天还不断地有人往陷阱里面倒垃圾。按理说老驴应该很生气,应该天天去抱怨,自己的命怎么这么苦。但老驴没这样做,反而决定要靠自己的力量救自己。

老驴每天都把垃圾踩到自己的脚下,从垃圾中找残羹来维持自己的生命,而不是被垃圾所淹没。终于有一天,它又重新回到了地面上。

可见,命运不会因为抱怨而改变。要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就要停止抱怨,改变自己的心境和心态。只要自己改变了,环境就会随着改变。所以,在失意的时候,不要急着抱怨世界不公平,世界从来不会因为某个人的抱怨而改变。

郭嘉带着自己创作的作品去参加一家广告公司的面试,他抽的面试号是最后一个。等待的过程紧张而漫长,为缓解疲劳,郭嘉向广告公司的接待人员要了一杯温水。但接待人员在给郭嘉送水时不小心把杯子打翻了,水全洒到了那张为面试准备的作品上。

作品被毁,郭嘉一下子愣住了,他想抱怨发怒,因为这是面试必备的作品,没有了作品他怎么向考官描述他的创意和构思呢?但郭嘉最后还是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因为现在不论是抱怨接待人员还是埋怨自己的运气不好,都没有丝毫用处。

郭嘉稍微冷静了一下后,赶紧向接待人员借来了纸笔。利用别人还在面试的时间空隙,他专心地用一张白纸将自己的作品简单地描画了一遍,又用另一张白纸将原作品被淋湿的情形大致叙述了一下。

面试结束后,郭嘉被公司录用了。主考官这样对他说:“广告注重创意和变通,你的作品虽然简单,却体现了你临阵不乱、随机应变的特质。”

不得不说,抱怨是一种相当消极的负面情绪,它解决不了根本性的问题,反而会让你陷入更深的情绪泥潭当中。而郭嘉在面对不利于自己的突发情况时,没有抱怨,而是宽容了对方,并积极想出弥补措施,才最终被公司录用。

有位哲人说,“这个世界上最多的‘东西’不外乎两种:穷人和抱怨,而且两者之间存在着鸡和蛋的关系——贫穷(抱怨)孕育了抱怨(贫穷),抱怨(贫穷)又孵化了贫穷(抱怨)。人们越穷越抱怨,人们越抱怨越穷。”

这句话虽然有失偏颇,但也有一定的道理。人们普遍认为抱怨能为自己带来好处,得到别人的同情和认可,实际上人们不仅“越抱怨越穷”,还会由于抱怨惹来麻烦,自己反倒成了抱怨的最大受害者。

所以,抱怨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反而还会阻碍你前进的脚步。只有不抱怨,你才能够快乐地工作,才能够创造出更好的业绩,才能够让自己更受益!命运不会因为抱怨而改变。要想改变自己的命运,从现在开始停止抱怨,把时间和精力都用在解决问题上,你就会发现一个全新的自己。

看淡得失,也就减少了痛苦

我们每天行色匆匆,活在现在,却又放不下过去;太顺的日子,会觉得索然无味;身处逆境,又觉得困苦难耐;想获得幸福快乐,却常被无止境的欲望捆绑。其实,快乐的秘方很简单,不过是“看淡得失,学会放下”而已。

人生在世,有些事情是不必在乎的,有些东西是必须清空的。该放下时就放下,你才能够腾出手来,抓住真正属于你的快乐和幸福。懂得放下的人,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懂得放下的人,事情再多,只捡最重要的完成;懂得放下的人,绝不会为了金钱、名利、荣誉这样的身外事物,牺牲自己的健康和快乐。

佛经上说:“如何向上,唯有放下。”得之,我幸;不得,我命。从容的人面对生活的诸多变故,总是云淡风轻;即使生活总是有风有浪,内心也依然波澜不惊。所以,在浮躁的社会,成功和幸福拼的就是淡定!看淡得失,放下压力和欲望,放下自己心中的那些“舍不得”,你会发现,真正的幸福,就在身边。

《百喻经》里有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只猕猴抓了一把豆子,高高兴兴地在路上一蹦一跳地走着。一不留神,手中的一颗豆子滚落在地上。为了这颗掉落的豆子,猕猴将手中其余的豆子全部放在路旁,趴在地上,转来转去,东寻西找,却始终不见那颗豆子的踪影。

最后,猕猴只好拍拍身上的灰土,回头准备拿原先放在一旁的豆子,谁知道那颗掉落的豆子还没找到,原先的那一把豆子都被路旁的鸡鸭吃掉了。

在生活中,如果我们缺乏智能判断,只是一味地投入,就会像故事中的猕猴那样为了找一颗豆子而丢掉了所有的豆子。

生命之舟载不动太多的物欲和虚荣,要想使之抵达彼岸,不在中途搁浅或沉没,就必须轻载。唯有放下,才能更好地前进。

但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忙碌的脚步使人失去了沉静的本能。数字划分了人的等次,打破了平衡的宁静。人们躁动不安,努力寻求提升的机会。谎言被人崇拜,实话被人遗忘。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会紧紧地抓住某个东西,迟迟不愿松手,是因为我们害怕,一旦放下,我们就会失去。实际上,放下并不等于失去,放下是为了更好地拥有。

外物总是短暂而容易腐朽的,只有生命的灵魂才是永恒。与其对生命有太多的苛求,弄得自己生活在筋疲力尽之中,不如放下,给生命一份从容,给自己一片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