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繁的关门潮为实体店的萎缩敲响警钟

如今,实体店关门的大潮来势汹汹,众多县级城市都出现了实体店铺关门的现象。在商业街上,随处都可以看到“此房出租”的信息。且不说县级这样的五六线城市,甚至连一二线城市也面临相同的困境。曾经人头攒动、人声鼎沸的商业街,生意惨淡,门可罗雀;来来往往的人,大多是行色匆匆的快递小哥。

确实,在互联网的冲击下,实体店这几年来的境况都不算好,可以说是举步维艰,已无可挽回地进入“大洗牌”阶段。2015年,万达商城关店达46家,百盛也关了9家,NOVO关了5家,尚泰百货全面退出中国。国际奢侈品牌更是愁云惨淡,路易威登2015年关了3家,普拉达2014—2015年关了16家。而国内9个大众熟知的服装品牌,2015年关了近万家实体店。不仅如此,连麦当劳及肯德基等世界500强企业都不堪重负,纷纷关门,甚至有人放出言论说,这样的关门潮也仅仅是个个开始。

一组来自大众点评的最新数据,同样让已进入寒冬的美容院再度被泼了“一桶冰水”:2016年,美容院每日闭店464家。有业界人士表示,此数据是相当保守的,真实倒闭数据远超于此。

近两年中,很多美容院都出现了共同的问题:经济效益明显下滑,甚至一些规模较大、经济基础比较好的美容连锁机构也纷纷关门,成立时间不长的小美容院就更别说了。

很多美容院的老板都说自己“很累”,一方面是因为,虽然现在的美容院已经不用频繁地更换服务项目,但是为了开辟新客户、维护好老客户,依然需要定期寻找与了解一些更好的项目与产品。有些美容院甚至每年都要换一次服务项目,每次更换项目都需要对员工进行新一轮培训、需要跟消费者进行新一轮沟通,人力和物力的耗费自不必说。

另一方面,以互联网为基因的创业公司、以美业为主的美容机构、美容专业线产品生产机构等,都被卷入了“互联网+美容”大战。在这种态势下,大部分美容院备受冲击,左右为难。

“互联网+”的时代,实体店既面临挑战又面临机遇。实体店运营者要想抓住每个有利机会,为消费者创造更理想的消费体验,仅从成本和销售额来考量是远远不够的。而积极打造智慧店铺,便可以借助数据的帮助创造更好的业绩,让实体店的运营和管理更加高效,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更人性化的产品与服务。

互联网时代下,实体店获取优势的关键在于大数据和云服务。通过数据可获取更多的消费行为分析及消费者与店铺、服务间的关联信息,通过消费行为分析功能,能对消费者偏好、货品关注度、销售员与消费者互动的效率等进行分析,以此作为今后实体店改善策略的依据,实现线上线下有效资源的智能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