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味阴阳
李杲曰:“夫药有温、凉、寒、热之气,辛、甘、淡、酸、苦、咸之味也。升、降、浮、沉之相互,浓、薄、阴、阳之不同。一物之内,气味兼有;一药之中,理性具焉。”气味阴阳指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沉浮的阴阳属性。
李杲(1180~1251),字明之,真定(今河北省正定县)人,金元四大家之一,中医脾胃学说的创始人。
中药的四气指药物的四种性质,即寒性、热性、温性、凉性。除四气之外,有些中药的寒、热之性不甚明显,为平性,如冬虫夏草、茯苓等。平性药物使用范围较广,既可用于寒性疾病,又可用于热性疾病。
中药的四气
中药的五味,即辛味、酸味、甘味、苦味、咸味。最初,五味指的是药物的真实滋味,现在则和药物的性能功效有关,而不只是简单的滋味了。在五味之中,味甘的药物最多,味咸和味酸的药物次之,再次是辛味的药物,味苦的药物最少。一般来讲,辛味药物发表行散,酸味药物能够敛肺涩肠,甘味药物能够补虚缓急,苦味药物能够降泄燥湿,咸味药物能够软坚散结。
中药的五味
中药的升、降、浮、沉是药物作用于人体的四种趋向性。人体的功能活动即气的运动有升有降、有浮有沉,若运动失调,就会导致疾病。当治疗这些疾病的时候,应选用与之升、降、浮、沉相反的药。
中药的升、降、浮、沉
另外,李杲说:“药有升、降、浮、沉、化,生、长、收、藏、成,以配四时。春升,夏浮,秋收,冬藏,土居中化。”意思是指药物的升、降、浮、沉、化可产生四季的生、长、收、藏、成的反应,所以用药要与春、夏、秋、冬配合。《神农本草经》说:“春月宜加辛温之药,薄荷、荆芥之类,以顺春升之气;夏月宜加辛热之药,香薷、生姜之类,以顺夏浮之气;秋月宜加酸温之药,芍药、乌梅之类,以顺秋将之气;冬月宜加苦寒之药,黄芩、知母之类,以顺冬沉之气。”这就是所谓的“顺时气而养天和”。
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唯物辩证法的核心,中医将其作为必须遵守的根本原则,看病、治病、用药皆有阴阳之分。《阴阳应象论》曰:“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在四气中,热、温属阳,寒、凉属阴;在五味中,辛、甘属阳,酸、苦、咸属阴;味薄者属阳,味厚者属阴,在升降沉浮中,升、浮属阳,沉、降属阴。此外,李杲又补充说,气淡者属阳,气厚者属阴。其中,气薄者具有发泄宣散的作用,气厚者具有助阳发热的作用,味厚者能够下泻,味薄者能够通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