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序二:一部颇有创意的新作
- 南海文明图谱:复原南海的历史基因
- 新华社国际部
- 2168字
- 2018-11-05 10:49:15
梁志明 刘志强
在严文斌先生主持下,新华社国际部几位多年在亚太地区从事新闻事业的记者们组成团队,在百忙工作之余,辛勤笔耕,撰写了《南海文明图谱:复原南海的历史基因》一书,现已完稿付梓,我们有幸得阅书稿,获益良多,甚有启发,现付诸成文,谈点读书体会,供学界和读者教正与参考。
《南海文明图谱:复原南海的历史基因》一书是一部颇有创意的新作。作者们既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又能立足于南海区域发展的现实,敏锐地抓住各方关注的南海文明问题,从历史学的维度,追本溯源进行考察,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与强烈的现实感。
首先,本书作者所提出的“南海文明”概念,是很值得探究的课题。“南海”一词作为一个区域概念,在古代中国史籍中由来已久。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东南亚古代史》有较为详细的论述:公元前三世纪中叶以前,中国先秦古籍或以“南海”为南方各族居地泛称,或有实际海域所指。秦置南海郡,海疆实临南海。周朝《诗经》中有首《汉江》云:“江汉之浒,王命召虎;彻我疆土,匪疚匪棘,王国来极。于疆于理,至于南海。”此时的南海专指中国南方的郡县或海疆。
汉代以降,公元初,南海才扩大用以指中国南海及周围海域,并包括中南半岛、马来半岛、马来群岛(又名南洋群岛)。《后汉书》对南海又有“涨海”之称。至《梁书》,“南海”一名的使用逐渐增多。隋唐时期更甚,如唐高僧义净所撰的著作,即冠名以《南海寄归内法传》。[1]降至明代,郑和出使南海诸国七次,航行所历均在渤泥(今文莱)以西。明人张燮撰《东西洋考》,是以渤泥为界,将南方海域分为东西两洋,渤泥以东称东洋,渤泥以西称为西洋。十六至十七世纪明代中叶至清初以来,东南亚地区又有东洋与东南洋之称。近世西方人的“东渐”,最初以印度为目标,其向东方的航行是为了寻找通往印度的航路,故他们的命名离不开印度。[2]
由此可见,古代南海从广义说来,乃是我国海上对外交通的必经区域,其范围包括今东南亚及由此而西到印度洋沿岸广大地区。东南亚史地学者陈佳荣、谢方和陈峻岭等先生编撰的《古代南海地名汇释》指出,南海地名不仅涵盖了东南亚,还包含了东南亚相关的一些区域。[3]由于这一区域是两大洋(太平洋与印度洋)和两大洲(亚洲与大洋洲)的交通大道及交汇处,有的学者称之为“亚澳地中海文化”区域。[4]
《南海文明图谱:复原南海的历史基因》一书,借鉴和结合法国年鉴学派历史学家费尔南·布罗代尔研究地中海的成名作《地中海与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世界》和英国史学界戴维·阿布拉菲亚著作《大海洋——地中海人类历史》的理论和书写方式,试图勾勒出南海文明的历史画面。
作者们尝试运用中国史料,参考日本、美国等学者的论述,在本书的第一部分,首先回顾了历史上中国在南海区域的活动,勾勒出南海文明的基因图谱;进而分别探讨了属于南海文明中东南亚区域早期国家与中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人员往来。其中包括暹罗湾、扶南、骠国、蒲甘、渤泥、交趾、占城、爪哇、马六甲、吕宋、苏禄等古国或地区与古代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互动。最后论述了南海文明与历史上琉球、日本、印度以及中东和欧洲等国家和区域的文明互动。
本书立论明确,图文并茂,归纳概括颇有特色,信息量可观,作者们的努力值得赞赏。主要的观点有以下几方面:一是,中国人在缔造南海商业文明雏形的同时,还将先进技术、文化和理念推广到南海周边国家;二是,在南海区域几千年的古代文明演变过程中,除了中国和印度两大文明的深刻影响外,南海周边区域和国家也萌生了不少本土文明,这些本土文明同样对南海文明的形成具有重要贡献;三是,欧洲本是南海文明的受益者,但自近代以后却依赖远洋航行能力和枪炮,最终成为南海文明发展进程中的最大毁坏者。欧洲殖民者破坏了南海文明的多数固定规范,改变了相当一部分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重绘了东南亚权力版图,导致一些兴盛百年的区域文明就此终结。因为西方殖民者,南海文明出现了一个延续几百年的大断层。直至今天,西方殖民留下的种种话语体系和统治心理阴影仍普遍存在于东南亚地区。
本书是一部集体研究工程,作者们秉承中国新闻工作者的职责,从国际传播学的宏观视角,对南海区域文明内涵、特质与贡献,做出颇为全面系统的阐述,这是很有益的学术型的传播学研究,可以让国内广大读者以较快的速度,了解南海历史文化演变的历程。同时,也有利于国外读者看到有别于西方的论述和观点,这无疑将有利于相互之间的进一步交流与沟通。
从历史学的视阈考察,如作者在后记中所言,本书并不是一本南海历史的学术著述,但无疑会对学界进一步深挖和拓展南海文明这一概念有所启迪。严文斌先生也说,这本书的最主要意图,就是在南海问题上提起新的话题,特别是历史话题、合作话题,便于我们今后与东南亚国家进一步交流。这正是本书的重要贡献所在。我们祝愿凌朔先生等作者组成的团队在新闻传播和南海历史文化研究领域做出更大的奉献。
以此共勉,是为序。
2017年7月20日
梁志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刘志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东方语言文化学院教授、东南亚研究所所长
注释
[1][唐]义净原著,王邦维校注:《南海寄归内法传校注》,中华书局,1995年。
[2]梁志明等主编:《东南亚古代史》绪论,第1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
[3]陈佳荣、谢方、陆峻岭撰:《古代南海地名汇释》,中华书局,1986年。
[4][新加坡]邱新民:《风帆时代亚澳地中海文化》前言,新加坡青年书局,199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