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表里看利润

利润表是很多企业老板最重视的财务报表,因为这张表宣告了企业的盈亏金额,也揭露了这家企业经营者的经营能力。

但是,利润表的功能绝不仅仅是盈亏计算,深入利润表,我们还可以发现企业经营上的优点与缺失,从而让企业以此为根据不断改进。因此,企业老板读懂利润表,不仅能知道企业赚了多少钱,更重要的是了解这些钱赚得是否合理。

下面来看一张利润表(见表3-3),以实际案例来说明。

表3-3 B企业利润表

从表3-3可看出该企业2009年度营业利润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2.45 %,比2008年度的1.75 %增长了0.70 %;2009年度利润总额的比重为7.22%,比2008年度的1.80%增长5.42%;2009年度净利润的比重为5.05 %,比2008年的1.88 %增长了3.17%。

可见,从企业利润的构成情况上看,盈利能力比上年度有所提高。各项财务成果结构增长的原因,从营业利润结构增长看,主要是营业成本、营业税费、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结构下降所致,说明营业成本及税金和财务费用下降是提高营业利润比重的根本原因。

但是利润总额结构增长的主要原因,除受营业利润影响以外,主要还在于营业外收入比重的大幅提高。另外,投资净收益比重下降,管理费用、资产减值损失、营业外支出和所得税结构的提高,对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结构都带来一定不利影响。

看懂利润表,其实并不难,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即可。

1.了解利润表的一般常识

首先,为方便非财务专业出身的老板,先针对利润表的一般常识作一些说明:

利润表的内容,通常应该尊重企业经营分析上的需要,用很多会计科目来编制,但不论使用多少会计科目,通常都应归属到下列四大类之下:

(1)营业收入。即提供商品或服务而换取的收入,这个收入原则上应符合营业执照上登记的项目,故出售固定资产并不能视为营业收入。

(2)营业成本。即营业收入所“对应”的商品或服务的价值。所谓“对应”是指如没有这个营业收入,便不会产生的成本。有一些公司经常会忽略商品以外的其他对应支出(如运费支出),以致常常发生毛利率失真的现象。

(3)营业费用。泛指为维持企业活动所必须支出的费用,这个费用通常与某一特定的营业收入无关,因此是共同费用性质。在利润表中常分成推销费用、管理费用,以及研究发展费用三类显示。

(4)营业外收支。指与营业宗旨无关的收入或支出,其中较有争议的是利息支出的部分,有很多企业经营者认为应作为营业费用。该项目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利润表每年结账一次,所谓结账,是指所有利润表上的科目在结账后都归零了,其差额转入资产负债表的所有者权益项下。

每一企业并不限定只编制一张利润表,为了让各个主要部门有绩效观念,常将这些部门都视为一个利润中心,各编制一张利润表。应注意的是,利润中心在合并利润表时,收益或费用不会虚增。

2.与预算比较阅读

当一张利润表完成之后,我们该如何看呢?可以与预算比较来看,因为没有比较,单一的数据其实是没有意义的。没有预算的企业,至少可以将去年同期或去年平均的利润表作为比较的对象,定能看出问题。

图3-2 利润表四大科目

利润表的分析,通常分成四大部分:

(1)通过营业收入的比较,可以了解企业是成长或衰退的。如果发现有衰退现象,可经由会计账户资料,分析出是产品、客户还是业务员的原因,并加以改进。

(2)通过营业毛利的比较,可以了解企业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如果一个企业毛利不断下降,那么通常代表该企业的产品创新能力不足,或者生产成本太高了。

(3)通过营业费用的比较,可以了解营业活动的有效性。如果营业费用比预算高时,企业经营者应该针对主要营业费用,查明其额外支出的原因。

(4)营业外收支变化,通常显示企业的财务管理技巧。一般营业外收支主要指利息收支、汇兑损益及短期投资损益三个项目。这些项目的收支常不在预算范围内,但对企业盈亏有重大影响,故应针对金额较大的项目作重点分析。

以上这四部分,是一般营利企业常用的分析项目。如果是制造业,还应该再加上成本异常之分析,其中包括有材料价格分析、材料用量分析、工资率分析、效率分析、无效工时分析、制造费用分析,以及产能分析。这些分析通常也是与预算来比较进而找出异常的。

3.细分科目方便分析

为了方便利润表的分析,企业老板也可以要求财务人员将原有的会计科目分得更细。例如“销货收入”这一个会计科目,可以按客户类型,分成“销货收入—外销”“销货收入—中盘”“销货收入—用户”“销货收入—其他”等几类,这样,就不必到会计账户里面去找问题了。

总之,利润表不只是计算利润用的,更是为了要减少损失提高利润用的,因此利润表的设计不但要符合会计理论,更要满足经营管理的需要,让企业领导者可以经由利润表,看透利润玄机,并以此为根据,做出合理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