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险灾害危机案例集:环境生态灾难
- 陶鹏 童星主编
- 2178字
- 2020-08-29 00:57:23
序
中国正处于一个多种风险、灾害、危机并存的时期,中国的风险、灾害、危机研究也在诸多学科中得到发展。南京大学社会风险与公共危机管理研究中心接受美国唐仲英基金会的资助,建设风险、灾害、危机多学科研究平台。依照美国唐仲英基金会资助南京大学社会风险与公共危机管理研究中心建设的相关协议,该项目于2014年6月启动,2015年多项工作同步持续开展。该项目总体方案内容包括:建设(出版)风险、灾害、危机案例库(集);风险、灾害、危机实验室;风险、灾害、危机数据所;并着力推动国内风险、灾害、危机的多学科对话与协同。南京大学社会风险与公共危机管理研究中心经过十余年发展,目前已经成长为南京大学首批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江苏省首批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大学申报教育部跨学科重点研究基地第一候选单位;在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设有社会风险与公共危机管理二级学科博士点。十余年来,南京大学社会风险与公共危机管理研究中心先后承担以风险、灾害、危机为主题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及教育部重大项目6项,同主题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一般、青年项目超过10项;以风险、灾害、危机为主题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论文4篇(其中正刊2篇、内刊1篇、英文版1篇),在其他CSSCI、SSCI期刊发表论文超过100篇;出版研究专著多部,其中代表作《中国应急管理:理论、实践、政策》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获全国高校科学技术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并先后入选“中华学术外译项目”英文版和日文版。
案例库(集)的建设(出版)是唐仲英基金会资助风险、灾害、危机多学科研究平台的重要目标,通过对风险、灾害与危机相关案例、数据、文件、知识、符号的长期性、持续性收集、积累与加工,建设专业性、系统性、信息化的案例库、数据库。案例库拟分5个分库来建设,相应的,案例集也分5本撰写并出版,分别是环境生态灾难案例集、自然灾害案例集、群体性事件案例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案例集、技术灾难案例集。在风险、灾害、危机研究领域,案例研究已经成为被广泛运用的方法,但多数案例研究都是采用“过程-事件分析”方法,停留于“讲故事”“一事一议”“过程-事件分析”式的案例研究,有很明显的局限性。可以说,风险、灾害、危机领域的每个案例,无论所属事件类型,其演进过程、所处社会情境、应对处置的方法及效果都不相同,从其中某个案例研究引出的结论(包括经验或教训)不仅会不适用于其他场合,甚至还会取得完全相反的后果。例如,2008年4月28日,山东省胶济铁路淄博段两列客车相撞,造成72人死亡、数百人受伤;2011年7月23日,浙江省甬温铁路温州段两列动车追尾,造成35人死亡、数百人受伤。这两起突发事件均属同一种类型——交通事故灾难,应急救援办法相同、新闻发言人也是同一个——王勇平,前一起被树为事故灾难类应急处置的典范,后一起则被社会舆论广为诟病。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时隔3年零3个月后,社会情境与技术背景有了极大不同,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两网合一形成移动互联网,人们了解灾难现场的信息渠道已不被官方(新闻发言人)所垄断。又如,如果说2015年6月1日“东方之星”游轮翻沉事件应急处置的最大教训是“消极被动”的话,那么2015年8月12日天津港危化品燃爆事件应急处置的最大教训则是“过于积极盲动”。这些实践都证明,单一的案例研究所得到的结论往往不具有普适性,即很难由此找到重复性或曰规律性,换言之,即从“过程-事件分析”中难以发现管理应对的结构、制度和规则。
与“过程-事件分析”相对的则是“结构-制度分析”。前者偏重案例研究、讲故事,后者则喜好逻辑推演、玩统计;前者强调“社会(结构、制度)”因素对个人行为进行约束的无效性,以及个人在社会运行中的能动性,后者则强调“社会(结构、制度)”因素对个人行为的刺激、鼓励、指引、限定,以及个人在社会中的受动性。想当年,法国启蒙运动中围绕关于究竟是“环境决定人”还是“人决定环境”问题争论不休,谁都有道理,谁又都说服不了谁;后来还是马克思指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同理,当代社会学乃至社会科学中围绕关于究竟是“社会结构决定人的行动”还是“人的行动决定社会结构”的问题,也是争论不休,谁都有道理,谁又都说服不了谁;吉登斯借鉴马克思的方法,提出“结构化理论”将人的行动和社会结构统一起来。那么,我们能否把上述两种研究方法予以结合呢?
这些年来,我们尝试着这么做,在相关研究中运用“过程-结构分析”法,将风险、灾害、危机的演化过程(从孕育、显露,经爆发、蔓延,到衰落、消解)放入社会结构和管理制度框架下予以考察,从而发现其演化规律,找到应对办法;或者说在风险、灾害、危机演化过程中研究社会结构和管理制度,从而找出结构性、制度性缺陷,提出优化结构、完善制度的政策建议。通过这种“过程 -结构分析”式研究,我们发现了“风险 -灾害-危机演化连续统”的解释框架,找出了对应急管理实践意义攸关的5种结构,自宏观而微观,分别是社会变迁结构、社会治理结构、政府组织结构、政策体系结构、运行机制结构。
本案例库(集)建设(编写)中,我们继续运用这样的方法,将纵向的风险、灾害、危机演化过程和横向5种结构制度框架相结合,具体分析各类公共突发事件,以期从中找到带有普遍性、规律性的经验教训,从而对治理实践有所裨益。
童星
201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