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易》疑义辩正:基于《经义述闻》
- 张其昀
- 1505字
- 2020-08-29 00:51:53
蛊
《蛊》正义引梁褚仲都讲疏曰:“蛊者,惑也。物既惑乱,当须有事也。故《序卦》云:‘蛊者,事也。’谓物蛊必有事,非谓训‘蛊’为事。”《集解》引伏曼容注亦曰:“蛊,惑乱也。万事从蛊而起,故以‘蛊’为事也。”【曼容亦梁人】引之谨案:训诂之体,一字兼有数义。“蛊”为疑惑,《尔雅》曰:“蛊,疑也。”昭元年《左传》曰:“女惑男谓之蛊。”此一义也。“蛊”又为事,释文曰:“蛊,一音故。蛊之言故也。”《周官·占人》:“以八卦占筮之八故。”郑注曰:“八故,谓八事。”襄二十六年《左传》:“问晋故焉。”昭三十年《公羊传》:“习乎邾娄之故。”杜预、何休注并曰:“故,事也。”“蛊”训为事,故《大玄》有《事》,首以象《蛊》卦。此又一义也。二义各不相因。褚氏、伏氏不解训“蛊”为“事”之意,乃谓事生于惑,且曰“非谓训蛊为事”,是不达训诂之体也。且如其说,则“干父之蛊”、“干母之蛊”,亦将以为干亲之蛊乱,其可乎!正义、《集解》及史徵《口诀义》皆沿其误,盖古训之湮久矣。《尚书大传》曰:“乃命五史以书五帝之蛊事。”蛊事,犹故事也。说者不得其解,乃曰:“时既渐浇,物情惑乱,故事业因之而起。”失之远矣【见《周易集解》】。
提要
蛊,一义惑也,一义事也,二义各不相因。《蛊》卦字与“故”通;故,事也。
讨论
训诂之体,一字或兼有数义。异义之间,或相因,或不相因,不得一概而论。《蛊》卦名之所于取义即“事”也;初六“干父之蛊”、九二“干母之蛊”,皆为“事”也。后北宋王禹偁《累赠太子洗马王府君墓志铭》:“干国之蛊,兼人之才。”蛊,亦“事”也。“蛊”字另有一义“惑(惑乱)也”。“惑”为“蛊”之常用义。《墨子·非儒下》:“孔丘盛容修饰以蛊世,弦歌鼓舞以聚徒。”《左传》庄公二十八年:“楚令尹子元欲蛊文夫人。”皆是也。“蛊”之“事”、“惑”二义各不相因。《说文》:“蛊,腹中虫也。《春秋传》曰:‘皿虫为蛊。晦淫之所生也。’从虫、从皿。皿,物之用也。”段玉裁于“腹中虫”下注曰:“中、虫皆读去声。中虫者,谓腹内中虫食之毒也。虫于饮食器中,会意。”腹内中虫食之毒则或干扰于神志,是为“惑”义之所由出。而“事”义之“蛊”,当即“故”字之借也(二字皆为见母鱼部字)。《说文》:“故,使为之也。”段玉裁注曰:“今俗云‘原故’是也。凡为之必有使之者,使之而为之则成故事矣。”“使为之”之义显然近乎“事”,故《广雅·释诂三》曰:“故,事也。”《国语·周语下》:“敢问天道乎,抑人故也?”韦昭注曰:“故,事也。”要而言之,“蛊”之“惑”义出于本义之引申,而“事”义则出于“故”字之音同假借。
《蛊》卦作(《巽》下《艮》上)。说《易》者大抵皆不明“蛊”之为“故”,牵强为说,将“蛊”与“事”关联起来。谬说非自褚氏、伏氏始。《子夏易传》卷二曰:“蛊文皿虫也。风过山也,时之蛊而事系之,不可以无制作也。”是为开牵强为说之先河。唐史徵《周易口诀义》卷二曰:“按《春秋》,女惑男,风落山,谓之蛊。既有惑乱,当以教事制之,非是‘蛊’训为事。亦犹风行山下,惑乱万物,奸在人间,惑乱众庶,故以教法齐之也。”所谓“既有惑乱,当以教事制之”,亦即“时之蛊而事系之”之意也。再如,北宋司马光《温公易说》卷二曰:“蛊者,物有蠹敝而事之也。事之者,治之也。除蠹补敝,故大通也。”所谓“物有蠹敝而事之”,同样是将“蛊”与“事”关联为说。倘若读破“蛊”字,以“故”为说,自能文理流畅,易明卦义真谛。念孙尝语引之曰:“字之声同、声近者,经传往往假借。学者以声求义,破其假借之字而读以本字,则涣然冰释。如其假借之字而强为之解,则诘为病矣。”(载王引之《经义述闻自叙》)读《蛊》卦,当可以深知念孙语之不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