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本书的分析思路和写作框架

社会指标分析的兴起,极大地推动了对生活质量的研究。运用社会指标对生活质量进行评价,使得我们对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城市之间生活质量的比较成为可能,而进行各国、各地区、各城市的生活质量比较排序,也往往会产生极大的新闻效应,受到广泛的关注。但是,这种社会指标的“排序热”也容易把研究引向歧途,即不再去追求揭示影响生活质量的因果规律,而是热衷于描述性的指标评价。

任何社会指标的评价体系都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这个体系很难是封闭的,无论你用什么方法对指标进行筛选,无论筛选出的指标是几个、几十个还是几百个,最终筛选的结果都不能完全说是“科学的”“唯一的”,不同学者根据不同的理论假设筛选的结果是不同的,而任何指标的变动都会改变评价的排序结果。

生活质量的研究,应当回归到对发展规律的分析和揭示,这需要研究者在一系列具体的相关领域展开深入的探讨。当然,社会科学家对社会规律的把握,不可能像自然科学家对导弹轨迹的把握那样,做到那么精确,因为影响社会现象的各种不可控制的因素太多、太复杂。当然社会现象也不是完全杂乱无章的,它的变化和趋势受到深层社会运行规律的支配。

本项研究是基于对大规模问卷抽样调查数据的分析,但我们并不追求建立综合的社会质量评价体系,也不追求对不同区域和城市生活质量的评价,以往的此类研究已经有很多了,目前还看不出沿着这条路径进行研究能实现新的突破。我们希望本书的撰写能够从深度和广度上展现我们对“生活质量”的理解,在理论上建构“生活质量”的分析框架,以便能够回答目前社会指标体系评价结果所遇到的难题。比如,为什么一些被评价为生活质量较高的地方,人们却不愿意去那里生活?为什么一些被评价为生活质量较低的地方,那里居民的幸福感却较强?

在我们的分析和写作框架中,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包括四个方面:第一是客观条件,如收入和消费、就业、教育、住房、医疗;第二是主观感受,如幸福感、满意度、环境评价、“好社会”判断;第三是社会关系,如社会公平、社会信任、社会支持;第四是社会机制,如社会流动、社会参与、社会融合(见图0-1)。本书的章节结构也基本上是按照这个框架来安排的。

图0-1 生活质量分析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