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长、结构与转型: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分析(2)
- 袁富华
- 1444字
- 2024-10-30 05:26:13
第三节 中国潜在增长水平的情景分析
本节立足于标准增长核算框架,在对要素弹性参数、劳动投入、资本存量、技术进步率估算的基础上,给出中国未来潜在增长的启发性模拟。
一 人口结构转型与劳动投入估计
基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数据,考察人口结构转型有关变量的长期趋势,主要是未来10~20年劳动力供给状况的说明。劳动力供给变化在长期中与劳动年龄人口和劳动参与率二者的变化直接相关。具体的定义是:
i.劳动力供给(或劳动投入L)=年鉴中全社会年末从业人员数量;
ii.劳动年龄人口POPL=年鉴中15~64岁年龄段的人口;
iii.劳动参与率ΘL=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年龄人口的比率;
用小写字母表示变量增长率,则:
ⅳ.劳动力供给增长率l=劳动年龄人口增长率popL+劳动参与率变化率θL。
图1-1是1993~2026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劳动力供给趋势的直观显示。其中,1993~2012年的数据取自《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 2013年之后的数据序列为估计值。图中趋势显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由劳动力供给增长所带来的人口红利正在消失。目前,中国劳动力供给已经进入绝对减少的“拐点”区域,2015年之后,劳动年龄人口持续下降及相应劳动力供给持续减少将成为常态。其间,尽管统计数据调整(如最近一次人口普查对数据的矫正)有可能带来劳动年龄人口的短暂上升,但在中国人口转型系统性因素作用下,劳动力供给持续减少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的主导性规律。
图1-11 993~2026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和劳动力供给趋势
数据来源: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
二 资本存量估计:基于城市化率与资本存量的关系
根据陈昌兵(2010)关于城市化率与投资率倒U型关系的探讨,以及中国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对中国投资变动趋势的研究(2012),我们认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中国未来资本存量增长速度将呈现逐步降低的趋势,即未来20年里,中国城市化率的持续提高将导致资本存量增长速度由现阶段的高于10%降低到8%左右(见图1-2)。
图1-2 中国资本投入增长率趋势
数据来源: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经网统计数据库。
三 要素弹性参数和技术进步率
技术进步:大多数研究认为,中国生产函数中技术进步速度占GDP增长率的份额,维持在20%~30%的水平,这种情况反映了在资本驱动增长模式下,投资增长对全要素生产率改进空间的挤压;在估计未来经济增长率时,技术进步贡献份额,比技术进步速度这个数值,相对容易设定。弹性参数:我们考虑要素弹性参数逆转的情景,预计未来10年资本弹性逐渐下降,劳动弹性逐渐上升。中国潜在经济增长水平的情景分析如表1-1所示。
表1-1 中国潜在经济增长情景分析
注:表中劳动力变动趋势序列,来自课题组数据库;节能减排冲击效应,2011~2020年数据采用张平等(2011)的数据,2021~2030年假定为-0.5。
2011年中国人均GDP是5432美元,根据表1-1的GDP增长速度预期值以及人口增长速度预期值,我们可以估算出人均GDP水平(以2011年的人均GDP和汇率为基准,人均GDP增长速度取均值): 2015年为7349美元,2020年为9226美元,2030年为15259美元。也就是说,在经济减速的情境下,2020年中国人均GDP有望达到10000美元左右的水平,2030年则有望达到15000美元左右的水平,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进入发达国家的行列。因此,从人均GDP的水平来看,表1-1中显示的2016年之后的经济增长速度并不算低。
在投资减速和节能减排的抑制下,为了保持未来增长的稳速,技术进步为长期结构调整政策所关注。当然,表1-1的数据是从供给角度做出的平滑预期,不可否认,随着中国日益融入世界经济,短期外部冲击有可能间断性地打破这种平滑趋势,所以,短期调控政策也是经济稳定所必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