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本书的研究方法

本书的研究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法、结构访谈法和文献研究法。

(一)问卷调查的样本选择及基本情况

本书的定量资料收集主要依靠问卷调查法,问卷分为A、B两类,对公安现役部队中接收和培养的地方大学生军官发展状况进行调查2006年5月,公安部政治部专门下发了《关于开展公安现役部队接收和培养地方大学生情况的调研工作的通知》(公安政治[2006]200号),2007年在全国公安现役部队开展有针对性的调查研究,本人参与了课题调查的问卷设计和统计。本文研究的定量数据主要来自这次调研,基于保密的需要,本文的研究对有些敏感的问题进行了相应的屏蔽。。A卷调查问卷在全国发放4976份,其中有效回收4670份,B卷调查问卷在全国发放4345份,其中有效回收4232份。本书重点分析的A类的调查框是吉林省公安现役部队中接收的地方大学生军官,B类的调查框是吉林省公安现役部队中接收的非地方大学生军官。前者主要调查学生官内群体对军人身份的认同,后者主要调查外群体对学生官军人身份的认同。由于全国调查数据庞大,因此在统计时是分地区统计。具体全国数据在文章中将分别标注。

1.问卷的基本统计情况

统计一:调查问卷A卷抽样汇总基本情况(全国地方大学生军官反馈的情况汇总)(4670份)

1.性别:男4017人,占86%;女653人,占14%。

2.学历:研究生64人,占1.3%;本科3666人,占78.5%;大专904人,占19.4%;中专36人,占0.8%。

3.入伍动机:热爱部队2750人,占58.9%;就业选择1698人,占36.4%;一时冲动175人,占3.7%;非己所愿47人,占1%。

4.对自己的选择:满意2102人,占45%;比较满意2275人,占48.7%;后悔293人,占6.3%。

5.对部队环境的体会:满意2495人,占53.4%;比较艰苦1787人,占38.3%;非常艰苦388人,占8.3%。

6.对入伍前后部队的印象:基本一致1897人,占40.6%;有一定反差2137人,占45.8%;反差较大636人,占13.6%。

7.对所学专业在部队的使用情况:发挥了专业特长2791人,占59.8%;用非所学1879人,占40.2%。

8.在部队发挥作用的情况:能够施展抱负3549人,占76%;难有作为1121人,占24%。

9.对自己在部队的发展:有坚定信心3194人,占68.4%;缺乏信心826人,占17.7%;进退两难650人,占13.9%。

10.融入部队的情况:迅速融入2443人,占52.3%;需一年时间融入1742人,占37.3%;需两年及以上时间融入376人,占8.1%;难以融入109人,占2.3%。

11.是否适应部队纪律要求:适应3462人,占74.1%;不适应但能够遵守1027人,占22%;不适应181人,占3.9%。

12.在部队中遇到挫折时:寻找原因克服困难4109人,占88%;深感沮丧、丧失信心117人,占2.5%;发牢骚280人,占6%;想退役150人,占3.2%;想自杀14人,占0.3%。

13.在部队最大的不足是:军事素质方面2102人,占45%;遵守纪律方面177人,占3.8%;带兵能力方面1406人,占30.1%;综合协调方面985人,占21.1%。

14.对职务晋升的感觉:满意1322人,占28.3%;一般2452人,占52.5%;比较慢896人,占19.2%。

15.与同年毕业的非现役同学相比感觉:要好一些1312人,占28.1%;差不多2555人,占54.7%;要差一些803人,占17.2%。

16.你今后的打算:只要部队需要就留队发展3610人,占77.3%;晋升到一定职务就退役763人,占16.3%;尽快退役297人,占6.4%。

统计二:调查问卷B卷抽样汇总基本情况(全国非地方大学生官兵反馈的情况汇总)(4232份)

1.对地方大学生干部的总体看法:满意2666人,占63%;一般1438人,占34%;不满意126人,占3%。

2.地方大学生干部的素质:较高2073人,占49%;一般2031人,占48%;较差126人,占3%。

3.地方大学生干部在部队发挥作用情况:能独当一面1904人,占45%;在同事的帮助下能完成任务1989人,占47%;难以胜任本职工作338人,占8%。

4.地方大学生干部的优势是:科学文化水平2496人,占59%;进取精神507人,占12%;写作水平931人,占22%;管理教育126人,占3%;业务素质169人,占4%。

5.地方大学生干部最大的不足:作风散漫605人,占14.3%;军事素质差2391人,占56.5%;配合意识弱406人,占9.6%;实践能力差829人,占19.6%。

6.地方大学生干部理想信念:比较坚定3157人,占74.6%;不够坚定1074人,占25.4%。

7.地方大学生干部抗挫折能力:较强1963人,占46.4%;一般1959人,占49.3%;较差181人,占4.3%。

8.地方大学生干部的吃苦、敬业、奉献精神:较强1615人,占38.8%;一般2053人,占48.3%;较差548人,占12.9%。

9.地方大学生干部遵守纪律:较好2496人,占59%;一般1565人,占37%;较差169人,占4%。

10.领导对地方大学生干部的使用情况:100%认为要大胆放心使用。

2.本书重点研究的问卷样本

表1-1 吉林省公安现役部队调查统计:性别

从表1-1可以看出,调查量表中,男性占83.6%;女性占16.2%;缺失占0.2%。

表1-2 吉林省公安现役部队调查统计:学历

表1-2显示,调查对象中,中专生占1.1%;大专生占12.0%;本科生占84.2%;研究生占2.3%;缺失0.4%。

从表1-3可以看出,调查对象中,驻地在省会的占30.4%;在计划单列市的占2.7%;在地级市的占39.6%;在县城的占24.6%;在乡镇的占1.2%;缺失的占1.5%。

表1-3 吉林省公安现役部队调查统计:驻地

(二)结构访谈的样本分布情况及根据

结合问卷调查法,本书开展研究的另一个重要手段是结构访谈,这样能够了解个别官兵的一些更为真切的想法。本书的两位作者都曾长期在军队工作,也是以地方大学生身份入伍的,长期的工作经验为本人的结构访谈提供了很大支撑。本书访谈对象分三个层次,一是吉林省公安现役部队接收的地方大学生(也包括中专生、大专生、本科生、研究生),同时从公安边防、消防和警卫部队三个群体中分别选取代表性样本,这主要是考虑本书作者之一曾经服役的地方,各方面资源很多;二是在杭州高校毕业的大学生入伍军官(包括部分士官),这主要因为本书作者目前在杭州高校工作,了解一些学生过去的情况;三是通过军队相关部门介绍的其他一些类别大学生军官,军种不限。目前完成访谈248人次,采访到的大多是军队中的中低级军官。其中主要代表性的访谈对象见表1-4。

表1-4 主要访谈对象基本资料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注:1××=地方大学生入伍军(士)官;2××=民政局等地方政府官员;3××=非地方大学生军(士)官;××1=顺序编号。

(三)文献研究的基本内容

军事社会学作为一门新学科在中国虽然刚刚起步,但对于军队的研究国内外也积累了很多资料,尤其是关于军队团结、军队建设方面。就本领域相关研究文章的总量来看,大多数的文章见诸各类期刊、报纸、统计资料等文献,其中具有研究深度的、各类期刊上的文章绝大多数来自大学和专门的学术研究机构。本书作者在中国知网“人文与社科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上分别在“全文”“主题”“关键词”“题名”等检索方式中以“地方大学生入伍军官”“学生官”“身份认同”“身份冲突”“军队适应”为检索词,进行检索,得出不同的检索结果,具体分布情况见表1-5。

表1-5 不同检索结果分布情况

这些研究成果为本书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为本书研究提供了多重视角可供比较,因此对相关历史文献的考察也是本书一个重要的研究手段。

特别要说明的是,2006年5月,公安部政治部专门下发了《关于开展公安现役部队接收和培养地方大学生情况的调研工作的通知》(公安政治[2006]200号),2007年在全国公安现役部队开展有针对性的调查研究。本人有幸借调公安部参与了此项调研工作的全过程,并且参与了调查问卷的设计与调研报告的起草工作,历时两个月,选取了10个省、市、自治区进行重点调研。全国有2万余名现役官兵参加了调研活动,占全国公安现役部队官兵总数的10%,其中有4400余名地方大学生参加了问卷调查,400余名官兵参加了访谈,为论文的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