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传统的国际关系研究,主要从国家与世界体系的层次考察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安全、社会与文化的交流与互动。但随着全球范围内“地区”的迅速崛起,从地区视角来研究国际政治成为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当今世界,地区主义已经成为势不可当的潮流,它所具有的巨大能量使之对地区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方面面产生着重大影响。在地区主义的发展过程中,地区秩序也随之不断演进,两者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从地区发展的实践来看,构建地区秩序的模式主要有以下四种:外源强制型、内源强制型、外源合作型与内源合作型。强制与合作依据国家建构秩序的主要手段来确定,外源与内源则是根据主导地区秩序的国家是否属于地区成员来划定。这种组合反映出地区秩序相对于世界秩序所具有的不同特性。地区主义的发展,促进了地区秩序从外源型向内源型、从强制型向合作型的转变。地区主义对地区秩序的影响主要依托三个中间变量:一是价值观念与地区认同,二是地区制度,三是地区主义的政治经济影响。这三个方面的持续变化,潜在地决定了地区秩序的发展与演进。

从南太平洋地区主义的发展历史来看,该地区经历了地区外大国主导的地区主义(1946~1970年),地区主义的本土化时期(1971~1990年),冷战后地区主义的新发展(1991年至今)。相应地,南太平洋地区经历了地区殖民体系的崩溃和瓦解,一些殖民地纷纷建立独立国家。并且,地区各行为体之间不断加深地区整合,共同构建冷战后地区新秩序。南太平洋地区主义的发展,在三个方面产生深刻影响:一是在寻求地区经济增长、可持续发展、良治和安全过程中塑造了南太平洋地区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认同,以“太平洋方式”为代表的核心理念在南太平洋地区广为接受;二是以推动地区经济一体化、地区功能部门合作、资源管理与环境保护以及地区安全合作为依托,构筑了包括次地区、地区和地区间多层次的地区制度网络;三是促进了整个地区以及地区各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提升了各国政府在对内、对外事务上的能力。这些影响共同构成了地区发展的主要内容,地区新秩序的构建正是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实现的。通过对南太平洋地区主义与南太平洋地区秩序关联性的综合分析,初步展现出地区主义对南太平洋地区秩序的构建和塑造作用。

总体来看,在殖民时期,南太平洋地区秩序是一种外源强制型秩序,但地区主义的发展,内在地改变了南太平洋地区秩序的内容和特征,促进了内源合作型秩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