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洋法律、社会与管理(第4卷)
- 徐祥民主编
- 6101字
- 2020-08-29 11:15:22
从比德到比德于海:中国海洋诗赋的德育功能探索
季岸先
摘要:我们从“比德”的说法入手,分析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中“比德于物”的思想,再转换到“比德于水”方面,论述了先秦哲学中对“水”的德性比附。涉海高校的办学特色,离不开“水”,离不开“海”。“比德于海”同样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深刻道德内涵的母题。这启发我们从“海之谦德”“海之顺德”“海之容德”“海之坎德”等方面,发掘中国海洋诗赋中的教育资源,发挥其德育功能。
关键词:比德 海洋诗赋 德育
中国传统文化中自古有“比兴”“比德”的说法。我们试图以此为切入点,从“比德”到“比德于水”,再到“比德于海”,发掘中国海洋诗赋中的教育资源,发挥其德育功能,引导当代青年学生,尤其是涉海高校的青年学生,由“观海”而“知海”,由“观海”而“知人”,甚至由“观海”而“知万物”,培养海一样的品格、海一样的气度和海一样的精神。
一 比德
先秦时期,人们以审美的态度观照自然,其主要方式是“比德”,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相应的观念和理论。“比德”的产生,是对《诗经》中“比”“兴”写作手法的继承与发展。最先给比、兴下定义的,是注经的汉儒。其中有两种代表性的解释:一是郑众的解释:“比者,比方于物也。兴者,托事于物也。”二是郑玄的解释:“比,见今之失,不敢斥言,取比类以言之。兴,见今之美,嫌于媚谀,取善事以喻劝之。”之后,《文心雕龙》也说:“比者,附也;兴者,起也。”朱熹在《诗集传》中解释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比兴”通过物象抒情言志。“比”是象征和比拟,“德”即道德人格。所谓“比德”,是指以自然物的某些特点使人联想起人的某些道德属性,借为人的道德品格、情操的象征,因之赋予自然物以道德意义。同时,“比德”所孕育的审美人生境界,又能使主体的自我意识升华到超凡脱俗的诗化境界,给人一种至善至美的感受。可见,“比德”的实质是:“人通过自然物来进行价值观照、自我反思,使人格对象化、人格理想物化,使君子形象通过自然物表征出来,从而使抽象的道德范畴有了具象显现,由对理想人格的追求演化为对特定自然物的赞赏,引为楷模。”
“比德”所“比”之“物”内容很广,大到宇宙天地、日月星辰、山川河海,小到青竹翠柳,几乎无所不包。其中,以天地、山水、金玉及松竹梅“岁寒三友”和梅兰竹菊“四君子”为最。比如,《易经》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运转不息,人效法天道,就当自强不息,奋发有为,所以就有了孔子的“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人生境界和孟子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奋斗精神。“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则强调君子须谦恭待人,胸怀坦荡博大。以天地为范则,用意在于涵养君子的胸怀、品格、行止。又如,《论语·子罕》记载:“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里的松柏是人格化了的,其耐寒的自然特点成了坚贞品德的象征。再就是“比德于玉”,这也是一个典型元素。《荀子·法行》记载孔子答子贡的话:“子贡问于孔子曰:‘君子所以贵玉而贱珉者,何也?为夫玉之少而珉之多邪!’孔子曰:‘恶!赐!是何言也!夫君子岂多而贱之,少而贵之哉!夫玉,君子比德焉。温润而泽,仁也;栗而理,知也;坚刚而不屈,义也;廉而不刿,行也;折而不挠,勇也;瑕适并见,情也;扣之,其声清扬而远闻,其止辍然,辞也。故虽有珉之雕雕,不若玉之章章。'《诗》曰:‘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此之谓也。”以玉作为君子之德的象征,并进而提出用佩玉来提醒君子时时处处注意德性操守。这里对玉的欣赏,更是以玉的特点,类比儒家身心修养中的理想人格。涉海高校的办学特色,离不开“水”,离不开“海”,那么,自古是否有“比德于水”“比德于海”的说法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无论是“水”,还是“海”,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深刻道德内涵的母题。
二 比德于水
先秦哲学家将“水”人格化,所谓君子“比德于水”,赋予“水”很高的道德伦理内涵。管仲在《管子·水地》中论述:“夫水淖弱以清,而好洒人之恶,仁也;视之黑而白,精也;量之不可使概,至满而止,正也;唯无不流,至平而止,义也;人皆赴高,己独赴下,卑也。卑也者,道之室,王者之器也。”这是对“比德于水”的理论性概括。孔子在《论语·雍也》中提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朱熹对孔子的这一观点的解释是:“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迂,有似于山,故乐山。”高山的雄伟正象征着仁者博大的胸怀与儒家所推崇的圣贤品德。而“知者”之所以“乐水”,是因为“知者”可以从川流不息的流水中,感悟人生如水易逝的哲理,即所谓:“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董仲舒将其解释为:“水则源泉混混流流,昼夜不竭,既似力者;盈科后行,既似持平者;循微赴下,不遗小间,既似察者;循溪谷不迷,或奏万里而必至,既似知者;障防山而能清净,既似知命者;不清而入,洁清而出,既似善化者;赴千仞之壑,入而不疑,既似勇者;物皆困于火,而水独胜之,既似武者;咸得之而生,失之而死,既似有德者。”
将“比德于水”作为一个美学范畴予以具体记述的,当推《荀子》。《荀子·宥坐》篇中记载:“孔子观于东流之水。子贡问于孔子曰:‘君子之所以见大水必观焉者,是何?’孔子曰:‘夫水,遍与诸生而无为也,似德。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似义。其洸洸乎不淈尽,似道。若有决行之,其应佚若声响,其赴百仞之谷不惧,似勇。主量必平,似法。盈不求概,似正。淖约微达,似察。以出以入就鲜洁,似善化。其万折也必东,似志。是故君子见大水必观焉。'”以山水“比德”多取意于山的高大、雄伟、刚毅、恒久,水的正直、善化、遍予而无私。这里记述了孔子认为“君子之所以见大水必观焉”,是因为水的特性与君子的“德”“义”“道”“勇”“法”“正”“察”“善化”“志”相类似。
三 比德于海
《孟子》中有“故观于海者难为水”,这启发我们,由“比德于水”,更做“比德于海”的哲思。
(一)海之谦德
木华在《海赋》末尾说:“且其为器也,包乾之奥,括坤之区。惟神是宅,亦祗是庐。何奇不有,何怪不储?芒芒积流,含形内虚。旷哉坎德,卑以自居。弘往纳来,以宗以都。品物类生,何有何无!”“含形”,海水无形,却含众形。“内虚”,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以虚受人。自海而往,弘之而令大。自外而来,纳之而不逆。群物以生,品物以正,何所不有,何者而无?这一论述是希望人们有容人之量及谦下之德,能够像大海那样宽宏大量,谦虚卑下,接纳万物。爱新觉罗·颙琰同样写出了海之谦德:“九州据中国,此外环沧溟。大哉虚受德,万古无满盈。”一个“虚”字,以“虚”来说“海”,道出了大海“大器中空”的文化品格。所谓“大器”,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大”而“空”。与“大”相联系的是气度和境界,“空”则指胸怀。空则灵气得以往来,则能容、有容,有容乃大;空则虚,虚怀若谷,万有皆从虚无产生,虚实相生,遂成大器。
(二)海之顺德
《孟子》记载:“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然后中国可得而食也。”禹于西北,疏九河以分势,通济水、漯水以会流,使之皆注于海,而众流之水皆有所归。水有所归,自然不致泛滥,土地皆可耕种,民众得以耕而食。众水顺势顺性而归于海洋,这是大禹治水之道。“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为壑。”壑,指低洼受水之处。水有自然之性,而不容强;有必由之路,而不可遏。大禹因水之道,顺而治之,或上流有所湮塞,不能循其故道,因而为之疏浍;或下流有所泛滥,不能归其正道,因而为之决排,这是以水治水,非以己与之。“水性就下,而海则地势之最下者也。禹惟顺水之性,故因势而利导之。虽千支万泒,无不使之奔趋于海,是以四海为受水之处,而各得其所归。”这里讲的是一种顺性,众水顺势顺性而汇归大海,同样启迪我们做人做事追求顺思顺德的境界。
(三)海之容德
我们先来看刘基《郁离子》中的一段:“郁离子曰:‘人之度量相越也,其犹江海之于瀸泉乎?瀸泉之微,积而至于海,无以尚之矣,而海亦不自知其大也,唯其不自知其大也,故其纳不已,而天下之大莫加焉。圣人之为德,亦若是而已。是故汧泉纳瀸泉,池纳汧泉,沟纳池,浍纳沟,溪纳浍,川纳溪,泽纳川,江河纳泽,而归诸海。故天子,海也;公、侯、卿、大夫,江河也,川泽也;庶官,溪浍之类,而万民皆瀸泉也。瀸泉之于海,其相去也不亦大县绝乎?而其势必趋焉,其志之感,情之远,如气至而虫鸣也,如雨来而础润也。君人者惟德与量俱,而后天下莫不归焉。德以收之,量以容之,德不广不能使人来,量不宏不能使人安。故量小而思纳大者,祸也。汋谷之蝇不可以陵洪涛,蒿樊之鴽不可以御飘风。大不如海而欲以纳江河,难哉!'”其寓意为要像大海能容纳无数江河水一样胸襟宽广,以容纳和融合来形成超常大气。豁达大度、胸怀宽广,这是一个人修养的表现,那些像大海一样,具有宽广胸怀的人,才是可敬的人。林则徐耳熟能详的自勉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说的是相同的道理。
(四)海之坎德
《孟子》: “观水有术,必观其澜。”“仲尼亟称于水,曰‘水哉,水哉!’何取于水也?”孟子曰:“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浍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科,解作坎,指低洼蓄水之处。孟子讲,欲知水的可取之处,应当观察水的源流。有源之泉,出于山下则混然涌出,昼如此,夜也如此,无所止息。及其过坎而止,盈满于此,而后渐进于彼,无所壅滞。于此进而不已,沛然莫御,必求之于四海,有所归宿。这样看来,有源之水,“其蓄聚者深,故能常出而不竭,其发生者远,故能渐进而不穷”,这是根本深厚使然。水有本,可以渐进而至于海,设若人有实行,亦可以渐进而至于极。所以,孟子讲:“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水之盈科后进,放乎四海,这样一种坎德,对于我们现代人治学、搞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四 当代德育启示
说到“德育”,反过来讲,就是“育德”,培育人的德行,提升人的品德,让人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做事。胡锦涛总书记曾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可见,育德是育人的首要问题,在人才培养这个问题上,要牢牢把握住“德”这个根本。立德树人,最根本的一条,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在这一根本前提下,德育还要解决人才成长过程中的个人德行问题。涉海高校鲜明的办学特色,启发我们以海洋文明为一个切入点,积极发掘海洋诗赋中的德育资源,发挥其德育功能。
(一)谦德的启示
谦,有谦让、谦下、谦恭、谦虚之意。在儒家思想中,谦德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品德。《周易·谦》中说:“谦,亨,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终也。”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谦卦是亨通的道理,因为它象征天道的德性,光明普照下方,毫无私欲而周济万物。同时又像地道一样的卑厚容物,随时以生机上升,长养万物而运行不息。而且天道的规律,必然要亏损过于盈满的,而增益谦虚的,地道的规律,必然变动满盈的而福佑谦让的,人的心理是厌恶满盈的,而爱好谦退的。所以谦的德性,尊贵而有光辉,虽然卑退,但不可以超越规矩。这便是君子学问、德业、修养善始善终的结果。”简而言之,谦德是天之道,并且下贯而普照万物。君子就是能用这种谦德自我约束的人。“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自牧”即自我规范、自我约束的意思。一个人如果缺乏谦虚的品德,纵使在某些事情上或某种事业上获得了成功,也不能持续保持,而是会因为自满而很快失去它。“天之道,成者未尝得之也。夫学者以虚受之,故曰得。苟不知持满,则天下之善言不得入其耳矣。”一切正确的意见都不能听取的人,哪能不失败呢?所以,程明道说:“人须知自谦之道。自谦者,无不足也。”每个人都应具有谦德,这是“比德于海”给我们的启示。
(二)顺德的启示
所谓“顺”,《说文解字》释为:“顺,理也。”《释名》:顺,循也,循其理也。《诗经·大雅·荡之什》: “有觉德行,四国顺之。”意思是说,有大德行则天下顺从其政。《礼·乐记》: “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康熙字典》引:“《易·豫卦》豫顺以动,故天地如之。《疏》:圣人和顺而动,合天地之德,故天地亦如圣人而为之。”海之顺德,启示我们,顺势利导,顺事顺人;顺应万变,顺变通达;顺天承运,顺风扬帆:这样就可以顺心顺意,上下齐顺,事事顺畅。《慎子》记载:“与山争水,海必得之。”海与山争水,大海必得,这是因为山地势高而海地势低。百川之水由高至低顺势而行,人们由此悟出一种因势利导的智慧、一种因循的思想。慎到主张因循自然、清静而治。他说:“天道,因则大,化则细,因也者,因人之情也。”这是说,任其自然,则万物亨通。“法非从天下,非从地出,发于人间,合乎人心而已。治水者,茨防决塞,九州四海,相似如一。学之于水,不学之于禹也。”可见,宇宙自然是如此,社会历史是如此,人生事业也是如此。望天地,观江海,因山谷,不难发现,天有昼夜、阴晴之变化;地有山泽之分布、高低之形势;岁有春、夏、秋、冬之更替;日、月有运行出没之现象。因此,人要因循天道,自然而为,持天地万物之自然,守客观规律与条件,秉承自然之道。因循自然之道,效法自然,模仿自然,就能顺应自然,顺应人事。潦水迂回曲折,任顺河床而得以汇集江海,从中可以获得委顺任化、终得正道的人文启示,可以解读出顺思、顺德等处世做事的基本道理。
(三)容德的启示
“容”,度量宽大,容人容物之意,比如我们常讲的“容忍”“容谅”。“容德”,宽容之德。《尚书·立政》中说:“武王循惟谋从文王宽容之德,故君臣并受此大大之基业,传之子孙。”《尚书·君陈》中说:“必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周易·师》中说:“象曰:君子以容民畜众。”孔颖达注疏:“容纳其民,畜养其众。”杜甫则说:“众流归海意,万国奉君心。”众水汇集而争赴一门,其迅急可知,自此东流赴海,足见朝宗之义。大海何以为百川朝宗?是因为“处下”,处在百川之下,自然为水所趋、所向;是因为“善容”,能够容纳众水。人同样应有“宽而有容”的气度,培养一种“宽容而得众”的文化品格。
(四)坎德的启示
《易·说卦》中说:“坎为水。”坎德,指水就下的性质。因以之喻君子谦卑的美德。南朝徐陵在《丹阳上庸路碑》中说:“在天成象,咸池属于五潢;在地成形,沧海环于四渎……大矣哉!坎德之为用也。”再看《十月望后一日再题澄海楼壁》中有:“百川归茹纳,习坎惟心亨。”“习坎”,习,重也;坎,险也。“《彖》曰:‘习坎’,重险也。水流而不盈。行险而不失其信。维心亨,乃以刚中也。”乾隆由流水进入陷穴,不见盈满,而见到重重险陷,继而想到《周易》由于阳刚居中不偏,行走在险境而不丧失信实,就能使内心亨通,以此悟知流水有恒、德教常习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