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导论

一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意义

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着诸多新矛盾、新问题,这要求理论工作者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主动加强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意识形态问题研究,以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断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实践顺利进行。

(一)问题凸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大战略任务的提出,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和新课题。然而,在和谐社会构建中,随着社会的深刻转型、利益的分化、多元文化的激荡以及社会思潮的纷争迭起,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各种矛盾与问题日益凸显出来,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在经济社会深刻转型时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创新问题的凸显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在地要求,必须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和发展同推动思想上层建筑改进与创新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推动我国社会思想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在动态发展中相协调、相适应。然而,在当前我国现代化的快速进程中,一方面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经济社会结构发生深刻转型,另一方面某些社会主义意识形式却略显滞后,与现代化建设实践相脱节。因而,在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如何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创新并与经济社会转型保持良性互动的问题便凸显出来。

2.在多元文化相互激荡和冲突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性问题的凸显

在全球化、信息化、现代化的快速进程中,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社会结构深刻转型、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背景下,我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深刻的、全方位的多元文化激荡,而多元文化激荡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性造成了冲击和影响。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建设和谐文化”。因而,在和谐文化建设中,在多元文化相互激荡和冲突背景下如何正确处理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多元文化的关系,如何确保和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多元文化格局中的主导地位的问题日益凸显出来。

3.在利益分化、社会思潮迭起的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整合问题的凸显

随着我国社会深刻转型、利益分化、社会思潮迭起、文化激荡加剧,我国经济文化生活中涌现出愈来愈多的新矛盾和新问题,不同社会阶层和社会成员在复杂利益关系中有着不同的甚至是相互冲突的利益诉求和价值观念。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因而,在我国利益分化、社会思潮与思想观念多样化的新形势下如何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整合功能,把人们的思想认识统一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正确轨道上来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

(二)研究意义

本书把意识形态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结合起来加以专题研究,是个新视角。而研究视角的转换,往往直接制约着研究内容的价值和意义。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视角来探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无论对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创新和发展,还是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实践的顺利推进,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1.研究的理论意义

研究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意识形态问题,关涉甚广,难度较大。本书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对和谐社会构建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内涵、重大意义、时代课题、现实挑战、合理对策、主要原则、具体路径等进行了探讨,揭示了意识形态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联系,对于推进当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创新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从和谐社会的内在结构视野即社会思想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视角探讨了我国经济社会转型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创新的双向互动及其内在联系,这是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创新理论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第二,从和谐社会的文化结构视角探讨了多元文化相互激荡和冲突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性面临的冲击和挑战以及应对对策,这是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理论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第三,从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即利益和谐的视角探讨了当前我国利益分化背景下社会思潮的多样化发展以及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整合功能的理路,这是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整合理论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第四,从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要求的视角探讨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全面发展,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领域拓展以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功能发展,这是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理论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2.研究的实践意义

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问题是一个政治性、战略性和实践性很强的时代课题。本书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结合具体实际,对和谐社会构建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新问题,进行针对性、重点性的研究,并提出切实有效的对策与路径,无疑,这有助于提升和增强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导向力、凝聚力和整合力,为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动力以及坚实的秩序保障。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有助于提升和增强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导向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建构自己特定的主导价值体系或核心价值体系,也就是要使全社会成员都认同国家主导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价值规范、价值标准等。本课题研究有助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构建和谐社会确立共同价值导向,从而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

第二,有助于提升和增强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需要巨大的物质力量和社会力量,也需要强有力的精神支柱和强大的精神力量。本课题研究有助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提升和增强社会凝聚力,从而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第三,有助于提升和增强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整合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秩序保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不断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化解社会冲突与对抗,整合多元利益,团结不同利益主体以形成利益共同体。本课题研究有助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合理的社会调控手段和有效的社会整合工具,从而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秩序保障。

二 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意识形态建设研究综述

目前理论界关于和谐社会、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方面的研究成果比较丰富,但把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在当前还是一个新的视角,相关的研究成果仍比较有限。由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是一个政治性、国度性和实践性很强的时代课题,国外对之进行的直接研究甚少。不过西方学者对意识形态的概念、性质与功能的研究较为丰富:一是西方学者对意识形态概念的两种理解和使用。(1)从否定意义上来使用意识形态概念。美国学者阿瑟·施莱辛格认为意识形态是一组系统的僵硬的教条和信条,人们根据这些教条和信条试图了解世界,并试图保存或改变整个世界。(2)从中性化角度使用意识形态概念。《布莱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认为意识形态是具有符号意义的信仰观点的表达形式,它以表现、解释和评价现实世界的方法来形成、动员、指导、组织和证明一定行为模式和方式。二是西方学者从经济、社会的视角来探讨意识形态的性质与功能。(1)意识形态具有巨大的经济功能。美国道格拉斯·诺斯认为意识形态提供一种价值和信念,具有确认现行制度合法性或凝结某些社会团体的功能,从而降低社会运行成本,有助于推动经济发展。(2)意识形态可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德国威廉·赖希认为,意识形态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是无论如何不能低估的,意识形态本身也可以转换为巨大的物质力量,这种转换的关键就在于大众复杂而微妙的社会心理。(3)意识形态具有强大的社会整合功能。意大利安东尼·葛兰西指出,在保持整个社会集团的意识形态上的统一中,意识形态起了团结统一的水泥作用。西方学者关于经济、社会与意识形态关系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思想材料,有利于深化我们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识。当然,基于立场与时代的局限,西方学者的一些观念尚需辩证分析,尤其针对当前中国和谐社会构建中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进行研究的几乎是空白。即使在国内,从和谐社会的视角来探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研究也很薄弱。根据笔者目前掌握的文献资料,探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高质量论文还不够多,专著类成果直接切题的有两本:一是安徽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合著的《构建和谐社会与意识形态建设》(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一书,二是杨河教授主编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意识形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一书。因而,本书重点地对国内目前有限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进行一些梳理和评述。当前,国内有关和谐社会构建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对意识形态建设的意义、作用与功能的概括

学术界一致认为,意识形态在社会系统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意识形态建设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重大的意义。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意识形态建设的意义、功能与作用进行了探讨。

李辽宁认为,意识形态建设对于和谐社会的意义表现在:第一,为统治阶级的统治合法性提供辩护功能。第二,维护社会组织和社会成员的团结与统一。第三,培养和教育社会成员。培养统治阶级所希望的社会公民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来说是必要的,而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对于培养社会公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1]

郑忆石教授指出,必须客观如实地承认和看到意识形态所具有的下述功能:(1)社会精神支柱,即它具有唤起民众,履行维护或巩固、破坏或摧毁某种社会制度的精神功能。(2)社会水泥,即它既具有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的阶级功能,又具有凝聚人心、安定社会的“全民”功能。(3)社会解释工具,即它具有为阶级和政治集团统治的合法性作论证的作用。(4)社会控制器,即它具有建构社会价值体系,确立社会价值导向,从而使社会稳定、健康、有序发展并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的功能。(5)社会晴雨表,即它具有反映社会矛盾的功能。(6)社会反光镜,即它具有为社会提供自我认识的工具的功能。[2]

耿国华认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机制是:其一,发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思想引领和价值导向作用,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其二,增强人民群众抵御不良思想文化侵袭的免疫力,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其三,发挥意识形态的社会规范和调节作用,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利益调节、化解机制。其四,发挥凝聚人心、安定社会的黏合作用,增加构建和谐社会的凝聚力。其五,形成良好的思想控制机制,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和道德风尚。[3]显然,学者们都很重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意义、作用与功能。

(二)对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新问题的关注

近年来学术界比较关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新问题,认为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面临更为复杂的形势,面临国际、国内复杂环境变化带来的诸多挑战与考验,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存在不少突出的矛盾和问题。

郑永廷教授指出,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新形势主要有五个方面:(1)国际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强国为称霸世界,加强攻心战略,正在打一场无硝烟的战争。(2)随着国内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社会经济生活层面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四个多样化”,由此产生人们的思想意识和思想观念的多样化。(3)加入WTO以后,中外文化交流进一步加强,我们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文化扩张的巨大压力,文化市场、文化资源、文化阵地的争夺会更加激烈。(4)从共产党自身状况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已显得十分重要和紧迫。(5)随着经济基础、体制环境、社会条件和传播手段的深刻变化,宣传思想工作的环境、任务、内容、渠道和对象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4]

叶启绩教授指出,理解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发展,必须把握新形势的三个特征:一是我国正处在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攻坚阶段,正处于全面走向世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时期,这决定了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意识形态等方面都在发生或将发生更深刻的变化。二是当前经济全球化进程的空前发展,一定程度上有进步意识,但它又是西方主导的以实现全球少数人利益为目的来征服整个世界的过程,发达国家鼓吹全球思维,实质上是推行霸权主义。我国当今时代的发展离不开相应的国际环境,因而要坚定地加入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由此,西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也随之渗进,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生冲突。三是当代高科技的发展对社会生活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使意识形态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甚至产生了不少意识形态难题。[5]

张翔等学者指出,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期,由于国际上各种文化相互渗透,各种社会思潮冲击着人们的思想、改变着人们的观念,因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和重大的挑战。首先,面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不发达和腐朽落后思想束缚的考验。其次,面临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四个多样化”的考验。最后,面临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潮,西方敌对势力“分化”、“西化”中国的考验。[6]

耿国华认为,构建和谐社会面临的意识形态方面的问题与挑战有:从内部环境看,一是社会转型出现新的不和谐因素,使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统领地位受到挑战。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意识形态多元化的趋势,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三是把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僵化的现象,要求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时俱进,恢复理论魅力和主导地位。从外部环境看,一是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意识形态多元化,影响了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功能的发挥。二是敌对势力“西化”和“分化”图谋的实施,影响了我国意识形态的思想控制机制。三是网络世界的扩展延伸,加大了党和国家对意识形态控制和引导的难度。[7]

林红认为,当前人们对社会深层问题的关注日渐聚焦于现代多元文化交汇中的意识形态问题。20世纪以来,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关注视野,从理论上由正视重大的经济和政治问题,转向关注文化和意识形态问题。伴随着文化交汇中各种意识形态的激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如何坚持其主导性,并有效地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一中心主题,已成为理论与实践中不可回避的难题。[8]

陈锡喜教授指出,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面临两个突出矛盾。(1)社会意识形态的内容越来越多样化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一元化。(2)大多数人重物质利益轻精神追求,对意识形态问题普遍采取淡化的态度与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意识形态问题越来越凸显并深刻影响社会发展的选择和人们的价值判断。这两个突出矛盾的存在和发展,给新时期的意识形态建设工作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9]

由上可知,学者们都非常关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形势、新问题、新挑战,勇于对意识形态建设中出现的重点、难点、热点和焦点问题进行探讨,并试图通过对意识形态建设领域出现的问题、矛盾、冲突乃至裂变等各种现象的分析,来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与路径。

(三)对意识形态建设的对策与路径的探讨

在新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如何从实际出发,提出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合理对策与路径,以应对当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与新问题,成为学者们最为关注的问题。目前学者们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和谐社会构建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对策与路径:

1.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变革与发展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不断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思想理论体系。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应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发展与创新。宋惠昌教授指出,从当代世界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本身的发展来看,变革是一种必然的历史过程。而在这个历史过程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变革则是它的深层次的、总体性的表现。因为,要改革旧的经济、政治体制,就必须有意识形态的更新作为先导。首先,意识形态的更新是破除旧体制的要求;其次,意识形态的更新是不断完善和巩固新的经济、政治体制的要求;最后,改革的健康发展,要求统一、系统、有战斗力的意识形态来保证改革的正确方向和政治上的稳定局面。[10]

陈锡喜教授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决定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观念变革和丰富的必然性,形成了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新目标的理念,推进社会和谐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的理念,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发展目的的理念,通过人际关系的和谐来追求社会稳定的理念,多元化的社会管理理念,以及和谐世界的理念,等等。这对意识形态建设的调整和细化提出了必要性:(1)在功能定位上,从立足于教育改造人转向立足于尊重激励人;(2)在方向上,通过整合和引领多样性的思想文化,提升自己的影响力;(3)在价值取向上,体现党性原则和以人为本的统一,促进党的意识形态的“目的因”向公民精神的“动力因”的渗透;(4)在对象上,注意区分不同层次,集中力量抓好重点群体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5)在内容上,大力加强以国家意识,生命意识,诚信意识,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意识,有序政治参与意识为重要内容的公民教育;(6)在语言上,摈除不适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旧范畴,赋予已为人们普遍接受的概念和新的内涵。[11]

郑永廷教授指出,面向21世纪,应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指导思想的发展、领域拓展和功能发展,即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统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面向国际领域拓展,面向经济、科技领域发展,面向社会心理领域发展以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预测功能、整合功能和调控功能的发展等。他认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应坚持继承性与超越性相结合、协调性与综合性相结合、中心发展与边缘渗透相结合的原则。他还指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发展,既有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提供的实践基础,也有指导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理论。发展实践和发展理论相结合,是我们认识和实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的根本途径。第一,和平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赋予了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时代特征。第二,改革开放的理论与实践推动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全面发展。第三,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影响并制约着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协调发展。第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理论和实践,推进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深化发展。[12]2.在意识形态建设中正确处理好几个关系意识形态领域从来都是极其复杂的,需要妥善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俞吾金教授指出,根据唯物史观,意识形态是对经济基础的反映,意识形态的根本宗旨是要自觉地服务于经济基础。在意识形态领域里要开展必要的思想斗争,批判教条主义,批判种种无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的错误观念。种种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在社会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发展中,“适度性”,即对正确的“度”的把握,乃是意识形态建设中的重大问题,也是衡量社会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适度性”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正确认识意识形态的地位和作用;第二,正确协调意识形态建设中科技文化和人文文化之间的关系;第三,正确处理意识形态建设中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和坚定不移地贯彻学术争鸣原则的关系;第四,正确区分意识形态领域中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13]

李辽宁认为,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需要重点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第一,主流意识形态与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关系。第二,教育党员与教育群众的关系。第三,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关系。第四,占领现实阵地与占领虚拟阵地的关系。[14]

3.意识形态建设必须坚持正确的原则

意识形态建设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违背原则必然事倍功半甚至遭到失败。张翔等指出,新时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要注意和把握以下原则:一是必须坚持政治与经济的统一,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摆到重要的位置;二是必须坚持批判与建设的统一,牢牢地用马克思主义占领思想阵地;三是必须坚持继承与创新的统一,丰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内容;四是坚持先进性和层次性的统一,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文化素质;五是坚持“德治”与“法治”的统一,把意识形态的领导权牢牢掌握在马克思主义者手中。[15]

王翠芳认为,在现阶段,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和客观要求,意识形态建设特别应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和要求:(1)意识形态的科学性。第一,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建设中的指导地位。第二,要致力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创新、发展。(2)意识形态的包容性。在确保自己的主导地位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包容、整合非主流意识形态中的合理、科学成分。(3)意识形态的整合性。第一,要重视对意识形态内容范畴的整合。第二,要重视对意识形态功能结构的整合。第三,要重视对意识形态舆论宣传载体和渠道的整合。(4)意识形态的适众性。第一,确定人民群众在意识形态建设与发展中的主体地位。第二,保证人民群众以平等的心态接受意识形态。第三,充分体现意识形态的理性化。第四,增强意识形态表现形式和宣传方式的亲和力。[16]

4.科学把握意识形态建设的规律

意识形态建设有着自身内在的规律。要推进和谐社会构建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顺利发展,就要积极把握意识形态建设的内在规律。张耀灿教授指出,一个社会能否和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成员是否具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和良好的道德规范,就无法实现社会和谐。因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要从战略的高度,思考意识形态建设与时代主题、理论创新、第一要务、民众认同、求同存异以及科学管理等之间的相互关系,科学把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规律。(1)时代主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价值空间。(2)理论创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不竭动力。(3)第一要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生命之源。(4)民众认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合法性基础。(5)遵循规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有力保障。(6)求同存异:走向和谐世界的必然选择。[17]

叶政认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和谐社会意识形态建设的内在规律应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把握。第一,理论支撑:社会和谐理念确立与意识形态理论体系完善。第二,整合机制:和谐社会多元利益协调与意识形态功能作用拓展。第三,现实关照:和谐社会秩序保障与意识形态建设路径创新。[18]

5.积极探索意识形态建设的有效途径

在新形势下,我国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着诸多新课题、新挑战,这要求我们必须积极探索意识形态建设的新途径、新思路。黄传新等指出,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意识形态建设的具体途径主要有:(1)理论建设层面上意识形态学理权威的积极建构;(2)思想教育层面上意识形态渗透功能的有效发挥;(3)文化建设层面上意识形态引领功能的不断完善;(4)舆论宣传层面上意识形态导向功能的不断加强;(5)社会心理层面上意识形态调控功能的切实更新;(6)制度创新层面上意识形态先导作用的充分凸显。[19]

耿国华认为,加强和谐社会意识形态建设的有效途径是:第一,从实际出发,不断认识和把握和谐社会意识形态建设的新特点和新规律,形成意识形态建设的理论原则。第二,坚持与时俱进,进行理论创新,展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魅力,并化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和物质力量。第三,在多元意识形态的前提下,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一元主导地位,构筑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柱。第四,发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整合、控制功能,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识形态创新和运行机制。第五,坚持以人为本,调整意识形态建设策略方法,建造适应构建和谐社会要求的思想政治和文化工作新的方法体系。[20]

6.着力把握好当前意识形态建设中的工作重点

意识形态建设是一项非常复杂、非常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做很多方面的工作,我们既不能只强调某一方面的工作,也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分清工作的轻重与缓急,尤其要着力把握好当前意识形态建设中的工作重点。朱兆中教授指出,要搞好意识形态建设,即既搞好理论创新,又搞好宣传灌输,一般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理论家队伍;第二,形成一个民主、宽松的氛围;第三,掌握传媒,进行舆论导向;第四,对错误思想进行批驳;第五,对社会心理进行引导。[21]

余源培教授指出,面对开放和社会转型出现的问题,巩固和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具有现实的迫切性,要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第一,要确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能“淡化”,更不能“终结”的观点。第二,要高度重视对“历史终结论”的批判,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进程,学会从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看问题。第三,要紧紧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题,确立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正确的现实坐标,正确对待国际上的各种流行思潮。第四,要服务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突出“和谐”、“以人为本”、“平等”三个重要观念,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性、针对性、包容性。[22]

王勇桂教授指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推进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要着力做好以下四点工作:(1)在发展方向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不断推进主流意识形态的创新和发展。(2)在价值取向上,倡导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理念,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3)在建设重点上,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推动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健康发展。(4)在舆论引导上,主流意识形态应与非主流意识形态对话交锋,引领并整合多样化的社会思潮。[23]

从以上研究综述我们可以看出,学者们围绕新时期和谐社会构建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课题进行了诸多有益的探讨,其中有许多可取之处:如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意义的强调与论证;对和谐社会构建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新问题、新形势、新挑战、新矛盾的关注与分析;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新思路、新方式、新途径、新对策的探讨与研究等。

但是,我们也应看到,目前我国理论界对和谐社会构建中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新课题的研究尚存在诸多薄弱环节,这突出地表现为三个“尚不足”:第一,从和谐社会的内在结构视域即社会思想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视角来探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与意识形态创新的双向互动及其内在联系的研究尚不足;第二,从和谐社会的文化结构视野来探讨多元文化相互激荡和冲突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性面临的冲击和挑战以及应对对策的研究尚不足;第三,从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即利益和谐的视角来探讨当前利益分化背景下我国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念领域多样化发展以及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整合功能的研究尚不足。

因而,我们亟须深入而系统地研究新时期和谐社会构建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三大新课题,即经济社会全面深刻转型时期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创新的新课题、多元文化相互激荡与冲突中坚持和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性的新课题、利益与社会思潮多样化背景下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整合功能的新课题,进而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全面发展,尤其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发展、领域拓展和功能发展。

三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本书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根本前提下,严格遵循一定的逻辑思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以及现代系统科学方法,对和谐社会构建中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问题展开研究。

(一)研究的基本思路

本书研究除了导论和结语外,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是对和谐社会、意识形态进行概念厘定,并阐明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即意识形态建设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重大的意义。

第二章是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角度,从社会结构关于经济基础与思想上层建筑的关系的视野,来研究和谐社会构建中经济社会转型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创新的新课题。

第三章是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地位的角度,从文化结构关于主导意识形态与多元文化的关系的视野,来研究和谐社会构建中多元文化激荡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性的新课题。

第四章是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功能的角度,从意识形态结构关于社会思潮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关系的视野,来研究利益和社会思潮多样化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整合的新课题。

第五章是从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的角度,来研究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全面发展,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发展、领域拓展和功能发展。

以上五章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大体上是一种“总—分—总”的逻辑架构:第一章总体上探讨和谐社会与意识形态两者之间的联系;第二、三、四章分别探讨和谐社会构建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三大课题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创新的新课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性的新课题以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整合的新课题;第五章从总体上呼应第二、三、四章的内容,即第五章第一节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呼应第二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创新的新课题,第五章第二节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领域拓展呼应第三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性的新课题,第五章第三节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功能发展呼应第四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整合的新课题。其中,第二、三、四章所分别探讨的新课题之间也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创新,既有利于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整合功能,又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坚持和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既需要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创新,又需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整合功能;而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整合功能,也需要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创新,其目的还是在于维护和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从而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实践的健康发展。

(二)研究方法

本书主要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法、矛盾分析法、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等,但也采用了现代系统分析法,试图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对和谐社会构建中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问题展开研究。

1.阶级分析法

意识形态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根据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对社会意识形态现象进行阶级分析,首先要考察它产生于何种社会经济条件,要研究这一现象的阶级背景,分析它属于哪个阶级的思想体系,在整个社会的阶级矛盾中处于何种地位和起什么作用等。虽然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阶级矛盾已经不是主要矛盾。但是,长期在阶级社会中所形成的文化传统、思想意识还将继续影响人们的社会生活,加上国际上资产阶级的影响,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因此,本书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立场和观点,来观察和分析带有阶级性的社会意识形态现象。

2.矛盾分析法

矛盾分析法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基本方法之一,对研究社会现象具有普遍适用性。矛盾分析法就是运用对立统一规律来观察、分析社会现象,以达到认识社会现象发展变化的内在联系与机制的方法。矛盾分析法包括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抓住重点和主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等。本书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矛盾分析法来观察和分析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性与多样性的关系、意识形态建设先进性与广泛性的关系等问题。

3.系统分析法

系统分析法是指把要解决的问题作为一个系统,对系统要素进行综合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方案的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系统分析法为我们把握复杂社会现象提供了一系列科学方法论的原则,如整体性原则、有序性原则、动态性原则、系统发展原则等。本书在分析和谐社会与意识形态的内涵,探讨和谐社会构建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诸多新课题等复杂问题时,都采用了现代系统分析法。

4.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

毛泽东同志指出,真正的理论在世界上只有一种,就是从客观实际抽出来又在客观实际中得到了证明的理论,没有任何别的东西可以称得起我们所讲的理论。在现实生活中,脱离实际的理论必定会沦为空洞的理论,而空洞的理论是没有用的,注定会被抛弃的。和谐社会构建中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问题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课题,因而,本书自觉运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来探讨和谐社会构建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现实挑战及其应对对策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