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放经济下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研究
- 王晶 杨宏恩 霍朋军
- 11788字
- 2020-08-29 10:10:37
第二节 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理论综述
随着二战后国际分工的深化,国际投资规模迅速扩大,其增长速度超越了世界工业和国际贸易。这一趋势引起了各国学者对国际经济领域的广泛关注,并由此开始了对此问题的广泛探索和研究,提出了各种旨在解释国际直接投资动因和条件的理论及模型。
一 西方主流的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理论
1.垄断优势理论
1960年,出生于加拿大的美国学者斯蒂芬·海默在其博士论文《一国企业的国际经济活动:对外直接投资研究》中,首次提出了垄断优势理论,即以垄断优势理论来解释跨国直接投资行为。其后,其导师、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查尔斯·金德尔伯格等人对该理论进行了补充和发展,使得该理论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中最具影响力的理论之一。
海默通过实证分析在批判传统的国际资本运动理论的基础上形成了垄断优势理论,其主要内容如下。
(1)从不完全竞争的角度进行分析研究,放弃传统国际资本理论中关于市场完全竞争的假设。在其博士论文中,依据美国1914~1915年对外投资的相关资料,按照美国商务部制定的间接投资与直接投资的区分准则进行实证分析,并得出了对外证券投资与对外直接投资在行为表现上有着本质不同,传统的理论难以对直接投资作出科学的解释的结论。要素禀赋学说是传统的关于国际资本运动的解释,该理论认为,各国的生产要素市场和产品是处于完全竞争中的,资本从“资本过剩”国流向“资本短缺”国,世界各国间的利率差异导致国际资本在各国间的运动,追求高利率是对外投资的主要目标。海默则在大量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分析得出:二战后快速发展的国际直接投资已经不能被传统的国际投资理论所解释,他指出现实市场不可能是完全竞争的市场,即在统一市场当中如果各国企业实行集中经营,则可以提高其他企业的市场进入壁垒高度,形成一定程度上的垄断局面,这样的情况下这些企业既可以减少竞争的压力,又可以获得相对高的垄断利润。这种情况下的跨国公司则被称为寡占者或垄断者。在海默看来,市场不完全至少存在四种类型:第一是生产要素市场和产品的不完全;第二是在规模经济情况下的市场不完全;第三是由政府干预导致的市场不完全;第四是由税赋和关税等贸易限制措施导致的市场不完全。这前三种市场不完全使得企业拥有垄断优势,而第四种市场则导致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以利用其垄断优势。海默认为,“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必须满足两个条件:其一是企业必须自身拥有竞争优势,以抵消在与当地企业竞争中的不利因素;其二是不完全市场的存在,使企业能始终拥有和保持这种优势”。
(2)跨国公司拥有垄断优势。垄断优势理论认为,跨国公司在东道国进行直接投资,是因为这些跨国公司在某些方面拥有垄断优势,而这些垄断优势必须通过直接生产经营控制才能不被当地竞争对手所掌握。这些垄断优势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其二是雄厚的资金实力;其三是全面灵通的信息和全球的销售网络;其四是规模经济优势,这包括内部和外部两种规模经济模式,其中内部规模经济是由于企业规模越大其单位产品成本越低、边际收益越高的缘故。外部规模经济是指同行业在地域上的集中,促进了专业供应商队伍的形成,同时还可以实现高技术的劳动力市场的共享和知识外溢所带来的利益。
海默提出的垄断优势理论被西方公认为开创了跨国直接投资的先河,此理论提出的垄断优势和市场不完全性这两个基本命题成为研究跨国直接投资理论的两块基石。同时,该理论将证券投资和跨国直接投资区别开来,明确指出了利用国际利率差异解释跨国直接投资活动的局限性和不合理性。知识的转移是跨国直接投资的关键,海默分析了知识产品的特点,指出了产品的差异能力对跨国直接投资的重要性。此外,该理论还分析了跨国公司的寡占反应行为,并认为它是导致跨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原因。从目前对这些理论论点的应用来看,其从根本上指导并发展了跨国直接投资理论。
但是,这一理论也存在着不足和局限性。由于海默是以发达国家的跨国直接投资为研究对象,尤其是美国和西欧,因而垄断优势理论缺乏普遍的意义,它难以解释发展中国家以及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也不足以解释生产部门跨国直接投资的地理布局和服务业跨国直接投资的行为。
2.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1966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雷蒙·弗农(Raymond Vernon)提出了产品周期理论,在《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中作出了详细的分析。他认为美国跨国直接投资的变动是与产品生命周期密切联系的,其产业和产品的选择随产品生命周期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创造性地把时间引入了国际投资的生产领域。
弗农在对美国制造业的情况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把产品的生命周期分为创新、成熟和标准化三个阶段。
(1)产品的创新阶段。这是产品生命周期的第一阶段。这一阶段必须具备的条件是高科技的研究开发技能、巨额的研究开发资金和高收入、高消费的市场条件。因为企业虽然拥有降低成本的垄断技术,但是同时也要面对企业产品尚未定型,为了适应消费者需求,需要不断地更新和改进产品的包装、设计和质量等等。因此,对于处于创新阶段的产品,企业多会选择将大部分产品供应国内市场,在此基础上通过贸易出口的方式来供应国际市场。
(2)产品的成熟阶段。这是产品生命周期的第二阶段。在这一阶段,随着工艺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熟,产品基本定型,而市场在这个阶段对于成熟产品的需求剧增,产品的差异优势反而没有产品的成本优势显得重要了。当国内生产的边际成本加边际运输成本超过国外生产的成本,以及国内外劳动力成本差异较大时,生产基地由国内转移到国外更为有利。同时,由于产品的外销,一些国外的厂商开始仿制产品生产,这一趋势会对国内厂商产生竞争,创新企业的技术优势将会逐步丧失。因此,为了阻止国外厂商的竞争,扩大和巩固现有的市场份额,创新企业可以选择到海外设立子公司,进行经营生产活动。一般生产厂家总是先到经济、技术水平和消费需求与本国类似的国家或地区(如美国到欧洲各国)建立分公司,就地生产、就地销售或出口到其他国家。
(3)产品的标准化阶段。这是产品生命周期的最后阶段。在最后的这个阶段,因为产品的规格已经标准化,生产厂商的垄断优势已经完全消失,在这个时候厂商的竞争主要在价格上面。在这个阶段,厂商要想取得竞争优势就必须在劳动成本和个别资源条件上占据优势。在这种情况下,生产的相对优势已经转移到技术水平低、工资低和劳动密集型经济模式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1974年,弗农在发表的《经济活动的选址》中更详尽地阐述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在这篇论文中,他为了解释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引入了“国际寡占行为”这一条件。他认为,“所有跨国公司都可定义为寡占者,并依据产品生产周期将他们重新划分为技术创新期寡占、成熟期寡占和衰退期寡占”,具体如下。
(1)创新期寡占。在新产品生命周期的创新期,需要投入大量生产要素,不断地提高产品设计和工艺流程,因为这些产品是技术密集型的。新产品经过市场促销,开始进入国内外市场。一旦新产品在母国市场占有相当地位,为了扩大这种领先地位,克服高昂的运输费及关税,降低成本,以及由于技术扩散、产品和工艺技术标准化和国外竞争等情况,跨国公司开始将技术难度小的和生产规模较小的产品的生产线转移到国外。
(2)成熟期寡占。当产品大致上已成型,趋向标准化时,率先推出新产品的企业开始丧失其原有的创新领先地位,但仍可以发挥其市场网络、规模经济、营销能力等优势,从而保持其寡占地位,阻止竞争对手进入目标市场。这时,领先企业的核心优势是规模经济结构。为了维持和延长寡占优势,跨国公司主要采取牵制战略和盯住战略。
(3)衰老期寡占。产品标准化使领先企业的产品已丧失优势,甚至被市场所淘汰,有的不得不采用产品差异化和出口卡特尔来维持市场份额。这时,决定跨国公司区位选择的因素不再是寡占反应和市场距离,成本差异成为主要决定因素。
弗农的这一理论较好地解释了美国制造业战后向欧洲大量投资的现象,它将整个对外直接投资的产品周期选择和区位选择进行了动态分析和时间序列分析,不仅有效地分析了投资企业进行区位与市场选择、国际分工的原则,更较大影响了跨国直接投资理论的发展。当然,由于该理论的研究对象是美国跨国公司特定时期的对外直接投资,这使得它无法解释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也无法解释采掘业和服务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此外,在70年代以后,跨国公司全球生产体系建立后,由于技术更新速度的加快和为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的需要,跨国公司经常将新产品直接迅速投入世界各地的市场中去,这种现象也是产品生命周期所不能解释的。
3.内部化理论
内部化理论是由英国学者巴克莱(Peter J. Buckley)、卡森(Mark Casson)和加拿大学者拉格曼(A. M. Rugman)共同提出的。1976年,巴克莱和卡森两人合著了《跨国公司的未来》和《国际经营论》,此后,拉格曼在1981年也出版了《跨国公司:内部化市场经济学》一书,他们分别对内部化理论作了详尽的阐述。
内部化理论的假设前提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用自然性市场非完善性代替结构性市场非完善性;在市场竞争的地方,内部化并不能改进外部市场资源配置效率。巴克莱等人继承了海默的市场非完善性假设,但认为市场非完善性并非规模经济、寡占或关税壁垒等,而是因为垄断势力和产品的特殊性导致了交易成本增加。
其二,市场交易成本高于企业内部交易成本。这主要是由于中间交易困难和市场失效的缘故。
其三,外部市场交易成本过高等因素。企业通过一定组织形式将外部交易内部化以取得成本优势,而这种内部化跨越国界就成为跨国公司国际直接投资,因此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源于市场内部化动机。
内部化理论强调,首先知识产品的存在是内部化的必要因素。因为知识产品有研究开发时间长、对买方重要程度不同以及市场信息不对称的特点,使对知识产品进行准确定位较为困难,“软性”特征较明显;又由于知识产品本身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在市场转移的过程有技术泄密的潜在风险,所以扩大生产时会选择采用内部转移的方式。其次,内部化过程逐步发展为企业跨国化。在企业走向世界市场的过程中,会遇到种种国内市场所没有的困难(例如市场的不完全性、贸易壁垒等等),从而增加自己的交易成本,而通过跨国直接投资,企业将赢得内部化孕育的全部优势的潜在利益。这些利益主要包括:统一协调相互依赖的各项业务所带来的经济利益;由于制定有效的、有差别的转移价格所带来的经济利益;由于消除买方不确定性所带来的经济利益;由于长期保持公司在世界范围内的技术优势所带来的经济利益;由于避免政府干预所带来的经济利益等。
内部化理论从对跨国直接投资的动因和决定因素的研究转向对各国企业产品交换形式和国际分工、生产的组织形式的研究,这标志着西方跨国直接投资研究进入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内部化理论是一种动态的学说,它引进了科斯的交易成本原理,较好地解释了跨国公司在国际经济行为中所作出的选择,如出口贸易、许可证安排和对外直接投资等国际经济方面。同时,内部化理论还有助于解释战后跨国公司增长速度、发展阶段、赢利变动和增长速度等事实。因此,该理论有效分析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有着“一般理论”的美誉,并且在国际经济学界具有较大的影响。内部化理论也同样有其缺陷,它未能科学地解释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区域分布及其垄断行为,也无力解释跨国经营网络的编织。
4.边际产业扩张理论
1977年,日本一桥大学教授小岛清(Kiyoshi Kojima)出版了《对外直接投资》一书。小岛清从国际分工角度,分析比较优势对日本和美国企业的跨国投资经营状况的影响,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他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其称之为“边际产业扩张论”,又称边际比较优势理论。
边际产业扩张理论的产生基于小岛清认识到了美国和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方式的差异。简单地说,美国型的对外直接投资人为地将经营资源作为一种特殊生产要素,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寡头垄断性质的对外直接投资,而日本型的对外直接投资是将经营资源作为一般的生产要素,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处于劣势的产业即边际产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边际产业扩张理论认为,一个国家的对外投资所选择的产业是已经或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这些已经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即是所谓的“边际产业”。从被投资国具有的比较优势的边际产业开始进行投资,充分发挥其劳动资源的优势,并结合投资国优势,如高端技术、大量的资本金等,这样可显现出该产业的比较优势。小岛清认为,就所有这些投资的贸易效果来看又可以分为创造贸易的投资和破坏贸易的投资。在他看来,要满足这种要求仅靠生产函数的差别是不够的,对外直接投资要创造贸易或对贸易起补充作用,在假定两个国家、两种产品的情况下,对外直接投资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其一是资本移动必须增加这两个国家的产品产量的总和,否则这两个国家的总体福利水平不会增加;其二是资本在两国间的转移必须增加东道国比较有利产品的生产,而减少投资国比较不利的某种产品的生产。
小岛清根据边际产业扩张理论提出了若干推论:其一是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可建立在同一理论基础上;国际贸易是按既定的比较成本进行的,而国际直接投资则是按照可以创造新的比较成本来进行的,两者虽有差别,但都是以比较成本原则为基础的。所以可以将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建立在一个综合理论基础之上。其二是日本式的对外贸易和对外投资的关系是互补的:即对外直接投资扩大和创造从而促进了对外贸易。其三是应该立足于“比较成本原理”进行判断;即在作出是否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时,应对投资国与东道国产品的成本比率进行比较后再作出决定。其四是投资国与东道国在同一产业的技术差异越小越容易移植;在国际直接投资中,应该从投资国与东道国同一产业的技术差距最小的产业依次进行移植,因为这样的移植交给东道国的生产条件更容易被东道国吸收和利用并固定下来。
边际产业扩张理论最初是根据20世纪60~70年代的日本跨国公司的对外投资行为作出的推论,即国际直接投资开始于边际优势产业。从目前的国际直接投资实际情况来看,这一理论完全符合日本对其他国家的投资,同时也应用于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基于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对象是一些中小型企业,边际生产扩张理论很好地解释了被投资国的生产要素结构。但随着日本经济与产业结构方面的发展变化,日本跨国公司投资方向发生了转变,由当时向东亚国家替代为向发达国家制造业投资,使得边际产业扩张理论无法充分解释直接对外投资,显现出了这一理论的局限性。
5.国际生产折中理论
20世纪70年代末,英国经济学家邓宁(Dunning)在总结了垄断优势理论、内部化理论和区位因素理论的基础上,在1976年发表了《贸易、经济活动的区位与多国企业:折中方法探索》一书,提出了著名的国际生产折中理论或称为国际生产综合理论。
国际生产折中理论形成的背景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是战后国际直接投资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二是国际直接投资缺乏一套具有普遍意义的、全面系统的理论。邓宁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了自己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力求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理论来解释丰富多彩的国际直接投资现象。邓宁的国际生产折中理论认为,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是由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这三个基本因素决定的。
第一,所有权优势。所有权优势即竞争优势,是指一国企业所拥有或能够获取其他企业没有的资产、所有权,如研究与开发、管理与技术水平、生产效率、规模经济、产品差异、转移定价及专利、专有技术等具有排他性的知识产权,这实际上是垄断优势论的另一种提法。
第二,内部化优势。内部化优势是指将自身企业拥有的优势内部化,以保证优势,消除其在不完全市场中所受的影响。它引用了巴克莱等人的内部化理论所提及的市场缺陷的概念,所不同的是巴克莱更强调由于中间产品(后人更多地将其发展和理解为知识产品)的特征所引起的市场缺陷,而邓宁则将这种缺陷扩展到了包括最终产品引起的市场缺陷。邓宁认为,“市场不完全划分为两种,即知识性市场不完全和结构性市场不完全。前者是指由于不容易获得或需要支付较高代价才能获得生产与销售的有关信息所导致的市场不完全;后者是指由于竞争壁垒、交易成本高而导致的市场不完全”。但是,同时具备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只是说明了企业具有了跨国投资的动因和条件,并不能说明企业为什么选择此国家而非彼国家进行投资,因此,还必须考虑导致国际直接投资的充分条件,即区位优势。
第三,区位优势。区位优势,是指跨国公司在选择投资区位时所具备的优势。区位优势是由投资国和东道国的多种因素决定的,它一般包括市场因素、贸易壁垒因素、成本因素、投资气候因素、总体条件因素等五大类。具体说来包括市场规模、增长、份额、加强合作与开发等市场因素;关税与非关税壁垒、顾客对本地产品的偏好等贸易壁垒因素;供应来源、要素成本、运输成本等成本因素;对外来投资的态度、政治稳定、外汇管制、税收结构等投资气候因素以及预期利润等总体因素。
邓宁认为,“决定对外直接投资的三项因素之间是相互关联、紧密联系的。可以用公式表达为:国际直接投资=内部化优势+区位优势+所有权。这便是国际生产折中理论的基本思想”。
6.发展水平理论
发展水平理论又称为投资发展周期理论,它是邓宁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来的,是邓宁对自己的国际生产折中理论的动态发展。邓宁认为,各国国际投资吸引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各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NP)的高低,也就是说一国的净国际直接投资地位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密切的正相关关系。邓宁研究了67个国家1967~1978年的直接投资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由此导出了发展水平理论。邓宁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水平作为经济发展水平的尺度,把经济发展水平分为四个阶段,由此发现随着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人均资本流动也不断增加,从而证明了资本流动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之间的正相关性。
第一阶段,国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小于400美元。主要是指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由于这些国家经济状况的限制,并没有对外直接投资于其他国家,并鲜有直接投资的注入。主要原因,首先是本国投资环境较差,区位优势不足,虽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但缺乏投资所需的运输、通信等基础设施和政策法律环境,因而对外资没有吸引力。其次,本国企业本身并不具有内部化优势,且无垄断优势与区位优势。
第二阶段,国民经济发展水平有所提高,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400~2500美元之间,这些国家也仍然是些发展中国家。由于国内软硬环境的改善,区位优势显现出来,外资大量流入,但由于仍缺乏所有权优势,加之内部优势也不明显,对外直接投资刚刚起步,流出量仍然很小,其净对外直接投资为负值。
第三阶段,国民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2500~4000美元之间,这些国家主要是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这些国家已经形成了较强的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并开始积极对外直接投资,虽净对外直接投资仍然是负值,但从另一角度来看,这些国家已步入国际生产专业化阶段。
第四阶段,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大于4000美元,主要是指发达国家。它们自身拥有较强的内部化与垄断优势,并利用其他国家的区位优势。处于这一阶段的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很大,高于引进国外的直接投资,随着本国对外直接投资较大的增速,其对外直接投资净额为正值。
邓宁认为,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阶段也可以用国际生产折中理论来解释。这是因为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其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的强弱,而这“三个优势”的均衡又决定了一国的净国际直接投资地位。由此可以看出,邓宁的发展水平理论基于企业的微观,分析其宏观优势,另辟蹊径解释国际直接投资的动因,事实上是在同一个理论框架内对其国际生产折中理论的发展。
发展水平理论事实上是邓宁对自己的国际生产折中理论的发展和完善,是对其国际生产折中理论在宏观视角上的扩展,这两个理论具有同样的理论框架,发展水平理论因此也就可以看成是国际生产折中理论的一个有机构成。
国际生产折中理论被认为是目前最完备的解释跨国直接投资的理论,它博采众家之长,沿用和继承了厂商理论、区位理论、工业组织理论、要素禀赋理论和内部化理论等,将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研究,证实了该理论的较好的完备性。它在企业优势的微观基础上,对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动因从宏观的角度作出了新的解释,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一国不可能永远拥有某种比较优势。同时,这些观点指出,应利用本国的比较劣势吸引外国的直接投资,利用外国的比较优势对其投资。
邓宁的国际生产折中理论的综合性特色是它的优势所在,也正是他的弱点所在。它是对各派理论的一个融合,本身却少有创新。此外,该理论将利润最大化作为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目标,这与20世纪6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目标的多元化的现实也是不相符的。
7.投资诱发要素组合理论
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经济学家为了克服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局限性,将研究的重点转向了探寻外部因素对直接投资行为的影响,提出了投资诱发要素组合理论。
该理论主要认为,任何类型的对外直接投资的产生都是由投资直接诱发要素和间接诱发要素产生的。所谓直接投资诱发要素主要是指投资国和东道国拥有的各种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资本、技术、管理及信息等,它们是诱发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因素。如果投资国拥有某种直接诱发要素的优势,那么它们就将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将该要素的优势转移出去;如果投资国的企业只拥有部分生产要素的优势,而东道国拥有另一些生产要素的优势,这同样会诱发投资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以利用东道国的生产要素。所谓间接诱发要素是指生产要素之外的政策和环境要素,主要包括投资国的鼓励性投资政策及其法规,政治稳定性及政府与东道国的协议和合作关系,东道国的投资环境及其优惠政策,世界经济一体化以及科技革命的影响等方面。该理论认为,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是直接诱发要素在起作用,这与它们拥有这种要素的优势有关。而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在很大程度上是间接诱发要素在起作用。应该注意的是,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间接诱发要素在国际直接投资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8.竞争优势理论
竞争优势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于1990年提出的。由于传统的H-O理论是一个静态的理论,无法用动态的眼光分析各国的比较优势,为了克服这一问题,一些经济学家开始研究用新的方法来分析国际贸易。波特认为,“以往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只注重对国家直接投资成因的研究,解决的只是国际直接投资存在机制的问题,而对于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机制,尤其是对现有跨国公司的管理、国际竞争对跨国公司战略的影响等重要问题缺乏研究”。波特认为,“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确定并开拓构成价值链的各种活动和联系能力是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国际竞争环境与跨国公司的竞争战略和组织结构之间的动态调整及相互适应过程,是与跨国直接投资有关的战略管理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跨国公司战略是对不同的国际区位和对企业所控制的各类实体的一体化程度作出的选择”。波特强调,面对全球激烈的竞争,应以国内市场的竞争为原形,这样可以为本国企业在国内市场的发展提供有利的经验。
二 发展中国家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1.小规模技术理论
小规模技术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威尔斯提出的,威尔斯认为,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的比较优势来自低生产成本,这种低生产成本是与其母国的市场特征密切相关的。他主要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的比较优势:其一,拥有为小市场需要提供服务的小规模生产技术。低收入国家制成品市场的一个普遍特征是需求量普遍有限,大规模生产技术的规模效益无法从这种小市场需求中获得,而这个市场空当正好被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所利用,它们以此开发了满足小市场需求的生产技术而获得竞争优势。其二,发展中国家在民族产品的海外生产上颇具优势,这些海外投资主要是为服务于同一种族团体的需要而建立的。其三,低价产品营销战略。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产品相比,价廉物美是发展中国家产品较明显的特点,这一特点就成了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提高市场占有率的有力武器。
面对世界的多元化趋势,发展中国家根据自身的特点,将比较优势理论与市场特征充分结合,延伸了对外直接投资的范围。虽然一些企业的技术与生产规模并没有较强的优势可言,但参与国际竞争仍有很强的经济动力,不仅有利于实现企业的经营战略和长期发展目标,而且企业的创新活动也大大增加了发展中国家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可能性。
2.技术地方化理论
该理论是英国经济学家拉奥在对印度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和投资动机进行了深入研究后提出的。拉奥认为,虽然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的技术特征表现在规模小、使用标准技术和劳动密集型上,这种技术的形成却包含着企业内在的创新活动。拉奥认为是以下几个条件使发展中国家的企业能够形成和发展变化自己的特有优势:其一,在发展中国家中,技术知识的当地化是在不同于发达国家的环境下进行的。这种新的环境往往与一国的要素价格及其质量相联系。其二,发展中国家生产的产品更适合于它们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和需求状况。其三,发展中国家企业竞争优势不仅来自其生产过程中产品与当地的供给条件和需求条件紧密结合,而且来自创新活动中所产生的技术在规模生产条件下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其四,在产品特征上,发展中国家企业仍然能够开发出与名牌产品不同的消费品,特别是东道国市场较大,消费者的品位和购买力有很大差别时,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产品仍有一定的竞争力。
该理论从另一角度分析了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竞争中所应有的创新行为,还从微观角度分析了对外直接投资在经营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式,显示出了发展中国家所特有的国际比较优势,以此来证明其在参与国际竞争时的可行性。
3.规模经济理论
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技术创新、服务效率的提高,企业生产的产品呈现边际成本等方面递减的趋势。在一定时期内,规模扩大,可以减少单位成本,从而实现利润的提高。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大多数国内目标市场不能满足企业生产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及其对市场扩大的要求,这样国外市场就成了企业追求的重要目标。当具有规模经济效应的企业的商品和服务的生产经营具有可分性或分立性时,企业在国外设立子公司、分公司就有了可能,就成了企业实现规模经营的一种形式。企业在国外市场、国外原材料基地、国外其他生产要素供给源设立子公司、分公司,可以进行集中化的研究与开发,建立大规模的销售网络,以及进行集中的市场购销和大规模的资金筹措等,从而建立并拥有技术优势、信息优势、资金优势和企业组织协调优势,凭借这些优势可以抵消国外经营所引起的额外成本,这时,企业在国外进行投资,设立子公司、分公司就成了理性选择。在这里,只要规模经济效果大于设立子公司和分公司的成本,设立子公司和分公司就是可取的。当市场、原材料基地或其他生产要素源在发达国家,而母企业在发展中国家时,发展中国家企业向发达国家直接投资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4.一体化国际投资发展理论
该理论是由日本学者小泽辉智提出的。随着国际大环境的改变,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理论紧密相连,用一体化理论来解释经济发展过程中对外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以期实现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经济转型。
小泽辉智认为,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具有科层等级结构,这种科层等级对各国经济都十分重要:它为欠发达国家提供赶超的机会;而对发达国家来说则创造了一个转移知识与技术的机会。该理论始终把经济发展、比较优势和对外直接投资作为相互作用的三种因素结合于一体分析。该理论指出,不断使本国比较优势增强,从而保持经济竞争力的动机,是发展中国家从纯吸引外资进入的国家演变为向海外投资的国家的基本原因。
5.国家利益优先取得理论
在长期实践过程中,一些理论的发展并不适用于一些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国情,但随着开放经济的渗入,一些企业不得不为自身发展创造条件,以长久立于国际舞台。这些企业的背后往往是由国家政策为导向的,随着国家优惠政策的引入,企业在发展壮大本企业的同时,也为国家经济的增长作出了贡献,从而形成了国家利益优先取得理论。
跨国直接投资不仅使投资者保持着资本的所有权,从而取得由收益差异引起的资本收入,更重要的还在于使投资者保持着对资本运行和使用的控制权,从而获得远比货币收益更广泛的综合效益。这在投资者是国有制企业从而国家和企业利益有着更紧密的联系的情况下,更是如此。跨国直接投资给国家带来的利益是综合性的,可大致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资源转移效应:投资国通过对外直接投资,不但可以直接从国外取得低成本的自然资源供给,间接地享受东道国当地资源供给和基础服务,还能吸取和传输国外先进技术成果和管理知识,这也是目前发展中国家鼓励和支持企业跨国直接投资最基本的动因之一。其二是产业结构调整效应:通过直接投资的方式向国外转移国内较为成熟、产品供给相对富余甚至饱和的产业部门,既保证了现有资产的应有价值,又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调整和优化国内产业结构的作用。其三是国际收支效应:投资带动外汇支出从而直接开辟外汇利润的创收渠道,带动和扩大产品出口,间接增加了国家外汇收入,带动和扩大劳务出口,增加和扩大非贸易外汇收入等。其四是市场竞争效应:跨国经营企业的不断增多,规模的不断扩大,会对国内原有的竞争格局和手段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