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理论考察

大众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目标,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是思想文化领域长期的历史任务和重大的现实课题。只有首先从理论上阐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内涵、特征、本质,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发生机制,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作家关于理论体系大众化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价值追求、理论自觉和行为规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上。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内涵和基本特征

1.大众化的内涵

“大众化”概念具有丰富的内涵,在不同的学科和领域中有着不同的规定。在教育领域,大众化这一概念最初是由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高等教育研究中心马丁·特罗教授于1973年提出的。他以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入学率在适龄青年(一般为18~22岁)中所占比例为指标,把高等教育分为精英化教育阶段(毛入学率在15%以下)、大众化教育阶段(毛入学率在15%~50%)、普及化教育阶段(毛入学率在50%以上)。这种划分旨在说明,随着高等教育量的扩张,也会出现一些质的变化,如教育理念的改变、教育功能的扩大、培养目标和教育模式的多样化、课程设置、教学方式与方法、入学条件、管理方式以及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等一系列变化。简言之,教育领域的“大众化”主要指随着教育规模的扩大,接受教育人数的增加,从而导致教育理念、教育功能、教育模式等的变化。

在政治领域,“大众化”的含义更广泛。我们所讨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就属于这个领域内的问题。一般来说,思想体系的大众化是相对于思想体系的精英化、学院化而言的。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体和功能角度看,“大众化”特定内涵就是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面向人民群众、服务人民群众。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就是以通俗易懂的大众语言,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和要求,使其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和掌握,转化为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内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追求,外化为人民群众的行为习惯。

在这个问题上,人们的认识和看法不太一致,有些甚至是片面的。有学者认为,“大众化”就是“表现形式上的通俗化”,似乎只要通俗易懂就达到大众化的要求了;有的学者认为,中国化是解决内容问题,时代化是解决现实问题,大众化则是解决表现形式问题,彼此并列,相互独立;还有的学者据此狭隘地认为,大众化就是表现形式喜闻乐见。其实,“大众化”概念在政治领域有着丰富的内涵。我们可以把“大众化”理解为一种过程。这不仅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看作是一个与社会发展同步的历史进程,而且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过程中要体现大众化基本要素的要求。我们还可以把“大众化”理解为一种结果。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至少要达到以下状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获得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不仅体现在情绪和态度上,而且体现在行为上;成为社会生活秩序的内在规则,成为人们言行的指导思想,成为人们建构意义系统的内在根据;还应该成为人民群众日常话语的一部分。[14]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实质上是过程与结果的统一、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2.大众化的基本特征

根据对大众化内涵的界定,生活化、通俗化、普及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基本特征。

(1)生活化是大众化的深厚根基。一种价值体系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离开了生活,离开了实践,再好的价值体系只能是空中楼阁。实践性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特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是经院哲学、书斋理论,不是远离生活、脱离实际的纯粹思辨理论,而是深深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是来自实践,又有效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思想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实现程度,只能通过人民群众把它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广度和深度来得以展现和确证。这要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过程中,要紧密结合人们的现实生活实际,努力把这种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到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等各种生活形态中,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要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健全各行各业的规章制度,完善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等行为准则,使核心价值体系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有计划、有目的地建立和规范一些礼仪制度,如升国旗仪式、成人仪式、入党入团入队仪式等,充分利用重大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等契机,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庆典活动,传播主流价值观念,增强人们的认同感。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融入各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中,吸引群众广泛参与,推动人们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做贡献的过程中提升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风尚。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植根于地方文化土壤,体现地方特色,呈现风格各异、千姿百态的表现形式,通过各地的区域性探索,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总之,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搭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平台,形成有利于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理论形态向社会心理形态转化,从价值示范向价值规范转化,从价值评价向价值行为转化。

(2)通俗化是大众化的重要前提。大众化离不开通俗化,思想体系只有通俗易懂才易于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和掌握,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和物质力量。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必然要求我们在宣传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时候,赋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生动活泼的形式。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过程中,既要注意把握该体系的科学性、真理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又要通俗易懂,把抽象语言转化成新鲜活泼的群众语言,使思想体系化抽象为具体、化烦琐为简要、变晦涩为清晰、变死板为生动;既要注意表述该体系内容的准确性,又要深入浅出而发人深省,简洁明了而富有哲理,用大实话诠释大道理,增强感染力、吸引力;既要把握该体系的精神实质,又要创新形式、丰富载体,通过编写通俗读物、发布公益广告以及述评、专访、评点、解答等形式,诠释理念、解读现象、提炼精神、总结经验、破解难题,增强直观性、体验性、互动性、娱乐性。正是在这种意义上,列宁说过:“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和简单明了(Umschlag)。”“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Umschlag)最高限度的通俗化。”[15]

(3)普及化是大众化的基本要求。大众化最直观的表现就是面上的普及。没有面上的普及,思想体系作用对象的范围就会受到限制,思想体系本身就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难以发挥改造世界的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普及化,就是指受众对象尽可能广泛,使社会的大部分成员都能受到这种价值体系的影响和熏陶,以致人们在社会各种职业领域和社会活动场所都能感受到这种价值体系的影响力。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普及中,一方面,要根据不同对象的特点,如社会阶层、生活状况、知识水平、年龄特点、心理特征、觉悟层次等,区别对待,提出不同的要求,遵循先进性和广泛性相结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育引导工作,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党员干部走向普通群众,由被少数人掌握到被广大人民群众理解掌握。另一方面,要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人人有责的理念,引导每一个社会成员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形成人人关心、共同参与、携手推进的生动局面。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普及化体现和决定着该体系大众化的范围、广度和深度。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本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何要大众化?何以能化大众?这是一个需要从理论上加以回答的问题。稍微熟悉马克思著作的人都知道马克思的一句名言:“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16]这句话之所以正确,不仅仅因为它是马克思说的,而主要是因为它经得起实践的检验。这里的理论,应作广义的理解,泛指一切来源于实践而有系统的思想体系。这种思想体系“起码应具备几个必要的条件:①有实际针对性,是针对客观存在的实际问题而做的思考,不是胡思乱想。②有系统性,对问题的发生、发展及其利弊,应对的方法,都提出见解,不是散漫无稽的只言片语。③有一定的影响,在社会上不发生任何影响的思想,在思想史上不可能占有地位”[1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种思想理论体系,就具备了上述条件。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为应对现实问题而提出的

马克思说:“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18]当前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特定历史时期,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这一特殊发展阶段,处于经济全球化和对外开放这一特殊国际背景,意识形态领域空前活跃、空前复杂。从国际上看,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不同文明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进一步凸显了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战略地位,凸显了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中的“生命线”作用。为了有效应对激烈的国际文化竞争,抵御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就必须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大战略举措,以更好地凝魂聚气、强基固本。从国内看,我国已进入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许多新的阶段性特征,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在思想文化领域,就呈现如下复杂状况:一元化指导思想与多种思想意识并存,思想道德进步与社会道德失范并存,传统思想观念与现代思想观念相互交融,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相互激荡,社会现实问题与思想认识问题相互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为了提高党对社会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的整合能力,扩大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进一步弘扬积极健康的道德风尚,从而团结和凝聚不同阶层、不同认识水平的人们共同前进。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结构完整、逻辑缜密、内涵丰富的科学体系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各具功能、各有侧重。马克思主义是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在整个体系中处于统领地位,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灵魂,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成为全体共产党员的坚定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伟大旗帜,是全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和崇高追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支撑,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力量源泉。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我党优秀革命传统与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时代风尚的完美结合,是人们确定价值取向、作出道德选择、判断行为得失的基本准则和行为规范。这四个方面融为一体,把党的主张、国家意志、社会要求和人民意愿有机地统一起来,把政治与伦理、理想与现实、民族性与时代性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科学、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以来,得到全国人民的广泛认同,在实践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和衷共济,奋勇战胜汶川特大地震、玉树地震灾害,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圆满完成神舟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涌现出一批批的先进典型,谱写了感天动地的英雄壮歌,他们的事迹让人热泪盈眶,震撼着人们的心灵。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理想、一种精神、一种力量,他们以自己的行动从不同角度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真谛。他们的先进事迹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动实践,也丰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事实表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之中,植根于当代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之中,植根于社会主义制度之中,具有激励中华儿女勇往直前的无穷力量。

那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何能化大众,产生巨大的物质力量呢?在我们上引的那句马克思的话之后,马克思又接着说:“理论只要说服人[adhominem],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adhominem]。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19]抓住事物的根本,最关键就是抓两条:一是理论本身的内在吸引力,二是这种理论满足人民群众需要的程度。抓住了这两条,就是抓住了事物的根本,就能掌握群众,思想体系就能变成很大的物质力量。

从价值体系的历史形态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劳动者平等互助的劳动关系以及按劳分配为原则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之上,集中反映出社会主义基本的、长期稳定的社会关系及价值追求,是超越资本主义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当今人类社会最先进的价值体系,具有实现大众化的天然优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党汲取人类思想精华、适应时代发展要求而创造性提出的,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与中国传统价值观的有机统一,具有鲜明的科学性、民族性、时代性、开放性,拥有广泛而深厚的历史基础和现实基础。说它是科学的,是因为这个体系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说它是民族的,是因为这个体系源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符合民族心理,反映民族特性,具有广泛民众基础;说它是时代的,是因为这个体系植根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体现时代发展潮流;说它是开放的,是因为这个体系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和开放包容的气度,充满改革创新精神。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的理想信念、价值标准和道德规范,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实践特色和时代特色。这种内在的理论品质优势,又最大程度地契合着中国社会发展、民族复兴的内在需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从而使其大众化成为一种必然选择和发展路径。

任何一种理论或价值体系,只有反映和满足人民群众的要求,抓住和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真正实现大众化之目的。“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2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丰富与发展,正是顺应了人民群众不断发展的需要。“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21]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主体的广大人民群众,他们对价值体系的态度常常不是直接发生的,而是根据这种价值体系与他们的各种切身利益的攸关程度间接发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所以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同,就是因为该价值体系最大限度地表达人民群众的利益,反映人民群众的内在要求,回答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人民精神面貌明显改善,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加强,民生得到进一步改善,这是广大人民群众自觉认同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层原因。随着实践的发展,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也在不断变化,能否解决诸如收入差距问题、腐败问题、生态环境问题等,就成为制约人民群众认同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因素。可见,只有真正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满足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的精神需求,有针对性地解答人民群众提出的热点难点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为人民群众所理解、所认同、所掌握,并被人民群众自觉地用来指导自己的实践,最终在全社会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力量和良好的道德风尚。

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发生机制

价值体系大众化属于政治社会化范畴。政治社会化就是社会成员在政治实践活动中逐步获取政治知识和能力,形成政治意识和政治立场的过程。政治社会化的过程实际上是两个运动过程的辩证统一。一方面,对于政治体系来讲,政治社会化是政治体系塑造其成员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意识的过程。另一方面,对于个体成员来说,政治社会化是社会成员能动获得政治知识、政治情感、政治态度、政治信仰,从而形成政治人格,成为政治人的过程。

根据对政治社会化的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过程,既是政治社会化主体把本政治系统内所认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传授给社会成员的过程,又是社会成员个体在政治实践活动中实现价值体系内化的过程,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教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个体内化两个运动过程的辩证统一。

1.社会教化机制

阶级性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属性。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22]任何一种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一旦成为一定社会占统治地位的主导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它就必须坚定不移地服务于该社会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必须牢牢掌握和控制该社会舆论,积极引领该社会思想文化的发展方向。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是意识形态的本质功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政治社会化主体不仅要确保这一体系的无产阶级属性,而且要利用一切手段和可能积极传播该价值体系,甚至采取强制性措施开展核心价值体系的教化,使之成为统领整个社会价值观念的核心,成为抵御诸多非马克思主义或反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念侵袭的坚固的思想“长城”。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教化这一复杂系统中,需要在党和政府强有力的领导下,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全面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统一规划、统一组织、合力推进,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党的建设、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追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教化机制,最为关键的是要形成一种“合力”,产生一种“新的力量”。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许多人协作,许多力量结合为一个总的力量,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就造成‘新的力量’,这种力量和它的一个个力量的总和有本质的差别。”[23]通过构筑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相互联动的立体教育网络,使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到各个层次和环节,由个体到家庭再到学校,最后拓展到社会和国家,使每一个社会成员时刻处于这一立体教育网络影响之中,最终完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整体目标。

家庭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化中具有特殊的作用。一个人从出生到成为社会的一员,最主要的生活场所就是家庭。家庭是人社会化的最初场所,是个体成长的主要环境,也是人生的第一学校。儿童在父母的关怀与指导下,学习日常生活技能,体验人类的社会性情感,迈出社会化的第一步。家庭教育建立在血缘关系、经济关系、感情关系的基础上,具有基础性、直接性、广泛性、渗透性、情感性等特点,父母的政治态度、政治价值观念和社会政治地位及社会行为模式,对子女的政治心理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和无法抗拒的。子女无意识地接受父母的政治影响后,一般很难改变。父母的政治素养、教育理念和教养方式、与子女之间的关系等都直接影响其子女的政治社会化进程。家长与子女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对子女的思想行为特点以及兴趣爱好、气质性格等方面的了解和把握较其他人更真实可靠,就有可能有的放矢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在这个过程中,父母要十分注意自己的思想品德、言行举止、作风习惯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保持一致,发挥家庭教育潜移默化的功能,以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学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化中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学校教育在政治社会化中的重要作用具有普遍性。学校通过各种活动向学生灌输特定的政治价值和政治态度,强化其对政治体系的情感,并对学生进行各种政治知识和政治技能的培训,支持、扩大或改变青少年最初在家庭生活中所确立的政治认识、政治态度、政治价值取向。正是因为学校具有这样的功能,教育制度和教育政策历来是古今中外统治者关注的焦点,学校教育也成为各国政治体系培训公民的重要手段。所以,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在向学生传授各种知识的同时,也应将党和政府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充分体现在课本中,努力渗透到课堂上,灌输到学生的头脑中,体现在教育制度和教育政策的设计中。通过各种有组织的活动,如军训、大型集会、对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以及校规校纪的宣传,对国旗、国歌、国徽的肃然起敬,对师长的尊敬和服从,校园环境的装饰和美化等,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化创设一种良好的教育条件、环境和氛围。

社会环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化中具有直接的作用。人是社会关系的综合体,社会环境无时无刻不给人以各种影响。个体通过参加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以及社团、行业协会、志愿者团体、宗教团体等社会组织,积累政治经验,提高政治技能。这些社会共同体在个体参与政治生活、形成政治价值观的过程中起着强化的作用。我们要充分发挥这些社会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这些组织目标、规章和理念之中,更好地会聚社会各种资源,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由理论到实践、由政府到民众的传导教化,真正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落实到具体的社会生活中。大众传播媒介是社会成员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广播、报纸、电视、书刊、电影、网络等各种传播媒介持续地向公众输送着某种经过选择的资料和观点,以及对这些资料和观点的分析与评价。这种对于社会成员的“信息灌输”,常常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使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下来,形成某种特定的政治倾向和政治态度。掌握大众传播媒介,操纵公共舆论,历来是统治者用来传播社会主导政治文化,塑造社会成员共同政治意识的最基本的手段之一。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增强新闻媒体的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战、积极主动宣传党的主张和意图,迅速及时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送达到千家万户,传遍社会各个角落。社会风气本身是一种客观的教育力量,具有真实、客观、具体、形象等特点。这种生动、现实的事物对人们的影响,往往比各种理论教育要强烈得多、深刻得多。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我们一分钟也不能忘记,信念是每时每刻都在形成的。单单在儿童上学和回家的路途上,他们受的思想教育,就比在学校里待几小时所受的教育都强烈、鲜明得多,而且前一种思想之所以有力,就在于这些思想是包含在形象里,包含在生活的各种画面和现实中的。”[24]人们在实现社会化的过程中,必然会对现实生活中各方面的影响和刺激给予应有的关注,做出相应的适应,学习社会中的行为规范,以便使自己成为社会的有效成员。正由于社会风气具有客观的教育力量,我们必须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培养文明行为,抵制消极现象,努力营造扶正祛邪、扬善惩恶的良好社会风气,在全社会形成褒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的鲜明导向和浓厚氛围,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化建立在坚实的社会基础之上。

2.个体内化机制

从个体政治社会化的角度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关键在于个体心理结构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经由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环节,实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心体悟、心理认同和自觉践行。

(1)认知。认知在人的心理结构中处于基础和核心地位。认知是指人们认识活动的过程,即通过心理活动形成概念、知觉、判断或想象等知识的过程,也是人们对行为规范及其意义的理解和掌握,对是非、善恶、美丑的认识判断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辨识能力的过程。在认知基础上产生的价值观念是支配和制约其他心理因素的主导力量,是情感、意志、信念和行为形成发展的必要条件。一般来说,人们接受某一价值体系的过程先是被动地从表面上转变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并据此不断修正自己的信念与行为,最后达到真正从内心深处相信并接受这一体系,从而把这些新的思想和观点纳入个体的价值体系,成为自身态度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是建立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认知基础上的。只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达到理性认识,深刻、全面、正确认识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地位、作用和要求,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才能在实践中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并将之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行为和内在价值标准。

(2)情感。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情感源于认知,同时又能强化认知,因此对行为具有强大的调节作用。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25]情感因素的参与和介入使价值示范的社会导向比理论形态的价值规范的社会导向更具说服力,教育效果更明显。要充分发挥情感机制的作用,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积极情感体验,调动和激发人们的愉快、信任、感激、热情与激情等积极情感因子,使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产生情绪上的亲和度和敏感度,深刻影响着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化。总之,只有在情感上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内化为心理世界的道德自觉、价值支撑和良心发现,才能在心灵上感到亲切与敬重,在行动上做到自觉地遵守和维护。

(3)意志。意志是个体心理发生机制中具有决定意义的环节。它是人类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行动,从而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它对个体的行为(包括外部动作和内部心理状态)具有发动、坚持和制止、改变等方面的作用。顽强的意志源于深刻的认识、深厚的情感和坚定的信念,并指向和体现在行为之中。作为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意志具有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等特点,是个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的重要环节。在这个过程中,形成坚定的理想和信念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政党、国家或者民族,只有在内部确立了共同的理想信念,才会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一个个体在内心有了坚定的理想和信念,才能洗涤灵魂、净化感情,不畏艰难、奋勇向前,以高尚的、理智的、先进的、科学的思想观念战胜和抵制低俗的、落后的、愚昧的思想观念,进而制止错误行为发生,促使其自觉调节言行和情感,克服来自于主客观方面的各种干扰和障碍,坚持正确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4)行为。行为即举止行动,是指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出来的外表活动。行为是主观意识见之于客观的外在表现,是人们内心世界的线路,也是一定的思想体系的综合反映。如果一种核心价值体系不能成为现实生活中人们的普遍价值行为,就不能说这种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是成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贵在践行,贵在如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实实在在地转化为社会群体意识,转化为人们的自觉追求,内化为人们的价值观念,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通过思维定式和行为习惯的作用,使人们的行为准则更加符合核心价值体系评价标准,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自己的行为转变为不需指导的无意识的自觉行为,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结构、意义等的理论阐述转变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行动,形成对于核心价值体系的敬重之心,以及人人自律的心理氛围,进一步强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心理认同的机制,形成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四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党的几代领导核心论理论大众化

1.马克思、恩格斯论理论大众化

马克思、恩格斯是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而不是书斋理论家。他们在创立自己理论的同时,始终注意向工人阶级和广大群众宣传和灌输自己的理论,使之为工人阶级和广大群众所理解、所接受、所掌握,成为指导他们行动的思想武器,更好地完成历史赋予的伟大使命,即注意推动革命理论的大众化。

(1)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理论不是经院式的学问,按其本性来说,是时代的、实践的。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正确的理论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并根据现存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26]但是,“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进行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27]。“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28]这说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理论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而创立的,也是植根于社会生活实践的。唯此,“不仅探讨的结果应当是合乎真理的,而且得出结果的途径也应当是合乎真理的”[29]。

(2)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理论是人民大众的。马克思、恩格斯说:“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30]马克思把能够承载这种革命力量的群众,明确诉诸无产阶级,认为无产阶级是实现人类解放的现实可能性和物质条件,而无产阶级只有接受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导,才能健康发展。“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思想的闪电一旦彻底击中这块素朴的人民园地,德国人就会解放成为人。”[31]这里,“思想的闪电”怎样“彻底击中”“素朴的人民园地”,深刻蕴含向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宣传、输送思想理论之意,表达革命理论大众化的本质诉求。

(3)科学理论要走进人民大众,就必须通俗易懂,这是马克思、恩格斯一贯的追求。马克思批判黑格尔思辨难懂的旧哲学,强调要把哲学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与时代发展联系在一起,与人民大众联系在一起,让哲学回归现实生活,回归人民大众。为此,他们非常注意用形象化的语言,既生动形象又通俗易懂地表达自己的哲学观点。如,用“‘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32],说明物质利益对思想原则的支配作用;用“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33],表达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用“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34],说明革命是引起社会形态发生质变的关键性力量;等等。这些既高度凝练又通俗易懂的名句,使马克思主义广为流传、深入人心,并成为人民大众投身人类解放事业的思想导向和行动指南。

(4)科学理论大众化的基础是民族化。黑格尔在给J. H.沃斯的一封信里讲得非常精彩,他说:“路德让圣经说德语,您让荷马说德语,这是对一个民族所作的最大贡献,因为,一个民族除非用自己的语言来习知那最优秀的东西,那么这东西就不会真正成为它的财富,它还将是野蛮的。”[35]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要具体应用于世界各国,就要植根于本民族具体条件之中,使其具有民族特色。马克思、恩格斯先后为《共产党宣言》写了7个序言以适应不同国家工人运动发展的需要,就是最好的诠释。马克思、恩格斯说:“仅凭空洞的说教,哪怕是很高明的权威的说教,都不能使人产生这种信念。”[36]他们指出,对他们理论中基本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37]。恩格斯曾多次批评当时一批移居美国的德国社会主义者,把马克思主义强加给美国工人运动,“德国人一点不懂得把他们的理论变成推动美国群众的杠杆”[38]。也就是说,如果只把科学社会主义作为一种舶来品,进行强行的外来移植,决不能在美国的土壤中生根。所以,马克思、恩格斯十分重视理论的民族化和本土化,认为这是理论大众化的基础,是掌握本国绝大多数群众的前提。

(5)科学理论大众化切忌庸俗化。恩格斯在《1891年社会民主党纲领草案批判》中曾经指出:“不要为了通俗而作太多的牺牲,不要把我国工人的智力和文化程度估计过低。”[39]庸俗化会严重影响人民群众认同和接受科学理论,影响人民群众掌握科学理论的精髓。

2.列宁论理论大众化

列宁不仅把马克思主义和俄国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同时也非常重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尽管他没有使用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个概念,但他十分注意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人民大众中的宣传与普及,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的说服力、感染力和影响力。

(1)列宁系统地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灌输”理论。列宁在《怎么办?》一文中指出:“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各国的历史都证明:工人阶级单靠自己本身的力量,只能形成工联主义的意识,即确信必须结成工会,必须同厂主斗争,必须向政府争取颁布对工人是必要的某些法律,如此等等。”[40]工人阶级虽然自发地倾向于社会主义,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不可能在工人运动中自发产生,作为无产阶级政党,应该“把社会主义思想和政治自觉性灌输到无产阶级群众中去”[41]。如何灌输呢?列宁认为:“我们应当既以理论家的身分,又以宣传员的身分,既以鼓动员的身分,又以组织者的身分‘到居民的一切阶级中去’。”[42]

(2)列宁系统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通俗化问题。1894年,列宁就要求俄国社会主义者实现“理论通俗化,把它灌输给工人……以便传播社会民主主义并把工人团结为一支政治力量”[43]。1906年,列宁又强调:“社会民主党人应当善于用简单、明了、群众易懂的语言讲话,坚决抛弃难懂的术语,外来语,背得烂熟的、现成的但是群众还不懂、还不熟悉的口号、决定和结论等一系列重炮。”[44]他提出了一个简练却富有深刻内涵的著名公式:“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45]。这个公式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的重要原则。列宁一生中许多文章,如《怎么办?》《进一步,退两步》《宁肯少些,但要好些》等都体现着这一原则。

(3)列宁提出了理论大众化过程中必须反对庸俗化现象。列宁认为,庸俗化和哗众取宠绝非通俗化。通俗作家“从最简单的、众所周知的材料出发,用简单的推论或恰当的例子来说明从这些材料得出的主要结论,启发肯动脑筋的读者不断地去思考更深一层的问题”,而庸俗作家“通过一种畸形简化的充满玩笑和俏皮话的形式,把某一学说的全部结论‘现成地’奉献给读者,读者连咀嚼也用不着,只要囫囵吞下去就行了”[46]。他还认为,深入群众了解他们的生活实际和思想情况,了解思想理论工作的对象,少谈些空论,多接近群众、生活,关注群众遇到的实际问题,是防止庸俗化的关键。列宁指出:“如果你不善于把理想与经济斗争参加者的利益密切结合起来,与该阶级的‘公平的劳动报酬’这类‘狭隘’琐碎的生活问题,即自命不凡的民粹主义者不屑理睬的问题结合起来,那么,最崇高的理想也是一文不值的。”[47]

3.毛泽东论理论大众化

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了在中国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的思想。他不仅从理论上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问题,而且还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毛泽东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创新,蕴含丰富的内容,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思想来源之一,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理论与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1)毛泽东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首倡者和推行者。早在延安时期,他就称赞过艾思奇的《大众哲学》是“经过选择真正是通俗的而又有价值的”[48],并推荐给青年同志阅读。1951年3月27日,他对李达撰写《〈实践论〉解说》使哲学通俗化予以充分的肯定。“关于辩证唯物论的通俗宣传,过去做得太少,而这是广大工作干部和青年学生的迫切需要,希望你多多写些文章。”[49]1954年12月28日,他在给李达的另一封信中又说:“你的文章通俗易懂,这是很好的。再写文章时,建议对一些哲学的基本概念,利用适当的场合,加以说明,使一般干部能够看懂。要利用这个机会,使成百万的不懂哲学的党内外干部懂得一点马克思主义的哲学。”[50]1957年11月18日,毛泽东在莫斯科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上提出:“关于辩证法,需要作广泛的宣传。我说辩证法应该从哲学家的圈子走到广大人民群众中间去。”[51]

(2)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问题,就是如何看待和对待人民群众在大众化过程中的实践主体问题。毛泽东指出:“许多同志爱说‘大众化’,但是什么叫做大众化呢?就是我们的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而要打成一片,就应当认真学习群众的语言。如果连群众的语言都有许多不懂,还讲什么文艺创造呢?”[52]“大众化”乃是一种感情立场的转化,是对待群众思想感情的变化,而不是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去“化大众”。唯有对群众在情感上发生变化,才能真正虚心向群众学习,与大众融为一体。毛泽东对于“大众化”思想内涵的界定,说明了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要求是“为大众”,而不是要做“化大众”的说教。前者大众是主体,而后者大众是作为客体在等待我们去“教化”。“为大众”,是为了大众改造我们的思想,为大众服务,为最大多数人民群众谋取利益。若将自己看作高踞于大众之上的精神贵族,就不可能真正为大众服务,马克思主义就不可能融入大众生活。“如果把自己看作群众的主人,看作高踞于‘下等人’头上的贵族,那末,不管他们有多大的才能,也是群众所不需要的,他们的工作是没有前途的。”[53]“如果是不但口头上提倡提倡而且自己真想实行大众化的人,那就要实地跟老百姓去学,否则仍然‘化’不了的。有些天天喊大众化的人,连三句老百姓的话都讲不来,可见他就没有下过决心跟老百姓学,实在他的意思仍是小众化。”[54]在毛泽东看来,只有把广大人民群众作为大众化的实践主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才能真正显示出生机和活力,才能得到人民的真心拥护。

(3)毛泽东还善于采用百姓喜闻乐见的语言,阐释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以深入浅出的方式表达出来,形成具有生动活泼的大众化风格,显示出毛泽东思想的特有魅力。毛泽东引用季米特洛夫的话强调:“应当学会不用书本上的公式而用为群众事业而奋斗的战士的语言来和群众讲话,善于简单地、具体地、用群众所熟悉和懂得的形象来讲话。”[55]他在论述实践的重要性时以吃梨子来比喻:“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56]简洁明了,说理透彻。他针对党内存在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和不良作风,用了打扫房子和洗脸两个日常生活例子作比喻:“房子是应该经常打扫的,不打扫就会积满了灰尘;脸是应该经常洗的,不洗也就会灰尘满面。我们同志的思想,我们党的工作,也会沾染灰尘的,也应该打扫和洗涤。”[57]他用“房子”和“脸”来比喻我们同志的思想、我们党的工作,用“灰尘”来比喻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和不良作风,用“打扫和洗涤”来比喻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这样说理既透彻深刻,又浅显生动。毛泽东深谙空洞的大道理没有人喜欢听,玄妙精深的理论也不会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人民群众需要的是用通俗浅显、生动活泼的语言表达出来的深刻的理论,是以喜闻乐见、生动形象的形式呈现出来的深刻的理论。他在《反对党八股》中对“语言无味、像个瘪三”的“党八股”进行分析时,告诫我们要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他说,“人民的语汇是很丰富的,生动活泼的,表现实际生活的。我们很多人没有学好语言,所以我们在写文章做演说时没有几句生动活泼切实有力的话,只有死板板的几条筋,像瘪三一样,瘦得难看,不像一个健康的人”[58]。

4.邓小平论理论大众化

邓小平同样是倡导和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光辉典范。他在领导中国改革和建设的历史进程中,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可靠理论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1)在理论体系大众化的本质要求上,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关于“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59]的思想,提出了“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观点。邓小平指出:“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长篇的东西是少数搞专业的人读的,群众怎么读?要求都读大本子,那是形式主义的,办不到。我的入门老师是《共产党宣言》和《共产主义 ABC》。”[60]所谓“精”,指的是学马列一定要力求学到“精髓”,掌握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所谓“管用”,是指在学习目的上,要能指导实践,即能够依据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地分析和解决当前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注重理论的精神实质和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是邓小平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要求,也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生命力之所在。

(2)在理论体系大众化的表达形式和风格上,邓小平创造了独具特色的理论表达艺术,即要“深入浅出”,要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风格来宣传马克思主义。不能故作高深、故弄玄虚,把马克思主义搞成深不可测的东西。邓小平指出:“我们讲了一辈子马克思主义,其实马克思主义并不玄奥。马克思主义是很朴实的东西,很朴实的道理。”[61]为了使语言既包含深刻的思想内涵又朴实易懂,邓小平常常使用大众化的语言形式和词语。他说,写文章“主要是要意思好”[62],“空泛的语言多了,针对性就不突出,也缺乏说服力,缺乏动员的力量”[63]。在讲话、谈话、答记者问以及一些简短的题词中,他总用最通俗的语言阐述重大理论问题,把博大精深的理论蕴含于简洁明快之中,表现出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风格色彩,非常便于理论宣传和群众掌握。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在于要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最终达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精辟概括;关于一切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解放思想,走一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论述;关于必须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来衡量我们事业的是非成败的价值信念;关于要面向群众、面向实践,以人民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为判断依据的评价原则;关于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导向、两个文明一起抓、以实现社会全面发展的目标规定;以及作出“一国两制”决策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等判断;这些都是在使用群众非常熟悉的语言的同时,又表达出深刻的思想。邓小平的语言准确、朴实、鲜明、深刻,他的语言既是民族的、现代的,又是大众化的,他的思想已经成为一部活生生的大众哲学。

(3)在理论体系大众化过程中,邓小平提醒我们要坚决反对空话、套话和庸俗化的现象。空话没有针对性、没有说服力、更没有动员力。邓小平指出:“讲毛泽东思想,不在引用很多毛主席的话,而在发挥他的根本思想。只把语录集中起来并不好,不要这样,我向来引用少。”[64]“要防止僵化,现在文章千篇一律,是新八股。”[65]他讽刺地说:“这些年把一些人养成懒汉,写文章是前边摘语录,后边写口号,中间说点事。”[66]针对庸俗化的问题,邓小平指出:“现在的主要问题是把毛泽东思想用得庸俗了,什么东西都说成是毛泽东思想。例如,一个商店的营业额多一点就说是毛泽东思想发展了,打乒乓球也说是运用了毛泽东思想。”[67]“对待毛泽东思想是一个很严肃的原则性的问题,不要庸俗化,庸俗化对我们不利,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也不利。”[68]庸俗化很难让百姓真心实意地信服理论的科学性和权威性,所以大众化要坚决反对庸俗化。

5.江泽民论理论大众化

江泽民作为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非常重视理论建设和理论武装工作,强调理论武装工作要做到大众化。

(1)理论本身必须着力回答时代、实践提出的重大现实问题。江泽民用“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对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作了新概括,指出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69]。“学习要联系实际,要精,要管用。”[70]针对干部群众关心的重大思想理论问题和现实生活提出的重要问题,江泽民归纳概括提出了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实践过程对人们思想的影响、如何认识当今的国际环境和国际政治斗争带来的影响等四个重大的理论课题和现实问题,并指出,“要紧密结合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紧密结合我国社会生产力最新发展和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的实际,紧密结合我们党员、干部队伍发生的重大变化”[71],对这些问题要做深入的研究,并作出有说服力的回答,“通过我们的研究和宣传工作,帮助广大干部群众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72]。

(2)理论体系大众化必须坚持“三贴近”的原则,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长期以来,我们对理论体系大众化的重要性和方式方法缺乏全面认识,以至于部分群众不愿意学习理论,觉得理论空洞,是泛泛而谈,妨碍了群众对理论的掌握,妨碍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针对现实存在的这些现象,江泽民指出:“问题的关键在于,一定要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观念和道德要求,不断灌注到并真正深入全体党员、干部和全体人民的头脑之中,成为他们自觉的思想要求和行为规范。”[73]为此,必须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与社会不同群体的特点和要求的多样性统一起来,与人民群众日常工作生活的实践统一起来,做到形式多样、生动活泼,为群众喜闻乐见,才能把人们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上来,并贯穿到实际行动中去。

(3)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的重点是领导干部和青年学生。在江泽民看来,领导干部只有真正具备了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才能够牢牢把握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坚定社会主义方向和共产主义理想,才能够在改造客观世界中自觉改造主观世界,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而当前我们干部队伍中存在着许多问题,根本症结在于不学习,不注意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头脑里缺乏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政治,缺乏前进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柱。他说:“小平同志深刻指出,十年来最大的失误是教育,放松了思想政治教育。我理解,其中首先包括放松了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74]为此,他特别强调:“努力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中青年领导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是党的事业不断开拓前进的必然要求,也是中青年领导干部自身成长的必然要求。”[75]青年是祖国和民族的希望,把青年教育好,社会主义事业才能后继有人、长盛不衰。“要加强对学生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理论特别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教育,……要通过总结经验、改进教学办法,使各级各类学校的政治课上得更好。”[76]各级党委要有战略眼光,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要鼓励青年积极学习邓小平理论,树立远大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6.胡锦涛论理论大众化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往开来,既善于理论创新又重视理论武装工作的大众化,提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77]的战略任务。

(1)阐述了理论创新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由之路。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生命之所系,力量之所在。这就要求我们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同时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指导其大众化过程。胡锦涛指出:“加强思想理论建设,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是我们党永葆先进性的根本保证。党的理论创新每推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78]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15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79]。“新的时代呼唤新的理论”[80],“《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近一百六十年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81]。立足基本国情、顺应时代潮流、合乎党心民心,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去分析解决时代提出的新课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才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才能为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同、所接受。

(2)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战略任务。“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82],是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上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是一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其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前提和关键,主要回答和解决的是理论创新问题,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则是立足点和落脚点,主要回答和解决的是理论武装问题,通过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通俗、形象地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和理解。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化、时代化是大众化的前提和基础;而大众化是中国化、时代化的目的和归宿。马克思主义要在当代中国展现真理的光芒,就必须中国化和时代化;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要发挥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就必须大众化。

(3)阐明了实现科学理论与人民群众实践之间有效连接的重要途径。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83]要“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84]。只有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融入广大人民群众生产和生活的具体实践中,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回答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并体现出中华民族的语言、风格和气质,才能真正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和接受,并逐渐内化为群众的观念、意识和素养,才能真正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4)形成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系列观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胡锦涛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的一个重大命题。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再次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85]。我们知道,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目的不是建构一个庞大的理论体系,而是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确立,激发全民族的创造活力,引领社会思潮和社会风尚,提高国家软实力,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而要实现这一目的,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86],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扎实推进”[87],“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88],就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89],“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使广大党员、干部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90]。就要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使这一体系让人民知晓、让人民遵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