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社会认同是连接社会结构和个人行动的关键

认同理论的研究者们主张“社会是充分分化,但依然有组织的整体”Sheldon Stryker,Richard T. Serpe,“Commitment,Identity Salience,and Role Behavior”,in W. Ickes,E. S. Knowles(eds.),Personality,Roles,and Social Behavior,New York:Springer-Verlag,1982,p.206.,承认社会是各种角色认同和自我的基础,同时强调“自我也是社会行为的积极创造者”Sheldon Stryker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A Social Structural Version,Palo Alto : Benjamin/ Cummings,1980,p.385.。正如简金斯所强调的,社会认同绝对不是单向的,个体宣称自己有某种认同并不足够,这种认同还必须得到那些和我们打交道的人认可(或拒绝)。〔英〕Richard Jenkins: 《社会认同》,王志弘、许妍飞译,巨流图书有限公司,2006,第31页。作为双向的社会互动过程的结果,一方面,社会认同是个体在复杂的社会互动过程中通过自我观照和规范的学习而形成;另一方面,只有通过社会互动,人们才能对自己以及与他人的关系有一种明确的定位,进而产生对自己的地位、形象、角色以及与他人关系的判定即认同。周晓虹主编《中国中产阶层调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第33页。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可以把社会认同看作是“个体与社会之间的纽带”Woodward,Kath,Questioning Identity: Gender,Class. Nation(NewWork: Routledge,2000),p.8.因此,对人们行为的预测离不开对自我和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加以分析Michael A. Hogg,Deborah J. Terry,Katherine M. White,“A Tale of Two Theories: A Critical Comparison of Identity Theory with Social Identity Theory”,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Vol.58,No.4,1995,pp.255-269.

1.自我是源于社会互动的多维结构

人的社会化是在社会互动中完成的。社会互动也称社会相互作用或社会交往,是人们对他人采取社会行动和对方做出反应性社会行动的过程,是作为行动系统的社会的基础,是最基本的社会过程。王思斌:《社会学教程》(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第69页。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社会化就是一个结构化的过程,个体对社会化所作出的贡献,正如他从社会化所得到的同样多。从那便产生了运算与协同运算的相互依赖与同型性”。〔美〕皮亚杰:《儿童心理学》,吴福元译,商务印书馆,1980。社会互动对于促进人们对自我的认识具有重要作用。吉登斯指出,自我认同概念的提出与符号交往论者的理论有很大的关系。正是通过个人与外部世界不断的沟通才创造和改变了他或她的自我感觉。自我与社会之间的交往过程有助于把个体的私人世界与公共世界联系起来。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第38~39页。

认同理论的核心观点是:自我是社会的一种反映,理应被视为一种多维的和组织化的结构。Michael A. Hogg,Deborah J. Terry,Katherine M. White,“A Tale of Two Theories: A Critical Comparison of Identity Theory with Social Identity Theory”,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1995,Vol.58,No.4,pp.255-269.学者邓志松认为,同一公民认同里可能同时包含国籍、种族、性别、政党、宗教、地域、族群等因素,这些认同之间有些是相互排斥的,有些则是和平共存的。当某种认同拥有绝对强势时,就会造成排他性特别明显的认同。刘明隆:《台湾公民教育的再思:以认同能力为主轴的公民教育》,台湾大学国家发展研究所硕士论文,2007年1月。认同突显(identities salience)和承诺(commitment)是学者们经常用来进行解释的特定概念。“具有相同的角色认同的人,因为认同突显上的差异,在一个既定的环境中行为方式就可能迥然相异”,Michael A. Hogg,Deborah J. Terry,Katherine M. White,“A Tale of Two Theories: A Critical Comparison of Identity Theory with Social Identity Theory”,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1995,Vol.58,No.4,pp.255-269.因此,认同突显表明位置较高的认同和行为在复杂的自我认同层级体系中,具有更为紧密的联系。但是某种特定认同的突显程度却是由个体对某一角色的承诺程度来决定的,所以承诺实际上指出了一个人的重要的意义他人(significant others),究竟在何种程度上认为此人应该占据这个特定的角色位置。周晓虹:《认同理论:社会学与心理学的分析路径》,《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有学者把承诺分为两类:互动承诺是承诺广度的标志,反映的是与特定认同相联系的角色数量;情感承诺是承诺强度的标志,主要涉及与认同相联系的那些关系的重要性。Sheldon Stryker,Symbolic Inter-actionism,A Social Structural Version,Palo Alto: Benjamin/Cummings,1980.假如个体对某种认同的承诺越强,无论是源自互动承诺还是情感承诺,那么认同突显的水平也就越高。查尔斯·泰勒则认为:“自我的认同是由承诺和自我确认所规定的,这些承诺和自我确认提供了一种框架和视界,在这种框架和视界之中自我能够在各种情景中尝试决定什么是善的,或有价值的,或应当做的,或者我支持或反对的。换言之,它是这样一种视界,在其中,自我能够采取一种立场。”〔美〕查尔斯·泰勒:《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韩震译,译林出版社,2001,第37页。

2.社会通过影响自我来影响人们的社会行为

在社会心理学中,“自我是大多数复杂的相互作用过程的起点,我们对社会行为的理解要从自我开始”杜加克斯等《八十年代社会心理学》,三联书店,1988,第65页。。但是自我与社会之间不是割裂的,而是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人生活在社会现实之中,另一方面他又总是积极主动地构建着社会现实。人在现实中如何行动、采取怎样的方式,是以其对自我行动的理解,以及对自我行动赋予怎样的意义为前提的”,周晓虹:《社会学理论的基本范式及整合的可能性》, 《社会学研究》, 2002年第5期。所以“自我认同作为人格的动力,是个可以通过社会而映照心理、通过心理而映照社会的心理过程”。沙莲香主编《社会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序言。换句话说,社会的认同与自我观念的形成事实上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是个体与社会辩证互动的重要体现。也正因为认识到“个人是生活在社会之中的,故而,对于个人是什么的问题,单纯地追问个人本身得不到令人满意的回答,必须从社会的视阈也就是从关系和整体的角度出发,去探究个人本身”。张庆熊:《自我、主体际性与文化交流》,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第61页。所以,认同理论和社会认同理论都非常注重社会和自我之间密切的交互联系,都认为行为是被组织到有意义的、经过特定的自我界定分类的单位之中去。周晓虹:《认同理论:社会学与心理学的分析路径》, 《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但是,认同理论侧重角色扮演、角色认同对行为的影响,而社会认同理论则关注群体规范、刻板印象、原型对行为的影响,力求建立一种能够将个体的心理历程和更为广阔的社会力量结合在一起的理论。方文:《社会心理学的演化:一种学科制度视角》, 《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方文:《作为‘他者’的欧洲社会心理学:理智复兴及其启迪》,载张一兵、周晓虹、周宪主编《社会理论论丛》2004年第2期,南京大学出版社;Willem Doise, Levels of Explanation in Social Psychology ,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6。有证据表明,在社会心理学的基石领域(the cornerstone of social psychology)即态度研究领域,个体和群体内在的信念、态度和价值观,对个体和群体的行为产生显著的影响。方文:《学科制度和社会认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第1版,第92~93页。例如,泰费尔的实验和研究就证实了主观的认同会产生客观的行为后果,主观认同的差异也是造成不同群体间冲突的因素之一。

围绕“自我”形成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可以解释社会是如何通过它来影响人们的社会行为的。“自我”(self)作为明确的概念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首先提出的,是指人类将自己视为客体来看待的一种能力,它在塑造人对世界的反应方式过程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詹姆斯还提出了三种不同的自我类型:一是“生物自我”,包括人们视为对其存在和自我确认有决定意义的肉体部分;二是“社会自我”,指个体在与别人交往过程之中产生的自我感觉;三是“精神自我”,包括赋予个体以典型特征的总的认知方式和能力。乔纳森·H.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吴曲辉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第370页。所有的符号互动论者都把自我的概念作为理论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学家库利也认为自我是一个人对自己的看法,即意识到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符号互动论的创始人乔治·米德认为,源于社会互动的“自我”是由作为主体的自我“I”和作为客体的自我“me”构成,“I”是行动的自我,赋予人格以动力性和独特性;“me”是社会的自我,依赖于角色的扮演,反映社会的经验,是通过在社会互动中概括他人对自己的态度而形成的。密切相关的“I”和“me”,“他们共同构成一个出现在社会经验中的人。自我实质上是凭借这两个可以区分的方面进行的一个社会过程”。George H. Mead,Mind,Self,and Society,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34.因此,自我包含着社会成分(sociological component)和个人成分(personal component),认同也相应可以区别为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两个面向。刘明隆:《台湾公民教育的再思:以认同能力为主轴的公民教育》,台湾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1月。自我的形成包括玩耍、游戏和“概化他人”(generalized others)三个阶段。“概化他人”是能够“给予个人以自我的统一性的有组织的社区或社会群体”George H. Mead,Mind,Self,and Society,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34,p.154.,到这个阶段,人们可以扮演社会上经过“概化的”不同角色类型。总之,正如简金斯在《社会认同》一书中论述的,人的社会认同是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相互冲撞或交融所形塑的,内在因素可说是“个体认为自己是什么”的自我意识,而外在因素则是“他人怎么想这个体,以及他人如何对待此个体”的一种交互作用的现象。霍尔(Stuart Hall,1932-)也指出,身份认定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社会的产物,透过一部分与他人的互动和一部分的自我定义而形成。吕碧琴(台湾大学): 《从自我身份认定到专业主体建构:大学女性体育教师之生涯发展经验研究》,《运动教练科学》2008年第10期。

3.自我与社会的互动使认同具有反身性反身性是哲学、社会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已经引起国内外学界的热烈讨论,吉登斯(A. Giddens)、布迪厄(P. Bourdieu)、顾尔德纳(A. Gouldner)、拉图尔(B. Latour)、布鲁尔(D. Bloor)和索罗斯(G. Soros)等人对此都有论述。参见黄华新、唐礼勇《社会科学知识的“反身性”——兼与自然科学知识反身性的比较》,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3月。的特征

在社会学中,反身性是一种把个体自己视为客体的能力,米德甚至认定它是统一心灵、自我和社会的原则〔英〕Richard Jenkins: 《社会认同》,王志弘、许妍飞译,巨流图书有限公司,2006。London: Routledge Publishing Group, 1996,第53~54页。:透过反身性,个体可以采取他人的态度来对待自己,可以有意识的调整自己来适应社会过程,甚至来修正社会过程在任何特定社会行动里的结果,因此,米德把反身性看作社会过程里心灵发展的基本条件。Mead, G. H.(1934)Mind, Self and Society from the Standpoint of a Social Behaviorist, ed. C. W. Morri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p.134.

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认为:“人类学也好,社会学也好,从一开始,就是要认识文化,认识社会。这个认识过程的起点,是在认识自己”费孝通:《从反思到文化自觉和交流》,社会学视野网,2007年4月7日。。而人们的自我意识或自我认同,是通过“我看人看我”的方式形成的。费孝通:《我看人看我》,《读书》1993年第3期。这实际上和美国早期著名社会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提出的“镜中自我”(Looking glass self)的概念库利:《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华夏出版社,1989,第118页。有异曲同工之妙。前者认为,根据角色认同做出的反应是一个人发展自我意义感和自我界定感的基础。换句话说,每个人的自我认同是在别人如何定义我们、我们又如何定义自己的社会互动中形成、发展的。后者也认为一个人的自我意识是在与他人交往的社会互动中形成,人们通过他人对自己行为的态度和反应来反观自己、认识自己,即以他人为镜,在想象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中形成自我的观念。在此基础上,自我人格的出现与发展经历三个阶段:第一,我们觉察自己在他人面前的行为方式;第二,我们领悟别人对我们行为的判断;第三,基于对他人反应的理解,我们评价自我。戴维·波普诺:《社会学》(第十版),李强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因此,每个他人都像自我的一面镜子,而每种社会关系也都反映着自我,也正是这些反映构成了自我的身份。可见,库利的“镜中自我”已经触及到自我认同概念的核心。周晓虹:《认同理论:社会学与心理学的分析路径》,《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正是通过社会互动,认同才实际地获得自我意义,才具有反身性的特征。Peter J. Burke,Donald C. Reitzes,“The Link between Identity and Role Performance”,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1981,44: 83-92.社会学家吉登斯就认为,自我认同并非个体所拥有的明确特征,也不是个体特质的组合,而是“个人依据个人经历所形成的,作为反思性理解的自我”,而且“是这种作为行动者的反思解释的连续性”,也就是说:一个拥有合理稳定自我认同的个人,会感受到能反思性掌握的其个人经历之连续性,并且能在某种意义上与他人沟通。〔英〕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 《现代性与自我认同:现代晚期的自我与社会》,赵旭东、方文译,三联书店,1998,第49页。在吉登斯看来,个体具有指出自我与他人之间异同与关联的一种自我反思性能力。有学者指出,吉登斯不是从本质上来解释自我认同,而较倾向从现象上来判断何谓正常的自我认同和非正常的自我认同。刘明隆:《台湾公民教育的再思:以认同能力为主轴的公民教育》,台湾大学国家发展研究所硕士论文,2007年1月。到了哈贝马斯那里,自我认同就不再是主体内在的一种反思过程,而是个体社会化过程中寻求的一种自我确证,孤独主体的自我反思关系通过“交互主体”模式的转化已变成主体间的彼此承认和相互认同的关系。李琦:《公民社会理论视角下的认同问题探究——从黑格尔到哈贝马斯》,《思想战线》2008年第2期。

此外,国内社会学界在社会认同的相关研究中,对阶层认同,特别是中产阶层的认同研究日益增多。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在实施的一系列研究中,都对客观阶层的阶层意识和政治属性进行过讨论。比如,在《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一书中李培林、张翼、赵延东、梁栋:《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当代中国社会矛盾问题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当把认同阶级和客观阶级都纳入分析模型时,他们发现:认同阶级对各个因变量的解释力比较明显,而客观阶级对各个因变量的解释则不是很明显。正如李普塞特在其《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一书中,引用斯威齐的话所说的:“你需要进行阶级分析才能认识我国的资本家阶级,这是全世界有史以来最强大的阶级,但也是一个没有思想、没有自我认识的阶级。”结合中国近期有关阶级意识的研究,他们认为绝大多数严肃的研究,都没有找到客观阶级的力量——即客观阶级在研究中缺少统计解释力,这与客观阶级缺少阶级意识紧密相关。李培林、陈光金、张翼、李炜:《中国社会和谐稳定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第244页。